



【摘要】 背景 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肩負著培養未來全科醫學專業人才的重任,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自身的醫患溝通能力對全科醫學事業發展至關重要。目的 分析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在門診接診過程中的醫患溝通能力現狀。方法 2022年4—6月,采用整群抽樣法,選擇來自首都醫科大學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75名作為測評對象。測評人員作為同行者參與門診患者就診全過程,按照醫患溝通技能評價量表(SEGUE)對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在門診接診過程中的醫患溝通能力進行測評。將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及各維度得分與前期接受測評的三級醫院專家門診醫生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的測評結果進行比較,分析不同性別、任職方式,以及就職于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及各維度得分的差異性,并比較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與美國通科醫生的SEGUE總得分。結果 75名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為12~24分,平均總得分為(17.8±2.6)分;在準備、信息收集、信息給予、理解患者和結束問診維度上的平均得分分別為(3.9±0.9)、(6.5±1.7)、(3.1±1.1)、(2.6±0.9)、(1.7±0.5)分。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在SEGUE準備和結束問診維度上的得分高于三級醫院專家門診醫生(Plt;0.05);就職于一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及在準備維度上的得分高于就職于二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Plt;0.05),就職于一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及在準備、信息收集維度上的得分高于就職于三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Plt;0.05);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低于美國通科醫生(Plt;0.05)。結論 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的臨床溝通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其臨床溝通能力低于美國通科醫生。全科醫學院(系)的教學管理部門應重視對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并讓其通過言傳身教提高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的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水平。
【關鍵詞】 醫患溝通;醫生病人關系;全科醫學;教育,醫學,研究生;導師;門診醫療;北京
【中圖分類號】 R 192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37
【引用本文】 趙鐵夫,張彬,馬涵英,等. 北京市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門診醫患溝通技能水平現狀調查[J]. 中國全科醫學,2023,26(28):3539-3543.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37. [www.chinagp.net]
ZHAO T F,ZHANG B,MA H Y,et al.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master supervisors in general practice during outpatient encounters:a survey from Beijing[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3,26(28):3539-3543.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Master Supervisors in General Practice during Outpatient Encounters:a Survey from Beijing ZHAO Tiefu,ZHANG Bin,MA Hanying*,HAN Hongya,MA Liping,GAO Xuxia,LUO Tianxiang,LUO Hongchi
Beijing Anzhe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MA Hanying,Chief physician/Professor;E-mail:mahanying@126.com
【Abstract】 Background Graduate supervisors in general practic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important task of training future general practice professionals,so their abilities to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 are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bilities to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 in supervisors of master's students in general practice during outpatient encounters. Methods Seventy-five supervisors of master's students in general practice from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by use of cluster sampling to receive a survey using a self-developed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conducted from April to June 2022. Then their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during outpatient encounters were assessed by relevant professional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whole encounter process as accompaniers using the SEGUE Framework. The total score and dimension scores of SEGUE Framework of these supervisor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utpatient specialists in tertiary hospitals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s(GPs)i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CHCs)in our previous studies,and were compared across these supervisors by sex,employment method and level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Then the total score of SEGUE Framework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supervisors and US GPs.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SEGUE Framework attained by the supervisors ranged from 12 to 24 points,and the average score was(17.8±2.6). The average scores of five dimensions(set the stage,elicit information,give information,understand the patient's perspective,and end the encounter)obtained by them were(3.9±0.9),(6.5±1.7),(3.1±1.1),(2.6±0.9)and(1.7±0.5),respectively. These supervisors scored higher on dimensions of set the stage and end the encounter than GPs in CHCs and outpatient specialists in tertiary hospitals(Plt;0.05). Compar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working in primary hospitals,supervisors working in secondary hospitals scored lower on the SEGUE Framework and set the stage dimension(Plt;0.05),and those working in tertiary hospitals scored lower on the SEGUE Framework and set the stage and elicit information dimensions(Plt;0.05). These supervisor scored lower on the SEGUE Framework than the US GPs(Plt;0.05). Conclusion There is still considerable room for improvement of the skill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patients in outpatient encounters in these supervisors. Their level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was still lower than that of US GPs. In view of this,the teach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responsible for general practice department(school)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the abilities of master supervisors to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thereb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medical humanities in practice in master's students in general practice by supervisors' words and deeds.
【Key words】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General practitice;Education,medical,graduate;Mentors;Ambulatory care;Beijing
在對患者進行診療的過程中遵循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不僅能夠使患者得到準確的診斷和恰當的治療,而且能夠使其得到良好的就醫體驗,而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成功踐行要求醫務人員必須熟練掌握醫患溝通技巧[1-2]。全科醫生肩負著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責任,是與廣大居民接觸最為緊密的醫務人員,其擁有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對改善醫患關系至為重要。既往研究結果表明,全科醫生的醫患溝通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3],而若想要提高全科醫生的醫患溝通能力,首先要提高全科醫生培養者的醫患溝通能力,這其中,提高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的醫患溝通能力成為關鍵。自身醫患溝通能力強的導師,更能夠培養出善于溝通、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學生。目前,我國鮮有學者圍繞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的醫患溝通能力開展研究。本研究選擇來自首都醫科大學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作為測評對象,評估其在門診接診過程中的醫患溝通能力,旨在促進其醫患溝通能力的提升,為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全科醫學人才醫患溝通能力與人文醫學執業能力的培養提供參考與支撐。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選擇首都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官網(https://yjsh.ccmu.edu.cn,截至2022-04-19)顯示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82名為測評對象。納入標準:(1)在所屬醫療機構正常提供門診診療服務;(2)對測評過程不知情。排除標準:(1)在測評期間未出診者;(2)在測評期間由其他同事代為出診者。
1.2 調查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一般資料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測評對象性別、就職醫療機構的級別及任職方式。(2)醫患溝通技能評價量表(SEGUE):應用SEGUE對測評對象門診接診過程中的醫患溝通能力進行評價。SEGUE包括25個項目,由5個維度構成,即準備、信息收集、信息給予、理解患者和結束問診。賦分方法為:體現溝通內容的項目,包括第1~4、6~11、16~18、20~21、24~25項,做到1次即得分,未做到則不得分;體現溝通技巧的項目,包括第5、12~15、19、22~23項,有1次沒做到即不得分。SEGUE準備、信息收集、信息給予、理解患者、結束問診維度滿分分別為5、10、4、4、2分,量表總得分范圍為0~25分,得分越高表明測評對象的醫患溝通能力越強。既往研究結果顯示,SEGUE能夠使測評人員對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做出較為準確的評價,在醫學生中的信度為0.90,效度為0.71[4-5],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SEGUE的使用方法比較簡單,測量結果能夠較為直觀地反映測評對象的醫患溝通能力,同時使用該量表能夠有效地減少測評人員主觀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干擾。
1.2.2 測評過程 于2022年4—6月開展測評工作。對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進行測評時采用單盲法,即測評人員隨患者(患者均知曉本研究的內容與目的,同意測評人員與其一同進入診室)進入診室,在診療過程中測評人員與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無任何交流,盡力避免霍桑效應對測評結果的干擾。在同一門診單元,測評人員應用SEGUE對每位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在門診接診過程中的醫患溝通能力連續進行3次測評,對于SEGUE中的每一項目,若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至少2次在該項目上得分,則最終判定其在該項目上得分。
1.2.3 質量控制 測評小組成員由課題組委托固定人員擔任,包括臨床醫生2名、研究生2名和醫學院專職教師1名。測評前,對測評小組成員進行統一培訓,以使其采用一致的評判標準。為了提高評分者間一致性,在正式開展測評工作之前,所有參與測評的人員同時對10名標準化醫生在門診接診過程中的醫患溝通能力進行獨立評價,當不同測評人員評分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時,測評工作正式開始。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雙人平行錄入的方式錄入數據,以便于核查數據錄入的準確性。應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 82名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中,實際接受測評者75名(91.5%)。75名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中,男19名(25.3%),女56名(74.7%);7名(9.3%)就職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醫院),13名(17.3%)就職于二級醫院,55名(73.4%)就職于三級醫院;70名(93.3%)為全職導師,5名(6.7%)為兼職導師。
2.2 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SEGUE得分 75名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為12~24分,平均總得分為(17.8±2.6)分;在準備、信息收集、信息給予、理解患者、結束問診維度上平均得分依次為(3.9±0.9)、(6.5±1.7)、(3.1±1.1)、(2.6±0.9)、(1.7±0.5)分。
2.3 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與三級醫院專家門診醫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SEGUE得分比較 在前期,研究組中的測評人員采用相同的測評方法對來自北京市7家三級醫院的158名專家門診醫生和300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在門診接診過程中的醫患溝通能力進行了評價[3,6]。將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及各維度得分與前期接受測評的三級醫院專家門診醫生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的測評結果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三級醫院專家門診醫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在SEGUE準備、結束問診維度上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SEGUE總得分及在信息收集、信息給予、理解患者3個維度上的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在SEGUE準備和結束問診2個維度上的得分高于三級醫院專家門診醫生(Plt;0.05),見表1。
2.4 就職于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得分比較 就職于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以及在準備、信息收集維度上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在信息給予、理解患者、結束問診維度上的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就職于一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及在準備維度上的得分高于就職于二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Plt;0.05),就職于一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及在準備、信息收集維度上的得分高于就職于三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Plt;0.05),見表2。
2.5 不同性別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得分比較 不同性別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及各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3。
2.6 不同任職方式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得分比較 任職方式為全職、兼職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及各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2.7 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與美國通科醫生SEGUE得分比較 由于公開的美國通科醫生數據[5]未包含其在SEGUE第20、21項上的得分,將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進行修正(將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減去其在第20、21項上的得分)后與美國通科醫生SEGUE總得分進行比較。修正后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平均總得分為(16.6±2.7)分,低于美國通科醫生〔500名美國通科醫生的SEGUE平均總得分為(17.3±1.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4.243,Plt;0.001)。
3 討論
從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視角來看,人是具有生物、心理和社會屬性的有機整體,健康和疾病不僅是生物學問題,也受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這就需要醫務人員從整體觀念出發來理解和防治疾病。在這種醫學模式指導下,醫務人員在理解生命、健康和疾病,以及尋找疾病發生的機制和診斷治療方法時應該從生物-心理-社會角度出發;不僅需要重視患者的軀體不適,還應關心患者的心理變化;不僅要關心患者本人,也要關心患者的家屬及其身邊親友,同時還要關心社會。全科醫學專業特點使全科醫生在對患者進行診療的過程中更能夠展現出與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強調的理念相契合的執業技能,能夠更好地與患者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更能與患者順暢地進行溝通[3]。這其中,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理應表現得更為優秀。
3.1 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溝通能力優于三級醫院專家門診醫生,但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相比無明顯優勢 本研究發現,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在SEGUE準備和結束問診維度上的得分高于三級醫院專家門診醫生,SEGUE總得分及在SEGUE其他維度上的得分與三級醫院專家門診醫生相比無明顯差異。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的聘任制度決定了其多為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臨床專家,但由于我國全科醫學起步較晚,大多數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由??漆t生轉崗而來,甚至在臨床中仍然從事原來的專科醫療工作,只負責全科醫學研究和教學工作,這就使得其在臨床工作中難免會沿襲??漆t生的溝通方式,未能在真正意義上完成從專科醫生到全科醫生的轉變[7]。全科醫生致力于為居民提供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及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服務,其秉持的服務理念與專科醫生秉持的服務理念存在一定的差異,只有讓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的服務理念與全科醫學服務理念更好地契合,使其最大限度上完成從專科醫生到全科醫生的蛻變,才能使其在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8-9]。本研究還發現,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SEGUE總得分無明顯差異,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沒有表現出作為導師應該具備的優勢。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肩負未來高水平全科醫生的培養工作,其醫患溝通能力能夠在日常教學中對研究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自身未具備更為出色的醫患溝通能力,是很難培養出具備高水平醫患溝通能力的學生的。對于參與測評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確有必要提高自身的醫患溝通能力。
3.2 就職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醫患溝通能力優于二、三級醫院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本研究發現,就職于一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及在準備維度上的得分高于就職于二、三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同時就職于一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在信息收集維度上的得分高于三級醫院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這一研究結果提示,就職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醫患溝通能力更強,更能適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的工作方式,更能與患者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二、三級醫院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多由專科醫生擔任,盡管其科研和教學方向側重于全科醫學,但仍然不能完全擺脫??漆t生傳統的接診習慣。在未來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培訓中,努力提高二、三級醫院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特別是由??漆t生擔任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的醫患溝通能力將成為工作的重點。
3.3 不同性別及不同任職方式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醫患溝通能力無差異 既往針對北京市三級甲等醫院門診醫生的調查結果發現,女性在SEGUE信息收集維度上的得分高于男性[10]。但本研究未發現不同性別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的醫患溝通能力存在明顯差異。究其原因,可能是男性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均為高年資臨床醫生,其作為副主任醫師的執業年限均在3年以上,豐富的社會閱歷和醫患溝通經驗彌補了性別差異造成的醫患溝通能力差距。任職方式為兼職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與任職方式為全職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在醫患溝通能力方面也未表現出明顯差異,這可能與任職方式為兼職的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在從事全科醫學相關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的過程中對全科醫學服務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逐漸培養起了從事全科醫療工作所需的醫患溝通能力有關。
3.4 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的醫患溝通能力低于美國通科醫生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目前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SEGUE總得分低于美國通科醫生,說明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在醫患溝通能力上與美國通科醫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5],這一結果與本團隊既往針對全科醫生、三級甲等醫院門診醫生醫患溝通技能水平的調查結果相近[3,10]。在美國的醫學教育工作中,醫患溝通能力培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中美醫學教育側重點不同和在分級診療制度執行、發展水平上的差異是導致兩國醫生在人文溝通能力上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只有正視存在的差距,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奮起直追。在全科醫學領域,對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應該首先從對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的培訓開始;在繼承和發揚傳統醫學教育文化的同時,應吸取國外醫學教育體制的成功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國外醫患溝通能力培訓模式引進我國,并在畢業后教育中加強對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的培訓。此外,可考慮將全科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納入績效考核,建立與臨床實踐相適應的醫患溝通考核體系,并在一定時期內適當增加醫患溝通能力考核權重,最終提高我國全科醫務人員的醫患溝通技能水平,促進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科診療服務體系的形成和建立[11-12]。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處:(1)參與測評的導師數量較少;(2)參與測評的導師均來自同一所大學,研究結果可能存在系統誤差。研究者將在今后的研究中擴大測評范圍,并對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醫患溝通能力培訓,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醫患溝通能力水平做進一步報道。
綜上所述,參與測評的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的醫患溝通能力略優于三級醫院專家門診醫生,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處于同一水平,但與美國通科醫生水平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因此,全科醫學院(系)的教學管理部門應重視對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并讓其通過言傳身教提高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的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水平。相信隨著全科醫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臨床溝通技能水平的提升,醫學院校能夠培養出更多高水平的全科醫學專業人才,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將會取得進一步的成效。
作者貢獻:趙鐵夫負責文章構思與設計、論文撰寫與修訂,并對文章整體負責;趙鐵夫、張彬、高緒霞、羅天翔、羅鴻池負責數據的收集、整理和錄入;馬涵英、韓紅亞、馬立萍負責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馬涵英負責文章質量控制及審校,監督管理。
本文無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PITERMAN L,黃文靜,楊輝. 澳大利亞全科醫生案例分享——家庭悲劇:為什么是他們?為什么是現在?[J]. 中國全科醫學,2019,22(4):387-389.
JOSHI R,LING F W,JAEGER J. Assessment of a 360-degree instrument to evaluate residents' competency in 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J]. Academic Medicine,2004,79(5):458-463. DOI:10.1097/00001888-200405000-00017.
趙鐵夫,鄒曉昭,周洪丹,等. 北京市全科醫生門診醫患溝通技能水平現狀調查[J]. 中國全科醫學,2019,22(4):413-416.
孫寶志. 21世紀新的醫學目標與高等醫學教育改革思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李娟. 用SEGUE量表對醫學生醫患溝通技能評價的研究[D]. 沈陽:中國醫科大學,2008.
趙鐵夫,許學敏,鄒曉昭,等. 北京三甲醫院門診醫生醫患溝通技能現狀調查[J]. 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1):122-124.
吳一波,劉曉明,周力強,等. 河北省不同類別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學員對其培訓效果的評價[J]. 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23,43(1):63-66. DOI:10.3760/cma.j.cn115259-20220310-00296.
韓冬野. 一名全科大夫的醫療幫扶路[J]. 中國醫學人文,2020,6(9):27-28. DOI:10.3969/j.issn.2095-9753.2020.09.011.
黎耀輝. 黃埔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六位一體功能開展情況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0):1140-1141.
趙鐵夫,許學敏,周洪丹,等. 北京三級甲等醫院門診醫生醫患溝通能力改善狀況的研究[J]. 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2):132-135.
趙鐵夫,許學敏,王鐵軍,等. 醫生術前溝通技能現狀研究[J].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22(6):68-70.
趙鐵夫,馬涵英,許學敏,等. 在校醫學生醫患溝通技能評價現狀的研究[J]. 衛生職業教育,2016,34(6):88-89.
(收稿日期:2022-08-30;修回日期:2023-04-18)
(本文編輯:陳俊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