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以朝鮮語母語背景英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以英語母語者為參照,從音高、音強、時長和音質四個聲學維度,對不同水平學習者英語詞重音產出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英語學習組與英語母語組產出的詞重音聲學特征差異顯著。盡管在音高維度上,學習組詞重音產出與母語組相似,但在音強、時長和音質維度上,學習組與母語組產出差異顯著。母語組產出的元音重/輕音強比和時長比均顯著高于高水平學習組,而高水平學習組也顯著高于低水平學習組。在音質維度上,母語組產出的非重音音節元音弱化程度明顯,高水平學習組元音弱化相對不明顯,而低水平學習組幾乎沒有弱化。研究結果表明,母語韻律類型和二語水平均會對詞重音產出產生影響。
[關鍵詞]朝鮮語;母語背景;學習者;英語詞重音;產出
[中圖分類號]H2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007(2023)03-120-07
[收稿日期]2022-03-01
[基金項目]延邊大學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朝鮮語背景學習者英語詞重音的產出研究》,項目編號:20 21XZD02;吉林省教育廳項目《英語詞重音感知類型學研究》,項目編號:JJKH20230609SK。
[作者簡介]1.金俊淑,女,朝鮮族,延邊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2.鄭鮮日,朝鮮族,延邊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延吉 133002)
一、引言
根據韻律特征,世界語言可分為三種類型:重音語言(stress language)、聲調語言(tone language)和音高重音語言(pitch-accent language)[1](168)。英語作為重音語言,一個單詞中只有一個音節重讀并承載主重音。漢語作為聲調語言,根據聲調的不同辨別詞義。而朝鮮語 ,作為音高重音語言,介于重音語言與聲調語言之間,兼具重音語言和聲調語言的特點。在音高重音語言中,一個單詞的每個音節都會指派高調或低調,但只有一個音節(或莫拉)具有區別性,且這種分布可以根據重讀音節的位置來進行預測[2](1)。
基于母語韻律類型的差異,英語學習者或是受到母語的影響,或是缺乏重音的系統知識,詞重音產出常常不夠準確。針對英語學習者詞重音的產出,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研究。貝克曼(Beckman)(1986)對英語母語者和日語背景英語學習者的韻律遷移進行了研究,發現英語母語者更多地使用F0最大值、時長和音強三個聲學參數來表征重音;日語背景學習者則使用F0最大值來表征音高重音[3]。Zhang(2008)研究了漢語背景英語學習者產出元音的時長、音強、音高和音質四個聲學參數,發現其中音高參數最為顯著,而其產出非重音元音只有部分有所弱化[4](4498-4513)。Chen(2001)研究發現,漢語背景英語學習者對母語中不存在的元音產出存在困難[5](1681-1690)。Lee(2006)對日語和韓語背景英語學習者產出的非重音音節元音進行了研究,發現日語和韓語背景學習者英語詞重音的產出在時長、F0最大值、音強三個聲學參數上存在差異。[6](487-513)
從以上綜述可以看出,英語詞重音產出研究主要是針對漢語、日語、韓語背景英語學習者,而對于朝鮮語母語背景英語學習者的研究相對較少。然而,標準韓國語與朝鮮語的韻律層級存在差異:標準韓國語(standard Seoul Korean)中詞匯層面的突顯特征已經消失,[7](15)而朝鮮語在詞匯層面還存在音高重音。[2](2)由于母語的韻律特征常常會遷移至二語習得,朝鮮語母語背景學習者英語詞重音的產出也可能會呈現出朝鮮語的韻律特點。因此,本文以朝鮮語母語背景英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不同水平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詞重音的產出異同,從音高、音強、時長和音質四個聲學維度對其詞重音的產出情況進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實驗對象
本研究的實驗對象包括英語母語者、以朝鮮語為母語的高水平英語學習者(高水平學習者)和低水平英語學習者(低水平學習者)三組。其中,英語母語者4人(2男、2女),均為美國人,平均年齡為35歲。以朝鮮語為母語的英語學習者20人,女生,均無出國經歷。經過英語水平測試[8](325-343),英語學習者受試分為高水平和低水平兩組。其中,高水平學習者均通過英語專業四級考試(TEM4),英語學習時間平均為11年;低水平學習者均未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英語學習時間平均為2年。所有受試視聽正常,無語言障礙。
(二)實驗語料
實驗語料采用了14組雙音節最小重音對立對[9](23),如名詞permit,重音在第一音節;動詞permit,重音在第二個音節。單詞的呈現方式包括承載句中出現和單獨出現。其中,重讀音節標有下劃線,使受試者能夠準確判斷重音位置。例如,名詞permit和動詞permit出現在以下句子中:1.I got my learners’ permit this year. permit. 2.I will not permit you to go there. permit. 參照Lai(2008)等的實驗方法,本實驗將單獨出現的單詞作為目標詞,進而對其聲學參數進行進一步分析。
(三)實驗過程
在實驗開始前,所有受試者先填寫語言背景問卷,采集受試的基本信息。實驗使用Adobe Audition軟件進行錄音,采樣率為16bit,44.1kHz。錄音在語音實驗室進行,環境安靜。在實際錄音過程中,每位發音人以正常語速、自然方式朗讀承載句和獨立出現的單詞各2遍(28個詞*2遍*24人)。其中,英語母語組獲得224份實驗數據,英語學習組獲得1120份實驗數據。
(四)數據測量
本文運用Praat軟件對單詞中元音的四個聲學參數,即音高、音強、時長、第二共振峰(F2)進行了測量和提取,并使用Excel和SPSS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
三、實驗結果
(一)音高
圖1展示了重音音節與非重音音節元音的音高比。其中,x軸列出了三組受試,分別為英語母語者(Native)、高水平學習者(High)和低水平學習者(Low)。y軸代表重音音節與非重音音節元音的音高比均值。圖中y軸1.0處的虛線為基線,音高比值為1,代表重音音節與非重音音節中元音的音高相同。其中,左側深色圖標(N)代表名詞,右側淺色圖標(V)代表動詞。
根據圖1可以看出,對于名詞和動詞,英語母語者和兩組學習者產出的元音重/輕音高比均大于1。說明三組受試產出的重音音節中元音的音高均高于非重音音節。
單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三個受試組產出的元音重/輕音高比均顯著地大于1(plt;.001),說明三組受試產出的重音音節中元音的音高均顯著地高于非重音音節。其中,英語母語者的音高比高于兩組學習者。同時,重音模式不同,三組受試產出的元音重/輕音高比也呈現差異。英語母語者產出的動詞音高比高于名詞,而英語學習者產出的名詞音高比高于動詞。
雙因素方差結果顯示(見表1),語言水平在音高比上主效應顯著(F=12.702,plt;.001)。此外,重音模式和語言水平也呈現了交互作用(F=4.771,plt;.05),表明語言水平和重音模式同時對音高比產生影響。具體而言,對于名詞的重音產出,母語者與高水平學習者的重/輕音高比差異顯著(plt;.05),說明與高水平學習者相比,母語者產出的重音音節的音高更為凸顯。對于動詞的產出,母語者與高水平學習者(plt;.001)、母語者與低水平學習者(plt;.001)之間均呈現顯著差異。其中,母語組(1.36)顯著高于高水平學習組(1.15),高水平學習組也顯著高于低水平學習組(1.10)。同時,低水平學習組在重音模式上,重/輕音高比也呈現顯著差異,即名詞的音高比(1.24)顯著高于動詞(1.10)。
(二)音強
圖2展示了重音音節與非重音音節元音的音強比。根據圖2可以看出,英語母語者與英語學習者在名詞和動詞的重音產出上,重音音節與非重音音節的音強比均大于1。這說明無論對于名詞還是動詞,英語母語者和英語學習者產出的重音音節元音的音強均大于非重音音節。
單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三個受試組產出的元音重/輕音強比顯著地高于1。這說明三組受試在重音音節元音的產出上,重音音節元音的音強都顯著地高于非重音音節。其中,母語組的音強比高于學習組。在重音模式上,無論母語組還是學習組,名詞的音強比都高于動詞。
雙因素方差結果顯示(見表2),語言水平在音強比上的主效應顯著(F=50.184,plt;.001)。其中,英語母語者重音產出的重/輕音強比(1.13)顯著高于高水平學習者(1.06)和低水平學習者(1.08)。在名詞和動詞重音的產出中,與英語母語者相比,英語學習者產出的元音重/輕音強對比不明顯。同時,重音模式在音強比上的主效應也顯著(F=7.122,plt;.05)。三組受試產出的名詞重/輕音強比(1.08)均高于動詞(1.06),說明在名詞的重音產出中音強線索更凸顯。
(三)時長
圖3展示了重音音節與非重音音節元音的時長比。根據圖3可以看出,三組受試在名詞和動詞的重音產出上,重音音節與非重音音節元音的時長比由高到低依次為:英語母語者、高水平學習者和低水平學習者。具體來講,英語母語者和高水平學習者在名詞和動詞的重音產出上,重音音節與非重音音節元音的時長比均大于1,說明兩組受試在產出英語詞重音時,重音音節元音的時長均大于非重音音節。而對于低水平學習者,重音音節與非重音音節中元音的時長比則小于1,說明低水平學習者在名詞和動詞的重音產出上,均未加長重音音節的時長。
單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對于英語母語者和高水平學習者,重音音節元音的時長顯著地大于非重音音節(plt;.001);而對于低水平學習者而言,大部分情況下,產出的重音音節元音的時長則小于非重音音節(plt;.001)。另外,重音模式不同,三組受試產出詞重音的聲學參數也呈現差異。對于英語母語者和高水平學習者,名詞的重音音節與非重音音節的時長比均高于動詞。而低水平學習者產出的名詞和動詞重音音節的時長,則完全相反。
雙因素方差結果顯示(見表3),在時長維度上,語言水平(F,48.116;plt;.001)和重音模式(F,18.588;plt;.001)兩個因素的主效應顯著。此外,重音模式和語言水平兩個因素也呈現了交互作用(F,12.695;plt;.001),表明語言水平與重音模式同時對時長比產生影響。具體而言,對于名詞,三組受試產出的元音重/輕時長比差異顯著。其中,母語組(1.87)顯著高于學習組,高水平學習組(1.37)也顯著高于低水平學習組(1.21)。對于動詞,母語組與高水平學習組(plt;.01),母語組與低水平學習組(plt;.05)之間差異顯著。母語組產出的元音重/輕時長比顯著高于學習組,而不同水平學習組之間無顯著差異。同時,對于母語組而言,名詞的時長比(1.87)也顯著高于動詞(1.45),表明與動詞相比,名詞的時長對比更為突出。
(四)音質
根據元音的聲學特征,后元音的第二共振峰低于前元音(Peterson amp; Barney,1952),[10]非重音音節的元音弱化也包含F2的央化(Lindblom, 1963)。[11]弱化的前元音F2值比非弱化的前元音低,而弱化的后元音F2值比非弱化的后元音高。因此,本實驗提取了元音的F2值,以觀察元音的弱化情況。
圖4展示了名詞和動詞第一音節前元音和后元音的F2。名詞的第一音節為重音音節,動詞的第一音節為非重音音節。圖中深色實線表示名詞的F2,淺色虛線表示動詞的F2。箭頭代表F2的變化方向。英語母語者和英語學習者產出的非重音音節元音的F2都呈現了不同程度的弱化,即非重讀時前元音的F2降低,后元音的F2升高。其中,與前元音相比,后元音的弱化更為明顯。同時,三個受試組產出的元音弱化程度不同。具體而言,英語母語者非重音音節元音弱化程度最大,高水平學習者其次,而低水平學習者產出的非重音音節元音的弱化程度最低。
圖5展示了名詞和動詞第二音節前元音和后元音的F2。其中,動詞的第二音節為重音音節,名詞的第二音節為非重音音節。圖中深色實線表示動詞的F2,淺色虛線表示名詞的F2。從圖5可以看出,英語母語者產出的非重音音節元音均呈現出較大程度的弱化。高水平學習者產出的非重音音節元音弱化程度相對較小,而低水平學習者產出的非重音音節元音幾乎沒有呈現弱化。
本研究以英語母語者為參照,考察了朝鮮語母語背景學習者英語詞重音的產出情況。實驗結果顯示,英語母語者與英語學習者,不同水平英語學習者之間詞重音的產出差異顯著。具體而言,高水平學習者產出的詞重音在音高、音強、時長和音質維度上與英語母語者更相似,而低水平學習者除音高維度外,在聲學參數上與英語母語者差異顯著。通過對比不同水平學習者可以看出,高水平學習者與低水平學習者英語詞重音的產出在元音的音高上類似,但在時長上差異顯著。
在音高維度上,高水平和低水平學習者均使用音高線索來表征詞重音,這與英語母語者的詞重音產出相似。與低水平學習者相比,高水平學習者的詞重音產出更接近母語者,而不同水平學習者之間無顯著差異。英語學習者產出的元音重/輕音高比均值與英語母語者無顯著差異,可能受到朝鮮語詞匯音高重音(lexical pitch accent)的影響。朝鮮語在詞匯層面存在音高重音,其主要的聲學表現為音高(F0)。因此,朝鮮語母語背景學習者在英語詞重音的產出中可能會使用音高線索來標記重音。
在音強維度上,三組受試在英語詞重音的產出中均使用音強線索來表征重音,但母語組與學習組對于音強線索的使用差異顯著。英語母語者與英語學習者音強線索的使用異同,可能與母語詞重音或音高重音的聲學實現相關。英語詞重音的聲學表現為音高、音強、時長和音質;而朝鮮語詞匯音高重音的聲學實現主要為音高。因此,朝鮮語母語背景學習者在英語詞重音的產出中,由于受到母語的影響,較少使用音強參數來標記重音,在詞重音的產出中音強線索不夠凸顯。
在時長維度上,英語母語者與高水平學習者均使用時長線索來表征詞重音,低水平學習者則與之相反,無論單詞前重還是后重,均未加長重音音節的時長。不同受試組時長差異的原因,可能與英語、朝鮮語的節奏類型有關。英語為重音計時語言,而朝鮮語為音節計時語言。因此,對于朝鮮語母語背景學習者,特別是低水平學習者,受到母語節奏類型的影響,在詞重音產出中時長線索標記不明顯。高水平學習者與低水平學習者在詞重音產出中時長線索的使用差異顯著,說明高水平學習者詞重音的產出更趨向于英語母語者,而低水平學習者與母語者差異較大,很少使用時長線索來凸顯重音音節。
在元音音質上,不同水平學習者英語詞重音產出中元音的弱化程度呈現差異。具體而言,高水平學習者產出的非重音音節元音呈現了弱化,但與英語母語者相比,弱化程度較低;而低水平學習者產出的元音弱化程度較低,或幾乎沒有弱化。朝鮮語母語背景學習者產出的非重音音節元音的弱化程度較低,可能也受到了母語元音產出的影響。在朝鮮語詞匯音高重音的產出中,很少出現元音弱化的情況。因此,在二語的重音產出中,朝鮮語母語背景學習者產出的非重音音節元音弱化程度較低;對于低水平學習者而言,受母語的影響較大,幾乎沒有呈現弱化。
五、結語
本研究以朝鮮語母語背景英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以英語母語者為參照,從音高、音強、時長和音質四個聲學維度,對不同水平學習者英語詞重音的產出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英語學習組與英語母語組產出的詞重音聲學特征差異顯著。盡管在音高維度上,學習組詞重音的產出與母語組相似,但在音強、時長和音質維度上,學習組與母語組的產出差異顯著。母語組產出的元音重/輕音強比和時長比均顯著高于高水平學習組,而高水平學習組也顯著高于低水平學習組。在音質維度高,母語組產出的非重音音節元音弱化程度較低,高水平學習組元音弱化相對較小,而低水平學習組幾乎沒有弱化。研究結果表明,母語韻律類型和二語水平均會對詞重音產出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 Archibald, Joh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stress by speakers of nonaccentual languages: Lexical storage versus computation of stress. Linguistics. 1997.
[2] Ito amp; Kenstowicz.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3] Beckman, M. Stress and Non-stress Accent. Foris, Holland: Dordrecht. 1986.
[4] Zhang, Y., S. Nissen amp; A. Francis.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lexical stress produced by native Mandarin speakers.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 Society of America. 2008.
[5] Chen, Y., M. Robb, H. Gilbert amp; J. Lerman. Vowel production by Mandarin speakers of English. Clinical Linguistics amp; Phonetics. 2001a.
[6] Lee, et.al. Acoustic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on of unstressed English vowels by early and late Korean and Japanese bilingual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6.
[7] Lee, G.. Acoustic evidence for diachronic sound change in Korean prosod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eoul and South Kyungsang dialects. Journal of Phonetics. 2015.
[8] Lemh?fer, K, Broersma, M. Introducing LexTALE: A quick and valid test for advanced learners of English.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2012.
[9] Yuwen Lai. Acoustic realization and perception of English lexical stress by Mandarin learners.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2008.
[10] Peterson, Gordon E., and Barney, H. Control methods used in a study of the vowels. Journal of Acoustic Society of America. 1952.
[11] Lindblom, B. Spectrographic study of vowel reduction. Journal of Acoustic Society of America. 1963.
[責任編輯 樸蓮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