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升陽益胃湯加減聯合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HP)相關性胃炎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重慶市合川區中醫院2021年3月至2022 年7月收治的72例HP相關性胃炎、胃癉脾虛濕阻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6例。對照組患者僅用四聯療法治療,治療組患者采用升陽益胃湯加減聯合四聯療法治療。分別對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臨床療效、HP根除率、復發率及不良反應指標進行比較,總結出更具優勢的治療方法。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中醫證候積分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lt;0.05)。治療組患者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后總顯效率高于對照組(Plt;0.05)。治療組患者的HP根除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6個月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lt;0.05)。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lt;0.05)。結論 升陽益胃湯加減聯合四聯療法治療HP相關性胃炎效果突出,可降低復發率,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升陽益胃湯;四聯療法;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13.0072.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13.024
胃炎屬于臨床常見疾病,我國慢性胃炎的發病率約為30%[1]。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重要病因。目前,我國HP感染率為52.2%。對于HP相關性胃炎患者而言,如果不徹底根治HP,胃炎易反復發作,甚至造成胃黏膜萎縮、胃癌。關于此類患者的治療方案,2017年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2]中曾提出了含鉍劑的“四聯療法”,但臨床實踐中證實該療法存在不足,一方面是HP根除率還有待提升,另一方面采取此方案治療后有部分患者存在不良反應等情況,患者對該治療方案并不耐受,因而接受程度也不高。多年臨床實踐證實,中醫藥治療HP感染有效,但療效還存在較大差異[3]。當前,許多醫院都曾運用升陽益胃湯來治療慢性胃炎患者,證實效果明顯,對HP亦有治療作用。基于此背景下,本研究探討升陽益胃湯加減聯合四聯療法對HP相關性胃炎患者的治療作用,以期為臨床提供有效治療藥物及方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重慶市合川區中醫院2021年3月至2022 年7月收治的72例HP相關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8.90±8.30)歲;病程5個月~4.5年,平均病程(3.01±1.10)年。治療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齡33~66歲,平均年齡(50.15±5.60)歲;病程7個月~4.3年,平均病程(2.90±1.5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合川區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診斷標準:①西醫參照《慢性胃炎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4]中HP相關性胃炎的診斷標準,患者存在上腹部隱痛、脹痛、灼痛及反酸等癥狀,13C呼氣實驗確診HP(+),且經胃鏡檢查確診活動性胃炎,排除癌變。②中醫參照《消化系統常見病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中醫診療指南(基層醫生版)》[5]證屬胃癉脾虛濕阻型,主癥:胃脘疼痛、痞脹不適及口苦口黏;次癥:反酸嘈雜、納呆惡心等。納入標準:①符合以上中西醫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70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并發癥者;②合并肝、腎功能衰竭者;③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④存在精神障礙者;⑤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納入研究后,提前落實基礎的指導工作和宣教,使患者明確遵照醫用藥必要性。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提醒患者要忌辛辣油膩之食品,注意休息,適當運動。對兩組患者予以差異化治療方案: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四聯療法:阿莫西林(好醫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3908,規格:0.25 g/片)1 g/次,2次/d;呋喃唑酮(赤峰蒙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5020072,規格:100 mg/片)100 mg/次,2次/d;艾司奧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380,規格:40 mg/片)20 mg/次,2次/d;枸櫞酸酸鉍鉀(石家莊華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3817,規格:0.3 g/片)220 mg/次,2次/d。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升陽益胃湯加減治療,四聯療法與對照組一致。升陽益胃湯藥方組成:黃芪、太子參各30 g,茯苓、澤瀉、白術各15 g,半夏、白芍、陳皮各10 g,獨活、防風各9 g,黃連、生甘草各6 g。根據患者臨床中醫癥狀調整配伍,若患者氣滯明顯加枳實、厚樸各10 g;若濕熱重者加蒲公英30 g、黃芩10 g;若寒濕偏重者加肉豆蔻15 g、草果10 g。1劑/d,藥材加水800 mL煎煮30 min,取湯汁200 mL,100 mL/次,2次/d,溫服。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4 d,后期隨訪調查判斷是否復發。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按照中醫診斷標準將患者主癥(2、4、6 分)、次癥(1、2、3 分)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治療后積分變化,以評分更低者為佳,表示該組療效更好[6]。②比較兩組患者療效。療效評價標準如下,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臨床癥狀改善,70%≤證候積分減少lt;95%;有效:臨床癥狀好轉,30%≤證候積分減少lt;70%;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積分減少lt;30%[7]。總顯效率=(治愈+顯效)例數/總例數×100%。③比較兩組患者HP根除率及復發率。治療1個月后復查,記錄HP根除情況,從側面來評估療效。HP根除標準:在胃竇、胃體兩部位以上取材,所有部位尿素酶實驗、切片染色、PCR均為陰性。HP根除率=HP根除例數/總例數×100%。治療后6個月再次進行HP檢測(13C或14C呼氣實驗),以檢測結果陽性為復發,統計兩組患者復發率。復發率=復發例數/總例數×100%。④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皮疹、心悸及腹瀉。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行秩和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中醫證候積分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后總顯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HP根除及復發情況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HP根除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6個月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在西醫治療中認為HP相關性胃炎與HP感染有關,屬于感染性疾病。為盡可能徹底消除患者出現胃癌的風險,必須要將根除HP看作治療中的首要任務。當前,鉍劑四聯療法在國內外治療此類患者較常見,但其HP根除率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與患者藥物代謝個體化差異、患者治療療程、基礎疾病及細菌耐藥等多個方面有關。以往單一應用鉍劑四聯療法,不僅無法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患者還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影響其生活。如何在提升療效的基礎上提高治療的安全性,一直都是臨床工作者深思的問題。而中醫認為,HP感染屬于“濕熱”“邪毒”,而HP本身則可歸納到中醫學中的“邪氣”范疇[8]。《素問遺篇·刺法論》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HP相關性胃炎病機為脾胃虛弱,與邪氣侵襲、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內傷勞倦等均有聯系。一旦患者出現脾胃虛弱受損,會加重其血運不暢,長期以往形成瘀,濕、熱、氣、瘀血等病理產物間相互作用,導致不同患者患病后的癥狀復雜多樣[9]。中醫認為,治療HP相關性胃炎要以清熱解毒、疏肝和胃為錨點。
本研究采取了分組對比探究的方式,兩組患者運用了差異化的治療方案: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的四聯治療方案,從結果可看出,該治療方案對于HP相關性胃炎患者也能發揮出一定功效。在該組的治療方案中主要用到了4種藥物,阿莫西林屬于青霉素類的抗生素,其主要作用就是用于因感染HP而導致的胃炎,但對于其他因素引起的胃炎無效。患者應用該藥物后,能快速與體內細菌的青霉素結合蛋白結合,阻礙細菌細胞壁形成,從而達到有效的抗菌作用。在應用該藥物時要確保胃內的pH值增高,方可發揮出更好的效果,因此要聯合質子泵抑制劑。呋喃唑酮可干擾細菌氧化還原酶,阻斷細菌代謝從而抗菌,有效消除HP。奧美拉唑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患者體內的胃酸分泌,改善患者腹痛、反酸等癥狀,還能促進其胃黏膜潰瘍、糜爛的愈合。該藥物能減少患者胃內酸度,從而提升用藥后根除HP的效果。枸櫞酸酸鉍鉀能緩解患者因胃炎出現的疼痛、反酸及胃燒灼等癥狀,能形成彌散性保護層附著于胃黏膜潰瘍,阻礙胃酸對潰瘍的損傷;同時,該藥物對HP也有殺滅作用,能促進患者康復[10]。由此可見,對照組患者所運用到的四聯治療科學高效,能很大程度改善臨床患者的不適。
治療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實現了優化與創新,在四聯療法上還結合了升陽益胃湯加減治療,確保療效的有效提升。該藥方屬于非常經典的中藥方劑,最早出現在《內外傷辨惑論》中,屬于補益類藥方[11]。該藥方中所用藥材種類較多,例如其中的黃芪有著脫毒生肌的功效,能改善患者機體的免疫能力,還能起到抗疲勞的作用。太子參能健脾益氣、健胃消食,改善患者胃腸道不適和倦怠乏力。茯苓能健脾、寧心,能改善患者的脾虛食少癥狀,還能改善部分患者因患病后的失眠、驚悸。澤瀉可利水滲濕,和茯苓、白術等共用效果更佳。白術能調理患者脾胃,有效預防胃潰瘍,還能起到解毒、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半夏主入脾胃,同樣能抗潰瘍。白芍能柔肝止痛,陳皮則能健脾開胃,緩解患者的食少吐瀉等癥狀。考慮到該組患者也存在年齡、性別及病情等多方面的差異,在治療中還可結合實際調整。例如有部分患者的濕熱較重,則添加了適量的蒲公英、黃芩。蒲公英屬于菊科草本植物,含微量元素,有清熱解毒、除濕利尿的作用;黃芩則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的效果。也有部分患者體內的寒濕氣較重,在用藥時可增加肉豆蔻、草果。肉豆蔻能溫中行氣,草果能燥濕化痰[12]。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表示治療組患者所采取的聯合治療方案運用價值更好,療效更佳。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總顯效率高于對照組。究其原因,是治療組中實施了詳細的中醫治療方案,將諸藥聯用后,能有效發揮出升陽益胃的功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升治療效果。再者,從HP根除及其復發上分析,經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HP根除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6個月復發率低于對照組,提示聯合治療方案不但能實現短時間內根除病因,而且長期療效更好,患者復發概率更低。究其原因,與聯合用藥的協同療效有關。最后,以不良反應來判定用藥的安全性,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治療組所采取的聯合法治療安全性更好,安全可行,能加快患者身心健康恢復。究其原因,與聯合組中所用的升陽益胃湯藥材有關,安全性高一直是中醫藥的突出優勢。再加之2019年10月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13]強調了要大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多維度建立符合中藥特點的藥物警戒體系,均為臨床上的用藥安全強化了保障。
綜上所述,升陽益胃湯加減聯合四聯療法治療HP相關性胃炎的方案可行度較好,不但臨床療效好,而且安全性高,值得運用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全國慢性胃炎研討會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志, 2000, 20(3): 199-201.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和消化性潰瘍學組,全國幽門螺桿菌研究協作組,劉文忠,等.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J].中華消化雜志, 2017, 37(6): 364-378.
郝志玲. 中醫藥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性胃腸病的效果[J]. 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5):116-117.
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等.慢性胃炎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20, 19(9): 776-782.
唐旭東,王鳳云,張聲生,等.消化系統常見病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中醫診療指南(基層醫生版)[J].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9, 34(8): 3613-3618.
葉惠珍,張智明,黃振存.中醫綜合方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 2019, 26(12): 141-143.
吳承芳.安胃湯聯合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寒熱錯雜證的臨床觀察[D].南寧:廣西中醫藥大學, 2019.
周銳鈞,陳渠發,周光輝.升陽益胃湯對糜爛性胃炎患者HGF/c-Met信號通路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0, 25(4): 481-485.
胡波,胡伊琳.升陽益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胃虛弱證的療效體會[J/CD].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9, 19(67): 201-202.
羅海勇,黎琪. 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33):144-146.
迪麗娜爾·牙生,符雪月,曾曉鈴,等. 升陽益胃湯對慢性胃炎小鼠胃組織Wnt2、β-catenin蛋白表達的影響[J]. 中國中醫藥科技,2023,30(1):21-24.
彭麗麗,任燕燕,賈海波,等. 升陽益胃湯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癌前病變臨床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31(7):905-908,913.
黃蓓.《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印發[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9, 27(24): 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