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順鉑聯合多西他賽治療對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患者不良反應、腫瘤標志物水平及效果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選取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74例NSCLC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多西他賽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聯合順鉑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腫瘤標志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生存質量。結果 觀察組患者總緩解率高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鱗狀細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類抗原125(CA125)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 對于NSCLC患者,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能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提高生存質量,保證療效和安全性。
【關鍵詞】非小細胞肺癌;順鉑;多西他賽;不良反應;腫瘤標志物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16.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16.043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在肺癌中能達到4/5以上占比[1],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病情較為嚴重。75%以上的NSCLC患者在確診時已經處于疾病中晚期,且有較低的5年生存率[2]。NSCLC受病情、病灶位置的限制,晚期NSCLC者很難進行手術治療。臨床多用化療方式進行干預,順鉑屬于臨床上化療過程中較為常用的一種鉑類藥物,對腫瘤細胞的合成有抑制作用,且抗腫瘤譜比較廣泛。多西他賽是目前臨床上常見的NSCLC化療藥物,能控制病情發展,緩解臨床癥狀,使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長。臨床中,多使用鉑類藥物來進行化療,但病情發展到晚期,一般會與其他藥物進行聯用。不同化療方案存在療效差異,因此選擇科學、規范的方案十分重要。而腫瘤標志物有明顯的特異性,有效監測其水平不但對早期NSCLC有著較高的診斷價值,而且對NSCLC的療效、預后有預測作用。本次研究對NSCLC患者,重點探討了順鉑聯合多西他賽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74例NSCLC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13例;年齡48~73歲,平均年齡(60.04±3.12)歲;病理類型:腺癌20例、鱗癌17例;TNM分期[3]:ⅢA、ⅢB分別為19例、1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5例,女12例;年齡49~74歲,平均年齡(60.11±3.21)歲;病理類型:腺癌19例、鱗癌18例;TNM分期:ⅢA、ⅢB分別為20、1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與臨床實踐指南相符[4];②經病理學檢查得到NSCLC確診;③生存時間預計3個月以上;④化療2個及以上周期。排除標準:①精神、意識障礙者;②伴有心、肝、腎功能不全者;③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口服地塞米松(福州海王福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5021170,規格:0.75 mg),4 mg/次,2次/d。對照組在5%濃度的250 mL葡萄糖中加入75 mg/m2多西他賽(廣東星昊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8003,規格:2 mL∶80 mg),靜滴1 h,1個周期為5 d,連續4個周期。觀察組第1天,在250 mL葡萄糖(濃度5%)加入多西他賽(75 mg/m2),第1~3天,在250 mL生理鹽水加入25 mg/m2順鉑(錦州九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1020212,規格:20 mg),療程與對照組相同。
1.3 指標觀察 ①臨床療效。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分為:完全緩解(病灶消失,腫瘤體積縮小70%)、部分緩解(減小腫瘤體積50%)、穩定(腫瘤體積縮小20%)、進展(腫瘤體積有所增大)。②腫瘤標志物。在治療前、后,對血清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取3 mL肘部靜脈血,3 500 r/min,離心處理10 min,取上層血清,使用電光化學發光法對鱗狀細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類抗原125(CA125)水平進行檢測。③不良反應(惡心嘔吐、中性粒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發生情況。④生存質量。以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5],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的生存狀況,主要包括6個領域,評分與生存質量呈正比。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內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lt;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總緩解率高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對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SCC、CEA、CYFRA21-1、CA125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對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WHOQOL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作為常見的一種癌癥,NSCLC主要包括腺癌、鱗癌、大細胞癌。NSCLC不僅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還會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及早予以科學、有效的干預來避免病情進展。在NSCLC早期,癥狀不明顯,細胞分裂較慢,因此較難確診。由于該病患者中老年群體占比較大,選擇手術治療的風險較大,難以取得較好的療效和生存質量,所以多數患者選擇化療方式進行腫瘤細胞的控制。相關文獻指出[6],對于晚期NSCLC者,借助科學的化療方案,能使患者的癥狀、生存質量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傳統的化療方案有著明顯的缺點,如起效較慢、缺乏明顯的療效,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7]。因此,探尋一種毒副作用小、高效的化療方案已成為研究的熱點。
在手術或放療治療前,新輔助化療是常用的化療措施,可利用化療,來對病灶進行縮小,可殺滅腫瘤細胞并防止其轉移,能進一步提高臨床化療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延長生存周期。多西他賽是新一代紫杉醇類抗腫瘤藥物,屬于細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物[8],具有抑制微管解聚的作用,不僅能使腫瘤細胞對放射線有著更強的敏感性,還能夠加快腫瘤細胞的凋亡。但文獻資料顯示,單獨使用多西他賽進行化療,缺乏顯著的治療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順鉑是一種常用的新輔助的化療藥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腫瘤細胞對放射的敏感性[9]。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總緩解率高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提示新輔助化療能提高療效,使預后得到一定的改善,是一種可行的治療方案。分析認為,多西他賽聯合順鉑能使微管穩定,使抗腫瘤作用增強,從而能夠降低原發病灶和轉移淋巴結的病期,使臨床的緩解情況得到提高。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鱗狀細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類抗原125(CA125)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聯合用藥組能對微小轉移灶進行治療,可對病情進行有效的控制。相關文獻指出[10],化療藥物聯合使用,能對腫瘤增殖進行抑制,可使腫瘤標志物的分泌減少,有助于腫瘤細胞更快速地凋亡,使臨床療效得以提高。此外,從毒副反應方面來看,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lt;0.05),說明化療藥物聯合運用,不會增加毒副反應,能提高患者無進展生存期,可使其生命周期得到延長。分析原因如下:聯合用藥能使其不良反應得到減輕,患者對化療有著更好的耐受性,也更容易改善營養狀況,從而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此外,多西他賽能對腫瘤細胞清除順鉑-DNA復合物產生有效地抑制,可使順鉑增強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可與順鉑發揮協同作用。化療藥物能增強腫瘤細胞對放療的敏感性,而放療又能使化療藥物的細胞毒性增強,從而可使局部腫瘤的殺傷能力增加,能防止放療后腫瘤細胞的加速再增殖。理論上,化療能將微小隱匿性轉移灶進行殺滅,從而能使遠處轉移率得到有效降低。多西他賽借助抗微管,能產生一定的作用,能對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進行抑制,可同步化細胞周期,能停滯腫瘤細胞,在放射線最敏感的時期,能使放射線更有效的殺傷腫瘤細胞。另外,對增殖期的細胞,多西他賽有著較高的敏感性,作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能產生明顯的作用。順鉑是一種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能使腫瘤細胞更快凋亡,多西他賽和順鉑聯合放射治療可發揮增敏、協同作用。
綜上所述,在化療NSCLC的過程中,多西他賽聯合順鉑,能明顯影響相關腫瘤標志物,能使總緩解率得到提高,毒副作用小,能改善生活質量,可作為NSCLC化療的推薦方案。
參考文獻
張華, 賈志陽, 高露露. 多西他賽、培美曲塞分別聯合順鉑對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短期療效及血清腫瘤標志物影響的比較觀察[J].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22, 35(5): 380-384.
吳穎虹, 王仁杰, 胡文杰, 等. 循環腫瘤細胞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順鉑聯合多西他賽化療療效評價和預后評估中的作用[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2, 42(7): 1593-1595.
林建建, 連周紅, 何偉蘭, 等. 血清IL-8、Fractalkine、MIP-3α對于初診肺癌患者病情的診斷價值[J].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 2018, 16(5): 515-515, 519.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 中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敏感突變和間變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斷治療指南(2014版)[J]. 中華腫瘤雜志, 2014, 36(7): 555-557.
郝元濤, 方積乾. 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中文版介紹及其使用說明[J]. 現代康復, 2008, 4(8): 1127-1129.
BADRA E V, BAUMGARTL M, FABIANO S, et al.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or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urrent standards and ongoing research[J].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 2021, 10(4): 1930-1949.
鄒樂樂, 車國強, 景娟娟. 調強放療聯合多西他賽、順鉑化療方案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效果[J]. 河南醫學研究, 2021, 30(9): 1636-1638.
TAKEDA M, SAKAI K, HAYASHI H, et al. Impact of coexisting gene mutations in EGFR-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efore treatment on EGFR T790M mutation status after EGFR-TKIs[J]. Lung Cancer (Amsterdam, Netherlands), 2020, 139: 28-34.
耿帥, 郭宏舉. 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河北醫學, 2020, 26(4): 620-625.
楊俊, 唐培, 張富宏. 順鉑聯合吉西他濱或多西他賽治療中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20, 27(11): 1329-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