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保守性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后聯合應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與曼月樂的臨床效果。方法 納入2021年1月至9月孝感市中醫醫院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共計80例,基于隨機數字表法劃分為對照組(術后使用GnRHa)與試驗組(術后聯合使用GnRHa與曼月樂),每組40例;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性激素水平、卵巢儲備功能、血清糖類抗原(CA125)、單核細胞趨化因子-1(MCP-1)水平及1年內的復發率。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均明顯下降,其中試驗組各時間點的評分更低(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血清糖類抗原(CA125)、單核細胞趨化因子-1(MCP-1)水平均下降,其中試驗組LH、FSH、CA125、MCP-1水平相對更低,E2水平相對高(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卵巢基質血流收縮期峰值(PSV)、竇狀卵泡數均升高,其中試驗組更高(Plt;0.05);試驗組患者1年內的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5)。結論 保守性手術治療患者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配合使用GnRHa與曼月樂,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并調節機體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儲備功能,保護患者生育能力,且可有效控制疾病復發。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保守性手術;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曼月樂
中圖分類號:R2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16.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16.045
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于常見婦科疾病之一,是指本應在子宮內壁上的內膜在子宮體以外種植,具有侵襲、種植等與惡性腫瘤相似的行為學特征,主要癥狀表現為月經異常、痛經、不孕等[1]。子宮內膜異位癥具體發病機制尚無統一定論,臨床治療多實施藥物、手術方法,單純藥物治療后期復發率高,手術有保守性手術和子宮切除術,子宮切除術在控制復發率方面效果較保守性手術更優,但會損害患者生育功能,通常女性接受度不高[2]。有研究顯示,保守性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后輔助藥物治療可取得良好預后結果[3]。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為臨床常用藥物,可抑制促性腺激素,抑制異位病灶,有效緩解疼痛。曼月樂可持續釋放低劑量的左炔諾孕酮,抑制內膜生長,穩定子宮內膜作用,降低復發率[4]。本研究結合2021年1月至9月收治的8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GnRHa與曼月樂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孝感市中醫醫院于2021年1月至9月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共計8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劃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對照組(共計40例):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31.52±2.48)歲;BMI 20.52~25.36 kg/m2,平均BMI(22.39±1.52)kg/m2;月經周期25~31 d,平均周期(29.15±1.25)d;經期時間3~7 d,平均時間(5.62±1.05)d;術前r-AFS分期[5]:Ⅰ期8例、Ⅱ期18例、Ⅲ期10例、Ⅳ期4例;盆腔內異位17例、卵巢異位19例、其他部位異位4例。試驗組(共計40例):年齡21~41歲,平均年齡(31.37±2.69)歲;BMI 20.21~25.75 kg/m2,平均BMI(22.59±1.68)kg/m2;月經周期24~32 d,平均周期(29.42±1.48)d;經期時間3~8 d,平均時間(6.12±1.25)d;術前r-AFS分期:Ⅰ期7例、Ⅱ期16例、Ⅲ期14例、Ⅳ期3例;盆腔內異位18例、卵巢異位20例、其他部位異位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孝感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后開展。本研究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與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斷標準《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治指南》[6]相符,實施影像學檢查證實,術后病理確診;②有明確的腹腔鏡保守手術的指征,保留生育功能;③無宮腔內節育器使用禁忌。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軀體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病史;②凝血機制障礙,合并血液系統疾病;③入組6個月內曾接受過影響激素的藥物治療;④卵巢切除手術史;⑤合并多囊卵巢綜合征、內分泌系統疾病;⑥并發子宮腺肌病、惡性腫瘤疾病;⑦重要臟器功能不全。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術后應用GnRHa(法國博福益普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74,規格:3.75 mg),肌內注射,每次用量3.75 mg,第一次于術后首次月經來潮第5日注射,此后每次注射與前一次間隔4 d,共計注射6次。試驗組:GnRHa+曼月樂(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國藥準字J20090144,規格:左炔諾孕酮532 mg/個),GnRHa第6次使用時于宮內放置節育系統,置入深度通常為5.5~5.6 cm。
1.3 觀察指標 ①疼痛程度:于治療前、后3、6、9、12個月評估患者痛經、性交痛程度,利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越高疼痛程度越發嚴重[7]。②性激素水平:于治療前、后,取得患者靜脈血以3 000 r/min離心處理10 min后保留血清,實施化學發光法測定以下激素水平: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③卵巢儲備功能:于治療前、后,采取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竇狀卵泡數、卵巢基質血流收縮期峰值(PSV)。④血清因子:采血方法同②,實施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糖類抗原(CA125)、單核細胞趨化因子-1(MCP-1)水平。⑤復發率:對患者開展為期1年隨訪,統計疾病復發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x±s)形式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形式表示,行χ2檢驗。Plt;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疼痛VAS評分均明顯下降,其中試驗組治療1、3、9、12個月的評分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E2、LH、FSH水平均下降,其中試驗組LH、FSH水平相對低,E2水平相對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卵巢儲備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PSV、竇狀卵泡數均升高,其中試驗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CA125、MCP-1水平均下降,其中試驗組水平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1年內復發率比較 試驗組1年內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5。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復雜的病因,發生率高,以痛經、性交痛、月經異常為主要癥狀表現,甚至可導致不孕,嚴重危害女性身體健康。實施保守性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疼痛緩解作用,但術后無法將病灶徹底清除,故術后存在一定的復發率。
CA125是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評估病灶消長的敏感性指標,與健康女性群體相比,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機體CA125呈高水平狀態[8]。MCP-1是一種炎癥激活因子,可趨化單核巨噬細胞的產生,MCP-1異常升高為病灶形成提供微循環,可對其持續供氧供血。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疼痛VAS評分明顯更低,且CA125、MCP-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這些結果提示,聯合應用GnRHa與曼月樂可使患者痛經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并下調CA125、MCP-1。分析原因,曼月樂為一種T形硅膠支架,內部分布左炔諾孕酮素,置入女性宮腔內,可以穩定且緩慢釋放左旋-18甲基炔諾酮,有效改善子宮及輸卵管內環境,同時使異位內膜細胞減少CA125的釋放,縮短經期,改善經量[9]。GnRHa能競爭性結合GnRHa受體,對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進行強效抑制,降低雌孕激素水平,改善月經的同時,降低內膜活性,誘導異位內膜細胞的凋亡,改善炎癥反應,緩解痛經[10]。
子宮內膜異位癥會改變宮腔內環境,影響卵泡的正常發育,進而導致女性不孕。性激素指標能反映女性生育能力。竇狀卵泡數是評估卵巢儲備功能的敏感性指標,通常竇狀卵泡數越低表示卵巢功能嚴重受損,故生育能力低[11]。PSV指標可對卵巢血供情況進行反映,而卵巢血供不足會導致其生理功能受到影響,進一步影響生育能力[12]。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治療后機體的LH、FSH水平較對照組更低,E2水平、PSV和竇狀卵泡數均較對照組更高,復發率低于對照組。這些結果提示,曼月樂和GnRHa聯合應用可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改善宮腔內環境,提高卵巢儲備功能,改善患者生育能力[13]。分析原因,GnRHa通過對垂體的雙向調節,對卵巢功能進行抑制,降低卵巢激素分泌;曼月樂僅作用于在位內膜,使子宮內膜E2和孕酮受體表達下調,對雌激素表達無影響[11]。因此,術后單純應用GnRHa治療容易引起E2水平持續性下降,聯合應用曼月樂可增強臨床治療效果,促進異位內膜病灶快速萎縮,減輕卵巢結構受損,促進卵巢儲備功能及生育能力的恢復,預防疾病復發[13]。
綜上所述,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保守性手術后應用曼月樂和GnRHa,可使患者痛經和性激素表達得到顯著改善,并可調節CA125、MCP-1水平,促進患者卵巢功能恢復,保護生育能力,且有效預防疾病復發,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濮蓮芳, 金友存, 蔡錢根, 等. 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聯合GnRH-a輔助治療效果[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0, 28(1): 22-25.
呂艷紅, 吳涵, 賀媛媛等. 卵巢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保守性手術治療效果[J].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21, 50(1): 14-18.
張譯心, 王秀美, 薛曉玲.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對保守性腹腔鏡手術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疼痛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響[J]. 新鄉醫學院學報, 2019, 36(8): 785-788, 791.
張海燕, 趙得雄. 曼月樂保守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及對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血清EMAb及激素水平的影響[J]. 貴州醫藥, 2019, 43(1): 34-37
王丹丹, 王光偉, 楊清. 腹腔鏡保守性手術聯合藥物治療中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 生殖醫學雜志, 2019, 28(5): 474-480.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子宮內膜異位癥協作組.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治指南[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5(3): 161-169.
郭亞楠, 單嬌, 劉雁峰, 等. 琥珀散聯合GnRHa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J].中醫學報, 2020, 35(7): 1534-1537.
陳艷潔, 劉海青, 李瓊等. 粘連蛋白癌抗原125糖鏈抗原19-9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及臨床意義[J]. 中國婦幼保健, 2021, 36(24): 5612-5614.
王燕, 周萍. 復方口服避孕藥的不同服藥方法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療效分析[J]. 安徽醫藥, 2019, 23(6): 1226-1230.
周淼, 劉玉華, 曾路. GnRHa聯合反向添加法對Ⅲ、Ⅳ期子宮內膜異位癥者血清性激素、鈣磷水平及子宮內膜影響[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9, 27(9): 1150-1154.
趙立武, 黃麗. 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鏡保守治療術后聯用GnRHa對妊娠結局影響[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9, 27(6): 772-775.
武明娟, 陳燕榮, 車海沙, 等. 腹腔鏡聯合GnRHa對不同程度子宮內膜異位癥性不孕患者妊娠率的影響[J]. 貴州醫藥, 2019, 43(5): 735-737.
張暉.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對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生育功能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22, 37(22): 42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