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作為媒介的國際論壇:一種儀式傳播視閾下的城市發展路徑

2023-12-29 00:00:00裴永剛韋瑋
未來傳播 2023年2期

摘 要: 傳統的城市傳播多以宣傳片、紀錄片等為載體,經由大眾媒體流向受眾。此時的傳播被看作一種線性的信息傳遞,是一種“嚴肅”話語的輸出,帶有濃厚的目的性和工具性。從儀式傳播視角出發,研究發現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通過對論壇主題的選擇、儀式隱喻的營造、媒介事件的建構、“在場”的聚合等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線性信息傳遞模式,實現了文化和意義的共享。且作為媒介的論壇通過對城市經濟形象、文化形象、生態形象的再現,建構起“人—論壇—城市”之間的親密印象,呈現出更加立體、多面的城市形象,形成城市形象、城市意象和地方感合圍的城市傳播新格局,凸顯了信息的價值革新與城市文化認同,可被視為城市發展的另一種有效途徑。

關鍵詞: 儀式傳播;國際論壇;城市形象;城市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8418(2023)02-0002-08

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更好發揮高層次專家作用,利用重要國際會議論壇、外國主流媒體等平臺和渠道發聲,充分發揮各地區各部門特色和優勢,展示豐富多彩、生動立體的中國形象。[1]國際論壇作為儀式與傳播媒介相結合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媒介,可以更好地考察儀式傳播關照下的城市傳播問題。媒介化的論壇有四重基本特點:第一,論壇是一種具有核心主題的儀式活動,也是一種具有區隔性和獨特性的文化符號,暗含某些與城市傳播試圖傳導的特性和氣質;第二,論壇作為一種媒介,可以將不同領域的個體聯結起來就同個主題進行深度討論和合作;第三,社交媒體的興起和繁榮促進了時空的“內爆”,論壇的傳播力從現實拓展到網絡,從國內延伸到國外;第四,通過儀式傳播活動和切身體驗,形塑起個體的“共同體”情感、城市意象及地方感等與城市的情感鏈接,進而豐富城市傳播的傳統形式。成為延展人們原有城市認知,提振城市形象,展開城市傳播的絕佳出口。

本文采用參與式觀察法和半結構式訪談法,從儀式傳播的視角出發,檢視論壇及其一系列儀式化過程和手段在城市傳播中的作用。試圖探討以下問題:儀式傳播何以能推動城市傳播?以生態論壇為例,儀式傳播如何激活論壇作為媒介的功能,實現了怎樣的城市傳播實踐與效果?國際論壇作為媒介,實現了哪些城市形象的再塑與他塑?

一、 從信息傳遞到儀式傳播

(一) 信息傳遞:難解城市形象傳播之困

20世紀末,美國文化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國媒介理論家詹姆斯·凱瑞(James W.Carey)提出傳播的儀式觀(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和傳播的傳遞觀(a transmission view of communication)。[2]傳遞觀將傳播的過程視作信號或信息的空間位移過程。信息在此過程中實現了跨區域的空間傳遞和發送,以此達到對距離和人的控制。[3]這種觀念源于宗教撒播,將傳播理解為一種為了將教義和福音傳遞得更遠,并以此來建立和開拓上帝領地的方式及手段。[4]可以看到,在“傳遞觀”的視野中,信息的空間變化成了理解傳播過程的主要觀點,傳播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信息在物理空間的位移。

在傳遞觀視角下的城市傳播研究中,有一類具有代表性的方向是圍繞城市宣傳片展開的,如學者周根紅[5]、殷雪濤[6]等。這類研究通過內容分析的方法對各地的城市宣傳片進行文本、效果的實證分析,以此考察“他者”對于城市形象的認知。短視頻興起后,這一視角的研究對象和研究重點便更多轉向了短視頻,尤其是抖音短視頻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傳播研究。[7]再者,就是結合短視頻和新的傳播媒介從廣告學和營銷角度進行“城市品牌”建設的分析。[8]不管是宣傳片,還是短視頻,都只是城市信息和符號的“搬運工”,人與城市之間缺乏直接互動,城市形象只是城市傳播和社會生活的前景(figure)而非背景(ground),沒有真正投射出城市的核心文化特質。因此難以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基礎性作用。[9]此種研究架構下城市傳播的敘事議題通常是兩種形式,一種是“城市塑造傳播”,另一種是“傳播反應城市”。[10]即使“傳遞觀”形成了全方位、廣空間的信息位移,對大眾而言,還是只意味著對信息的“知”這一淺表的層面,缺乏關鍵的“共情”空間和“行”的前提,難以為城市形象的“自塑”“他塑”和“再塑”提供足夠的理論支撐。所謂的城市傳播只是信息傳遞之下大眾對城市“名字”的感知,而非對城市文化氣質、精神涵養等更深層次形象的認知和認同。

(二)儀式傳播:更具包容性的傳播框架

人類學家將某些正式的、非功利性的活動、如節日、慶典、禮宴等事件納入儀式的考量范圍,認為儀式能成為整合群體生活和團結群體的重要紐帶[11],以及社會特定公共空間的濃縮[12],是一種體系化的、表演性的、象征性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溝通和維持群體活動,創建文化共有空間,從而獲得群體認同的通道。諸多學者沿著這條路徑展開了許多關于儀式與傳播相關性問題的探索和研究,并最終形成了傳播的儀式觀[13]、作為慶典儀式的媒介事件[14]、作為所有的象征性活動的儀式傳播[15]、作為一種社會威脅的驅逐儀式、“破壞性”媒介[16]以及互動儀式鏈[17]等理論在內的儀式傳播研究譜系。為更好地理解儀式傳播,森福特(Gunter Senft)和巴索(Ellen Basso)將其定義為人為的、表演性質的,且具有重復性和形式化的符號,有助于促進社會團結,規避攻擊,促使共同體和諧[18]。儀式傳播研究所采用的文化取向的傳播研究方式更多著眼于人們對傳播的參與,以及參與的過程中人類社會整體的意義建構和共享,以人文批判研究的方法去揭示傳播的深層內涵,具有超越原本語義的功能,是更具包容性的傳播框架。

以媒介事件作為切口是很多儀式傳播視閾下城市傳播研究的主要方向,例如趙繼敏[19]和黃文芝[20]就以北京東奧會為抓手對北京、張家口的城市形象建構與傳播策略進行了分析。也有將媒介事件作為研究對象,引入其他理論作為基礎進行城市形象傳播策略研究的。[21]這些研究更多是從形象呈現問題出發提出城市形象的建構策略和傳播路徑,缺少對此類儀式活動本身作為媒介的功能闡釋,也就無法更深入地展現其與城市的互動,及其如何實現城市傳播實踐,以及在此過程中如何實現城市形象自塑、他塑、再塑等問題。

事實上,國際論壇在一定程度上和奧運會等儀式活動相似,都屬于媒介事件,但國際論壇又不僅僅是媒介事件,它本身還是城市傳播的媒介,承載著更多物理、地理和心理上的信息傳遞和文化共享功能。李玉梅借助“夏季達沃斯論壇”探討了國際論壇傳播與國家形象建構之間的關系,[22]董婷從《財富》全球論壇說起,進行了城市形象國際傳播的分析,[23]雖然從理論性和研究方法上看,更像是作者基于自身觀察的經驗闡述,而非研究型論文。但與將論壇的傳播效果作為研究對象不同,這兩篇文章從論壇本身出發,將其視作國家和城市形象展示的媒介,能夠從中看出作者們正試圖進行形象傳播研究的新嘗試。

本文希望通過對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的實證研究開啟關于城市傳播實踐與效果的討論,并在此基礎上深化對媒介的理解。

二、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該論壇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一屆,是中國最早創辦的、經國家批準的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峰會,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生態論壇。每年都有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的千余名代表參加論壇年會相關活動,就生態文明建設中共同關心的全球性、行業性話題展開討論和合作。即使是2021年受全球疫情影響,論壇也有來自78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名代表參加了論壇的線下活動。論壇每年會在生態文明的大框架下提出當年的主題,并圍繞主題設有開閉幕式、國際咨詢會、分論壇及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綠色產品展銷、綠色產業招商等系列活動。同時,生態文明國際論壇連續多年發布《貴陽共識》,分享論壇成果,呈遞中國方案,使得這一儀式活動的智慧結晶惠及全球。這不僅是中國形象在全球范圍的展現,亦是貴州形象在世界各國面前的傳導。

雖然建設生態文明是國家戰略,貴州只是碰巧搭上了這股“東風”,但不可否認的是,論壇的到來讓貴州迎來了發展的機遇。一方面,作為生態論壇的舉辦地,貴州的生態環境需要保持在較高的水平,這就使得貴州不得不放棄傳統的工業化之路轉而尋找更生態、更環保的發展之路。旅游業、大數據、文化等產業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開發,對于提振當地經濟水平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貴州作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試驗區,以自身的發展向世人展示了經濟和環保并行的可能性,而論壇正好是檢驗成果、展示成果、發展成果的最佳窗口。可以說,作為貴州最重要的國際性論壇之一,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于貴州而言意義非凡。加之論壇的國際性、舉辦的連續性、嘉賓的高規格和媒體的廣傳播,也讓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具備了較高的國內外影響力,使該論壇具備了討論的典型性。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作者之一自2015年起連續參與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的籌備和宣傳工作,對論壇的運行和傳播有較深的了解和接觸,也很容易同與會嘉賓建立聯系。本文采用參與式觀察法和半結構式訪談。一方面通過切身的觀察了解論壇與城市傳播之間的邏輯關系,另一方面通過嘉賓的“故事”來了解他們與論壇、與城市之間的連接。2015年至2021年,研究者連續五年(其中2019年和2020年論壇因政策和疫情原因未召開)先后在論壇期間對20名對象進行了訪談,并根據受訪者之后的參會情況對其中3名對象進行了回訪,累計共進行了23人次的面對面訪談。受訪者包括非貴州籍與會嘉賓、非貴州籍參會媒體。受訪者中男性12人(60%)、女性8人(40%),外賓10人(50%)(見表1)。

受訪者回答問題的方向沿著對論壇的看法、參加論壇前后對貴州的印象、對論壇在貴州宣傳上的作用展開。當訪談至20人時,訪談對象提供的信息出現明顯重復,且未出現新的邏輯或因果關系,數據收集理論上達到飽和。

三、儀式傳播視閾下生態論壇在城市傳播中的實踐

研究發現,論壇從主題選擇、儀式隱喻、議題策劃、時空安排等諸多方面展開城市傳播實踐,擴展了單一的信息傳遞模式,實現了城市形象在物理、媒介、心理三重空間的傳播。

(一) 主題選擇:命中發展“痛點”,塑造城市“共同體”形象

科技的不斷發展成就了舉世矚目的工業文明,但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現代性危機”。其中,生態環境危機最為顯著。這與此前一味強調經濟發展而忽視生態保護有關。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深入人心,“工業文明”轉向“生態文明”已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指南和新思維,獲得了世界范圍的普遍認可。

從生態論壇歷年的主題可以看到中國和貴州在建構綠色、生態“命運共同體”進程中的核心理念(見表2)。

從“責任”到“行動”,到“變革”“轉型”“可持續”“攜手 ”“新常態”“知行合一”“共享”“生態優先”“生命共同體”。這些主題關鍵詞精確命中生態文明建設的每個節點,引起了廣泛共鳴。生態論壇的召開營造了一場神圣的、富有感召力的儀式,將城市融入其中,突出傳播的人本和文化因素,塑造起貴州參與全球話題討論的“負責任”形象,增進了各方的參與感,使傳播活動更有意義,更加崇高。[24]同北京奧運會、達沃斯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等儀式活動一樣,生態論壇也是因地制宜地選擇了與本城市自然條件、人文景觀,甚至是經濟發展程度和需求相一致的主題和定位,并將其融入國際化的語境中[25]。通過“連續舉辦十年論壇,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在實踐和平臺搭建上已經成為風向標”(M4),成為綠色和生態更普遍地與經濟和文明糾纏在一起的方式典范,甚至它還像戛納電影節對于法國的意義那樣,代表了一個在國家和國際框架內討論文化價值的意義和范圍的舞臺。[26]

可以看到,國際論壇匯聚了一個開展交流與合作,共商生態大事的平臺。讓貴州順應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文化態度得以更有效的傳遞,使得貴州與世界各國之間更容易建立起包括符號認同、身份認同、意義認同在內的更廣泛的文化認同。也讓傳受雙方更緊密地聯系起來,互相分享共同的價值觀和意義,“天人合一”的理念為眾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所接受,從而形成更廣泛的文化共同體。城市形象隨著論壇的召開逐漸與“生態”“宜居”“山地公園省”等標簽融合,成為人們對貴州的新印象和新評價。

(二) 儀式隱喻:講好故事,搭建城市傳播的共情空間

儀式是一種能夠帶來符號化的影響和真誠參與的過程,不管是哪種形式或載體的儀式都是傳播,且與其他傳播形式一樣,儀式傳播同樣兼具物質性和精神性,并蘊含了個體與全體對符號和意義的解碼。儀式傳播注重形式在傳播中的意義,強調儀式的象征意義對于某種特定世界觀、價值觀的描述和強化,而這些效果需要作為隱喻的符號來實現。多元化表達能夠將符號具象化,便于搭建更明確、清晰的傳播空間。

講故事是一種古老且有效的傳播方式,能將某些隱喻和表征在儀式傳播的過程進行講述和展演。美國學者安迪·塔挈(Andie Tucher)認為,講故事是一種文化行為,通過故事能夠幫助講述者建構真實的場景,并伴隨著一定的秩序和規則,讓聆聽者通過建構得來的故事世界去思考和推論事件之間的關聯,以此獲得關于現實世界的確切認知。[27]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召開期間,新華社發布稿件《貴州苗寨里傳承百年的“生態家風”》[28],講述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人民世代守護生態,保護當地杉木的故事,被海內外多家媒體或平臺轉載。受眾可以通過了解這個故事來感受貴州人在特定意義體系內形成的生活體驗,[29]也即對一種本真性的感受。這種本真性來源于能夠引起受眾共鳴的一部分情感,包括欽佩、贊同等,也來自同為生態文明“踐行者”“擁護者”的身份認同。為了提升這種本真性,文本中使用了大量的直接引語,增加受眾與故事主人翁的“接觸”,用環境描寫為受眾建構一個“想象中”的地方,增加地方在受眾腦中的映射。這些做法都是為了形塑城市傳播的共情空間,凸顯城市作為一個意義體系的意圖,[30]這種方式看似是在報道大會的相關內容,實則卻將“貴州符號”深深融進報道內容的基底,為城市形象傳播打開了一條新思路。

生態論壇是模式化的會議,它在固定的地點和相對固定的時間舉行,并擁有特定的儀式活動。這當中包含著的眾多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和行為也是“講故事”的絕佳素材,例如,大會的logo、主視覺、開閉幕式、論壇、展覽以及戶外活動等。其中,開閉幕式的表演環節通常會選取最具貴州民族特色的,侗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的歌舞。在這樣的信息傳遞下,“少數民族聚集”“能歌善舞”成為貴州的新標簽之一。擺脫了“說教”可以讓城市傳播更接地氣,文化元素的接入也可以讓傳受雙方產生更多的共情空間。而且,更重要的是論壇本身的儀式性和號召性使城市形象擁有了更好的傳播時機和傳播氛圍。這也是儀式傳播在傳播城市形象上區別于其他傳播方式的重要體現。

(三) 議題策劃:新媒介事件聯動全球,形成跨時空的城市展演

國際論壇的傳播與“媒介事件”理論有緊密的聯系。美國學者丹尼爾·戴揚(Danie I Daygn)和伊萊休·卡茨(Elih Ukatz)提出了媒介事件的內涵:“那些令國人乃至世人屏息駐足的電視直播事件。”[14](1)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媒介的物理邊界和傳播的時空區隔被從本質上打破了,“全球共話”的浪潮讓尚受局限的媒介事件演變成新媒介事件。新媒介事件的一大特點便是突破時空的局限,實現“全時”“全域”的傳播。這使得論壇的相關信息能夠更廣泛、更快速地被傳播,從而將城市符號一并傳遞。

就生態論壇而言,首先是特色的發布體系為貴州匯聚了全球目光。以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為例,大會新聞中心在該年6月便開始了論壇的傳播規劃和選題策劃,7月初建立起“1+N+1”新聞發布體系,以此拉開傳播“貴州生態之音”的序幕。

其次是央級媒體對生態文明的“綠色紅利”進行了全面權威解讀,高度評價了貴州“綠色發展”的先進經驗,帶動了以生態論壇為載體的貴州城市形象的進一步傳遞。在2017年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央媒以頭版頭條深度報道了貴州省“大生態”戰略新路徑和體制新成果。《新聞聯播》連續三天播出了大會相關新聞。此外,為了配合傳統媒體進行相關報道,人民網、新華網、環球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等中央重要網媒在研討會前后集中發聲,全程跟蹤報道,實時傳播會議聲音,營造了良好的新媒介事件氛圍。

再者,境外媒體在生態論壇召開期間也高度關注生態文明的中國主張和貴州形象。2017年,英國頭條辰報、美國僑報、日本財經新聞、印尼安塔拉通訊社等外媒參會并采訪,把貴陽國際研討會作為美國退出《巴黎協議》后中國全球環境政策的一個窗口進行報道。美通社刊發《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成功舉辦》的文章,被包括FOX(福克斯廣播)、NBC(美國國家廣播電臺)等在內的200多家電視廣播類媒體、報紙、新聞和信息服務機構等進行了轉載與收錄。Facebook、Twitter等10家國際社交媒體全程、實時推送研討會亮點信息和貴州生態文明成就系列報道,為貴州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和經驗的國際交流與展示營造了積極的國際輿論氛圍。一時間“貴州”“貴陽”這些信息隨著“中國”“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等詞眼突破傳播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活躍于海外輿論場,建構起大眾對于貴州的感知和“初印象”。從傳播渠道和傳播效果來看,央媒、國際主流媒體、新媒體同頻共振,共同發出了生態文明的貴州聲音,共同傳播了綠色發展的貴州故事,并將之傳向了更廣闊的空間,完成了一次城市形象的集中展演。

(四) 時空安排:實現人的在場,形成城市意象與地方感的合圍

如果說新媒介事件是一種身體“不在場”的虛擬圍觀,那么以論壇作為媒介,通過儀式的參與和互動來進行切身接觸和感受就是身體“在場”的現實體驗。這種模式的城市傳播實踐是個體與城市對話和互動的重要途徑,也是城市意象和地方感產生的有效方式。

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city)最早由美國城市設計理論家凱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一書中提出,該書于1959年首次出版。林奇認為城市意象是居民對城市諸多群體意象的總和,而群體意象就是人們形成的基本一致的共識。[31]城市意象既有賴于跨地區的溝通和大規模的融合,又具有獨特性、偶然性和差異性。[32]城市意象的塑造依賴于城市多維形象(如城市建設、人文風貌、生態環境等形象)在頭腦中的映射,只有先形成對城市形象的感知才能夠進一步形塑起城市意象。

地方感(sense of place)是20世紀60年代西方社會學“空間轉向”與地理學“人文轉向”交匯形成的概念。所謂的“地方感”是指人與地方的主觀和情感的依附,[33]其討論的核心是“人—地—媒介”之間的關系。與單純強調政治、經濟的媒介話語相比,地方感更關注人們如何通過媒介與城市空間鏈接、互動,從而產生對城市的認可或者生成更高層次的情感依附。

在采訪中,受訪者表示“貴州以前給人的印象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這次過來的感受是,很想讓大家再看看現在的貴州”(F19)。“在生態文明最脆弱的一個省去踐行生態文明建設,我覺得這是貴州最了不起的做法。用論壇的方式匯聚目光和智慧,帶來新發展,成果還是很明顯的。如果不是來參加論壇我可能還不能看到這樣的貴州”(F10)。這是因為論壇作為媒介,一方面通過大量的城市形象宣傳形塑大眾對城市意象的初始印象,讓與城市形象有關的文本貫穿論壇傳播的始終。另一方面在公開傳播論壇信息的同時,將與會人員匯集到論壇中,讓身體自然而然地與城市接觸,進而與城市空間產生一系列的連接和互動。從連接意義來看,不管是第一次參會或是多次參會,不管此前是否到過貴州,與會者們都可以借由參與論壇的機會實地接觸城市,挖掘出文本傳播之外的其他城市空間,并且在人與媒介、人與論壇、人與城市的不斷交流中產生新的地方感。這種地方感,能為文化、民族或政治共同體提供感性的基礎材料,使之變得符合情理。[34]

城市的環境、人文形象通過生態論壇這一儀式傳播方式與“非偶然性相遇”實現了主體對城市意象的感知和再認識,從而產生了“我是第四次來生態論壇了,現在就像‘回家’一樣”(M2)的歸屬感。可以看到,建構地方感是國際論壇區別于其他傳播媒介的邏輯,它以現實場景為與會者提供一個體驗空間,以身心“在場”的方式親自感受和接觸貴州的地理風貌和人文特色,以此在意象、行動、情感的互動中盤活人與城市的情感連接,貴州的城市形象也在此過程中變得更加立體和真實。

四、生態論壇對城市形象的多維再現

儀式被視為一種象征性的和富于表現性的行動,一種制度化的創造特殊時空的手段,[35]在這個過程中一系列的表征被展示出來,不斷與城市進行碰撞和交融,形成各種類型的城市形象。

(一) 承辦能力:城市經濟形象的展示與側映

城市形象是多維立體的,蘊含著經濟、人文、生態等多方面的具體形象。其中,經濟形象是城市形象的基礎。采訪中,受訪者認為“承辦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地經濟實力,尤其是這種國際性論壇,體量大、活動密、人員多。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基礎設施的投入是問題,管理和服務也跟不上”(M1)。“舉辦國際性論壇,交通和食宿都很關鍵,但這需要經濟的發展和積累。論壇是不是成功,大家體驗是否良好,經濟肯定是一個支撐”(M7)。當中邏輯不難理解,經濟是基礎,經濟良好才有更好的接待能力,才能帶給來賓最好的體驗。

不過,也有受訪者認為,不能簡單地說某個城市召開了論壇就說明該城市經濟發達(F9),因為論壇舉辦的時間、地點等是個多向度的考量,經濟只是其中一點(F13)。甚至有受訪者認為“國際論壇并非總‘定居’在大城市,世界互聯網大會就在烏鎮召開,達沃斯原本也只是個邊境小鎮。恰恰是國際性活動的展開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經濟發展的機會”(M12)。究竟經濟是國際論壇的基礎還是國際論壇“成就”了地方經濟?其實二者并不矛盾。一般來說,經濟形象較好的城市在基礎設施、生活環境等方面相對完善和舒適,文化稟賦和人文環境也相對良好,會在國際論壇的召開上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國際論壇的成功舉辦也蘊藏著拉動地方經濟、提振地方形象的潛能。國際論壇和城市形象的良性循環正是在這種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和推動的狀態下展開的。

除承辦能力外,還有受訪者提到了“生活狀態側映”的角度,即從居民的生活狀態、精神狀態來側面反應當地的經濟狀況。“我到過很多貴州的城市,很大部分人都穿著得體,精氣神十足,這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經濟的。這很好理解,一個地方落后貧窮的話它的居民不會神采奕奕,也不會有精力去關注自身形象”(F5)。關于這一點,研究者在之后的訪談中也向其他受訪者進行了證實,并得到了受訪者們的肯定。由此不難看出,城市經濟形象的體現,既可以通過媒體報道來了解,也可以通過生態論壇的召開,從側面去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實況進行補充,還能通過對市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來感知。但研究者認為,生活狀態反映城市經濟形象與生態論壇再現城市經濟形象之間的關聯并不絕對。因為生活狀態的改善并不一定都是論壇的“功勞”,只有當居民生活品質提升跟生態論壇相關時,這一角度才能成立。

但從整體來看,生態論壇與城市形象通過多種表征和行為得以勾連,在多個層面上展示出關聯性。通過生態論壇再現城市經濟形象是符合邏輯的,并在實踐中也展示出了可行性。

(二) 儀式展演:城市文化形象的再現與解釋

文化是城市最具代表性和標識性的符號之一,人們通過文化來認識和區別城市。當然,文化也需要通過相應的符號來展示。符號使文化意義有了表達的介質,并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對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符號學奠基人之一、美國哲學家皮爾斯(Charles S.Pierce)在符號學中融入傳播學的思想,提出了“符號三元構成說”,認為任何符號都是由“再現體”“對象”“解釋項”構成的,且三者中最重要的是“解釋項”。[36]傳者與受者間共通解釋項的達成有利于傳播的完成。

生態論壇的各個環節都充滿了滿滿的儀式感和獨特的貴州民族文化符號,能為城市傳播提供更多共通的解釋項,看似不通的語言也并未給情感交流帶來障礙。“語言是多樣的,但情感和對美的感知是相通的,傳遞出來的文化魅力也是相通的”(M3)。“我來生態論壇很多次了,每次都參加了開幕式,每次開幕式的表演都不一樣,但都一樣精彩”(M16)。對于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國人來說,美的感受也能相通。“我是第一次來貴州,也是第一次看貴州的歌舞,服飾很美,很有特色,貴州人多才多藝,這里比想象中更好”(M18)。即使大家對于少數民族的文化并不十分了解,但“美”和“藝術”是直觀的,用藝術的手法最大限度提升解釋項與傳者的契合度,避免了不同文化和表達差異造成的誤解。便于接受者正確感知解釋項,使其對貴州產生更活躍的情感。

而且,生態論壇中解釋項的呈現方式非常多元。例如,論壇主會場貴陽國際會議中心的外觀建造凸顯出貴州特有的山地與民族文化元素,讓人很容易就聯想起貴州的山地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會議中心內部的每個大廳都有很“貴州”的名字,如“黃果樹廳”“龍宮廳”這種用旅游勝地來命名的方式能不斷加強與會者對貴州的旅游文化印象。茶歇區的茶藝展示和貴州特色小吃則很容易讓與會者記住貴州的茶文化和飲食文化,還有與會者的伴手禮等都植入了豐富的貴州文化元素。

因此,將生態論壇作為城市傳播的“再現體”,以豐富的文化元素為解釋項,用儀式的形式獲取普遍的認可和參與,創新語境因素對符號傳播的影響方式,從而使接受者更容易貼近對象所要表達的意義。

(三) 具身體驗:城市生態形象的感知與感受

城市的生態形象也是一個多維的概念,最基本的就是環境形象。《2020年貴州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0年貴州9個中心城市AQI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99.2%,88個縣(市、區)AQI優良天數占比平均為99.4%。森林覆蓋率達到62.12%,[37]好空氣、好環境是貴州的優勢,讓人“來了就不想走”(F20),甚至“可以把空氣賣出去”(M15)。售賣空氣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但這足以體現貴州良好的生態環境。受訪者F10是一名登山運動員,曾經登頂珠穆朗瑪峰。借著參加論壇的機會,她提前前往貴州并登上了梵凈山、雷公山、韭菜坪、烏蒙山和大婁山這些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在提及貴州的環境時,她認為“貴州的山水能給人一種生命重生的感覺,因為空氣和生態都太好了。我走過全世界很多地方,經常會覺得累。但是貴州就給人很有活力的感覺。我覺得這是大山給的生命力,這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感覺”(F14)。

生態形象的另一個維度是生態資源。貴州有非常豐富的水、森林等資源,這些資源是貴州人民最足的發展底氣,也是貴州全域的發展優勢。在受訪者眼中“生態文明論壇和貴州的契合度很高,因為貴州的綠水青山就是生態文明的一種體現。論壇讓它們都‘釋放’出來了”(M6)。從生態資源與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論壇是一個契機,我們在這里談論生態和綠色,談論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共存的問題。而貴州現在的發展就是很好的示例”(M8)。更為重要的是,生態論壇所倡導的“綠色發展”理念在貴州得到了很好的驗證,貴州的生態形象在與會者的實際接觸中得到了進一步傳遞。“貴州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做法值得肯定,論壇的成功舉辦,本身就是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體現。我在這里認識了一個山清水秀的貴州”(F17)。

可見,生態和環境形象的感知只有通過切身體驗才會更加真實準確。生態論壇正好為與會者提供了一個可以準確感受城市環境形象的空間,并且能讓人產生與城市環境的交互感。

五、結 語

20世紀以來,“傳播”與“城市”形成了一種“雙生互構”的狀態,“城市傳播”研究逐漸從蟄伏狀態走向活躍。但在功能主義的影響下,城市傳播研究的物化傾向較為明顯,致使傳播學在城市母題的研究中缺乏獨特的觀察與闡釋的視角。[10](172)因此,回歸人的主體性,思考和重建傳播與人的關系成為城市傳播研究的新范式[38]。

儀式傳播恰好能很好地將城市與人串聯起來。“儀式傳播”包含了“儀式化傳播”和“儀式本身作為傳播”兩個層面,[39]作為媒介的國際論壇,一方面,在論壇的召開過程中存在諸多儀式化的傳播形式。從主題選擇,到隱喻營造,到媒介事件建構,再到“在場”聚合,建構起受眾對國際論壇召開所在地的城市形象認知,實現城市形象在多重三重空間的傳播。將國際論壇本身的勢能和價值釋放到最大,讓國際論壇作為城市傳播介質的功能更加凸顯。從博鰲亞洲論壇到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再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國際論壇的召開讓中國聲音以另一種更開放、更有交融度的方式被傳播,產生了中國與世界的文化共振和意義潮涌,持續的影響力也為國際論壇的主辦地帶來了知名度、熱度和美譽度。另一方面,將國際論壇自身作為傳播載體,通過論壇與人、論壇與城市、城市與人的接觸實現了人對城市經濟形象、文化形象和生態形象的感知,從而建構起一套特別的城市傳播體系。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考察儀式傳播關照下的城市傳播,探討人類某些精神、信念、文化性質的東西如何通過媒介化的手段獲得物質的力量,使國際論壇成為“一種可能的解釋視角,而不是被肢解的解釋對象”[40],從而實現共享城市文化意義的功能,激發更多“人—城市”的互動與共鳴,建構“人—城市”的情感連接,提升城市傳播的向度和維度。

誠然,這種傳播模式也有值得商榷的部分。正如前文所說,國際論壇的召開需要城市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這就意味著它不可能為眾多城市所復制,甚至有可能“增加協調和治理成本”(M11)。同時,國際論壇的“季節性”特點比較顯著。它有相對固定的時間,但持續周期較短,通常為2天到3天,屬于集中式宣傳。這一期間的城市傳播效能最高,卻很難長久留住熱度。不過,借助儀式傳播,讓作為媒介的國際論壇為城市傳播進行補充和賦能,或許能為我們探索和發掘城市與傳播之間的張力與深意帶來更多巧思與啟示,激發更多的學術想象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N]. 人民日報,2021-06-02(001).

[2] Carey,J.(1992).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E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New York:Routledge.

[3] 樊水科. 從“傳播的儀式觀”到“儀式傳播”:詹姆斯·凱瑞如何被誤讀 [J] . 國際新聞界,2011(11):32-36+48.

[4] 張偉,楊明. 從“傳遞觀”到“儀式觀”: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范式轉換 [J]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8(2):11-16.

[5] 周根紅.申奧片與城市形象的影像傳播 [J] . 中國電視,2012(4):32-34.

[6] 殷雪濤.城市宣傳片對城市形象的塑造力研究——以五部上海形象宣傳片為例 [J] . 新媒體研究,2020(22):119-121+40.

[7] 鄧元兵,李慧.CIS視角下抖音短視頻平臺的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以重慶市為例 [J] . 未來傳播,2019(4):90-101+138.

[8] 李梅,陳思華.城市形象宣傳片的品牌敘事 [J] . 當代傳播,2021(6):97-99.

[9] [美]約翰·彼得斯.奇云:媒介即存有 [M] . 鄧建國,譯.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6.

[10] 胡翼青,張婧妍:作為媒介的城市:城市傳播研究的第三種范式——基于物質性的視角 [J] .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6):143-157+172.

[11] [法]迪爾凱姆.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M] . 渠敬東,汲喆,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28.

[12] [英]維克多·特納. 象征之林 [M] . 趙玉燕,歐陽敏,徐洪峰,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38.

[13] [美]詹姆斯·凱瑞. 作為文化的傳播——媒介與文化論文集 [M] . 丁未,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7.

[14] [美]戴尼爾·戴揚,[美]伊萊休·卡茨. 媒介事件:歷史的現場直播 [M] . 麻爭旗,譯. 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86.

[15] Rothenbuhler,(1998). Ritual communication:From everyday conversation to mediated ceremony .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

[16] Sella,Z.K(2007). The journey of ritual communication .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 (7):103-127.

[17] [美]柯林斯.互動儀式鏈 [M] . 林聚任,王鵬,宋麗君,等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58.

[18] Senft,G.amp;Basso,E.B.(2009). Ritual communication. Oxford:Berg.

[19] 趙繼敏.2022冬奧會北京-張家口城市形象傳播策略 [J] . 青年記者,2019(11):75-76.

[20] 黃文芝.冬奧視角下的城市形象建構與傳播的媒介策略——以張家口為例 [J] . 東南傳播,2018(10):61-63.

[21] 楊琳,許秦.基于場域理論的國際馬拉松賽與城市形象傳播策略研究 [J] .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7):147-152.

[22] 李玉梅.國際論壇傳播與國家形象建構——以“夏季達沃斯論壇”為例 [J] . 新聞知識,2018(1):14-18.

[23] 董婷.中國城市形象國際傳播初探——從廣州舉辦2017《財富》全球論壇說起 [J] . 西部廣播電視,2018(7):25-26.

[24] 張淑芬. 儀式化傳播的觀念塑造與價值引領 [J] . 當代傳播,2017(2):35-39.

[25] 劉新鑫.重大事件傳播對城市形象的塑造 [J] .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8):155-156.

[26] Segal,J.(2011). Cannes: A French international festival.In Delanty,C.,Giorgi,L.amp; Sassatelli,M.(eds.). Festivals and the cultural public sphere. London:Routledge,168-184.

[27] Tucher,A.(2007). Communication,community,reality,ritual and the “Potato Hole Woodson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31): 2-8.

[28] 新華社.《生態文明貴陽論壇|貴州苗寨里傳承百年的“生態家風”》[EB/OL].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116371?channel=weixin.

[29] Zukin,S.(2010). Naked City:The death and life of authentic urban place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0] 吳紅雨,潘忠黨.繪制一座城市:一項城市廣播電臺的個案研究 [J] .新聞與傳播研究,2022(4):73-92+127-128.

[31] [美]凱文·林奇. 城市意象(第二版)[M] . 方益萍,何曉軍,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2017:5.

[32] [美]保羅·亞當斯. 媒介與傳播地理學 [M] . 袁艷,譯.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20:9.

[33] [英]Tim Cresswell. 地方:記憶、想象與認同 [M].王志弘,徐苔玲,譯. 臺北:群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15.

[34] Anderson,B.(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 London:Verso.

[35] [美]約翰·R·霍爾,瑪麗·喬·尼茲.文化:社會學的視野 [M] . 周曉虹,徐彬,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97-98.

[36] 楊懿. 符號學視域下中華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基于貴州茶的觀察 [J] .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0(11):60-63.

[37] 新華社. 貴州森林覆蓋率達到62.12%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268903552834452amp;wfr=spideramp;for=pc.

[38] 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課題組、孫瑋. 城市傳播:重建傳播與人的關系 [J] . 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7):5-15+126.

[39] 閆伊默. “禮物”:儀式傳播與認同 [J] . 國際新聞界,2009(4):45-49.

[40] 郭斐珺,馬凌.以博物館為媒介:新時代國際傳播的一種方法 [J] . 當代傳播,2022(1):39-43.

[責任編輯:高辛凡]

基金項目: 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雙循環”新格局下中國數字版權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21amp;ZD322);西南政法大學世界與中國議程研究院2021年科研資助項目雙循環新格局下中國出版高質量“走出去”效果與提升策略研究(2021XZNDJDZD-10)。

作者簡介: 裴永剛,男,教授、博士生導師;韋瑋,女,碩士研究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99性视频|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综合欧美|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久久黄色影院|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久久动漫精品| 免费毛片a|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最新国产网站| 亚洲视频色图|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影院|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综合色在线| 国产精品污视频|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麻豆| 成人一区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亚洲一区免费看|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青草网站|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19p|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夜夜操国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婷婷午夜影院|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亚洲欧美|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www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国产福利大秀91|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制服丝袜一区| 中文字幕资源站| AV熟女乱|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97久久免费视频|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婷五月综合|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色噜噜综合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爽妇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