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6DOI:10.16655/j.cnki.2095-2813.2211-1579-2263作者簡介:麻嘉才(1999—),男,碩士研究生,初級-學生,,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
作者簡介:麻嘉才,19990304,男,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摘要:隨著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落幕,讓世人感受到冰雪運動的發展與樂趣,隨之帶來的是與冰雪強國之間的巨大差距,通過此次冬奧會正確的認識到我們自身的實力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差距,如西方發達國家挪威、德國、瑞典、荷蘭等國家在此次冬奧會上大展身手,直接展示了自身不俗的實力和本國家對于冰雪運動發展的大力支持,間接向我們展示了無懈可擊的冰雪體育人才培養模式與優良的冰雪體育文化,在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的時代背景下,冰雪產業也在迅速發展,各種政策紅利與文化資源遺產推動著其高速發展,其中冰雪體育人才培養嫣然成為新時代冰雪體育發展的實然困境,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后冬奧時期”冰雪人才培養模式的現實窘況進行分析。
關鍵詞:冰雪人才;現實窘況;政策紅利:新培養模式
The \"New Training Mode\" of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s in the \"Post Winter Olympics Period\"
MAjiacai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ilin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uccessful conclusion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the world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and fun of ice and snow sports, which has brought about a huge gap with the ice and snow powers. Through the Winter Olympics, we have correctly recognized the gap between our own strength and that of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Norway, Germany, Sweden, the Netherlands and other countries, which have shown their skills at the Winter Olympics, It directly demonstrated its outstanding strength and the country'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and indirectly showed us the impeccable training mode of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s and excellent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ccessful holding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the ice and snow industry is also developing rapidly, with various policy dividends and cultural resource heritage driving its rapid development, Among them, the cultivation of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s has become a real dilemm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real dilemma of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s in the \"post Olympic period\".
Key words: ice and snow talents; Realistic embarrassment; Policy dividend: new training mode
引言:競技體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體育如學校體育、大眾體育等,競技體育主要以提高運動成績為主,身體健康為輔助。在特殊的環境下造就了不同的“身體鍛煉模式”,不同的體系下孕育著不同的“果實”。現如今通過與世界的交流,正確的分析到不同模式下的運動成績的高低。在盡可能忽略人種的前提下,我們需正視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適當模仿其他可取之處,在政策引導與社會支持下不斷提高運動成績,建立優良的合理的健康的人才培養體系[],為我國競技體育建立穩定的“輸出環境”,成為真正意義的冰雪運動之強國。
1國內外冰雪體育人才培養現狀
在冬奧會某些傳統冰雪項目中,美國、德國、挪威等競技強國一直處于壟斷地位,并且積極拓展開發潛在優勢項目,補強劣勢不足的項目。在德國,因為冰雪運動已經普及至各個家庭,所以孩子們能夠在很小的年齡便接觸到冰雪運動,許多德國家庭會在孩子三歲上幼兒園的時候購買滑雪工具、滑雪服等等。在德國,冰雪運動已經普及到各個家庭,所以孩子們可以在很小的年紀就可以接觸到冰雪運動,這也為德國的冰雪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家庭教育的養成,孩子們能夠很早就接觸到冰雪項目,并對其獨特的刺激性產生樂趣,而之后的進入學校學習更是一種升華,同時學校會設置一些免費的基礎課程,如果有孩子對此特使感興趣,家長可以選擇把孩子送入專業的培訓機構,專業培訓機構并非脫離正常學習生活,而是將其進行融合,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同樣挪威國家對于兒童發展同樣重視,在挪威由于特殊的生活環境,冰雪運動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此外挪威對于兒童體育成長有著特殊的理念,就是不讓輸贏左右孩子的運動興趣。為此挪威專門出臺相關規定,禁止13歲以下不得參加全國競標賽和世界大賽,從11歲開始可以參加全國公開賽,但只有合適的情況才可以公布比賽結果,就是為了防止結果抑制孩子們的運動興趣。
相比與國內狀況,大部分家長對于冰雪項目的了解短見薄識,冰雪運動總人口基數少、場地裝備缺失、保障政策不完善,人才培養只能單純依靠政府主導,全程政府參與管控、沒有社會力量的加入,缺乏積極性、淘汰性、進取性。目前我國冰雪人才的培養的方式是高校培養,但是由于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教育發展不平衡,導致高校難以順利開發建設符合地區及學校特點的優質冰雪課程。
2我國冰雪人才培養遇到的現實困境
2.1冰雪校園財政,資金支持不足
由于冰雪項目的特殊性,冰雪運動資金消耗巨大,包括很多建校時期比較早的學校,需要重新構建冰雪運動場地、場館,并購買相應器材。但是多數學校都無法滿足冰雪運動課程所需要的巨額資金。比如,北京市[]第一批冰雪特色學校一共有52所,只有6個學校擁有自己的冰場,其中還是有五個仿真的冰場和一個真正的冰場,其他許多學校只能被迫采用教學共享等方式手段。因為多數學校的教學資金本身就非常受限,再加上傳統教學的觀念,可以分給體育教學的資金有限[],具體分到校園冰雪運動的資金就更加有限,所以對于大部分學校想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冰雪運動場館比較困難。其次,和冰雪運動的特性有關,還需要日常不斷維護場地的基礎建設,從前期的建設和后期的維護,還會涉及一系列復雜的操作與技術問題,這無疑又需要學校進行大量的投入,如果沒有政府進行特批冰雪項目資金,基本上光靠學校獨立完成建造是不可能的。
2.2教學內容單調,培養模式缺乏創新性
目前高校冰雪人才培養還停留在起步階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比較單一[],冰上項目與雪上項目分布很不均勻。由于教材內容,教學方案都比較老套,學生漸漸對于冰雪運動失去興趣,不能將冰雪運動的特殊性與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巧妙結合起來,本身冰雪運動受困于場地天氣原因,活動時間與空間受限。教學內容缺乏與實際行動融合,遠離社會需求。同時不能夠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作用,經過長時間的單一學習,學生積極性下降,參與感不足,與教師交流互動變少,慢慢會影響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影響著學生自身對冰雪體育的靈活性,缺乏實踐經驗,缺少對問題的思考與創新,不能夠正確對待自身優勢劣勢,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2.3專業冰雪運動教師不足
我國專業冰雪體育教師不足與我國冰雪人才培養體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至今都沒有形成一個符合我國國情的冰雪人才培養體系與管理機制,導致專業冰雪體育教師不足,倆者來回惡性循環,很大程度制約著我國冰雪運動的發展。目前來看,我國的冰雪體育教師主要來自倆方面:一方面是國家的退役運動員,國家級的退役運動員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參加過各種大型賽事,有著豐富的比賽與技能經驗,專業技能方面無可挑剔,但是一般這種情況下他們所接受的知識教育、教學思想、教學能力比較欠缺,缺乏理論與實踐的轉化,對于不同情況的教學設計缺乏靈活性。另一方面是高校體育專業冰雪畢業生,他們在畢業之后,有的從事冰雪產業管理,有的從事冰雪教練員行業,他們在學校所接受理論知識豐富,思想方法靈活,教學能力先進,具有良好的教導能力,但是由于參加大型賽事較少,比賽經驗不足,對于比賽情況的判斷不能夠很好的把握,從而缺少實踐的經驗。倆者在理論與實際操作方面各有缺失,造成冰雪人才發展不平衡。近年來,我國冰雪教師的數量在不斷增長,但是忽略了部分教師質量的把控,致使校園冰雪運動對教師的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滿足[]。
3冰雪人才新型發展路徑
3.1冰雪走進校園,實現“與學生共存”
近年來,隨著冰雪項目的火熱進行,許多學校開始了“冰雪進校園”的行為,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其行動僅僅停留在空喊的口號上,不能夠真正做到冰雪融入校園,校園擴建冰雪,學生沒有真正意義的參與過多冰雪項目,冰雪進校園相當于只是進到“家門口”,要想真正做到“與學生共存”,需要改善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制定良好的冰雪發展政策[],在制定政策時,需要注意政策要與學生的切身實際需要做聯系,不可以空想,空談其無用的,不現實的現實政策,為了完成內容而進行的項目政策是不合理的。各高校需要切身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制定相關規定,因地制宜構建不同形式下的行為方式。如切實建立冰雪項目資金、完善專業教師職業素養、注重不同冰雪課程的建設、建造科學的冰雪競賽體系、組建冰雪社團等。第二注重學生冰雪體育文化的形成,對于學生而言,感興趣的事才會有動力去做,致力于發展冰雪項目,需要從學生的根本思想入手,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讓學生從心底感受認可冰雪運動項目,真正做到冰雪融入校園,學生接納冰雪,而不是簡單意義的給學生簡單擴建倆節實踐課的行為就可以做到冰雪進入校園。此項工作意義深遠,是決定冰雪能否成功進入校園的關鍵所在。
3.2校企合作,改善“供需”關系
單純的依靠學校資金投入建造完備場館設施的學校畢竟在少數,要想切身考慮學生冰雪項目的發展,可以通過與企業聯合培養,教育部門進行選拔,選擇合適的、資質過硬的、有責任感的企業。以政府相關部門為主導,成立組織機構,在相關政策引領下,整體規劃可持續性合作發展布局,統籌協調高校、地方政府及企業之間的責、權、利關系,形成規范化、制度化及科學化的運行體系。學校與企業的培養目標不同,學校主要以講授專業的教育知識為主,學習專業的冰雪知識、培養專業的冰雪教練員。而企業則是要以營利為主,更加注重的是實踐經驗為主的教練員。所以可以有選擇性的進行學校與企業聯合培養,在學校學習專業冰雪知識,然后在企業得到良好的實踐經驗,學校和企業交替進行教學。同時企業可以利用自身擁有的資源,為學校提供專業的場地,器材,教練員等一系列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學校和企業之間也可以進行“訂單式”培養,提升高校冰雪產業人才的質量、數量,避免出現培養方式不同產生的“人才過剩”等行為,極大去保障雙方的教育場地等資源,做到一站式深度融合,培養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高端冰雪人才,實現雙贏。
3.3“翻轉課堂”,提高運動成績
2000年,美國MaureenLage, Glenn 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在論文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中介紹了他們在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經濟學入門”時采用“翻轉教學”的模式。該模式主要提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求知者。該模式可以很好的運用到冰雪項目中,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運動技能,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轉換教學形式,為了避免各方面理解錯誤,教師可以先進行正確的內容講解,學生在充分理解之后轉換教學身份,以教師的角度再去講授該知識,理論知識可以記憶的更加深刻,專業技術可以切身體會到不同感受。該方法以教育學的角度應用到體育知識技能的學習。我們都知道,自己學習與自己講授下親身體驗是不同的,在自我學習環境下理解到的內容可能不夠深刻,如果親身進行一遍講授課內容,理解到的層次就會不同,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知識與技能水平,作者認為此項教學方法可以很好的促進學生深層次的理解不同知識與技能。同時由于體育項目的特殊性,實踐手段尤為重要,學生通過不同學生的教與學,可以認識到不同的教學方法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由于不同學生的不同個性還會產生不同的實踐問題,間接的開拓了學生們的教學視野,為以后教學工作增添多樣的經驗。由于更深層次的理解,學生的運動技能也會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教的過程中糾正別人,同時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水平,提高運動成績。
3.4多項目融合,感受相似運動技巧
競技體育項目有許多種,常見的有“三大球”“三小球”足籃排、乒羽網等許多比較基礎的運動項目,學校通常也會開設一些相關課程,不過由于專業的特殊性,這些課程往往就是象征性的接觸一點,相對于專業冰雪人才的培養,主要以本專業的技能學習為主,但是長時間的單一項目的學習往往會讓運動員產生疲憊和困境。由于各個運動項目的互通性,在運動技巧,運動方法等方面有相似之處。所以,可以采用以學習專業技能為主,適當的加入其他的運動項目,增加學生體育興趣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在某些相似之處靈活體會不一樣的運動方式,長時間進行一項復雜的枯燥的運動技能,有時候會陷入自我的誤區,容易產生錯誤的運動理念,在此時如果可以接受新的運動項目,恰好有相似運動之處,往往對新舊運動技能都會產生不同的好處。其實,運動的本質原理大體相似,不同的項目的不同之處更多的在于場地器材使用手段運動規則的不同。所以在進行主要技能學習的同時,可以在運動員瓶頸期去進行一些相似項目的運動提升一下運動興趣與運動技能成績,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法。
3.5體教結合,培養復合型高質量人才
隨著冰雪運動的發展,冰雪人才的需求增多,社會需要的不再是單一的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掌握多項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面對社會需求的多樣化,高校應該在培養學生運動技能的同時,加入不同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與其他學院聯合創建一些課程,做到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習內容,[]比如與外國語學院建立冰雪翻譯課程,與醫學院建立冰雪康復課程,與歷史學院建立冰雪文化課程等。同時需要與企業之間建立其他冰雪相關項目合作,如壓雪師,場館維修人員,冰場建造人員等等。突破傳統模式的教學,構建綜合課程體系。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自媒體等新型媒體手段,加快信息的獲取與應用,培養復合型多功能高質量人才。
4結語
我國冰雪運動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不同形式下面臨的問題,一面解決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問題,另一方面需要關注冰雪體育文化問題。倆者問題相輔相成,不可以獨立進行發展。否則就是“治標不治本”,在這種情況下,校園冰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倆者沖突的問題,通過企業學校政府的強力干預,全方位推進冰雪人才培養工作,根據國際市場需求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致力于培養復合型高質量人才,做到與時俱進。在此背景下不斷整合資源,推進融合步伐與路勁結合。以冰雪體育人才發展為前提,制定人才培養長遠培養方案與應急應對雙套策略,強化體系結構,構建頂層設計。為我國冰雪項目的發展開拓新局面,打造適應時代的體育培養模式,相信在多方的不斷努力下,我國冰雪項目會呈現出革新的發展局面,從而助力我國冰雪事業的騰飛。
參考文獻:
[1]李軍,鄒吉玲,吳曉華.“后冬奧”時期我國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機遇、挑戰與實踐路徑[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2,40(03):42-47.
[2]全海英,郭子萌.“校企合作”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機理、困境與路徑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9(05):24-31+48.
[3]江媚.“校企合作”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的困境與路徑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2(10):40-42.
[4]曹亞闖,陳治.校企聯合培養高校冰雪體育旅游后備人才模式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04):113-114+122.
[5]姚小林,安婧,寧博文,等.北京冬奧會背景下冰雪體育人才培養的實然困境與創新對策[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0,38(04):29-33.
[6]陳泉如.論冬奧會對于冰雪運動進校園的助推作用[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2(14):19-21.
[7]曹煥男,張雅璠,李洪梅,等.“校企雙制”:河北體育學院冰雪運動系人才培養優化路徑研究[J].科技視界,2020(23):71-73.
[8]呂嬋,闞軍常,吳曉華.我國冰雪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20(10):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