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體育工作的重心逐漸發生了改變,不再單純以發展競技體育為重點,而是更加關注群眾性體育,如此一來也進一步提高了對體育服務質量的要求。融媒體時代下,充分借助融媒體技術的優勢,擴大體育新聞的宣傳力度與質量,促進全民健康發展成為當前我國體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融媒體的作用下能夠為民眾健身發展指引正確的方向。在原有新聞傳播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拓展與延伸,為全民健身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 體育新聞" 全民健身" 發展策略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社會經濟水平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極大程度地改善了民眾的生活質量與水平,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健身理念也逐漸在民眾中蔓延發展。體育健身成為民眾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國家也在大力推廣并落實全民健身理念。新環境下民眾對體育健身的需求也在持續上升,價值相關政策的落實,使得多元化體育健身不斷發展。要充分發揮出融媒體時代體育新聞對全民健身發展的推動作用,為廣大民眾體育健身創造有利條件。
1、融媒體時代對全民健身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
1.1、推動全民健身意識普及與發展
全民健康是實現社會全面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黨多次強調了體育強國的重要性。在融媒體的作用下擴大宣傳力度,能夠更好地落實各項相關政策與全民健身的思想理念,如此一來能夠促進全民健身的意識提升,從而調動廣大民眾對參與全民健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廣大民眾參與到各種各樣的健身活動中,保證全民健身的有效落實。
1.2、引導民眾樹立正確的健身理念
在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我國民眾的精神文化追求不斷提升,在此前提下提出全民健身理念,符合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同時能夠滿足廣大民眾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追求。在融媒體時代下,利用體育新聞宣傳全民健康發展理念,并發揮出融媒體技術的功能作用與優勢,為民眾參與全民健身提供指導與幫助,提高民眾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能力,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健身方案與計劃,同時引導大眾樹立正確、科學的健身理念。另外,在融媒體環境下應用直接形象的方式傳播全民健身理念,從而將參與全民健身的民眾匯集在一起,在無形中影響其形成健身運動的習慣。
1.3、吸引更多的民眾自主參與到全民健身運動中
相關研究調查發現,我國大部分參與健身運動的民眾,更傾向于民間體育運動項目,如太極、武術等。在融媒體技術的優勢下,能夠通過圖像、視頻等方式將這些傳統項目更加全面地展現出來,從而吸引更多民眾參與到其中,引導其積極主動地進行全民健身運動。同時,我國大部分群眾對我國在國際體育賽事中擅長的體育項目十分感興趣。在融媒體平臺下,體育新聞不但能夠對我國體育項目進行大力宣傳,還能借助現代化技術展開體育項目教學活動,以此提高民眾對相關體育項目的了解與認知,促進廣大民眾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的水平提升。
2、當前我國全民健身活動的宣傳情況
2.1、宣傳信息存在斷層性
近年來我國傾向于支持全民健身文化建設,并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具體工作落實,各種關于全民健身的媒體節目也不斷涌現,受到的關注程度也在不斷提升,但從節目的具體內容信息情況來看,存在文化斷層的現象。與全民健身相關的體育新聞在內容安排上缺乏連貫性,沒有形成健全的體系,體育新聞節目片段化的現象十分嚴重。同時,很多體育新聞節目的播出時間不夠科學,難以激發廣大民眾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的積極性與熱情,更難以實現對全民健身運動文化建設與普及的宣傳目的,嚴重影響了民眾對全民健身運動的系統了解與認知。
2.2、宣傳內容不夠深入
在融媒體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各種類型與形式的體育新聞報道層出不窮,全民健身理念的宣傳與推廣活動存在不夠深入的現象。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媒體平臺在新聞報道中只單純地貫徹上級的任務要求,沒有切實有效地貫徹全民健身理念,相關體育新聞報道更多停留在淺顯的表面階段,并沒有落實到實踐中。另外,由于很多體育新聞的傳播形式與內容存在陳舊老套的問題,不但沒有達到對全民體育健身的宣傳推廣作用,還使廣大民眾對全民健身產生了不良的情緒。在借助融媒體優勢發展體育新聞對全民健身宣傳推廣工作的過程中,若不注意新聞內容,不但達不到理想的新聞效果,還會對資源造成嚴重的浪費,造成民眾以消極的態度面對全民健身活動。
2.3、傳播方式存在單一化
融媒體環境下,要重視對民眾注意力的吸引情況,各種類型的體育新聞要盡量吸引更多的民眾參與到全民健身中。當前體育新聞也逐漸向娛樂化方向發展,同時,有些新聞媒體在進行全民健身宣傳的過程中應用的傳播方式存在形式單一、過于刻板的問題。體育新聞報道主要集中在名人采訪、體育新聞報道等形式,對大眾真實的健身情況缺乏關注與相關報道,體育名人與體育相關新聞賽事信息都與民眾的現實生活存在加大的距離。若沒有科學合理地設計體育新聞報道內容,則會出現新聞報道內容單一化與機械性的問題。
3、融媒體時代下體育新聞促進陜西省全民健身發展的有效策略
3.1、重新審視與思考樹立大體育理念
在全民健身體育的戰略背景下,體育事業的各項屬性得以釋放與發揮,對融媒體環境下體育新聞從業人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重新樹立思考體育思想,構建大體育理念。體育產業當前是我國的朝陽產業,具有可持續發展性,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空間有待進一步的挖掘與開發。在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背景下,要重視體育產業的重要性,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體育本身具有教育性,只有保證體育與教育的有機結合,才能推動我國體育文化教育發展。另外,面對我國各教育階段學生身體素質水平不斷下降的情況,要在全社會范圍內提高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體育新聞要發揮出積極的引導作用,促進我國體育文化發展,推動各階段體育教育發展。從民生的角度來看,體育屬于政府向民眾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體育運動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民眾的身體素質,提高身體素質、提高生活質量是體育最為基礎的功能作用。各級單位要重視為民眾修建體育設施,為民眾參與全民健身創造良好的條件,提供多種多樣的體育服務。體育與各領域的交互重疊使得體育新聞報道出現邊緣化趨勢,融媒體在進行體育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要將體育與其他內容有機結合,實現體育新聞的創新,可以將體育與經濟、文化、政治等各領域內容有機結合,在融媒體下推出具有交互性的體育新聞,也就是說邊緣性體育新聞。通過這樣的體育新聞報道更加全面廣泛地反映出社會的動態,充分發揮出體育新聞的效應。面對體育新聞報道高度雷同類似的情況,利用融媒體優勢挖掘邊緣體育新聞更具優勢,能夠進一步實現對民眾宣傳滲透全民健身的目的,讓民眾對參與全民健身充滿興趣與積極性。
3.2、落實以受眾為核心的理念構建互動機制
融媒體環境下體育新聞報道要以受眾為核心,滿足廣大民眾對體育新聞的需求。從新聞傳播的角度分析來看,將以人為本理念落實到新聞傳播中,更加重視新聞受眾的地位,在新聞傳播工作實踐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受眾的感受與體會。從傳播效果的角度來看,根據以人為本的實施情況作為衡量體育新聞傳播效果的標準。體育類新聞報道有別于其他類型的新聞報道,相對輕松且與民眾之間的傳播關系較為和諧。但在具體新聞報道過程中,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記者編輯都容易在內容選擇方面過于主觀,沒有意識到體育新聞受眾意見與需求的重要性。因此,民眾在接收體育新聞報道方面長期處于被動位置,媒體提供的內容或記者編輯讓民眾獲得的體育新聞都是由其做決定而選擇的,沒有征求過受眾的興趣與喜好。體育新聞媒體會對體育信息進行篩選、加工處理與重新構建,生成以體育為中心的原始新聞資料,但在形式與本質方面與體育文化形態有所不同,屬于媒介體育。融媒體時代加之全民健身戰略的實施,使得體育新聞報道的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第一,服務性較強,新聞受眾不但可以獲得媒體信息,還可以利用媒體。例如,在融媒體背景下,可以在媒體平臺上學習健身知識,以此為自身體育健身提供參考;第二,正是因為服務性突出,媒體要改變以往的思維模式,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決定體育新聞內容,而是要站在新聞受眾的角度進行分析、思考如何通過互動的方式了解受眾的需求。新媒體技術的誕生,推動了融媒體發展,使得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交流不再受阻,實現實時互動,滿足受眾的需求,能夠將新聞受眾的意見與要求及時反饋給媒體人。全民健身媒體報道離不開受眾的參與,高效、及時互動交流有利于根據受眾的意見與建議做出體育新聞報道改進與調整,從而構建良好的傳播關系,提高受眾對體育新聞的忠誠度。在進行體育新聞報道的過程中以受眾為中心,重新構建媒體與民眾之間的關系,提高受眾的地位與參與度,建立媒體與受眾平等的關系,能夠讓受眾更好地參與到體育新聞報道中。
3.3、充分發揮出新媒體的功能作用與優勢
融媒體環境下在進行體育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要充分借助新媒體的優勢,進一步促進全民健身發展在民眾中的落實,加大對網站、視頻號、公眾號的建設力度。要想充分發揮出新媒體在全民健身宣傳中的功能作用,需要政府、技術等相關部門的推動與參與。要想進一步促進我國全民健身工作的順利實施,需要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構建各種類型的網站、視頻號與微信公眾號,加大對相關體育新聞的報道力度,吸引更多的民眾關注體育動態。另外,不論應用何種媒體宣傳渠道,都要建立健全的體育信息發布機制,對體育信息進行及時分類、歸納總結,有序發布各項體育信息,引導大眾對體育健身活動樹立正確的認知。例如,為了更好地發揮出新媒體平臺對全民健身推廣工作中的功能作用與優勢,媒體部門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增設專門的體育新聞欄目,加大對全民健身方面工作的宣傳與推廣力度。在具體活動過程中,可以利用相對傳統的網頁類型的網站,協同健身運動專題欄目發表一些與體育健身相關的文章與新聞報道,加大全民健身的宣傳與推廣力度,具體內容不但涉及到與各項體育運動相關的新聞動態,還可以融入一些與全民健身相關的政策信息以及體育鍛煉相關的科學知識等,為民眾參與到全民健身中提供便利的平臺,引導民眾樹立科學、正確的體育運動理念并且掌握正確的體育運動方式。可以在社交平臺上創建專門的賬號,邀請專業的體育人士、知名的運動員、健身領域的專家等與民眾盡心互動與溝通,解答一些民眾普遍關注的健身問題,民眾可以通過這樣的平臺獲得更多的健身知識。近年來,新媒體平臺在引導民眾科學健身方面發揮了較大的影響,如抖音、快手等平臺。民眾之間也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上就運動健身問題發表自己的想法,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在提高民眾健身知識儲備量的同時,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圍。
3.4、豐富健身活動,調動民眾參與積極性
體育新聞機構聯合融媒體平臺舉辦開展各種類型的體育比賽,已經成為當前社會推廣全民健身運動的主要實施途徑,吸引了民眾的廣泛關注。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進一步延伸與拓展,還能調動民眾的健身熱情,營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圍。因此,體育新聞媒體平臺要根據民眾的興趣喜好,組織開展更加豐富多樣的全民健身運動,以此激發更多的民眾參與其中。可以通過組織開展各種健身活動實現對全民健身的宣傳與推廣力度。例如,電視臺可以與省市體育局共同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全市民眾都可以參與其中,將全民健身活動落實到家庭、社區、單位、企業、學校中,以此鼓勵、引導、帶動民眾進行科學健身與體育鍛煉,以科學健康的方式進行體育運動,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與免疫力。另外,當前體育活動已經成為公益活動中的重要組成元素,為了豐富全民運動賽事,讓體育公益成為一項常態化內容,全民健身活動要通過各項體育比賽促進公益發展,也就是說在開展每項體育賽事時都要突出特點與創意構思,在開展全民健身進社區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媒體要與省市體育局或相關部門攜手開展系列工藝活動。例如,全民健身公益講堂、民眾身體素質監測、運動康復指導等活動,在全民健身與公益結合的理念下,將全民健身事業與公益事業進行綜合傳播,進一步傳播全民健身的理念。
3.5、線上線下結合發展,實現多渠道傳播
新媒體的誕生為體育新聞傳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特別是在融媒體環境下進一步推動了體育新聞在全民健身理念推廣中的作用,有效促進我國全民健身的發展。若想充分發揮出融媒體平臺的優勢,要發揮出傳統線下新聞傳播推廣的作用。應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多媒體整合發展,發揮出更強大的傳播效果。例如,報社在組織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會、社區運動會等各項群眾性活動的過程中,既要做到與廣大群眾的深入結合還要體現出活動的深度。報社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新媒體優勢,組建靈活機動的融媒體報道團隊,深入到具體的比賽賽事中,以普通民眾為核心,利用各種渠道傳播圖片、文字、視頻等具有感染力的體育新聞報道,迎合廣大群眾的喜好,從而在無形中對民眾宣傳全民健身理念。另外,為了達到理想的全民健身宣傳與推廣成效,體育新聞媒體平臺在進行全民健身宣傳推廣工作的過程中要進行線上、線下雙渠道途徑推廣全民健身理念。在線上環節這部分主要是對全民健身活動進行開展前的預熱,以及開展后的總結。也就是說設計全民健身活動后,可以在線上平臺向民眾大力宣傳相關活動,借助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平臺將全民健身活動的具體內容、活動時間、地點與細節等相關信息傳遞給民眾,在具體活動開展前做好造勢工作,讓廣大民眾對健身活動能夠大概了解與認知,并吸引民眾積極參與其中,提高民眾的關注度。另外,可以在線上平臺上組織民眾對現在體育活動進行投票,通過對相關數據的統計分析,根據民眾的信息反饋對線下體育活動進行調整,使得線下體育活動更加符合民眾的需求與喜好。在完成線下體育活動后,媒體平臺可以通過線上統計調查的方式搜集民眾對本次體育活動的想法與意見,在深入推進全民健身理念的同時,提高體育媒體平臺的工作能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民健身已經成為當前國家戰略發展目標的一部分,價值信息技術對媒體平臺的支持,使得融媒體時代給傳統的體育新聞報道帶來了沖擊。新環境下,體育新聞媒體要積極更新自身的思想理念,創新工作方式,改變原有的體育新聞傳播重心,對體育新聞傳播的范圍與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延伸與拓展,提高對體育新聞從業者的要求。融媒體時代下,發揮出體育新聞報道的功能作用與優勢,促進全民健身理念傳播,并調動廣大民眾參與全民健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改變傳統的體育新聞傳播視角與方式,發揮出新媒體技術的優勢,重視體育新聞受眾的地位與意見,融合各方因素進行體育新聞報道,發揮出體育新聞在推動民眾體育健身思想方面的作用,為實現全民健身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婧.淺談新媒體在《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中的價值和問題對策研究分析——以抖音為例[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11).
[2]游麗娟.試析新媒體時代的全民健身宣傳[J].記者觀察, 2022(14).
[3]高海寧.基于新媒體環境下全民健身的發展策略[J].記者觀察,2022(02).
[4]李亞男,胡曉娟.基于“互聯網+”的全民體育健身信息服務傳播途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35).
[5]文澤宇.新媒體環境下體育健康服務信息傳播提升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11).
[6]陳秋萌,易嘉.基于新媒體發展對體育新聞傳播影響的具體分析[J].新聞文化建設,2021(11).
[7]張金峰,卞偉潔,于風.新媒體視域下體育新聞傳播策略探析[J].科技傳播,2021,13(10).
[8]林華維.全民健身背景下體育報道的視角嬗變[J].傳媒觀察,2020(09).
[9]榮小輝.淺析新媒體傳播對全民健身運動的影響[J].科技傳播,2020,12(12).
[10]陳旭澤.省級電視臺體育新聞+全民健身的融合發展方式[J].文化產業,2020(15).
[11]韓玉紅.以融媒體體育新聞促進全民健身發展的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6).
基金項目:融媒體時代體育新聞促進陜西省全民健身發展的策略研究,項目來源:2022年陜西省體育局常規課題,項目編號:20 22398。
作者簡介:鄧志龍(1976-),男,漢族,陜西寶雞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大數據與云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