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采用問卷法,對新疆大學生運動APP和可穿戴設備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并對運動APP和可穿戴設備的使用對大學生運動的影響進行分析,分析調查數據得到將體育APP和可穿戴設備運用到體育課堂中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為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提供新的理論和實踐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 體育類APP" 可穿戴設備
前言
在智慧化大方向、國家政策引領、新智能技術等因素的作用下,高校智慧體育課堂呈現出改革的大趨勢。本論文以問卷調查方法為基礎,對新疆大學生使用體育APP和可穿戴設備的狀況和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并運用SWTO分析法分析體育類APP和可穿戴設備未來發展的優劣勢、機遇和威脅。問卷采用線上方式,以新疆大學生為主要對象,調查了65.19%的男生和34.81%的女生,通過對問卷的分析,期望為高校智慧體育課堂創造一個良好的支持。
1、現狀分析
1.1、心理傾向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圖1,分析出了新疆大學生在平時的鍛煉中結合APP及穿戴設備的想法,態度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比較積極39.26%、一般積極30.37%、非常積極23.33%、比較消極4.44%、非常消極2.59%,大多數大學生比較愿意使用體育類APP及可穿戴設備,同時也存在主客觀原因使少部分同學不喜歡使用。
從圖1中對新疆大學生對鍛煉過程中利用APP及穿戴設備是否感興趣進行了分析,發現比例由大到小為比較感興趣43.33%、一般感興趣28.52%、非常感興趣22.22%、比較反感3.33%、非常反感2.59%,絕大多數大學生感興趣,但是也存在著少部分同學不喜歡使用,說明鍛煉過程中利用APP及穿戴設備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1.2、內在動機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繪制圖2并分析新疆大學生鍛煉過程中采用體育類APP及穿戴設備的動機,分析發現采用體育APP動機從大到小為:運動數據量化72.96%接受、指導45.19%、激勵運動43.7%、興趣愛好35.56%、社交21.11%、其他4.44%。數據顯示量化運動數據是新疆大學生使用體育類APP的最大原因,同時專業性和激勵機制也是重要原因,愛好和社交也是一部分原因。通過對鍛煉過程中利用穿戴設備動機的分析,比例由大到小為:實時監控70.65%、督促運動52.17%、提升技能42.39%、美觀潮流19.57%、社交互動17.39%、其他0%。說明實時監測運動數據是大學生使用可穿戴設備的最大原因,同時可以提高執行力和運動技能。
1.3、行為影響分析
(1)利用體育類APP對新疆大學生的行為變化情況。
①新疆大學生自裝體育類APP情況
通過問卷調查,繪制圖3進行數據分析,發現大多數同學已經安裝了體育類APP,數目比例按大到小依次:安裝1-2個69.26%、3-4個21.11%、5-6個2.22%、9個及以上1.11%、7-8個0.37%,但還有少部分5.93%同學未安裝。說明體育類APP種類較多,單一APP的功能基本全面,但也有不足之處使得部分學生下載2個以上APP。使用類型的比例由大到小是:健康管理類78.15%、記步社交類68.52%、賽事資訊類41.48%、互動類5.56%、其他3.33%。說明大學生使用過程中最注重健康管理功能和記步社交,也喜歡通過APP獲取體育新聞觀看體育賽事。
②利用體育APP對新疆大學生鍛煉頻率產生的變化
通過問卷調查,繪制表1-1和圖1-4對運動頻率的變化進行了比較。發現使用前每周鍛煉次數比例從大到小為1-2次比例45.93%、不到1次比例27.04%、3-4次比例220.37%、5-6次比例23.7%、7次及以上比例22.96%,大多數人為兩次以下,整體頻率不高;運動過程中采用體育APP后的數據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每周鍛煉次數比例從大到小依次為1-2次39.63%、3-4次31.11%、不到1次12.96%、5-6次11.48%、7次及以上4.81%。使用后3-4次和5-6次人數明顯增高,體育鍛煉積極性提高。
③利用體育類APP對新疆大學生鍛煉時間的產生的變化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運動過程中是否采用體育APP產生的鍛煉時間變化,繪制表2和圖5進行比較。沒有采用體育APP鍛煉時長比例從大到小依次為:30min以下比例60.22%、31-60min比例30.86%、61-90min比例6.69%、90min以上比例2.23%,由此看出在使用體育APP前每次體育鍛煉時長整體情況不樂觀,90%以上的人鍛煉時間達不到1h;在使用體育類APP之后數據有了明顯變化,雖然鍛煉60min以上的人變化不大,但是30min以上的人數占比明顯提高,已經超過了60%,比例由大到小依次為31-60min 38.29%、30min以下49.81%、61-90min 8.92%、90min以上2.97%,31-60min這一項的比例增加最大。
(2)利用體育類可穿戴設備行為產生的變化。
①運動過程中使用可穿戴設備的情況
根據問卷調查得出圖6新疆大學生使用可穿戴設備基本情況,大學生使用過可穿戴設備的有34.07%,大學生中還沒有使用過可穿戴設備的有65.93%,可穿戴設備在新疆大學生中還未普及。
通過對圖6的分析,得出了新疆大學生對體育類可穿戴設備具有一定的作用,從高到低的比例為:記錄運動數據84.78%、監測健康指標68.48%、輔助訓練計劃31.52%、鼓勵運動執行26.09%、獲取體育知識16.3%、好友互聯功能13.04%、擴充社交渠道11.96%、體育消息推送6.52%。分析得出絕大多數人喜歡使用可穿戴設備記錄運動數據,超過一半的人喜歡監測健康指標,注重運動來增強體質,還有部分人通過可穿戴設備制定計劃并監督自身執行,獲取體育資訊和社交功能只有少部分人在使用。
②利用可穿戴設備對大學生鍛煉的頻率產生的變化
通過問卷調查,繪制表3與圖7通過前后鍛煉頻率的數據進行了比較,得到了大學生采用體育類可穿戴設備前,鍛煉頻率的比例從大到小,分別是1-2次42.22%、3-4次31.48%、不到1次14.44%、5次及以上的11.85%;在運動過程中利用可穿戴設備后的運動頻率比例從大到小分別1-2次34.78%、5次及以上32.61% 、3-4次21.74%、不到1次10.87%。可以看出頻率不到1次、1-2次、3-4 次都有所下降,5次及以上數據有大幅提高,通過運動過程中運用可穿戴設備的方式,可以大大改善大學生的鍛煉頻率。
③利用可穿戴設備對鍛煉時長產生的變化
根據問卷調查得出數據列出表4和圖8,進行使用前后體育鍛煉時長的對比,分析得出:沒有結合體育類可穿戴設備時,鍛煉時間比例由大到小分別是31-60min 46.67%、30min以下44.44%、61-90min 5.56%、90min以上3.33%;結合后,鍛煉時長比例由大到小分別是31-60min 41.3%、30min以下23.91%、90min以上21.74%、61-90min 13.04%。可以看出大家的鍛煉時長大都增加到61-90min,90min上,1h以下的比例有所減小,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結合可穿戴設備會提高體育鍛煉時長。
1.4、反饋分析
(1)使用滿意度。
通過問卷調查資料,繪制了圖9,對新疆大學生對體育 APP和可穿戴設備的滿意程度進行了分析,并將其比例由大到小排列為:比較滿意51.48%、一般滿意25.19%、非常滿意16.67%、比較不滿意4.07%、非常不滿意2.59%,新疆大學生對運動結合體育APP有很高的滿意程度。
通過對圖1-9的分析,得出了新疆大學生在使用可穿戴設備過程中的滿意程度,從大到小的比例為比較滿意48.91%、非常滿意34.78%、一般滿意13.04%、比較不滿意3.26%、非常不滿意0%。新疆大學生對運動結合可穿戴設備的認同程度尚可。
(2)使用問題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所得上述資料,發現大學生在利用體育類APP和可穿戴設備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顯現出了許多問題:首先大學生缺乏科學的鍛煉知識,在使用過程中沒有科學的指導,可能會無法合理的控制運動方式、強度、頻率等,甚至造成一定身體損傷;其次體育類APP和穿戴設備越來越多,卻沒有統一的規范,缺乏市場管理和科學論證,容易產生負面影響;此外,由于設備的普及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個人信息安全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因此,設備自身的品質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2、體育課堂教學中結合體育類APP及可穿戴設備的SWOT分析
2.1、教學優勢
首先可以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通過體育類APP和可穿戴設備對大學生身體情況數據進行收集分析,便于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指定不同的教學訓練,做到因材施教,在APP內可以擺脫傳統環境的限制,進行遠程實時教學,師生即時互動溝通,教師也可通過APP掌握學生的定位動態,監督學生完成任務;其次可以提高大學生的體育意識,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根據前面的研究數據可得知體育類APP和可穿戴設備可以提高大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
2.2、教學劣勢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使用體育類APP和可穿戴設備具有一定的優越性,當然也存在著一些缺陷。首先是對于課堂的評價監督制度還不完善,體育類APP及可穿戴設備各項技術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無法對學生技術掌握做出公平公正的評價,并且在實踐過程中,課后的運動監督也存在問題,由于APP平臺不能無時無刻地掌握學生真正的運動情況和動態,只能探測到各種運動數據,而且在缺乏科學性指導下進行的鍛煉也會有一定的運動風險。其次體育類APP及可穿戴設備的功能還不健全,而且在全校內進行普及需要較大的經濟資源的損耗。
2.3、教學機遇
隨著國家對于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視以及智慧課堂的普及發展,政府出臺了各項政策,為未來智慧體育課堂教學發展指明創新的方向和機遇。2015年9月2日,教技廳文件提出要加強對教育資源的整合,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我國在發行檔案中,要明確關注青少年體質健康,加強陽光體育運動,這都表明了體育課堂智慧化創新改造是趨勢。隨著5G時代的來臨,互聯網、虛擬現實等技術迅速發展,為智慧體育課堂中結合體育類APP和可穿戴設備奠定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2.4、教學威脅
雖然當前有大量相關政策的指導和強有力科技的支持,但智慧課堂的打造是一個漫長且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過程,體育類APP及可穿戴設備需要花費大量的經費,而且由于之前中高考制度問題學校家長和相關教育部門這方面意識還不強,重視程度較低。這樣一個新興的教學實踐項目缺乏實踐經驗,對學生和老師都是一個考驗,有一定的劣勢和風險。
3、結語
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的數據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新疆大學生對體育類APP和可穿戴設備使用的心理傾向、內在動機和反饋,大學生對其大多呈積極的態度并且很感興趣,使用過程中還存在某些問題,需要后續改進技術;同時體育APP和可穿戴設備均可與信息化平臺相結合,打造高校智慧化體育課堂。
參考文獻:
[1]胡煜強.山東大學生體育類APP及可穿戴設備的使用狀況與智慧體育課堂研究[D].山東大學,2019.
[2]竇麗,陳華衛,錢澄.高校“智慧體育課堂”的價值與模式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8(11).
[3]謝佳輝,林萌,汪焱.可穿戴設備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學研究,2018,22(01).
基金項目:1.2022年新疆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智慧校園”背景下新疆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編號:XJU-2022JG46;2.新疆大學哲學社會科學校內青年教師培育項目,新疆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研究,編號:22CPY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