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健美操運動號召力不斷增強,參與該運動的人員越來越多,尤其是大學生群體廣泛參與其中,為高校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強大的助力。現如今,高效不斷加快改革步伐,體育賽事內容所受重視度不斷提升,校園體育活動內容也愈發豐富,健美操作為備受人們喜愛的新型體育運動,也被納入到校園體育活動中,對大學生塑造良好體態、強化身體素質、豐富課余生活等方面都極具意義。特別是健美操賽事化后,高效對健美操活動開展也更加重視,積極完善健美操訓練體系,并組織開展健美操競賽活動。但從如今的高校健美操競賽開展情況來看,還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還有一些人對健美操價值的認知不夠,對健美操與體育賽事融合意義不夠了解,阻礙了健美操價值的充分展現。鑒于此,本文對健美操和高校體育賽事的融合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對應的融合發展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健美操" 高校體育賽事" 融合路徑
引言
高校是高質量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需肩負起大學生知識教育與價值導向的重任,引領大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近些年,素質教育所受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國家迫切需要更多全面發展的人才,高校也應順應國家人才需求,肩負起培養復合型人才的任務,由教育制度、方式等多方面共同入手加大改革力度,尤其是需轉變傳統的育人觀念,提升對體育活動開展的重視度。已有研究得出,高校體育活動現存的最顯著問題是,僅通過單一的體育活動來強化學生體能,活動形式也過于老舊,這對學生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非常不利。高校需利用好國家倡導全民健身的機遇,對現有的體育資源進行整合,注重體育賽事的開展,并引入健美操等有很高娛樂價值的體育項目,讓體育賽事與休閑娛樂實現融入發展,讓體育運動的價值更充分發揮出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可切實獲得有效提升,并為全民健身的落實奠定良好基礎。
1、高校引入健美操項目的意義
1.1、提升生理健康水平
健美操是基于體育美學、生理學等多個學科之上創編的,每一個動作都具有針對性。健美操為有氧運動,動作有著較多的花樣,相對輕盈,和年輕人對動作的要求相匹配,如跳躍、托舉等動作有助于大學生力量的強化,對柔韌性、耐力等進行有效鍛煉,只要堅持訓練學生的身體靈敏度與平衡性都可獲得提升。同時,健美操運動的呈現形式是活躍、幅度大的,和緩慢的太極拳不同,其耗能較高,有助于代謝水平提升。若是學生堅持參加健美操訓練,對全身血液循環疏通、呼吸技能強化等都可起到一定作用,因而在生理層面的積極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1.2、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健美操有很多跑跳運動,訓練強度相對較大,對初學者來說該運動學習難度是很大的。掌握健美操技能并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需要長期堅持訓練,對學生有很高的耐力要求,若大學生掌握健美操相關技巧,也表明其已到達一定的耐力水平,對良好毅力的培養非常有利,在潛移默化中可養成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健美操運動通常都是多人共同完成表演,學生在日常練習時,為使得表演完成度更高,應當良好溝通、密切配合,不僅有助于社交能力的提升,對協調合作能力的培養也非常有利,讓學生有更強的集體榮譽感。
1.3、提升智育水平
擁有良好的體質,可為人的智力發展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健美操是利用快速運動的形式,促進腦部氧氣加快循環,保障腦部有充足的氧氣,對大腦神經細胞的有效發育非常有利。運動過程中大腦可獲得足夠的氧氣,神經細胞增加分支,可接受更為豐富的信息。加之健美操是快速切換各種動作的,對人們思維能力可進行有效鍛煉,大腦與神經系統可獲得豐富的刺激信息,有效提升大腦皮層的活動強度及靈活性,對問題感知能力培養極為有利。
1.4、滿足娛樂需求
健美操運動的動作非常優美,有著大量的優美舞姿,再配合悅耳的音樂,有著極強的表現力。鍛煉者在優美動作和悅耳的音樂相結合后,等于是將肉體與心靈進行結合,實現身心和諧。對于健美操這項運動,從某個角度來分析,其是利用身體運動和音樂傳遞人類思想情感的藝術,可讓人類精神世界有效豐富。如今社會競爭愈發激烈,使得人們需承受很大的精神壓力,健美操中優美的動作、鮮明的節奏,可使得人對美的渴望獲得滿足,繼而實現愉悅身心的效果。同時,健美操強調自由,擺脫束縛。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可獲得情緒上的滿足以及高尚的情感。所以,練習時需要遵從一定規則來選擇音樂、動作,避免健美操中出現低俗的內容,才可實現真正的自由。此外,健美操運動內容極為豐富。鍛煉者在健美操運動參與過程中,會感受不同的節奏與動感,欣賞多變的姿態,不易出現疲勞感,并在運動中釋放能量,身心都能有效放松,實現充分娛樂。
1.5、塑造身體形態
每個人都有愛美之心,而健美操是一項對身形塑造極為有利的運動項目,所以備受大學生青睞。大學生若經常參與健美操鍛煉,對自身的骨骼、肌肉均衡發展非常有益。大學生身高已停止增長,體重增長速度相比于成年前要快許多,尤其是腰、腹大腿的脂肪會明顯增加。很多大學生采取不健康的減肥方式,使得身體極為虛弱,呈現一種病態瘦,也有一些久坐不動,飲食與作息不規律,攝入的脂肪過多,導致身體出現虛胖的現象。而堅持參與健美操鍛煉,可使得肌肉密度大大增加,減少腰臀圍度。特別對女大學生來說,這項運動不僅可鍛煉身體,還可健美塑性,是非常理想的運動。
2、健美操與高校體育賽事融合的意義
健美操與體育賽事融合,可讓大學生對健美操有深入地認知,還可激發健美操運動參與興趣,也可在競賽模式之下,形成競賽與合作的意識,對身體健康與個人發展都非常有利。現如今,大部分高校學生都很重視體育賽事,他們普遍都認為各類體育賽事的參與,有助于自身創造力的發揮,提升集體榮譽感,拉近和同學間的距離,豐富課余活動。當代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不僅是因為其有助于身心的發展,也希望在體育運動參與過程中自身也可得到有效發展。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是高校改革過程中需要重點探究的話題,尋找一條有效的體育文化建設路徑,是所有高校需肩負的基本責任。高校體育和競賽結合的形式極具意義,有計劃地開展大學生的體育活動,對體育工作的完善非常有利,還可促進各部門的協調配合,使得各高校也可加強體育文化交流,讓更多大學生積極加入到體育活動當中。
現如今,高校已非常重視體育活動的開展,但活動形式過于單一,很多都是傳統的籃球、足球等活動,長期不做改變,導致學生的積極性相對較弱,每次參與活動的都是相同的學生。 因而,如何對體育活動進行改革,是高校如今較為棘手的問題,而健美操作為一種新型的運動項目,對學生有著獨特的吸引力,將其作為校園體育活動項目,可讓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大大提升,體育功能也可更為充分地發揮出來。而體育競賽作為可激勵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有效方式,其和健美操運動的結合,可讓學生的健美操參與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不會再存在以往一直都是同樣的學生參與課余活動與競賽的現象,參與的人員覆蓋面更廣,更多學生可獲得有效鍛煉,還可促進體育強國的建設。
3、健美操與高校體育賽事融合存在的問題
3.1、競賽制度合理性不足
從健美操運動如今的競賽狀況來看,主要有地方性賽事與全國性賽事兩種形式。地方性賽事通過都是省市健美操運動會等主辦的,全國性賽事有體育學院舉辦的健美操賽事、高校健美操賽事等多元化的內容。如今,高校已有較多參與全國性健美操賽事的機會,但由于體育經費、參賽路途等方面的問題,使得高校學生參與競賽的數量極為有限,大學生缺乏可展現個人健美操實力的機會。因而,競賽制度還存在明顯的不合理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策略讓高校學生提升健美操參賽熱情,讓學生有更多表現自我以及展現團隊風采的機會,且在各種健美操賽事中獲得有效鍛煉。
3.2、高水準的健美操教練嚴重不足
高校雖然已在積極開展健美操活動,參與訓練的學生也在不斷增加,但由于健美操教練水平問題,使得健美操活動開展質量相對較低,也阻礙了健美操競賽的開展。健美操運動綜合性極強,涉及的內容較多,健美操運動員不單有較好的體育技能,且還需具備較高的審美水平以及藝術鑒賞能力。但如今大多數高校的健美操教練都是非專業人員,很多是為了健美操項目的開展,而臨時從其他項目轉任的,或直接由其他體育項目教師兼任,使得健美操教練的知識與技能和專業水準要求不匹配,某些教練甚至直接邊學邊教,創新能力嚴重缺乏,訓練方法不夠科學,學生無法獲得很好的鍛煉,訓練水平自然不如人意,要開辦高水準的健美操競賽更是難上加難。
3.3、健美操科研水平不高
健美操項目包含了舞蹈、音樂、體操等豐富的內容,這是一項綜合性的項目,不僅可讓學生身體獲得有效鍛煉,且對審美水平的提升也非常有利。現如今,我國大多數健美操教練專業水準偏低,使得健美操項目的發展動力相對不足。因此,教練員必須要把握好各項機會,促進個人專業素養的提升,還應注重英語水平的提升,加大健美操項目的研究力度,不斷改善訓練體系,為學生健美操訓練質量提升做好鋪墊,為高校健美操競賽的開展提供良好助力。
4、健美操與高校體育賽事融合發展的對策
4.1、加大對健美操賽事的支持力度
無論是什么賽事的舉辦,資金都是不可缺乏的元素,就高校健美操賽事開辦狀況一直不如人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賽事經費不足。健美操運動場地、設施、競賽活動、表演服飾等都需要大量資金,但高校如今的資金劃分狀況來看,健美操項目劃分的資金偏少,支持力度的不足給健美操運動發展造成阻礙,對健美操知名度擴展也非常不利。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健美操運動不屬于奧林匹克運動會項目范疇,國家體育等群體對其關注度較低,建設資金提供極為有限,健美操項目也無法保障順利開展。所以,為使得此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可從下述幾方面入手:一是國家應在健美操運動上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辦多樣化的健美操賽事活動,鼓勵各高校積極參與其中,讓高校學生有更多參與競賽的機會;二是國家需加大對健美操運動的宣傳,利用傳統紙媒和新媒體一同宣傳,讓更多高校學生對健美操的優勢有清晰地了解,參與該項目的積極性被有效激發,社會企業也會隨之加入到該項目投資中,資金上獲得更大的保障;三是國家相關部門需增加健美操獎項、獎金等,完善現有的獎勵機制,鼓勵更多高校開辦健美操競賽,讓健美操運動真正受到各高校的重視,促進該運動在我國獲得更好的發展。
4.2、積極參與各類健美操競賽
和傳統體育訓練模式相比,競賽形式更加規范,更具觀賞性,可讓參賽人員有效激發勝負欲。就健美操賽事,相比于普通的健美操訓練,可讓學生勝負欲獲得有效提升,健美操運動參與積極性達到更高。現如今,無論是全國性或是地方性的健美操賽事都在持續增加,高校有著更為豐富的健美操競賽活動種類,學生展現的平臺越來越多,健美操項目也獲得更充足的發展動力。因此,高校必須把握好健美操賽事參與機會,參與各類健美操賽事,無論是校內或是地方性、全國性的,都鼓勵與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讓健美操運動和高校體育賽事可實現更好的融合發展。對于具體的融合工作,可由下述幾方面著手:
一是以賽促教。融合工作的開展可使得健美操教練提升專業水準。健美操賽事的氛圍都是相對緊張的,參賽過程中學生會保持長時間的精神緊張狀態,極易使得現場有各種問題出現。對于賽前突發情況,教練應如何指導學生糾正錯誤動作,如何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這都是很大的挑戰。且教師在賽事中,主要擔任裁判員與教練員的角色,對其來說也是較大的挑戰,可對職業素養進行有效鍛煉,在賽事中有效養成學生各種表現靈活應對的能力。此外,教練還需具備在比賽過程中對對手能力進行分析的能力。近些年,越來越多學生參與健美操運動,對健美操教師專業素養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要求教師的理論知識豐富,專業技術水平較高,且還需有健美操相關資格證書。通過舉辦健美操賽事,可使得健美操教師掌握更多健美操知識與技術,專業能力獲得有效鍛煉,對打造一支優質的健美操教練隊伍極為有利;
二是以賽促學。全面貫徹全民健身理念,不斷創新健美操運動模式,使得大學生有效提升健美操項目參與意識,培養大學生團隊意識,是如今高校健美操項目開展的重要思想。當代大學生對新鮮、刺激性的事物有很高的興趣度,但由于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壓力很大,使得原本活波快樂的大學生需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特別是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很容易由于無法控制個人情緒而踏上不歸路。健美操有較強的活動性、節奏感,團隊氛圍極為活躍,大學生在健美操參與過程中,可有效調動積極性,形成集體榮譽感,對樂觀精神培養也非常有利。健美操和體育賽事進行融合,可讓學生通過參與賽事強化個人的紀律意識,提升團結協作的能力,還可對體育賽事編排有更多的了解,且對管理意識的培養也非常有利,讓健美操天賦本就不錯的學生對健美操的訓練更加自信,為職業化發展做好鋪墊;
三是以賽促練。健美操項目并非是單一的運動項目,是融合運動與理論的綜合項目,其和體育賽事的融合可使得大學生獲得更多自我展示的平臺。高校也可結合學生訓練實況,合理增加比賽賽程,讓學生可以邊訓練、邊比賽,并逐步提升自我。同時,在比賽中學生還可提升勝負欲,并可更為了解自己,對自身戰術進行分析,繼而更為積極參與賽事。健美操和賽事的融合,可使得學生改變對健美操的認知,訓練態度也可得以轉變,不再是被動化參與訓練。
4.3、豐富高校健美操運動訓練形式
國內大多數高校如今在健美操訓練,基本都是安排在課上,若是近期有健美操競賽活動,教師會組織學生在課后開展訓練。若學生課后進行自行訓練,會由于專業指導不足,使得訓練成效不如人意。所以,高校需打造豐富的健美操訓練形式,讓學生在課后時間也可獲得專業的健美操訓練指導。從如今的情況來看,學生在課后主要可通過健美操俱樂部參與訓練,俱樂部承擔教練與隊員雙重職能,不僅可組織訓練活動,還可提供專業的訓練指導,為學生提供系統性的健美操訓練指導,讓訓練效果可獲得顯著提升。因此,高校應加大對健美操俱樂部建設的扶持力度,使得俱樂部有充足的建設與運營資金,還有專業教練員為訓練活動提供指導,更好地保障訓練效果。
4.4、加強高校健美操教練隊伍的建設
現如今,我國高校嚴重缺乏專業健美操教練,教練隊伍的擴充,整體專業水平的提升是迫在眉睫的事宜。首先,高校可定期組織健美操教練員參與培訓活動,鼓勵教練員更新自身的培訓理念,積極借鑒先進的訓練模式;其次,鼓勵教練員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有條件的可安排教練員到啦啦操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參與培訓,使得教練員的水平可和世界健美操水平接軌;最后,教練員應自覺了解國內外健美操運動的發展狀況,及時對訓練方向進行挑戰,優化健美操競賽的安排。
5、健美操與高校體育賽事融合發展的要點
5.1、構建完善的高校健美操賽事組織機構
為使得健美操和體育賽事可更好地融合,高校還需專門針對健美操項目建立賽事組織機構,為賽事的組織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從如今大多數高校健美操活動開展情況來看,賽事組織結構的建設主要可從下述幾方面著手:一是注重設置多層次的組織結構,根據健美操訓練要求,進一步細化賽事組織等環節內容,建立專門的工作委員會,為組織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指導。同時,還需構建監察機構,對委員會工作進行監督,對已開展的工作進行審核,為機構公平公正地開展各項工作提供保障;二是明確組織機構當中各成員的權責,讓各成員都自身的責任與義務有清晰的了解,保障各項工作都可有序開展。
5.2、構建完善的高校健美操賽事制度
高校健美操賽事若要順利開展,完善的規整制度是最為基礎的保障。我國健美操賽事相比于一些國家,起步時間相對較晚,發展狀況存在較大差距,賽事制度體質的漏洞相對較多,如制度不夠集中、各賽事制度存在沖突等都是常見的問題。所以,高校需根據自身實況,對健美操賽事制度體系進行優化,為賽事開展做好鋪墊。
5.3、建立完善的高校健美操賽事品牌體系
賽事品牌體系的打造,可從下述幾方面著手:一是讓校領導對健美操賽事品牌打造的意義有清晰地認知,形成強烈的品牌意識,讓高校的健美操賽事不斷提升影響力;二是對健美操訓練模式進行優化。如今高校健美操訓練,只注重學生的健美操技能掌握,對于健美操實踐性不夠重視,無法和其他高校成員進行對比尋找自身的不足所在,理論和實踐有明顯的脫節現象,要求健美操教練需更新訓練方式與模式,構建完善的訓練體系,讓理論和實踐能夠緊密銜接,使得訓練真正實現應有的意義,繼而不斷打造出優質的賽事品牌,持續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6、結語
綜上所述,全民健身理念提出之后,高校對體育活動的開展愈發重視,特別是一些具有團隊合作意義、受眾群體廣泛的項目,更是備受青睞。健美操屬于綜合性的項目,可讓參與者全身肢體共同運動,實現強身健體的目的。而健美操賽事是健美操運動員選拔與培養的重要方式,高校需對此有正確認知,注重將健美操和賽事進行融合,讓學生有更多賽事參與的機會,通過比賽提升心理素質,強化團隊合作意識,激發賽事競爭意識,并保持健美操項目的訓練積極性,健美操技術水平也可得到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楊簫帆.健美操與高校體育賽事融合發展的路徑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02).
[2]蒙宇.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貴州分站賽賽事分析及對策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22.
[3]黎良發,潘立鉨.試論健美操與高校體育賽事融合發展[J].尚舞,2021(13).
[4]趙育.鄭州市高校體育賽事品牌建設研究[D].鄭州大學, 2021.
[5]黃敏芳,周洪松,孫杰,向武軍,趙靜曉.武漢地區高校體育賽事中餐飲現狀及對策[J].湖北體育科技,2019,38(03).
作者簡介:趙旭昆(1996-),男,漢族,山西侯馬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學與訓練的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