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對于當代大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立大學生完整人格的重要途徑。云南省地處多民族地區(qū),有著豐富的民族體育文化資源地域特色,云南省高校依托智慧體育加強民族體育文化建設,有利于豐富校園文化建設,也使云南省高校文化底蘊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本研究為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的建設提供新的方法和路徑,同時為構建云南省高校智慧體育平臺提供新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智慧體育" 高校" 民族體育" 文化建設
前言
學校作為傳播文化與發(fā)展文化的主陣地,背負著傳承文化的歷史使命,云南省地處邊疆,擁有15個特有少數民族,民族體育文化資源豐富,云南省各高校學生少數民族比例較大,對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有較強的基礎保障。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要重點推進智慧農業(yè)基地、數字工廠、智慧景區(qū)建設,建設“城市大腦”,支持互聯網醫(yī)院、智慧校園建設,構建數字環(huán)保基礎支撐體系。這對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建設有了新的機遇和視角。本研究通過調研8所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建設的現狀和智慧體育在高校運用的情況,通過構建云南民族體育文化智慧平臺模型,進而提出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智慧體育平臺構建的優(yōu)勢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提出把民族體育文化融入高校保護與傳承,構建出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智慧平臺,依托智慧體育平臺是民族體育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1、研究的意義
1.1、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發(fā)展的需求
云南省地處多民族地區(qū),擁有特有少數民族15個,各高校學生中少數民族學生比例較大。建設高校民族體育文化能促進各民族學生的文化交流,增強民族認同感,有利于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高校體育文化中包含民族體育文化,高校民族體育文化的發(fā)展也促進了高校體育文化的發(fā)展。
1.2、智慧體育有利于高校民族體育文化的建設
智慧體育是體育信息化的高級形態(tài),是對傳統數字體育的進一步擴展與提升,它綜合運用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感知、社交網絡、商業(yè)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全面感知體育行為物理環(huán)境,將體育行為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有機銜接起來,為最終能夠實現整合并共享。在當今信息時代為高校民族體育文化的建設提供了保障,也符合當代大學生利用智能手機、互聯網學習生活的習慣。
1.3、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本研究的科學意義在于對保護與傳承高校民族體育文化提供新的路徑,對智慧體育在學校體育中的應用和實踐提供參考,對構建高校智慧體育平臺以及高校智慧化的進程有促進作用。本研究的應用價值在于促進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的建設,提升云南高校文化底蘊;同時利于各高校民族體育文化的交流,增強少數民族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利于云南省建立和諧高校的發(fā)展。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以智慧體育視域下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建設研究為研究對象,以云南省8所高校的學生、教師為調查對象。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絡查詢和檢索期刊索引的方式搜集以“智慧體育”、“高校民族體育文化”、“民族體育文化建設”等為主題詞,在CNKI 期刊全文數據庫中進行檢索。通過對所查閱文獻的分析,了解國內外對智慧體育和高校民族體育文化的研究現狀、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視角、研究內容和發(fā)展趨勢等信息,進一步掌握國內外相關領域研究進展,為本研究提供進一步的參考信息和支撐材料。
(2)專家訪談法。
本研究訪談對象為云南省高校的民族體育專家、體育課任課教師,主要對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建設的情況以及對智慧體育對高校民族體育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前景進行訪談,總結歸納專家觀點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3)問卷調查法。
首先,將云南省高校按照學科位次、辦學性質和專業(yè)特點等因素進行分類,基于分類結果對高校進行分層抽樣,確定調查的高校名單;其次,根據各高校的區(qū)域位置進行整群抽樣,最終確定了8所高校作為調查學校;最后,通過對學生發(fā)放問卷進行調查得出數據。
(4)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采用SPSS 19.0和Excel 2007等計算機應用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并加以檢驗。
3、結果與分析
3.1、智慧體育的概念
在韓瀟主編的《智慧體育》一書中,作出的定義是:“智慧體育”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領域的最新成果,是整合教育、醫(yī)療、旅游、文化等“體育+”資源的系統工程,通過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運動空間、運動模式、運動生態(tài),全面提升體育服務質量,推進體育產業(yè)轉型升級,以更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響應人們更具體個性化、多元化的體育需求。而本文中智慧體育主要是針對于在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建設過程中,通過互聯網等新興科學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應用,對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建設提供新路徑。
3.2、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開展的現狀
(1)云南省高校開展的民族體育項目。
如表1所示,云南省高校開展的民族體育項目主要可以分為競技型和表演型兩大類。進一步分析,云南省高校開展的民族體育項目中都開展了武術項目,其中競技型的項目較多,部分高校組建了民族體育運動代表隊。
(2)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項目開展的載體。
通過對云南省8所高校的調查,云南省大多數高校開展的民族體育項的載體有開設民族體育課程、民族社團、校民族體育項目代表隊和民族節(jié)日幾種形式。其中,所有調查的高校都有民族體育相關項目的社團,有體育專業(yè)的院校都開設了民族體育課程,部分高校組建了民族體育項目代表隊,地處地州區(qū)域的高校在民族節(jié)日活動中會開展民族體育活動。進一步分析,云南省開設了民族體育課程的高校,主要面對的授課對象是體育專業(yè)的學生。
3.3、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建設內容
(1)云南省大學生校園民族體育文化中的物質文化方面。
所謂的校園民族體育的物質文化指的即是在進行學校體育運動活動的時候所需要的各種物質條件以及環(huán)境條件等。主要有基礎設施、場館以及環(huán)境條件等這些基本物質。在進行體育教學及課外體育活動、民族體育比賽(訓練)、社團活動的時候其物質設施條件的具備,才能夠使得各項體育教學以及體育運動得以實現。通過調查,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的基礎設施、場館以及環(huán)境條件等比較薄弱,地州區(qū)域地方院校的民族體育場地設施略比省會昆明區(qū)域較好。在進行體育教學及課外體育活動、民族體育比賽(訓練)、社團活動的時候只能基本滿足。
(2)云南省大學生校園民族體育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方面。
校園民族體育制度文化是指在民族體育教學、娛樂、競賽等活動中要求學生共同遵守的規(guī)程、行動準則等文化體系,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這些規(guī)范制度得到了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通過使學生進行規(guī)范制度的遵守不僅能夠使得學生更加規(guī)范地進行民族體育運動,還能夠使得學生逐步形成遵守規(guī)范紀律的良好習慣,提升道德素養(yǎng)。
通過調查發(fā)現云南省8所普通高校都具有體育規(guī)章制度,包括教學規(guī)章制度、場地器材管理制度、學校體育工作管理條例等。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制度文化建設還需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監(jiān)管要落到實處,同時要加強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形成相互監(jiān)督。
(3)云南省大學生校園民族體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方面。
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靈魂,是不同類型文化的標志。它居于文化結構的內層,是最穩(wěn)定、最保守的層面。由于精神文化是文化內涵逐漸形成的,其代表文化本質,所以其形成后就會比較的穩(wěn)定。高校校園民族體育的精神文化,要在校園經過很長時間的積淀,經過與校園形成一種融洽的關系,真正地融入與適應校園,才能夠發(fā)展形成精神文化。要建設發(fā)展民族體育,就要建設其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建成,有利于民族體育在高校的發(fā)展中形成更加穩(wěn)定健全的價值觀,形成更加科學的行為準則。民族體育文化在校園得到好的長期發(fā)展,就要從精神文化著手,大力發(fā)展精神文化,形成推動體育文化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支持。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是從觀念、風尚兩個方面對高校的民族體育精神文化進行了分析。調查表明,在云南省高校中大多數學生對于民族體育有較為正確的認識,認為民族體育有改善心情、強身健體、使人樂觀向上、弘揚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大多數都持有肯定態(tài)度,分別占到學生人數的91.3%、95.2%、81%和84.9%,多數學生都能有所領會。但對于能否有助于個性培養(yǎng)和提高智力影響等作用持肯定態(tài)度的就有所減少,分別占61.1%和58.5%。另外一些學生對民族體育深層次精神層面的認識不清楚,說明這些學生對民族體育的認識不夠了解且存在誤區(qū)。
云南省高校中大部分同學對民族體育的關注度并不高,經常參與民族體育活動的學生占6.0%,偶爾參與的人數占13.0%,從來都不參加過的人數則達到了81.0%。另外閱讀民族體育報刊、觀看民族體育類比賽或者談論民族體育活動的學生比例都不是很高,只是占了極少部分,多數學生沒有參加過,此類學生的比例分別為 2.4%、4.8%、92.8%。由此可以看出云南省普通高校的校園民族體育風尚尚未形成,這需要相關政策的指引以及領導部門的高度重視,同時需要有好的宣傳氛圍,讓民族體育像現代體育一樣在校園普遍普及。
綜上所述,云南省高校精神文化方面建設要從體育文化的價值觀念和校園民族體育風尚兩個方面提升,學生才能認同民族體育文化,并能參與其中。
3.4、智慧體育在云南省高校應用
通過對云南8所高校的學生調查,有57.6%的學生不了解智慧體育,只有15.1%比較了解,27.3%的學生一般了解,這主要是學生對智慧體育的概念不清楚,不知道智慧體育所包含的內容導致的。通過進一步分析,云南高校學生中使用1-2個體育類APP的占到了47.3%,3-4個的占32.9%,5個及以上的占12.3%,只有7.5%的沒有使用體育類APP。這表明,云南省高校學生運用體育類APP的人數占比較高,運用的種類包括:賽事資訊類、計步社交類、健身管理類、O2O互動。其中半數以上都運用了2-3款體育類APP,賽事咨訊類的更受男生喜歡,計步社交類女生更受歡迎。這表明云南省高校學生都已經在運用智慧體育,這對將智慧體育融入到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建設是有力的保證。
3.5、建立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智慧體育平臺的優(yōu)勢與不足
(1)建立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智慧體育平臺的優(yōu)勢。
在5G時代,高校學生每天運用手機的頻率也非常高,如果依托智慧體育建立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建設平臺,將有效的提升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傳播的速度??衫闷脚_向所有進入智慧平臺學生推送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和各民族體育的文化知識,這是傳統的物質文化傳播途徑不可替代的??梢劳懈咝C褡弩w育智慧平臺,推送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介紹項目比賽規(guī)則和訓練方法,同時各民族體育社團可在平臺推送社團活動,可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民族體育活動,也能讓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學一起參與民族體育活動。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智慧平臺的建立可打破校園之間的距離,通過平臺在區(qū)域范圍內發(fā)布各項民族體育活動,讓各高校的同學能在一起參與;同時還可以民族體育課程資源共享,解決部分高校師資不足的問題。這也增強高校之間的民族體育文化交流,也加強了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建設,推動了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2)建立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智慧體育平臺的不足。
建立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智慧平臺成本較高,主要涉及平臺的開發(fā)成本和平臺維護成本,所以在后續(xù)工作的開展中,也需要高校予以充分的重視,同時予以政策以及資金上的傾斜,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動文化智慧體育平臺的建設。但是就當前實際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智慧體育平臺的構建在相關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方面還存在很大的阻力,不論是相關的教學資源獲取還是平臺維護資金的傾斜都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也是今后工作所必須關注的問題。
除此之外便是專業(yè)人才團隊的建設問題。平臺開發(fā)需要專業(yè)技術人員通過整合現有民族體育資源,并需要多學科的專家形成團隊共同才能建立完成,建立后期的平臺管理也需要專業(yè)人員進行。所以,對于相關工作者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受制于諸多因素的影響與限制,高校在智慧體育平臺構建方面的人才團隊建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在缺乏高水平的專業(yè)人才支持下,勢必也會對智慧體育平臺的構建帶來很大的阻力。
最后便是網絡安全層面的問題,在網絡網絡科技高度發(fā)展的新環(huán)境下,高校智慧平臺的建設也必須重視自身的數據安全。如何有效提升學校網絡平臺的安全管理水平,如何更好地推動學校網絡平臺作用的穩(wěn)定發(fā)揮。這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智慧平臺建立后,對平臺的管理和監(jiān)測機制不夠完善,這也使得相關工作的開展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而對于高校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但是對于真假善惡美丑的判斷能力還有待提升,自身的綜合認知能力以及認知水平也有待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加強高校網絡平臺的監(jiān)管與保障,勢必會給一些用心不良的人以可乘之機,如此一來,高校的智慧學習平臺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運用智慧平臺傳播與民族體育文化不相關的信息。
4、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智慧體育平臺建設的建議
4.1、整合云南民族體育資源
智慧體育平臺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這需要相關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以及一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對于云南地區(qū)的高等教育發(fā)展而言,因地理因素的影響也具有較強的特殊性。當前云南省民族體育資源豐富,但是各民族與各項目發(fā)展趨勢單一,沒有資源整合,形成合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為此在今后工作的開展中,相關領導部門需加強對于智慧體育平臺建設的重視程度,提高政策層面以及資金層面的傾斜與支持力度。除此之外便是要發(fā)揮好自身的宏觀調控作用,為更好地凝聚本地區(qū)的教育資源,更好地為形成教育合力提供助力。值得一提的是,民族體育資源的凝聚是一項具有較強專業(yè)性的工作,所以這一工作的組織與開展也需要各方專家的共同參與與努力付出。所以加快專家團隊的建設與維護,也是實現云南地區(qū)民族體育資源有效整合的重要選擇。
4.2、高校要加大專業(yè)教師團隊的建設
云南省高校開展的民族體育項目要增加,學校宣傳推廣民族體育的手段要多樣化,這些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高質量的教師團隊提供支持。所以在今后工作的開展中,學校也應當圍繞智慧體育平臺的建設,去加快對口教師團隊的建設。通過構建高質量的教師團隊,去為智慧體育平臺的建設與運營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撐。
4.3、注重網絡安全建設
為了更好地積極推動智慧體育平臺建設,更好地把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與智慧體育平臺融合,就需要在智慧平臺的建設過程中提升對于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在當前網絡化、科技化的發(fā)展浪潮下,網絡安全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高校智慧體育平臺的建設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其在為高校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提供助力的同時,本身也會因為數據安全等因素而為高校的管理與發(fā)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和損失。所以注重網絡安全建設,注重相關軟硬件設施的升級與完善,才能推動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的建設,才能使云南省高校民族體育文化得到更完善的保護與傳承。
5、結語
民族體育發(fā)展至今受到了現代體育強有力的沖擊,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云南省民族體育更應是搭上5G時代構建“智慧城市”的便車,依托云南省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和大學生人群為載體,讓民族體育文化更好地得以保護與傳承。
參考文獻:
[1]蔣東興,劉臻,沈富可,金永燦等.高校智慧校園建設呼喚CIO體系[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6,(07).
[2]高志同,陳家起.智慧體育發(fā)展需求下體育科技人才培養(yǎng)路徑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1(09).
[3]張婭玲.山東省普通高校校園民族體育文化發(fā)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6.
[4]韓瀟.智慧體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
[5]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S].2020.
[6]劉正,曹宇.智慧體育的倫理審視[J].體育文化導刊,2018(03).
[7]常愛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融合發(fā)展研究[J].武術研究,2019(07).
基金項目:2019年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成果,項目編號:2019J0098。
作者簡介:杜輝(1987-),男,漢族,湖北仙桃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