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宜賓港為例,探討了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與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的協同機制。具體而言,研究將分析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合作框架,以促進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和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之間的協同作用。
關鍵詞:宜賓港" 綠色發展" 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 協同機制
1、宜賓港綠色發展現狀
1.1、宜賓港綠色發展概述
宜賓港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港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隨著中國綠色低碳經濟發展,宜賓港也逐漸轉型為綠色低碳港口,實現了從傳統港口向現代化綠色港口的轉變。宜賓港綠色發展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新技術、新模式和新理念的引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低碳經濟體系,實現港口的高效運作、環境友好和資源節約。
宜賓港綠色發展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區位優勢,宜賓港位于長江上游,緊靠成渝地區和西南內陸,交通條件優越;二是資源優勢,宜賓港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和物流資源,以及豐富的人力資源和文化資源;三是政策優勢,宜賓市政府高度重視港口的綠色低碳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扶持港口的綠色建設和發展。
總的來說,宜賓港綠色發展是一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和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港口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1.2、宜賓港綠色發展面臨的挑戰
(1)技術挑戰。
宜賓港綠色發展需要引入新技術和新理念,但是技術的應用和推廣需要面臨資金、人才和政策等多方面的難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重技術研發和創新,提高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港口綠色發展的需求。
(2)資金挑戰。
宜賓港綠色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應用、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然而,目前宜賓港的財政收入有限,需要依靠政府引導和多方合作來解決資金問題。
(3)環保挑戰。
綠色港口建設要求在港口建設和運營中注重環保,實現零污染和低碳排放。這需要宜賓港加強環保意識,加大環保投入,引入先進的環保技術和管理理念,同時還需要加強環保監管力度,推動港口綠色建設的落地實施。
(4)文化挑戰。
宜賓港的綠色發展需要注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發揮港口在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為港口的綠色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同時,也需要注意避免在綠色建設中破壞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好港口的自然和文化資源。
總的來說,宜賓港綠色發展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夠有效應對挑戰,推動港口的綠色轉型升級。
1.3、宜賓港綠色發展的機遇
(1)政策支持。
國家近年來加大對綠色低碳發展的支持力度,為宜賓港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發展契機。交通運輸部《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構建清潔低碳的港口用能體系、加強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和生態保護等重點任務。宜賓港正好符合這一方向。
(2)旅游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也越來越高,而綠色低碳旅游正成為人們的新選擇。宜賓港位于四川省,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未來可以開發出更多的旅游產品,滿足人們對綠色低碳旅游的需求。
(3)技術創新。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綠色低碳技術已經日漸成熟。宜賓港可以引進和應用一些新興技術,如,可再生能源技術、智能能源管理系統等,推進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減少碳排放。
(4)產業轉型。
宜賓港目前主要以貨物運輸為主,但未來可以轉型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如,港口物流、綠色旅游等,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
(5)區位優勢。
宜賓港地處長江上游,與下游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十分緊密,未來可以通過加強上下游協作和聯動,推動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2、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現狀
2.1、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概述
隨著旅游業和體育產業的發展,江岸區域成為人們休閑觀光和體育運動的理想場所之一。宜賓港位于長江上游,地理位置優越,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成為發展旅游和體育產業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
為了滿足人們對于休閑觀光和體育運動的需求,需要建設游艇碼頭、觀光步道、自行車道、戶外運動場所等設施。這些設施的建設將帶動宜賓港上下游江岸區域的旅游業和體育產業的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2.2、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現狀
隨著人們對健康、休閑、旅游需求的不斷增加,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也日益受到重視。目前,宜賓港上下游江岸已經建成了一些觀光旅游景點和休閑體育設施,如宜賓長江公園、合江門公園、宜賓市體育中心等。
但是,目前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設施單一,種類較少;其次,管理不規范,安全隱患較大;再次,服務質量和水平不高,難以滿足游客的需求。
具體來說,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旅游景點較少,且大部分景點單一,游客在游覽中容易感到枯燥。同時,休閑體育設施的種類較少,無法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游客需求。管理方面,一些景點存在安全隱患,如沒有防護設施、管理不到位等。服務方面,景區內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不高,如景區內的導游服務、餐飲服務、交通服務等存在問題,難以滿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針對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現狀,應該從增加設施種類、加強管理規范、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水平。
2.3、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存在的問題
(1)服務品質亟待提高。
目前宜賓港上下游江岸的觀光休閑體育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一些服務設施老舊、維護不及時,服務態度和水平也存在不穩定性,需要提高服務品質。
(2)安全管理亟待完善。
江岸上漲、漲潮、水位突變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以及游客不文明行為等不可預見的因素,都可能導致安全問題的發生。因此,應該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加強安全宣傳和培訓。
(3)環境保護亟待加強。
江岸的觀光休閑體育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很大,如何實現生態保護與游客需求的平衡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建立環保機制,加強管理與監督,保護生態環境。
(4)設施不足。
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的設施與需求不匹配,如廁所、垃圾桶、休息區、自行車道等基礎設施缺乏,游客體驗不佳,限制了其發展。
(5)缺乏多元化的體驗活動。
現有的觀光休閑體育項目單一,缺乏多元化的體驗活動,難以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需要引入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動和項目,創新發展。
3、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與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協同機制的構建
3.1、基于協同機制的理論分析
(1)協同機制的概念和作用。
協同機制是指多個不同的實體之間相互合作、互動,協同完成特定任務的一種機制。在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和綠色低碳發展中,協同機制可以協調港口、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等不同實體的利益關系,促進宜賓港的可持續發展。
(2)協同機制的類型和特點。
協同機制的類型包括縱向協同和橫向協同。縱向協同指港口、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等不同實體在不同層面上進行合作,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橫向協同指不同企業、社會組織等同層級實體之間進行合作,以實現共同的目標。協同機制的特點包括信息共享、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等。
(3)基于協同機制的理論分析。
協同機制在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和綠色低碳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建立港口、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之間的協同機制,可以實現資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時,協同機制可以協調各方利益,減少沖突,促進港口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和綠色低碳發展中,建立基于協同機制的合作模式,可以促進港口的可持續發展。
3.2、基于協同機制的構建策略
為了實現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和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的協同,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構建策略。具體而言,應采取以下措施:
(1)強化政策支持。
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促進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和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的協同。例如,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企業參與綠色低碳港口建設和江岸觀光休閑體育設施建設,同時加大對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的支持。
(2)提高環保意識。
加強對居民和游客的環保意識教育,鼓勵其積極參與綠色低碳港口建設和江岸觀光休閑體育設施建設,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3)加強溝通協作。
港口管理方、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企業和其他利益相關方應加強溝通協作,共同推動綠色低碳港口建設和江岸觀光休閑體育設施建設的協同發展。
(4)推廣先進技術。
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綠色低碳港口建設和江岸觀光休閑體育設施建設經驗,加強技術創新和成果推廣,提高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和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的水平。
(5)加強監管力度。
政府應加強對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和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的監管力度,規范市場秩序,防范環境風險和安全風險。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可以促進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和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的協同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3、協同機制構建的效果分析
在本研究中,協同機制的構建是指建立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與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之間的協調機制,以達到兩者互為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本節將對協同機制的構建效果進行分析。
(1)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效果分析。
協同機制的構建有利于推動宜賓港的綠色低碳發展。在本研究中,綠色低碳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協同機制的構建促進了宜賓港的能源結構轉型。通過發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可以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達到綠色低碳發展的目標;
其次,協同機制的構建有利于推進宜賓港的清潔生產。通過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如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污水處理等,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實現清潔生產,同時減少能源消耗,達到綠色低碳發展的目標。
最后,協同機制的構建有利于宜賓港的節能減排。通過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如,節能燈具、智能控制系統等,可以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達到綠色低碳發展的目標。
(2)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效果分析。
協同機制的構建也對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如下:
首先,協同機制的構建有利于提高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通過充分發揮兩者之間的協同效應,共同打造高品質、多元化的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
其次,協同機制的構建有利于提高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的創新能力。通過兩者之間的互動和創新,可以不斷地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
4、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與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協同機制的實踐效果評估
4.1、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案例分析
近年來,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效。該區域內建設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觀光休閑體育設施,如綠道系統、游船碼頭、水上運動中心、自行車道、宜賓港濕地公園等。同時,這些設施也逐漸與宜賓港的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相結合,實現了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目標。
以宜賓港濕地公園為例,該公園建設面積達50萬m2,總投資超過2億元人民幣。該公園以宜賓港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歷史為主題,利用生態修復和建筑景觀的方式,打造了一個集觀光、休閑、文化、科普、健身于一體的綠色生態公園。在公園的建設中,特別強調了生態環保和節能減排的理念,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生物能源等手段,實現了綠色低碳的目標。
4.2、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與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協同機制的實踐效果評估
通過對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與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協同機制的實踐效果進行評估,可以看出該機制的實施取得了以下顯著成效:
(1)綠色低碳發展和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的有機結合。
通過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引入,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得以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目標。同時,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引入也推動了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中節能減排、環保等方面的實施,使得該區域的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2)提升區域形象和品質。
通過協同機制的實踐應用,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和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得到有效結合,實現了互利共贏的局面,為宜賓市的經濟發展和旅游業的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觀光休閑體育服務設施的完善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實施,進一步增強了宜賓市港口區域的形象和品質,促進了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閑娛樂場所,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本研究主要圍繞宜賓港的綠色低碳發展和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展開,旨在探究如何構建協同機制,使這兩個方面的發展相互促進,共同提升宜賓港區域形象和品質。
5、總結與展望
5.1、研究成果總結
通過上述研究,得出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需要加強的結論,并提出建立協同機制的構建策略,包括溝通協調、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合作機制等。通過實踐應用和實踐效果評估,證明該機制能夠有效促進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和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的協同發展,有利于提升宜賓港形象和促進區域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
5.2、研究不足與展望
首先,本研究的樣本僅選取了宜賓港作為研究對象,沒有對其他類似港口的建設進行比較分析,因此研究結果的普遍適用性和推廣性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驗證;
其次,本研究的數據采集主要依賴于文獻調研和專家訪談,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在今后的研究中,應該增加實地調研的內容,提高研究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最后,雖然本研究探討了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與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協同機制的構建及實踐效果,但是并沒有深入探討這些服務對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的影響及其量化分析。未來的研究可以通過建立評估指標體系,對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的影響進行定量評估,為相關決策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5.3、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深入研究綠色低碳發展的實踐路徑和技術方法。
在綠色低碳發展的實踐中,宜賓港需要繼續探索各種技術手段和路徑,如節能減排、再生能源、低碳交通等,以實現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
(2)拓展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的多元化發展。
未來的研究需要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和消費者行為,發掘更多的觀光休閑體育項目和服務,如文化旅游、生態旅游等,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加強協同機制的建設和完善。
未來研究應重點探討如何構建更加有效的協同機制,進一步提高協同效率,提高建設效果,如何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的作用,實現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
(4)探索數字化技術在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中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技術已經成為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的研究應該探索如何利用數字化技術,如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來提高宜賓港上下游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的品質和效率。
6、結語
本文提出的協同機制包括政策支持、溝通協調、環保意識、科技推廣、環境監測等多個方面,這些機制將在宜賓港綠色發展和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本文還探討了協同機制的實施難點和對策,為實際操作提供了參考。
總之,宜賓港綠色發展和江岸觀光休閑體育服務建設的協同機制是一項具有前瞻性和實踐意義的研究,為促進宜賓市旅游業的發展、提高生態環境的質量和保護江岸生態文化資源做出了積極貢獻。我們相信,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這個機制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和推廣,為宜賓市和全國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參考文獻:
[1]陳祥偉.綠色經濟發展域下休閑體育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效應分析 [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01).
[2]謝春生,張善斌.海南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構建休閑體育服務內容的新思路 [J].運動,2018(03).
[3]蔣凱.我國生態港口建設現狀和發展對策[J].港口科技, 2021(11).
資金資助:2021年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長江上游航運物流協同創新中心項目:生態保護背景下宜賓港綠色低碳發展研究,項目編號:XTCX2021B01。
作者簡介:王騰(1990-),男,漢族,山東禹城人,博士,研究方向:休閑服務體育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