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與落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以其為基礎發展鄉村體育旅游事業,對調整鄉村經濟結構非常有利,可以推動鄉村文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滿足現代化政治需求。但是,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還不夠成熟,急需探索出更為合理、有效的發展模式,在建設鄉村文化的過程中,還應持續加快建設現代化農村的進程。據此,本文在鄉村振興戰略基礎上主要圍繞鄉村體育旅游發展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體育旅游" 旅游消費" 旅游體驗" 發展
伴隨健康中國這一戰略的持續性推進,體育與旅游業之間的融合開始成為鄉村旅游業發展的一條新道路,體育旅游開始成為我國旅游業中新的戰略支撐點和落腳點。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體育旅游發展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僅盤活了鄉村運動休閑資源,同時也為鄉村小分空間的拓展以及鄉村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嶄新方向。另外,農村整體面貌也因此而發生了改變,極大地推動了鄉村綠色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區域綜合實力的進一步提升。但從整體上來看,目前我國鄉村體育旅游的總體發展還不夠成熟,急需探索出更為合理、科學的發展方法,在深入發展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持續推進建設現代化農村的進程。
1、鄉村振興戰略產生的背景
面對鄉村漸趨衰落的客觀事實,農村的勞動力大量轉移到城市,農業產業逐漸衰退,鄉村經濟開始進入一個停滯不前的窘境。這種背景下,城鄉發展越來越不平衡,鄉村開始日漸凋敝,城鄉二元結構還沒有完全構建,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鄉村人口流失問題嚴重。從本質上來看,鄉村振興戰略要回歸并且超越鄉土中國,振興鄉村就是要回歸鄉土的中國,在全球化、現代化背景下,超越鄉土中國。中央制定的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從本質上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奠定基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重構鄉土文化的一項重大舉措,同時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弘揚和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從總體上來看,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旨在解決農村農民問題,與國計民生直接相關,可以為鄉村經濟文化建設注入動力,同時也為以后的促農發展提供基礎。
2、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體育旅游發展的意義
2.1、有利于發揚鄉村文明
鄉村文明為鄉村的文化振興提供了重要保障,鄉村體育旅游的發展有利于挖掘出鄉村文化中的特色,可以加強城鄉之間的聯系,從而推進呈現文化的繁榮發展。同時,還可以盤活鄉村和地方特色的文化資源,增加對鄉村的服務和產品供給,使農村文化市場更為活躍。另外,還可以通過體育旅游的發展,為人民提供更高質量的精神食糧。也就是說,鄉村體育旅游的發展,可以促進鄉村文化生產的重塑,同時可以推動鄉村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使農村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2.2、有利于建設美麗鄉村
體育存在其特殊的休閑娛樂功能,這一功能的發揮可以使鄉村體育同時兼具生活的特色,在旅游綜合性與交融性的影響下,鄉村將會更好地體現出其地域特色。在鄉村生態振興工作中,生態宜居是關鍵所在,鄉村體育旅游的發展,有利于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落實,深入發展這方面工作,可以更好地落實農村環境治理,并且使鄉村生態體系得到優化,從而全面提升鄉村環境的整體質量。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說,鄉村體育旅游發展不僅可以使鄉村煥發出其生活特色,同時還能體現其地方特色,另外還可以在人與自然之間達到和諧共生的目標。
2.3、有利于促進產業轉型
鄉村同時兼備生產、生活、文化以及生態等功能,與城市之間相互促進、共生共存,同為人類生活的主要空間。鄉村的興衰直接決定了國家的興衰。在鄉村振興工作中,鄉村體育旅游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產業行為成為產業振興的關鍵點。積極發展鄉村體育旅游,可以同時帶動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產業之間的融合,可以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推動產業的升級與轉型,從而對目前的產業布局進行優化,使產業價值鏈得到提升,這樣一來,農民即可在農村安居樂業,充分享受來自于完整產業帶來的增值收益。
2.4、有利于發展農村經濟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根本目的在于幫助農民實現生活富裕的目標,因此鄉村體育旅游發展應該破除傳統城鄉的二元結構,廣泛吸納優秀的體育旅游領域人才,同時帶動當地農民就業,以幫助其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在大力發展鄉村體育旅游的過程中,應該利用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實現農村強和農民富的目標。例如,石林鎮地處杭州市淳安縣,自從2018年以來,通過漂流、登山、龍舟等項目促進鄉村體育旅游發展,接待了56萬人次的旅客,旅游總收入達到了6720萬元,就業人數新增近百人,各村經營收入提升超過20萬。
3、鄉村體育旅游發展表現出的特點
3.1、旅游需求旺盛,聚集了人氣
對于當地人民來說,發展鄉村體育旅游,成為解決其美好生活需求與發展不均衡矛盾的一條重要途徑。自從2014年以來,我國鄉村旅游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鄉村旅游從2014年接到游客12億人次,經歷兩年以后,到2016年增長至21億人次,在全國旅游接待人次總量中約占一半。由此可以看出,當前鄉村旅游已經成為國內旅游的一項中堅力量。從營業收入上來看,從2014年的3200億元經歷兩年的發展以后,到了2016年增長至5700億元。可見目前我國鄉村旅游事業的發展需求旺盛,為發展鄉村旅游事業提供了重要的支撐。相比2015年,2016年接待游客的人次并未增加,但從營業收入來看,卻上漲了29.55%,可見鄉村旅游在游客質量上有了明顯提升。2016年帶動了672萬戶農民受益,相比2014年上升了將近一倍。可見鄉村旅游極大地促進了附近的農戶就業,甚至成為其扶貧的一項重要手段。
3.2、旅游消費爆發,聚集了財力
現階段,在整個旅游市場中,體育旅游約占5%,而世界平均水平則為15%,相比較而言,發達國家占有的比重則達到了25%,從以上數字中可以看出,我國體育旅游方面的發展情況堪憂,整體水平明顯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見未來,我國體育旅游領域的需求空間還會進一步擴大,鄉村體育旅游的發展是可期的。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高,國民在休閑娛樂領域的支出意愿越來越強烈,逐漸確立了消費結構升級的整體趨勢,由于同時兼備明星粉絲經濟、賽事活動觀看以及休閑體驗等出行因素,且這些出行因素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及高粘性,因此被業界認定為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并且將會得到快速的發展。在冬奧會、國家政策等因素的驅動下,我國體育旅游得到了更為廣泛的重視,同時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從近年來的數據來看,體育旅游市場正在以逐步增長的趨勢發展,體育旅游行業的市場規模也有了顯著上漲。作為體育旅游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鄉村體育旅游的市場規模也在逐步壯大,其市場份額也在快速增長,從中可以看出,我國鄉村體育旅游的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3.3、旅游引發體驗,形態升級
據研究顯示,當前世界旅游市場規模每年都在以15%的速度增長。在體育旅游產業中,鄉村體育旅游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必將引來一個體育旅游發展的高峰時期。在這一背景下,體育與旅游正在逐步交叉與融合,一個全新的體育消費形態正在形成,鄉村體育旅游市場正在逐步發展壯大。而其市場的發展壯大與消費升級的驅動是分不開的,我國的消費形態將會從實物型逐步轉變為服務型、體驗型,消費升級也會帶動起體驗形態的轉型與升級。從大體上來看,鄉村體育旅游的形態主要經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其中第一階段,消費者多數都是到目的地進行踩點,他們只單純地觀光,不會在目的地過多停留。這主要是因為體育旅游的內容并不豐富,不能將消費者充分吸引過來,同時配套設施也不夠齊全。此外,景點的分散性也是造成消費者不斷奔波的原因所在;第二階段,很多體育旅游景點關注到了消費者不僅想要“游”,“玩”更是他們的意愿,因此挖掘了很多趣味性的體育項目,這樣消費者即可親身體驗到參與體育運動的喜悅,并且隨著精品酒店和鄉村民宿的增加,消費者更想擺脫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到鄉村體驗慢休閑的感受;第三階段,體育旅游項目可以根據不同年齡人群設立,具有更強的針對性。隨著體育娛樂項目、情侶主題、親子主題活動的增加,在網紅效應的帶動下,這些項目開始為人們所關注,同時在互聯網平臺上上傳視頻、直播等,為景區吸引了更多消費者,很好地拉動了“回頭經濟”。
4、鄉村體育旅游發展面臨的阻礙
4.1、開發力度欠缺,缺少特色性
在鄉村體育旅游發展方面,我國具有豐富的生態與人文資源,各種資源在祖國各地分布廣泛。但是當前我國在對鄉村的體育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時,卻普遍存在著開發不當的問題,缺少特色性,同時深入性也明顯不夠,很多開發商不能堅持因地制宜,很多體育人文元素的植入都未曾經過深入推敲,很多地域文化特色被淡化,并且鄉村體育穩定發展的根基發生了動搖。這種情況下,當地發展鄉村體育文化時失去了應有的特色,不能很好地突出當地的民族與地域特色。在對鄉村體育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時,應該同時照顧到當地鄉村的生產、生活以及生態等多方面內容,但是由于資源開發不合理,對發展鄉村體育旅游事業造成了嚴重的阻礙,甚至使鄉村體育旅游發展陷入到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不僅體驗少,觀賞也少,特色也不夠鮮明。
4.2、配套設施不完善,缺少大局觀
我國各地鄉村的自然資源都非常豐富,尤其是南方地區,自然環境非常優美,在體育旅游事業發展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鄉村體育旅游領域發展依然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在各方面工作上的經驗還不夠,尤其是在規劃設計上,依然缺乏系統性地統籌規劃,加上很多鄉村的交通不是很便利,信息交流不及時,很多經營管理者缺少科學發展觀念,缺少對各方面工作進行協調安排的大局觀。這種情況下,無法從傳統旅游模式上進行創新和發展。并且,要想進一步完善鄉村體育旅游配套設施,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之間協調配合,溝通起來難度比較大,因此配套設施并不健全,對鄉村體育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
4.3、產業制度不健全,存在滯后性
在發展鄉村體育旅游事業的過程中,制度的約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制定了相應規則和制度后,這項事業才會得到良性發展。制度的制定需要涵蓋多個方面,比如安全保障規則、資格認證機制以及有關管理制度等。我國在這方面啟動得比較晚,而且發展的時間也比較短一些,所以在產業規劃方面極易出現不到位、不完善的問題。政府相關部門在發布鄉村旅游體育產業規劃方面的政策時,通常都以其為單獨因素,構建的規劃體系不夠完善,因此產業規劃方面存在滯后的現象,協調治理方面也存在缺位現象,經常會有市場主體多元化等問題出現。此外,由于目前這方面的行業標準還不夠規范,尚未構建完善的監管平臺,因此行業內部經常會出現虛抬價格等問題,不利消費者的正常消費。
4.4、專業人才短缺,缺少生動性
要想發展鄉村體育旅游,與專業人才的支撐分不開。但是從現階段我國這方面專業建設的現狀來看,專業管理人才短缺現象在各地存在,并且人才素質也是參差不齊,在專業人才的門類上明顯不夠其齊全。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這幾方面:首先旅游人數比較少,供不應求問題顯著,很多鄉村在新的體育元素增加之后,由于缺乏管理服務人員,體育元素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出來,對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其次由于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低,并且缺乏安全防范、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很多存在安全隱患的項目使游客望而生畏,對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制約;最后由于人才門類不齊全,在產品開發、旅游管理方面缺少專業性人才,導致管理上不夠完善,消費者的體驗感比較差。
5、鄉村振興下鄉村體育旅游的發展方法
5.1、加大開發力度,形成鮮明特色
現階段,我國鄉村體育旅游市場的亮點還不夠鮮明,廣大游客缺少親自參與體驗的沖動,極易出現審美疲勞。所以,形成屬于自身的產業特色非常關鍵,在鄉村體育旅游發展過程中,產業特色的形成可以為其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有效保障。我國很多鄉村都擁有非常優美的自然資源,還有非常深厚的本土體育文化,但是如果它們缺乏亮點,缺少針對性地挖掘,那么對體育旅游市場而言將會是一種浪費。但如果開發過度,將會對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以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很明顯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在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將互聯網傳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蓋范圍廣等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為體育旅游資源營銷與推廣工作積極拓寬渠道,形成鮮明的產業特色,兼顧合理性、科學性以及針對性的資源開發原則,積極貫徹可持續開發鄉村資源、鄉村生態等理念。所以,在對鄉村體育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時,應該以協調發展為基本原則,開發不宜過度,不僅要創造出一個高效節約的生產空間,同時還要創造一個適度的、宜居的生活空間。另外,還要充分保護原有的生態空間,要將產業特色和亮點充分凸顯出來。
5.2、科學統籌規劃,完善配套設施
在發展鄉村體育旅游事業的過程中,完善的配套性設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餐飲、服務、網絡、交通等設施完善了,才能為其發展奠定很好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政府、企業以及村民各方一定要加強配合的力度,從最大程度上獲得來自于政府部門的支持,對企業的合理運作進行積極開發,此外村民應該給予積極配合,在其基礎上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同與聯動,構建完善的協調性機制,這樣即可保證對鄉村體育旅游產業實施科學性的統籌規劃,建立起大局觀念。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對發展理念進行優化,實施創新性的頂層設計,逐步完善配套設施,在運作過程中兼顧到生活、生產和生態等不同方面內容。
5.3、注重統籌規劃,彌補制度短板
在發展鄉村體育旅游的過程中,統籌規劃的引領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加強管理的規范性,轉變政府職能,才能將制度短板補齊。具體來說,首先應該由政府牽頭,編制出與當地實際相符的旅游規劃,對當地國土空間、社會經濟等綜合規劃進行統籌,并且與鄉村特色、項目特點相結合,分別制定專項規劃,這其中包含安全方案、環境保護等多項內容;其次應建立健全評價標準,嚴格依照定價標準對旅游項目進行收費,對攀巖、戶外營地、飛行項目等安全風險較高的旅游項目,需要構建完善的設施安全運營標準;最后政府部門應該制定并落實“放管服”政策,在審批有關運動項目、體育賽事的過程中,應該盡量對流程進行精簡。逐步推動改革體育協會力度的提升,并且加大旅游行業與體育行業之間的跨界合作。
5.4、深化教育改革,吸引專業人才
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專業人才的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方面人才不僅要掌握豐富的體育旅游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較高的技術能力與專業程度,這樣才能確保我國鄉村體育旅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不僅要帶動體育旅游在鄉村的發展,同時還要加大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力度,以破解目前面臨的人才短缺的窘境。具體來說,首先應該獲得來自于國土資源規劃等方面機構的大力支持,并且加大在“產學研”方面的力度,進一步加大相關應用學科建設的力度,這樣才能為培養專業人才的工作奠定基礎;其次還要引入社會上的培育資源,加強與企業、學校之間的合作力度,建立并落實雙導師培育的制度,構建多邊教育與培訓體系,以緩解目前人才培養方面的壓力;最后還要將政策性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積極制定人才引入和培養方案,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提升該行業的吸引力,從而解決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人才分布不平衡的問題。
6、結語
綜上所述,從整體上來看,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鄉村體育旅游未來的發展形勢非常好,發展非常快,并且為鄉村事業建設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但是,由于資源開發不夠合理、相關配套性設施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具體工作中暴露出了很多弊端。從當前我國鄉村體育旅游發展的整體情況來看,應該加大資源開發力度,逐步完善配套設施,在制度方面彌補好短板,同時還要提升人員的專業水平,為我國鄉村體育旅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媛,周元超,吳自強.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湘西州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困境與優化策略[J].遼寧體育科技,2022,44(06).
[2]汪雄,袁際學.鄉村振興戰略下民族村寨體育旅游開發的行動邏輯與實踐理性——基于云南彌勒可邑村的田野考察[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4(06).
[3]袁建偉.鄉村振興戰略下特色小鎮建設與體育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研究——以六盤水郎岱鎮為例[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9,31(04).
[4]張璐,譚穎,羅楷竣,劉洪邦.鄉村振興背景下文化、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現狀研究——以肇慶硯洲島為例[J].西部旅游,2022(07).
[5]單福彬,程金陽.鄉村振興下體育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基于體育進入鄉村文化禮堂的實踐探索[J].石家莊學院學報,2021,23(06).
[6]肖年樂,周道平.鄉村振興背景下民族地區體育旅游發展的時代價值與實現路徑——基于武陵山區的調查與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21,40(07).
[7]王凡.鄉村振興背景下的籃球文化與體育扶貧策略——評《精準扶貧背景下的河南鄉村體育旅游研究》[J].熱帶作物學報,2021,42(02).
[8]王鹿.森林公園在發展體育旅游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評《2018中國森林公園與森林旅游研究進展——森林公園建設與鄉村振興》[J].林業經濟,2021,43(02).
[9]楊乙元,張昌愛,張武.貴州鄉村體育旅游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價值實現與發展路徑研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4(05).
[10]傅鋼強,耿文光,夏成前,楊明.我國農村體育助力農村社會發展的歷程回顧、使命延續和未來展望——基于浙江省鄉村振興的典型樣本分析[J].體育科學,2020,40(08).
基金項目:1.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課題名稱:鄉村振興背景下陜南地區農村鄉鎮綜合文化站公共體育服務研究,課題編號:SGH21Y0516;2.基金項目:陜西省體育局常規課題,課題名稱:陜西鄉村體育旅游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路徑研究,課題編號:2022370。
作者簡介:王國超(1992-),女,漢族,陜西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石霞(1983-),女,漢族,山西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