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不利。連清明節(jié)回老屋祭祖上墳,祖宗都不保佑。山路上騎摩托車側翻,右小腿肚撕裂傷,到衛(wèi)生院清創(chuàng)縫合了8針,術后感染,到二甲醫(yī)院,又到三甲醫(yī)院治療,時輕時重,傷口久不愈合,紅腫熱痛,瀝瀝啦啦地流血水。都一年多了,有人說成了“臁瘡腿”。又去看中醫(yī),外敷內服中藥,效果也不明顯。便試著求助網(wǎng)絡,誤打誤撞進入一個“尋醫(yī)問藥微信群”,我的情真意切,感動了那里的醫(yī)生和相關人士,紛紛獻計獻策,現(xiàn)身說法,雖然隱含一些利益導向,但還是讓人感動。都說醫(yī)多騸死馬,也讓人莫衷一是。
這時“嘀”的一聲,一位叫“銅綠”的群友請求加我為微信好友,通過后,他私信告訴我,他們那里有個祖?zhèn)髦嗅t(yī)外科“施公堂”,可以治好這種病。我如落水的“旱鴨子”抓住根救命稻草,急忙問,在哪個地方?費用大概多少?他說,在他們北陽市,免費治療,你只負責來回的車旅費。
現(xiàn)在的醫(yī)療行業(yè),雖屢經新冠肺炎疫情,醫(yī)護人員沖在抗疫第一線,博得國人不少好感,但總的臨床醫(yī)療現(xiàn)狀,頗受人詬病,居然還有掉餡餅的。莫不又是一起網(wǎng)絡欺騙?騙子的手段,往往利用人們的企求善良和貪欲。聯(lián)想到那個北陽市,一度以傳銷知名。
我委婉的疑問,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人家為什么治病不收錢?沉默了一會兒,他說,你的問題,一百個人中有九十九點九個都會這樣問,一時說不清,也懶得再回答。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若有意,電話聯(lián)系。說完留下個手機號,不語。這是玩欲擒故縱。我收起手機站起身,久不愈合的傷口又一陣鉆心的疼,疼得我轉念一想,世上許多的事都耽誤在似是而非人云亦云優(yōu)柔寡斷上,若是真的呢?想再問問詳情,又怕一時反復人家不耐煩。我靈機一動,迂回戰(zhàn)術,通過114查號臺打了北陽市幾個相關部門的電話,有說有,有說不知道的。北陽市10多個縣區(qū),不知道一個小小的中醫(yī)外科“施公堂”很正常。說有的,不見得真知道,不排除隨口一說。這事激起我的好奇心。人常說,風險與機遇并存,看商海政海那些成功人士,哪個不是在風口浪尖上的。
我決定走一趟。
撥通“銅綠”的手機,聽聲音是個敦厚的中年男。“禮多人不怪,油多菜不壞”,一番感謝感恩的話后,我說,忙里偷閑,打算最近幾天來北陽市找您。他說,隨時恭候。我說,雖然人家不收錢,但咱也應該盡一番心意,比如帶點茶葉茶油板栗葛根粉一類土特產什么的。他說,人家拒絕一切形式的饋贈。我堅持說,這樣不符合禮儀人情吧。他沉吟了一下說,你那里有銅沒,破銅爛鐵的銅。我問,是黃銅、青銅、紫銅還是白銅?他說,啥銅都行,廢品站的爛銅就好。人家的藥里面含有銅的成分,用量大得很。
立即去找街坊破爛王老肖。恰好現(xiàn)在銅價歷史性新低,老肖指指他的廢品收購站里撂天地上一大堆賣不出去的爛銅說,端去吧端去吧,隨便端去多少都行!那神情就像他收破爛發(fā)財后,厭惡地打發(fā)黃臉婆發(fā)妻離婚。我用兩個蛇皮袋子,裝著幽幽的舊銅,像裝著滿滿兩袋遙遠的歷史。心想北陽市那家伙莫不是淘文物古董的吧?很可惜自己不會鑒寶,也不識古銅器。
從鄉(xiāng)鎮(zhèn)坐汽車輾轉到火車站,坐上寧西線的直快列車。車窗外春光明媚鳥語花香,而我內心忐忑竟有幾分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感。
列車運行10多個小時,于早上7點到達豫西南北陽火車站,中年男如約舉著“銅綠”的招牌在出站口等我。我上網(wǎng)查過,銅生的銹叫銅綠,是可以入藥的。看他五短身材,一臉絡腮胡子,臉色兇巴巴的,與電話里的印象相反,給人不是好人的感覺,我心里更加緊張。硬著頭皮走過去,有些討好的向他表達了感激。他嗯了一聲,查看我的傷口,重點查看兩個蛇皮袋子里的爛銅,像發(fā)現(xiàn)寶貝似的開心一笑。然后領我到停車場,讓我坐進一輛老式黑色奇瑞轎車的副駕駛位。他的手機響了,他看一眼手機屏,關上車門,在車外接聽,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他瞟一眼車內的我,表情復雜變化,有些鬼鬼祟祟的。莫不是有什么預謀?我心里一沉。他坐進駕駛位,使勁關上車門,面色凜然,發(fā)動聲嘶力竭的老爺車,嘩嘩啦啦啦地離開鬧市,駛向郊區(qū)。
汽車行駛在豫西南平原一望無際的麥浪中間,如汪洋中一條顛簸不安的小船。
我不知道他要把我?guī)У侥睦铮恳宦飞纤淮钤挘乙补首麈?zhèn)定,任憑他駕駛老爺車進入國道、省道、縣道、鄉(xiāng)道……我能做的,努力地記住所經過的道路,尤其地名地貌……
他盯了我一眼,我插在褲兜的右手緊張地握住手機。行前我已做好應急預案,與警局一哥們商量好,將他的手機號設為一鍵緊急撥打,他只要看到我撥過去的號,第一時間與北陽市警方聯(lián)系,解救我于危難。
老爺車駛入“村村通”,忐忑不安地在一個叫施莊的村口停下。村口停了很多轎車,多半是本地牌照,也有不少外地牌照。他們是不約而同地來赴某個組織的約會嗎?比如更加隱秘的傳銷,文物倒賣……
豫西南平原村莊較大,我心情沉重地跟著他貼著村邊一條黃土小路,緊走慢走,進入一條幽深的小巷,來到一座古宅跟前。古宅前已排起一溜長隊。他示意我排隊,雙手提著兩蛇皮袋子爛銅擠到前面去了。不知排隊等待的將是什么?看緩慢移動的人流,大家都這樣,反正不是我一個,既來之則安之,聽天由命吧。我緊握手機,心情反而寬松些。
抵近高大的古宅,古宅有些破落,在周圍錯落有致的小洋樓中間,英雄遲暮,雞立鶴群,格格不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高大的石門樓頭上,懸掛著“施公堂”匾額,楷書金字,古色古香,熠熠發(fā)光。透過中廳,看到院內亭臺假山花草池魚清幽雅致。左房落地窗寬大的藥房內,散發(fā)出淡淡的中藥香氣,幾個人在炮制或草或根或石質的藥物,一派繁忙景象。我更加鎮(zhèn)定,有些期待。
右房一醫(yī)案正對中廳,坐堂的老先生慈眉善目,須發(fā)飄飄,仙風道骨。我緊張的心情放松下來。
一番有條不紊地“望聞問切”后,老醫(yī)仙兒寫好處方。一中年男子根據(jù)處方,從瓶瓶罐罐里稱藥面,兌基質,給我配制了一小瓶藥膏。那藥膏狀如凝脂,淡綠芳香。中年男子輕聲細語地告訴我藥膏使用方法,日常起居飲食禁忌,還示范性的在我久治不愈的傷處抹上厚厚一層藥膏,并不包扎。我紅腫熱痛的傷口立時感到輕松快活。這是就醫(yī)以來從未有過的感覺,我預感到這次治療是行之有效的。老醫(yī)仙兒知道我病情日久又遠道而來,為穩(wěn)妥起見提筆給我開了個中藥內服方,說萬一傷處半月沒愈合,加服此扶正祛邪方劑,一個月內必愈。語氣自信肯定,沒有半點含糊,不像其他醫(yī)家左顧右盼閃爍其詞。
我頗為感激,問費用多少?老醫(yī)仙捋須含笑道,本堂自民國三十四年冬月初十,公元1945年12月14日開始,不收任何費用。這時負責配藥的中年人將一沓錢雙手遞給我說,感謝您千里迢迢帶來珍貴的銅綠,感恩!我當然不能接受。老醫(yī)仙拱手道,本堂一直不接受捐贈。我再三推辭。老醫(yī)仙正色道,尊重別人莫過于尊重別人的意愿,感恩最好的方式是多做善事!門外還有許多人候診,我不敢流連耽擱,無可奈何地接過錢,心有不舍地從標示“出口”的另一條小路走到停車場,中年男已等候在那里。
面對中年男,我自慚形穢,感覺自己是個十惡不赦的小人。我向中年男子深深鞠躬致謝。他擺擺手,兇巴巴的面色緩和許多。我請教他的大名,他讓我叫他常哥。
汽車行駛在豫西南平原一望無際的麥浪中間,如汪洋中一條輕松活潑的小船。搖開車窗,陽春三月遼闊原野的綠風撲面,好不愜意。我急切地向常哥打聽“施公堂”。
常哥說,這個施莊與浣溪沙的越女西施有歷史淵源。飛鳥盡,良弓藏。商圣范蠡審時度勢,急流勇退,告別越王勾踐,偷偷地帶著西施離開吳越,篳路襤褸,一路返鄉(xiāng),到此地隱居,生子施姓。盡管史學界不以為然,但方圓數(shù)十里留存的文物古跡,民間傳說,證明所說不虛。尊祖訓,施家后裔遠離政商,世代積善行醫(yī),且以中醫(yī)外科見長。
“施公堂”中醫(yī)外科聲名鵲起,自然是家大業(yè)大,現(xiàn)在的施莊行政村,民國以前都是施家的產業(yè)。
且說日本鬼子侵略中國。臺兒莊之戰(zhàn)后,日軍企圖走捷徑越過大別山主脈直取武漢計劃失敗,轉攻信陽三關。1939年五月,風吹麥浪,隨棗戰(zhàn)役伊始,日軍向豫西南地區(qū)進犯,一夜來到施莊。施家還沒來得及跑反,不幸被小鬼子包圍。那時“施公堂”的新堂主現(xiàn)在的老醫(yī)仙,踟躇滿志,還不滿20歲。鬼子強征“施公堂”做“大日本軍醫(yī)院”,要施公做鬼子的醫(yī)官。施公知道,以施家高超的醫(yī)術,為鬼子救治傷兵等于助紂為虐,將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堅決不從。鬼子以滿門抄斬相威脅。施家數(shù)百男女抱成一團,視死如歸。鬼子使出最毒辣的一招,將施莊周圍幾個村莊的萬余百姓集中到施莊,架上機關槍。鬼子大隊長一個點射撂倒一個,說施堂主若再不答應,這些人全部死啦死啦的!望著哭哭啼啼扶老攜幼的鄉(xiāng)親,施公迫不得已答應了鬼子的要求。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為鬼子效勞的施公自然以漢奸罪論處。在公審大會上,施公自覺罪有應得,只求速死。周圍的百姓紛紛趕來跪下替施公求情,說施公是為救百姓迫不得已,就算這樣還不忘救濟百姓……許多受到施公暗中救護的抗日軍民,也趕來與辦案人員溝通交涉。政府順應民意免除施公死刑。施公當即表示,為報答鄉(xiāng)親救命之恩,為減輕罪孽,“施公堂”自即日起免費施治。這一天是民國三十四年冬月初十,公元1945年12月14日。
“施公堂”千年的聲譽,良好的口碑,病人本來就多,這一免費施治,門庭若市,每日用藥可謂車載斗量。
銅綠,又稱銅銹、銅青,是銅器表面經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氧化,或用醋酸使其腐蝕后生成的綠色銹衣。工業(yè)上用它制造顏料、殺蟲滅菌劑和信號彈等。銅綠具有退翳、去腐、斂瘡等功效,為中醫(yī)外科要藥。因“施公堂”,北陽市及其周邊縣市所存銅材告罄,施家只好到外地采購。
所謂入不敷出,坐吃山空,施家積蓄用光,開始變賣田產房產……到現(xiàn)在,施公名下百十位子孫,其中不乏博士碩士,分布全國各地打工掙錢勉強維持“施公堂”運轉。
我徹底被震撼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施公堂”像天方夜譚或聊齋故事,卻實實在在地存在于豫西南大地。不管時局世風變幻,同道強人所難……“施公堂”70余年來風風雨雨,仍不忘初衷,堅持不懈。
常哥嘆道,目前情勢下,有識之士最為擔心的是,“施公堂”還能堅持多久?施公已是百歲老人,百年后“施公堂”會跟他一起倒下嗎?現(xiàn)在中醫(yī)藥行業(yè)不容樂觀。作為中醫(yī)國粹典范,如何讓“施公堂”這面旗幟不倒,繼續(xù)興旺發(fā)達,這是有識之士正在思考必須思考的問題.......
說話間,汽車已到北陽火車站。常哥說,我工作上出了點事情,急需去處理一下,不能陪你。北陽是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薈萃,歡迎有時間再來。我再次向他鞠躬致謝。
將回到家,我急急地去找街坊破爛王老肖。我說,老肖你這一堆賣不出的爛銅我全要了。添只公雞四兩力,我打算把這些爛銅發(fā)物流給“施公堂”,不留真名詳細地址。
將跟老肖談價錢,同事來電話說,王大毛又來了,要去何家沖考察,鄉(xiāng)長叫你趕緊回來。
何家沖是首批國家級傳統(tǒng)古村落,是名門望族何姓的休閑地,是有名的長壽村。那里四季風光旖旎,風水寶地,人才輩出,僅明代初期就出過文武兩狀元,還保存有明世宗朱厚熜送的壽匾。
王大毛是北京某文化機構的學者,大胡子披肩發(fā)像個藝術家,常來何家沖考察,發(fā)表了不少文章,提高了何家沖的知名度,促進了旅游。鄉(xiāng)政府把他當座上賓,還希望通過他,爭取到上面的一筆維繕資金。王大毛每次來考察,鄉(xiāng)里都安排我陪同。
回到鄉(xiāng)黨政辦,鄉(xiāng)長正陪王大毛敘茶。我說,王老師好!王大毛趕緊站起來,握住我的手說,丁啊,別來無恙!王大毛的雙手潔白柔潤,話鋒機智幽默充滿感染力。他扭頭對鄉(xiāng)長說,領導啊,丁啊難得的人才……領導要重視喔。我緊握王老師的雙手,謝謝!鄉(xiāng)長說,王先生這次撥冗蒞臨,想到哪里,小丁你根據(jù)需要安排。
王大毛只對何家沖感興趣。每次到何家沖,有每次的議題。這次來,主要了解何家沖的抗日歷史。
此時的何家沖山清水秀,林海竹海,鳥語花香,飛瀑鳴泉。
司機把車開到曹大娘家門前,王大毛每次到何家沖,都要拜訪曹大娘。曹大娘高壽101歲,大家閨秀,知書識禮,德高望重,最了解何家沖的人文歷史。
王大毛剛下車就親熱地喊,曹大娘!曹大娘從屋里迎出來,滿臉的笑意,說怪不得大清早,喜鵲在門口喳喳叫,原來是要來貴客!曹大娘泡了茶,炒了花生南瓜子,然后坐下,侃侃而談。
1938年的金秋8月中旬,正在搶收稻谷的何家沖村民忽聞彌漫的烽煙。已經在合肥休整多日的日軍精銳荻洲立兵的第 13師團,和緊跟其后的筱冢義男的第 16師團,突然不聲不響地拔寨起程,兵分三路經六霍向南,企圖走捷徑越過大別山主脈直取武漢。
守衛(wèi)大別山防線的主官是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此時孫將軍剛獲“臺兒莊大捷”, 部隊傷亡慘重,戰(zhàn)后雖經整補,但新招收的農民和學生,談不上軍事素質。在第五戰(zhàn)區(qū)代司令長官小諸葛白崇禧的戰(zhàn)略構想中,武漢會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應該沿長江兩岸展開。白崇禧有意照顧孫連仲,讓他在次要防御方向牽制日軍。現(xiàn)在孫連仲的次要防御一下子變成主要防御,好在他的部隊自“七七”事變起,即連續(xù)與日軍血戰(zhàn)。“保衛(wèi)平津”“娘子關阻擊戰(zhàn)”“太原會戰(zhàn)”…… 天降大任于斯人,孫將軍利用宋希濂在富金山英勇阻敵贏得的10天時間,以小界嶺為中心,沿大別山主脈,將左兵團3個軍左、右兩翼擺開陣勢。他的總指揮部設在小界嶺,所以被稱為第二個臺兒莊之戰(zhàn)的“小界嶺阻擊戰(zhàn)”。
何家沖背后的石榴尖為右翼防線的一個點,由布防黃馬烏雞寨,經鴉雀尖至新店一線的池城峰將軍的31師鎮(zhèn)守。臺兒莊大捷,池將軍31師居功至偉。看過臺兒莊一役戰(zhàn)例報告的“善守將軍”傅作義曾這樣稱贊池峰城:“池將軍是中國戰(zhàn)史上一神人也。”以此王牌師鎮(zhèn)守石榴尖,可見石榴尖在右翼防線的重要。
曹大娘介紹情況就是這樣的宏闊,以點帶面,彰顯她的學養(yǎng)。
曹大娘說,日軍的飛機大炮坦克不停地轟炸,石榴尖上遮天蔽日,硝煙彌漫。池將軍指揮官兵鉆進掩體,等日軍步兵發(fā)起沖鋒,靠近陣地,再集中火力猛攻,或者拼刺刀,日軍總是敗下陣來。如此反復,日軍不能越雷池一步,便滅絕人性地用飛機向我阻擊陣地投放毒氣彈。池將軍命令官兵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石榴尖狙擊陣地依然屹立。
池將軍還在何家沖建戰(zhàn)地醫(yī)院,就近救治傷員。醫(yī)生護士是隨郭沫若臧克家來慰問的國立武漢大學醫(yī)學院的師生。詩人臧克家親自上到鴉雀尖,慰問死守戰(zhàn)略制高點的官兵,激動不已,寫下長詩《國旗飄在鴉雀尖》……
當時曹大娘18歲,剛出嫁到何家沖,主動到戰(zhàn)地醫(yī)院做護工,給傷員擦身子喂飯,洗衣服洗繃帶,給他們朗誦詩歌唱山歌,與醫(yī)生護士官兵建立了深厚感情。
日軍攻不破大別山防線,轉攻信陽三關。信陽三關失守,部隊腹背受敵擬轉移至內線作戰(zhàn)。池將軍讓曹大娘參軍到后方讀醫(yī)科,丈夫不同意。池將軍對丈夫說,把你也帶上。可公婆死活不同意。溫文爾雅的池將軍將一只小花貓親自送到曹大娘手里,說這只小花貓是從臺兒莊跟來的。然后莊重地向小花貓和曹大娘敬了軍禮。曹大娘開始精心飼養(yǎng)繁殖小花貓。后來聽說,池將軍1949年1月率部參加北平和平解放,1955年3月在北京病逝。說起這段往事,曹大娘唏噓不已。
正說著,小花貓喵地跑進來,跳進曹大娘的懷里。王大毛趕緊接過小花貓,百般撫愛。自從第一次到曹大娘家,王大毛就喜歡上曹大娘的這只小花貓,說他有愛貓的癖好。王大毛逗著貓,問曹大娘的膝關節(jié)炎好些沒?曹大娘說,喲,忘記對你說,用了你的藥后好多了,謝謝你!上次,王大毛給曹大娘帶來不少中西藥。這次來,王大毛又給曹大娘帶來兩罐“女兒紅”,說這酒是浙江朋友送的上等好酒,祛風活血,對風濕性關節(jié)炎有好處。曹大娘那個感激呀,沒法說。曹大娘見王大毛不停地愛撫小花貓,說你要是真心喜歡,小花貓送給你。王大毛一喜,說您老人家喜愛的東西,我怎么可以奪人所愛呢。曹大娘說,嗨,不就是一條小花貓嗎。再說,我老了,早晚要給小花貓找個真正喜歡它的人。榮幸!王大毛歡歡喜喜地收下小花貓。
曹大娘跟小花貓有感情,交代了許多小花貓的習性喂養(yǎng)方法。王大毛細心地用筆記下來。末了還問,大娘,您還有啥交代的?曹大娘起身拿起灶臺上的貓碗,遞給王大毛說,這個小花貓呢,調皮古怪,吃飯只認這個小花碗。這個貓碗,也是池將軍送的。王大毛小心收拾好貓碗,抱著小花貓鞠躬對曹大娘說,大娘,請放心,我會善待它!
王大毛讓我把這次的參訪筆記整理成文,爭取國刊發(fā)表,發(fā)表時著兩人名字,稿費一人一半。他打電話某文化月刊主編,人家讓控制在萬字左右,最近幾天把稿子發(fā)過去,趕一期相關專輯。王大毛讓我請假坐他的車到縣城,泡溫泉商量稿子事宜,他逗小花貓,我趕稿。
回到家,趕緊去找破爛王老肖。老肖一改幾天前的態(tài)度,將他永遠洗不干凈,或者說永遠沒有洗過的灰頭土臉湊到我跟前,鬼里鬼氣地問,你一個鄉(xiāng)文化中心的文化人要爛銅做啥?我說,這爛銅作用可大啦,三天前不是跟你說過了。
老肖驕傲地說,世界上沒有廢品,只有放錯位置的資源。他不停地追問,你老老實實地跟我說,五天前你把我送你的兩蛇皮袋舊銅拿到外地做啥去了?說著,開始將丟置在撂天地的爛銅往倉庫里撿,幾里咣當?shù)模さ脿€銅上的銅銹直往下掉。我說,小心小心,那是銅綠,金貴得很!老肖便小心輕放,像對待新娶的漂亮小媳婦。他不停地追問,你快說說,你把我送你的兩袋子銅器拿去做啥去了?
我耐心地跟老肖重復了去北陽市的故事,還讓他看了我日漸好轉的傷口。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攘攘熙熙,皆為利去。老肖故作高深地說,我讀過你寫的文章,假的說得跟真的一樣。然后曖昧地一笑說,我也給你說個故事,是三天前在何家沖發(fā)生的,其實我不說你心里頭也明白。說著叼上一根煙,直盯盯地看著我。
我一驚,不明就里。
老肖說,你裝糊涂,那俺就直說啦。三天前,你跟王大毛去何家沖,端走曹大娘的一只小花貓,還端走曹大娘一只貓碗。我說,有什么問題嗎。老肖笑道,心虛了吧。我說,我有啥心虛的……老肖說,一睜眼一閉眼,世事變化真快!今天上午,有個文物販子專門去何家沖找曹大娘,我正好去收破爛碰到。那個文縐縐還算年輕的文物販子說,那個小花貓吃飯的小花碗,是極品青花瓷,王大毛早就瞄上了,問曹大娘還有沒……
我再次被震撼了。王大毛每次到何家沖,找曹大娘,原來是為那只貓碗,用心之深……
這是一起嚴重的文物蒙騙案。鄉(xiāng)政府與北京某文化機構聯(lián)系,查無此人。王大毛提供的信息,除早年在某文化報社當過一段時間記者是真,其余的都是假的。鄉(xiāng)長審視的目光看著我,問我與王大毛的關系到底有多深。我說,除了每次鄉(xiāng)政府安排陪同,并無深交……好在鄉(xiāng)里跟王大毛聯(lián)系,不是我牽的線。曹大娘也力證我的清白。這位百余歲老人,歷經人生風雨,見多了世事滄桑,超然達觀,不再追究貓碗,說身外之物,但愿王大毛能善待小花貓。
我久不愈合的傷口已經痊愈,決心為“施公堂”做點什么,又去找破爛王老肖。老肖已將爛銅鎖進倉庫。他灰頭土臉地掏出新買的智能手機說,新媳婦已教他學會上網(wǎng)。真是長見識,網(wǎng)上有許多五花八門稀奇古怪的事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越看越糊涂,越看越不清。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你說你把舊銅送人做藥,誰知道是假是真。說不定我這堆舊銅里就有值錢的青銅器。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你說是給人家做藥的,說不定也是搞聲東擊西……
作者簡介
丁大成,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奔流》《廣州文藝》《百花園》等報刊,部分作品被《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年度選本中學語文試卷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