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2 月2—4 日,河南省食用菌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以下簡稱服務團)在王振河團長的帶領下赴舞陽縣開展科技服務。在舞陽縣科技信息服務中心和舞陽縣食用菌產業辦公室的協同下,服務團在當地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召開食用菌產業發展研討會,赴重點服務企業調研香菇品種比較試驗情況,并深入菇棚現場開展技術指導與培訓,解決菇農生產難題,助力產業發展。
舉辦食用菌產業發展研討會,全方位謀劃產業發展路徑
服務團在舞陽縣農技推廣總站會議室舉辦食用菌產業發展研討會和河南舞陽現代農業科技小院建設論證會。研討期間,舞陽縣食用菌產業辦公室主任趙廣壘介紹了當地省級食用菌產業園創建、食用菌產業發展獎補政策、科技小院建設等情況,分析了當地食用菌產業發展遇到的困難與瓶頸。針對此,服務團團長王振河提出:一要做好頂層設計,食用菌產業辦公室要和服務團一起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舞陽縣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把握好食用菌產業在舞陽縣經濟發展中的定位、產業發展目標,充分發揮食用菌產業辦公室的引領作用;二要重視科技團隊創建工作,利用省級食用菌產業園創建契機,建立食用菌科技小院,打造舞陽縣自己的食用菌產業科技團隊;三是要建立舞陽縣菌種生產與研發中心,為菇農提供適合舞陽縣栽培的優質菌種;四要注重香菇市場創建工作,線下線上相結合,充分利用電商平臺,創建舞陽縣香菇交易市場;五要注重“走出去”,學習借鑒優秀經驗與做法;六是要“請進來”,通過招商引資,爭取建設工廠化食用菌生產企業,做大食用菌產業這塊蛋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調研品種比較試驗開展情況,助力當地菌種高質量自給
自2020 年以來,服務團已連續2 年在保和鄉鐘莊村綠珍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展品種選育試驗,努力選育適合舞陽縣當地的優質香菇品種。2021 年,服務團在該合作社開展了18 個香菇品種的比較試驗;2022 年,在前期試驗結果基礎上,服務團又開展了6 個香菇品種的比較試驗。王振河團長談到,“就品種選育目前結果來看,七河9 號雖然在其他地方很受歡迎,但其不適應舞陽縣氣候條件,特別是在低溫期表現并不突出。這就說明了品種比較試驗的重要性”。服務團將繼續完善試驗方案,繼續開展品種比較和選育試驗,爭取選育出符合舞陽縣氣候的當家品種菌種,從源頭為舞陽縣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深入菇棚開展現場技術指導,高效率破解菇農生產難題
當前正值2023 年新產季香菇菌袋發菌期,服務團專家在綠珍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地深入菇棚,現場指導菇農如何科學進行發菌管理。服務團專家講解了溫、濕、光、氣等環境因子調控技術;強調接種時兩邊的接種穴要適當靠近兩端,發菌中期要適當刺孔“小通氣”,菌絲長滿袋后、轉色前要用刺孔機進行刺孔“大通氣”,滿足菌絲生長對氧氣的需要,促進菌絲快速生長。服務團專家提醒菇農,隨著立春后溫度的升高,要加強發菌場地環境衛生管理,嚴防雜菌感染。
在楊莊鄉操占村羊肚菌生產基地,服務團實地調研基地投資和運營情況,并指導菇農開展羊肚菌發菌管理。目前,該基地占地超10 hm2,總投資800 多萬元,自2022 年投產以來運營良好。服務團專家在調研后指出,發展中要預防羊肚菌連作障礙,注意適當與其他食用菌種類或蔬菜進行輪作,如可以在可控溫的連棟大棚內發展香菇、平菇、毛木耳等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產業是舞陽縣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服務團專家表示,將一如既往地與舞陽縣科技信息服務中心、舞陽縣食用菌產業辦公室等部門積極配合,通過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設備,開展技術培訓與指導,為舞陽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助力產業振興,促進鄉村振興。
(記者:蔣洪杰 歐陽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