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情緣
[摘 要]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我國對外貿易的崛起及逆全球化浪潮的出現,全球價值鏈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調整,使得供應鏈的安全性降低,但這也意味著新的機遇。新興產業數字賦能的支持,給供給端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這就對企業的運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須同步優化改革。基于此,文章圍繞供應鏈的企業運營管理展開論述,介紹了當前我國供應鏈系統具備的優勢,闡述了供應鏈在企業運營管理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供應鏈視角下企業優化運營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供應鏈;企業;運營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3)24-0052-03
如今,數字化、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高速發展,推動以智能化為基礎的新工業革命獲得了快速發展。這在給眾多行業帶來轉型機遇的同時,不斷涌現新的行業和業態,促使供應鏈出現了重大調整,為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實現高質高效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也為我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
(一)生產因素優勢
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有著全門類的工業體系,這可以有效助力企業實現降低生產成本的目標,同時推動企業產業價值的大幅度提高。例如,蘋果公司依賴于我國零部件企業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在珠三角地區形成的產業鏈供應體系。
我國是人口大國,地大物博,勞動力數量的優勢十分明顯,相較于東南亞的一些國家而言,我國勞動力的整體質量比較高。
另外,我國擁有較為顯著的資本優勢,具體表現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在民營經濟領域取得了非常快速的發展,不僅積累了大量的原始資本,而且很多民營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外資引進,因此儲備了較為雄厚的資本實力。
(二)新興技術迅猛發展
目前,我國的5G技術、移動支付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可以更好地支撐產業鏈重塑。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使用移動智能電話的數量達到了15.7億,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112部手機;隨著5G牌照的發放,我國作為最早實現5G的國家之一,由此邁入了5G發展的時代。歷經十幾年發展,我國電商、移動支付的發展進程也在持續加快,“互聯網+”發展戰略在國內實現了全面貫徹與執行,有助于帶動供應鏈在產業化、數字化和智能化領域取得良好發展。
(三)政策支持保障我國供應鏈的發展
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始終堅定不移地履行大國責任,嚴格遵守稅收減免的承諾,促使關稅稅率明顯下降,已由入關之前的18%降低到現在的不到10%。
不僅如此,我國還通過組織國際進口博覽會、物資交流會等,為國內外企業搭建起了供應鏈合作的平臺,推進國內外企業之間的良好交流與合作,引導國內外各企業建立合理、可行的合作模式[1]。
(一)提升企業的運營管理能力
在企業的運營管理出現斷供危機時,穩定、完整的供應鏈可以發揮有效的作用。我國大部分企業的產業鏈相對完整,其在提升企業運營管理能力的同時,能使我國經濟的發展獲得強有力支撐,提升經濟發展的穩定性。
與此同時,貿易摩擦的出現增強了中美之間的貿易壁壘,大幅度增加了中美之間的貿易成本,也提高了相關領域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貿易成本。美國針對我國一些企業采取了一系列斷供政策,比如核心部件、設備、軟件的斷供,導致我國這部分企業內部的個別生產環節被中斷。這不但會重創由我國企業主導的全球產業鏈,而且會極大地沖擊與之相關聯的產業鏈。
由此看來,在供應鏈視角下,我國企業不但要應對新形勢、新挑戰,而且要解決國內核心零部件、關鍵材料、基礎材料等主要依賴進口的問題,以便為其運營管理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企業在優化革新運營管理的過程中,離不開健全、完善的供應鏈的支持和助力。
(二)內部供應鏈適應國內大循環趨勢
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構建全新的發展格局,即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支撐國內大循環得以快速實現的關鍵就在于穩定、可靠的內部供應鏈。
其中,第三產業作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它的核心主要是科技創新,對提高我國企業的整體運營管理水平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第三產業的供應鏈非常重要,且必須優先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內部供應鏈的構建。
現階段,我國一些企業在實際運營發展的過程中,其核心技術經常面臨“卡脖子”難題,阻礙了企業運營的穩定性、有序性。造成這種現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美國在貿易初期將技術、設備作為主要導向的出口模式的影響,其由此發展全球諸多企業建立了供應鏈的起始站[2]。
依托于先進科學技術手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離不開芯片的支撐,對芯片的依賴性還較高,美國又是世界芯片的出口大國,在國際芯片市場份額中的占比一直較高,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
基于這一現狀,我國企業如果想在核心技術方面實現彎道超車,需要盡快突破“卡脖子”的瓶頸。因為不論是哪種類型的企業,一旦出現核心技術供應鏈的中斷,不可避免地引發經營風險,影響企業運營管理工作的持續性和穩健性。
此外,經營風險的存在還會隨供應鏈的失衡而影響到上下游的合作企業,使其經營業務面臨不同程度的危機,供應鏈中斷的傳遞性甚至會導致風險、危機的不斷蔓延。如果出現此種狀況,要在第一時間對供應鏈進行重組,盡快制訂多套供應鏈方案作為備選,打破當前供應鏈的穩定狀態。
(一)以全國統一大市場為依托,完善國內供應鏈體系
“統一大市場”理念的提出,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遵循并落實的高標準和嚴要求。相較于國際貿易來說,我國當前的國內市場有著較大的發展潛力,如果將經濟發展中心置于國內市場,不但可以帶動我國企業通過良好的運營管理增強競爭實力,而且可以使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基于對目前情況的分析,產業鏈需要優化調整的需求較為迫切,應盡快實現由效率優先向安全優先的轉變。
在此形勢下,積極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不僅能切實幫助我國企業免受全球存量競爭的困擾,而且能使我國企業有效規避一些國際經貿風險,順利、高效地打通企業在生產層面的堵點,提升全要素的流動性,實現各項要素之間的充分融合,推動產品服務的供給效率的整體提高,有效緩解當前較為緊張的供應局面[3]。
(二)穩定并替代外部供應鏈
供應鏈的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運營管理工作的成效,這就需要企業積極穩定的外部供應鏈,廣泛探索并找尋能夠代替外部供應鏈的實用性資源。
從整體上來看,經濟全球化依然是世界經濟向前發展的主流趨勢,然而當前逆全球化的浪潮逐漸蔓延,此浪潮目前主要在歐洲地區蔓延。
由于此類兩極化形勢的影響,搭建內部供應鏈的前提是要求企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充分發揮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形成自主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的良好局面,只有這樣,才有助于企業在下一輪的全球產業鏈重建中占領更具優勢且更有話語權的位置,有效避免企業在運營管理期間出現供應鏈內部節點中斷的問題,也避免造成企業當下現行供應鏈的整體崩塌。
企業在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應盡量降低對外部技術的依賴,以免引起企業供應鏈運行的不安全與不穩定。同時,企業必須建立完整、有效的供應鏈聯盟,確保供應鏈的穩定。
此外,我國企業必須不斷提升運營管理實力,堅定不移地提高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爭取更加有利且更具優勢的地位,企業應加大全球供應鏈重要環節的成本投入,掌握先進的核心技術,降低可能會面臨的供應鏈風險[4]。
(三)大力支持高尖端人才培養,提高成果轉化率,提升人才自主創新能力
對于一家企業而言,人才是支撐其實現穩健運營與長效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生產力,企業為基于供應鏈推動運營管理的高效發展,適時儲備大量的高尖端人才,不斷加強對人才的培育與培養,提升人才的個人創新能力,使其有效提高成果轉化率。
縱觀我國部分企業的運營管理現狀,其內部的高尖端人才較為匱乏,導致企業在供應鏈系統中丟失了話語權,因此,人才培養就成為企業在供應鏈背景下的重點工作內容。
另外,企業投資部門應盡可能地向研發部門傾斜,解決企業在技術層面尚未解決的技術問題,以免出現供應鏈中斷現象。企業需要牢牢把握供應鏈背景下的各項運營管理要素,促進技術改革與創新,以及產品的迭代更新,實現企業運營管理的優化與革新。
(四)堅持對外開放,尋找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全球化供應鏈模式
我國需要適時地對既定自由貿易協定進行完善、升級,同時積極與全球多個國家建立良好的經濟伙伴關系與戰略合作關系,然后以此為基礎,盡快推進相關自由貿易協定的實現,有效利用并充分發揮“一帶一路”的輻射功能與作用,依托“一帶一路”帶動其周邊區域的經濟實現高速發展,促使其在全球經濟的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承擔更關鍵的責任。
在如今的現代化發展背景下,應積極推動WTO現代化革新的盡快實現,不斷加快改革進程,由此建立更加科學、合理與規范的國際貿易新秩序,從而為我國企業運營管理在供應鏈視角下的有效實施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企業要積極響應國家出臺的一些相關政策,堅持貫徹執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借助“一帶一路”的價值優勢,積極開展多邊貿易。
同時,國內一些大規模的龍頭企業,務必積極呼吁上下游企業樹立堅定的信心,采取國內國外雙循環的發展模式,探索并建立獨具中國特色的新型供應鏈模式。
不斷深化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重強化“內循環”供應鏈的韌勁。立足于雙循環的發展格局,我國企業必須在第一時間形成正確的認知,也就是供應鏈的內循環不能只體現在市場供應量增加這一層面,更主要的是,應當重點強調產品的品質,不斷提高產品的品質。
同時,企業要緊緊把握政策基調,時刻抓住對應的發展主線,不斷提升妥善配置各項資源要素的能力,充分利用規模經濟的優勢,發揮技術創新在各產業中的引領與指導作用,促進不同技術要素的協同發展,借助科技創新的賦能價值,為供應鏈運行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在運營管理環節構建創新驅動供應鏈組織體系,帶動有關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依托技術手段疏通供應鏈的創新鏈,推動產業鏈優化革新的同時,推進需求鏈的升級再造。
綜上所述,文章以基于供應鏈的企業運營管理研究為中心,分析當前我國供應鏈系統具備的優勢,使相關人員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供應鏈系統;通過闡述供應鏈在企業運營管理中的作用,使相關人員能夠更加深刻地意識到穩定的供應鏈對于企業運營管理發展的作用;通過分析供應鏈視角下企業優化運營管理的策略,可為企業運營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高效率落實提供一定的參考。
[1]金鋼,田浩原,宮文濤,等.綠色數智供應鏈建設背景下的供應鏈運營管理平臺及數據治理[J].大眾標準化,2023(19):161-163.
[2]趙玉蘋,費冬,范曉磊.數字化轉型下供應鏈績效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J].現代企業,2023(10):48-50.
[3]胡適.運營管理體系——存貨供應鏈的優化設計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3(15):43-45.
[4]魯文杰.企業運營管理戰略的選擇與實施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3(1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