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是為了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的新時代人才。文章以“大思政”為視角,探討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觀引領與實踐路徑。文章分析了現階段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的現狀,強調了“大思政”視閾下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價值,提出了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勞動教育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 勞動教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現狀
在目前的高職院校中,勞動教育已經得到重視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此時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僅局限于教室里的理論傳授,而是開始積極引入實際操作訓練以及勞動教育,旨在以實踐為導向,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勞動教育被廣泛引入學生日常的學習及實踐中。通過一系列的勞動實踐活動,學生不僅可以親身體驗勞動的艱辛,理解勞動者的偉大,更能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又鍛煉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親自參與各種勞動,理解并尊重勞動,學生的勞動觀念受到了積極的熏陶和塑造。這對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理解社會的運行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二、“大思政”視域下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價值
(一)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在勞動教育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可以設計多樣化的具體任務。這些任務不僅是對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論的實際應用,更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舉例來說,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參與社區服務活動、環保行動等具體任務。在社區服務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實際參與,親身體驗社會中的各種問題和挑戰。這些實際任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讓他們在實際情境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通過勞動教育中的實際操作任務,學生能夠更深入地體驗思想政治理論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和影響。他們不僅僅是理論的接受者,更能夠成為實際操作的參與者和實踐者。這種實踐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在面對各種實際情況時能夠更加從容,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培養學生集體意識
在“大思政”視域下,勞動教育不僅局限于培養個體的實際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強調集體協作和團隊合作的價值。這種強調集體意識的培養對學生的個人發展和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如今復雜多變的社會背景下,團隊合作已經成為各行各業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通過參與勞動教育中的集體協作,學生將不僅僅是個體的參與者,更是團隊的一員。在團隊合作中,他們需要學會傾聽他人的觀點和建議,學會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意見,以達成更好的合作效果。這種過程促使學生逐步形成包容、協調、合作的集體意識,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和社會交往奠定基礎。團隊合作不僅僅是技能,更是一種價值觀和精神。這種經歷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團隊成員,應當為團隊的目標和利益貢獻力量。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另一個價值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勞動教育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使他們能夠在具體操作中獲得經驗和技能,從而在各個方面實現全面提升。在勞動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自己的智力,理解并解決問題。同時,勞動過程中的合作與協調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鍛煉他們的社交能力,促進情感的健康發展。在勞動中,學生需要承擔起自己的角色和任務,這培養了他們對于自身行為后果的認知,從而培養了責任感。通過克服勞動中的困難和挑戰,學生能夠體驗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從而增強自信心。在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勞動教育有助于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付出努力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觀引領
(一)勞動精神
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價值觀引領便是勞動精神的培養。勞動精神代表著一種勤奮、踏實、誠實的態度,是對勞動價值的深刻認同和真誠尊重的體現。通過積極參與實際勞動,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勞動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勞動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之處。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旨在鼓勵學生珍視勞動,尊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以培養他們勤勉奮發、樂于吃苦耐勞的品質。這種勞動精神的培養過程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地為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通過實際參與勞動,學生可以切身體驗到勞動的實質價值。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智力勞動,都承載著一定的社會價值和意義。學生在勞動中能夠體會到辛勤勞作所帶來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從而更好地理解個人努力對于社會進步的貢獻。這種體驗有助于喚起學生內心的自豪感和責任感,使他們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加投入、更有動力地投身于社會建設。通過實際參與,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個領域的工作內容和挑戰,進而樹立起平等尊重一切勞動的態度。
(二)社會責任感
勞動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更重要的是通過引導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深刻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在團隊合作中,學生需要互相協調、分工合作,發揮各自的特長,共同達成目標。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還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中復雜的人際關系。勞動教育通過社會實踐,讓學生親身體驗社會問題和需求。在實際的勞動中,他們可能會接觸到一些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也會直接感受到一些社會問題的存在。這些經歷能夠激發學生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關心,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學生逐漸認識到,他們作為社會的一員,應該為社會的發展和改善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社會責任感不僅體現在個人行為中,也反映在他們的價值觀和行動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具有深遠的影響。在工作中,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能夠使他們更好地為公司、團隊和社會做出積極貢獻。這種積極的社會責任感也將推動他們在職業發展中不斷追求進步和創新,為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
(三)實踐創新意識
勞動教育為學生提供了面對各種問題和挑戰的機會,通過實際操作中的難題解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在勞動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也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徑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勞動教育,學生在實際操作中不斷面臨著問題的挑戰,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調動各種知識和技能資源,尋找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這種過程促使他們思考問題的多樣性,培養了跨學科的思維能力。同時,學生在勞動實踐中也會受到現實條件的限制,需要創造性地克服困難,找到最適合的解決途徑。勞動教育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使他們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迅速反應并做出有效決策。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生不僅增強了自己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還學會了如何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做出權衡取舍。這種實踐中的思考和決策過程,為學生日后面臨各種挑戰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積累。在“大思政”視閾下,勞動教育通過培養實踐創新意識,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進取、不斷創新的價值觀。
四、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路徑
(一)構建具有實踐特色的思想政治課程體系
為了有效地將勞動教育融入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從課程體系的角度出發,構建具有實踐特色的思想政治課程體系,以確保學生能夠全面地體驗勞動的實際意義和價值。高職院校可以逐步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引入勞動教育的相關內容,確保學生不僅獲得理論知識,還能夠在實踐中體驗勞動。這可以通過設計專門的課程模塊,來將勞動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思想政治課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實踐機會,讓他們親身參與勞動活動,勞動活動可以是一些簡單的手工勞動,也可以是與專業相關的技術操作,從而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通過將真實的勞動場景融入案例中,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考。學生可以以小組或個人的形式,對實際案例進行深入研究,提出解決方案,并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分享。
(二)創造多樣化的勞動實踐機會
為了深化學生對勞動的理解和體驗,高職院??梢苑e極與企業、社會組織合作,創造多樣化的勞動實踐機會。通過與外部合作伙伴聯手,學生將有機會在真實的環境中參與各種勞動實踐活動,從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勞動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參與志愿者活動,學生可以與社會中真實的需求接觸,了解社會問題和弱勢群體的情況。例如學生可以參與社區環境整治、扶貧助老等活動,通過實際行動為社會作出貢獻,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實地考察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還能夠激發他們對不同領域的興趣,為未來的職業規劃提供參考。高職院??梢耘c各類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在不同的企業中實習,豐富了實踐內容,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在這些多樣化的勞動實踐活動中,學生將能夠親身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和價值。
(三)倡導勞動文化
高職院校可以積極引領和倡導勞動文化,將勞動從簡單的任務轉變為富有內涵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舉辦勞動技能大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展示自己在實際操作方面的能力和技巧。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自信心提升,也將勞動提升到一種技能和競爭的層面,從而讓勞動變得更具吸引力。勞動主題講座也是宣傳勞動價值的重要途徑。通過邀請行業專家、成功企業家等分享他們的勞動經驗和成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勞動的重要性,激發他們對勞動的認同感。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實踐,學??梢栽O立勞動實踐獎勵機制。這些獎勵可以是榮譽稱號、獎學金、實習機會等,旨在肯定學生在勞動實踐中的付出和成績。這種獎勵機制將激勵學生更加投入勞動,追求更高的實踐成就,同時也有助于培養他們對勞動的興趣和熱愛。校園內可以設置勞動文化墻、展覽等,展示勞動的歷史、成就和價值,營造出濃厚的勞動氛圍。
(四)現代科技輔助勞動教育
在當今社會,現代科技正為勞動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創新途徑。高職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虛擬實驗和模擬操作等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以增強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虛擬實驗和模擬操作技術能夠在虛擬環境中模擬真實的勞動場景和操作過程,讓學生在虛擬的情境中進行實際操作的模擬。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操作流程,還能夠在無風險的環境中進行多次練習,提高他們的操作熟練度和技能水平。在線平臺可以成為學生分享勞動實踐經驗、學習交流的重要平臺。高職院??梢越iT的在線社區或論壇,供學生發布自己的勞動實踐心得、經驗和成果,與同學進行互動和交流。這種交流平臺不僅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啟發,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了解不同領域的勞動實踐,激發創新思維。
五、結論
通過勞動教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更能培養其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過程中,他們需要學會利用現有知識,而不是僅僅依賴模仿或者復制已有的解決方案。這種能力的培養,對于他們日后進入社會,勝任具體工作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以“大思政”為引領,將勞動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助于提升教育質量,又有利于全面培養具備高素質的學生。無論是對學生的個人發展,還是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這都是一種積極且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教育方式。
參考文獻:
[1] 陳佳妮. “大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原則與路徑[J].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35(02):75-78.
[2] 吳浩然. “大思政課”視域下高職勞動教育體系建構研究[J].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3(02):94-96.
[3] 徐喜春. 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價值引領性及其實現[J].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4(01):69-72.
[4] 劉衡振. “大思政課”視域下的高職課堂勞動教育發展研究[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21(21):180-182.
[5] 張博. 新時代高?!罢n程思政”建設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