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探索西北地區在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方面的差異性和影響因素,為促進西北地區鄉村數字化建設提供有價值參考。構建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選擇熵值法確定權重,并運用聚類分析法、障礙度模型對2017—2021年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5個省份的數字鄉村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西北地區總體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低但發展勢頭向好,省域間數字鴻溝現象顯著,發展水平呈階梯型局面。其中,一類地區陜西省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高,二類地區甘肅、新疆數字鄉村發展水平中等,三類地區青海、寧夏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低。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快遞業務量是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針對第一類地區,應加強涉農數據資源共享共用。針對第二類地區應持續推動農村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級。針對第三類地區,應加快補齊鄉村網絡基礎設施短板。
關鍵詞: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熵值法;影響因素;西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2-0035-06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digital countryside in Northwest China, so as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digitaliz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igital rural development level in northwest China is constructed, and the entropy method is select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Cluster analysis and obstacle degree model are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gital rural development in Shaanxi, Gansu, Qinghai, Ningxia and Xinjiang provinces from 2017 to 2021.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of digital rural areas in Northwest China is low, but the development momentum is good, the phenomenon of digital gap between provinces is significant,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is in a ladder situation. Among them,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digital villages in Shaanxi Province is high in the first category, medium in Gansu and Xinjiang in the second, and low in Qinghai and Ningxia in the third. The employment of urban units in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and postal services and the volume of express delivery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villages in Northwest China. For the first category of areas, the sharing of agriculture-related data resourc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the second type of areas, we shoul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For the third type of areas, we should speed up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rural network infrastructure.
Keywords: digital countryside; development level; entropy method; influencing factors; northwest region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數字鄉村建設作為推動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和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受到了各方的重點關注[1-2]。西北地區地域寬闊、交通不便,數字鄉村的發展可以突破其在時空上的限制。隨著國家政策的傾斜,西北地區雖然在道路交通、通信設施等方面發展迅速,逐漸縮小了與我國中、東部地區的差距。但是,由于數字宏觀經濟環境等發展程度、農業產業數字化程度不高,技術裝備、人力資本支撐不足,政府數字政務能力與資金投入欠缺,西北地區在數字鄉村建設方面仍是挑戰大于機遇[3]。因此,為深入分析問題、尋找差距,本文選擇西北地區5省(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作為樣本研究區域,從宏觀層面構建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選取2017—2021年連續5年的數據,分析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總體和各省份的發展情況,進行橫縱向對比分析,利用系統聚類分析對西北地區5個省份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情況進行評價并分層歸類,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在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研究指標體系中,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張鴻等[4]從就緒度角度構建包含宏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環境、政務環境和應用環境5個層面的數字鄉村發展就緒度評價指標體系。賀玉棟[5]從數字鄉村的整體發展環境、信息基礎設施、政務治理環境、信息服務環境、物流應用環境及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6個方面對河北省數字鄉村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分析。朱紅根等[6]從數字資金投入、數字產業發展、數字信息基礎、數字服務水平4方面構建了中國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指標體系。許敬輝等[7]從數字信息基礎、數字產業發展、數字科技農業、數字生活服務、綠色生態鄉村、鄉村生活質量6個維度選取了24項指標構建了數字鄉村評價指標體系。上述學者的相關研究均為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提供了參考。然而,國內大多數研究仍然基于全國的整體情況,對具體地點的研究也基本上圍繞我國中東部較為發達的地區,對西北地區的研究較為缺乏。本文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西北地區的數字鄉村發展水平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8-10],在研究區域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豐富西北地區數字鄉村方面研究的同時具有實踐參考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指標體系構建
在建立數字鄉村發展指標體系之前,有必要明確數字鄉村發展的基本內涵和重要方面,為后續指標的制定和選擇提供清晰的思路和依據。根據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11],數字鄉村建設包括以下4個方面。一是數字賦能農村生活,構建更加智能的農村服務體系。二是數字賦能農村生產和經營管理,打造數字化農村產業,發展農村新業態新模式。三是數字賦能農村治理,建設治理數字化,智能化的鄉村。最后是數字賦能農村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鄉村環境[12]。可以看出數字鄉村是以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技術為依托,在鄉村生活、生產經營、治理和生態4個方面,努力實現農村服務、農村產業、農村管理的數字化和農村環境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總體目標。
本文在選取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評價指標時,主要參考了《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等研究的相關指標,并充分結合了國內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在遵從指標選取的科學性、代表性、可得性的基礎上認為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從數字鄉村發展環境、數字鄉村網絡基礎設施、數字鄉村信息環境、數字鄉村政務環境、數字鄉村應用環境5個方面進行。
發展環境是數字鄉村發展的先決條件,包括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的投資投入情況及農村居民的整體消費環境。網絡基礎設施是數字鄉村發展的基石,主要是農村互聯網發展情況和主要通信能力。信息環境是數字鄉村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信息環境包括信息化建設水平,智能手機、計算機和電視普及率。以此來考量現有資源是否有滿足農村地區的信息傳輸及使用的能力。政務環境是數字鄉村發展強有力的保障,包括金融、商業服務等支出和郵政通信服務水平。應用環境是數字鄉村發展的長期保證,包括數字人才服務隊伍、企業信息化水平、數字交易水平、網絡支付水平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的服務范圍和農村地區快遞發展現狀。具體指標設定及數據來源見表1。
1.2" 數據來源及說明
本文的數據來源主要為《中國統計年鑒》《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以及國家統計局和其他有關文獻。本文以2017—2021年為樣本區間,以確保資料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在資料處理方面,針對個別區域個別年份資料的缺失,利用均替代方法進行補足。另外,“農村普惠金融數字指數”采用的是北大數字普惠金融指數中區級不同指標的平均值來衡量,其他指標則可以直接得到。
1.3" 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的測度方法
1.3.1" 數據預處理
1.3.2" 計算指標權重
1.3.3 計算綜合得分
2" 結果與分析
2.1" 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總體發展水平分析
2017—2021年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總體發展水平測度及平均增速的時間演變如圖1所示。從整體來看,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低,在考察期內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呈現出“緩慢增長”態勢,2017—2020年增長幅度較大,平均增幅為2.86%,2020—2021年增長幅度降低為0.87%。
2.1.1" 西北地區數字鄉村區域發展水平分析
根據熵值法測算出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的綜合評價得分,并將2017—2021年西北5個省份的得分均值進行排序并作對比分析。由表2可知,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總體發展水平由2017年的0.25增長至2021年的0.35,增長了10%,年均增長2%,增長速度較慢。比較西北地區5個省份的數字鄉村發展水平可以發現,陜西省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較高,連續5年均呈現出增長趨勢;甘肅和新疆數字發展水平相對來說為中等水平;青海和寧夏與其他3個省份相比,其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低,連續5年的變化不明顯。其次,2021年陜西與青海、寧夏的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相差約7倍,差距顯著。
2.1.2" 西北地區數字鄉村子系統發展水平測度
2017—2021年西北地區數字鄉村5個子系統(數字鄉村發展環境、數字鄉村網絡基礎設施、數字鄉村信息環境、數字鄉村政務環境及數字鄉村應用環境)發展水平測度見表3。在數字鄉村發展環境方面,甘肅、青海、寧夏應該加大對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的投資力度,鼓勵其根據自身發展優勢及特點打造適合當地的數字鄉村發展環境。在數字鄉村網絡基礎設施方面,近年來陜西、甘肅、新疆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當地數字鄉村網絡基礎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青海、寧夏應加大對數字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在數字鄉村信息環境方面,陜西、甘肅的數字鄉村信息環境較為良好,青海、寧夏、新疆應加大信息化建設水平。在數字鄉村政務環境方面,青海、寧夏應加大金融、商業服務等支出,為當地數字鄉村發展提供保障。在數字鄉村應用環境方面,陜西、甘肅由于地理位置及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等因素影響,數字鄉村應用環境得分明顯高于其他省份。
2.2" 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差異分析
2.2.1" 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時間序列分析
為了更清晰地反映2017—2021年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綜合得分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及各省之間的差異,將2017—2021年西北地區5個省份的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綜合得分繪制成圖,如圖2所示。在西北5省中,陜西省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最高且隨時間增長而不斷提高,與其他4省相比增長幅度較大:甘肅省數字鄉村發展水平呈現出“提高再降低”的變動過程,但降低幅度不大,總體來說比較穩定;新疆的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與陜西一樣呈現出“不斷提高”的變動過程,但與陜西相比,新疆的數字鄉村發展水平增長幅度較小;青海、寧夏相比與其他省份來說其數字鄉村發展水平得分較低,但總體呈現出“緩慢增長”的趨勢。
2.2.2" 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空間差異分析
為簡潔明了地對西北地區各省數字鄉村發展水平進行對比,筆者通過聚類分析法根據綜合評價得分將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劃分為高、中、低3個等級3類地區。其中綜合得分大于等于0.5的省份數字鄉村發展水平高為第一類地區,綜合得分大于等于0.3小于0.5的省份數字鄉村發展水平中等為第二類地區,綜合得分小于0.3的省份數字鄉村發展水平低為第三類地區。具體劃分情況見表4。
表4" 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等級劃分
根據表4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等級劃分,可以看出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基本呈現出“東高西低”的局面。陜西省地理環境靠東,與我國中部、東部等發達地區相鄰,道路交通、信息基礎設施條件較于其他4省優越,有較好的經濟環境和區位優勢易推進數字鄉村發展。甘肅、新疆由于近年國家政策的指引,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西北其他省來說處于中等水平,尤其是新疆作為農業大區,有較強的數字經濟發展意識,近年來數字鄉村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青海、寧夏受限于地理環境及區位因素,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低。
2.3" 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影響因素分析
2.3.1" 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影響因素測度方法
2.3.2" 影響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的關鍵因子及障礙診斷
3" 結論與建議
第一,西北地區總體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低但發展勢頭向好,省域間數字鴻溝現象明顯,發展水平呈現出“東高西低”的局面。
第二,通過聚類分析,將西北5省劃分為3類,其中陜西屬于數字鄉村發展較高水平,甘肅、新疆屬于數字鄉村發展水平一般區域,青海、寧夏屬于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低區域。
第三,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X22)、快遞業務量(X31)是西北地區數字鄉村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需要重點關注。此外,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X23)是除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X22)外影響寧夏數字鄉村發展的主要因素。
第四,針對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高的陜西省,在發展環境、基礎設施較完備的基礎上,應穩步推進涉農數據資源共享共用。針對數字鄉村發展水平一般的甘肅、新疆,應持續推動農村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級,提升農村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針對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較低的青海、寧夏,應加快補齊鄉村網絡基礎設施短板,網絡基礎設施是數字鄉村發展的基石,應全面推進該類農村地區寬帶網絡鋪設和大數據平臺建設。
參考文獻:
[1] 李琳璐,楊燕,秦曉娟.高質量發展視角下山西省農業發展評價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44(4):224-232.
[2] 毛平,張禧.鄉村振興背景下關于鄉村建設規劃的幾個問題[J].現代化農業,2023(2):50-53.
[3] 吳立凡.西部欠發達地區數字鄉村建設的三個著力點[J].人民論壇,2020(8):104-105.
[4] 張鴻,杜凱文,靳兵艷.鄉村振興戰略下數字鄉村發展就緒度評價研究[J].西安財經大學學報,2020,33(1):51-60.
[5] 賀玉棟.河北省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綜合評價研究[J].鄉村科技,2022,13(20):31-36.
[6] 朱紅根,陳暉.中國數字鄉村發展的水平測度、時空演變及推進路徑[J].農業經濟問題,2023(3):21-33.
[7] 許敬輝,王乃琦,郭富林.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J].統計與決策,2023(2):73-77.
[8] 劉璐,辛嶺,朱鐵輝.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的時空特征及障礙因子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44(6):135-147.
[9] 李菲菲,周玉璽,周霞.山東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時空差異與障礙因素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44(5):111-121.
[10] 李夢潔,張亭好,侯敬,等.山東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時空演變及障礙因子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4(7):238-247.
[11]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5/16/content_5392269.htm.
[12] 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五部門印發《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EB/OL].http://www.cac.gov.cn/2022-04/20/c_16520
64650228287.htm.
[13] 伍國勇,龐國光,湯鈞惠,等.中國鄉村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測度、區域差異及時空演變[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3(4):15-27.
[14] 張鴻,王浩然,李哲.鄉村振興背景下中國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基于2015—2019年全國31個省市數據的分析[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50(3):141-154.
[15] 劉慶,陳轉青.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以河南省2014—2021年18個地級市面板數據為例[J].西南農業學報,2023,36(4):885-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