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共享發展理念是新時代實現共同富裕的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鄉村振興戰略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盡管香港特別行政區是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仍然有位于新界及離島的鄉村。香港鹽田梓村的鹽田復修項目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杰出項目獎,是對香港保育項目的肯定與鼓勵。該文以香港鹽田梓村為例,分析鹽田梓村落振興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問題及破解對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探索多元化路徑,進而發揮香港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獨特優勢,助力共同富裕。
關鍵詞:共享發展;鄉村振興;香港鄉村;鄉村旅游;共同富裕
中圖分類號:F323"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2-0142-04
Abstract: The report to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oints out that realizing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people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for the benefit of all is the landing point of realizing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new era,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new concept for develop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ed by the new concept for development, is a sure way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Despite the fact that Hong Kong is a highly prosperous cosmopolitan city, there are still villages located in the New Territories and the outlying islands. The Salt Flat Restoration Project of Yim Tin Tsai in Hong Kong has been awarded the Outstanding Project Award of the UNESCO Asia-Pacific Heritage Awards for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which is a recognition and encouragement for conservation projects in Hong Kong. Taking Yim Tin Tsa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Yim Tin Tsai in the process of its revitaliz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m, so as to explore diversified paths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vitalization, and thus to give full play to Hong Kong's unique strengths i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o realize the common prosperity.
Keywords: development for the benefit of all;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areas of Hong Kong; rural tourism; common prosperity
黨的二十大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現代化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把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著力點。由于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為促進共同富裕的一條重要路徑。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也意味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入了新階段。立足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需要新發展理念的引導,必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共享發展理念是新發展理念中較為重要的內容,與鄉村振興戰略具有一定的內在關聯。目前,已經有一些中國的專家學者,嘗試用共享發展理念來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但因缺乏具體案例研究,在實踐路徑上取得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雖然黨的二十大也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帶來新的機遇,但是涉及香港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的研究,又往往囿于城市相關的研究領域,很少聚焦香港鄉村。因此,文章從共享發展理念的視角出發,以香港鹽田梓村落振興為例,探討共享發展理念如何貫徹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分析香港鄉村振興的經驗和做法,深化對共同富裕內涵和實踐路徑的認識。
1" 共享發展理念與鄉村振興戰略概論
共享發展理念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文化淵源和理論底蘊,是新發展理念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由此可見,共享發展理念與鄉村振興戰略存在一定的內在邏輯關系。基于共享發展理念探索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路徑,是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各種問題的一種現實方針,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1.1" 理論來源和基本內涵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在新發展理念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推動發展的根本目的。新發展理念的5個方面構成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形成了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共享發展理念作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側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的問題,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漸進共享4個維度。所謂全民共享,是對于覆蓋范圍而言的,主體應該是全體人民。所謂全面共享,是對于涉及領域而言的,內容應該是協調發展。所謂共建共享,是對于實現方式而言的,辦法應該是群策群力。所謂漸進共享,是對于發展過程而言的,進程應該是良性循環。可以說,全民共享是目標,全面共享是內容,共建共享是基礎,漸進共享是途徑。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其中,產業振興是基礎,人才振興是關鍵,文化振興是動力,生態振興是支撐,組織振興是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及生活富裕。其中,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緊迫任務,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主要目的。
1.2" 內在關聯和現實意義
一方面,貫徹落實共享發展理念,必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共享發展理念作為一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其目的和歸宿是實現人民幸福,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實踐的過程之中。中國是農業大國,在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廣袤的鄉村區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終是要讓農民獲得幸福感,促進農村農業共同富裕。因此,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新時代農業、農村和農民工作的總抓手,是落實共享發展理念的一個重要途徑。
另一方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必然堅持共享發展理念。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條必經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方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由于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共享發展理念倡導發展過程人人參與、發展成果人人享有,能夠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最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2" 香港鹽田梓村落振興的難點及問題
盡管在經濟、金融、文化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香港現今仍存有六七百個鄉村,只不過很多村落早已荒廢許久、乏人問津。鹽田梓位于香港新界東部的西貢區,坐落于西貢內海,擁有約300年的歷史,是一座集客家文化、宗教文化和自然風貌于一體的島嶼村落。20世紀60年代起,伴隨香港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鹽田梓上的村民陸續遷出,于20世紀末成為一座無人居住的空島。進入21世紀,鹽田梓村落的原住民后代希望振興鹽田梓,于是開始立足復修實際,聚焦解決突出問題。
2.1" 鄉村人口外流
鹽田梓作為村落,面臨難以逆轉的人口外流。大約300年前,一對陳姓夫妻南下渡海而來,在這個小島墾荒拓地、安居樂業,逐漸建立了鹽田梓村。由于鹽田梓是一座島嶼村落,早年的村民約為200多人,主要以曬鹽、捕魚、務農等方式為生。因為掌握產鹽技術,那時的村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到了19世紀,鹽田梓成為香港5個主要鹽田之一,其鹽產量能夠供給全西貢的人食用。在全盛時期,鹽田梓約有400多人居住。進入20世紀,鹽田梓村民賴以生存的生活支柱逐漸遭遇社會運行和發展的沖擊,自產的鹽無法與來自內地和越南等地的產品競爭,導致鹽田逐漸失修廢置。20世紀末,隨著香港城市的發展,村民為了更好地謀生,紛紛搬離小島,更換生息之地,致使島上人口大減。直到最后一戶人家遷出,鹽田梓只剩空置房舍,逐漸成為一座被荒廢的空島。
2.2" 自然資源貧乏
鹽田梓作為小島,存在較難解決的資源貧乏。作為傳統的漁村,鹽田梓位于香港新界東部沿海,易受臺風等自然災害影響,時不時會給農業等造成經濟損失。又因為遠離香港市中心,鹽田梓的交通出行也不太便利。從地形上看,鹽田梓全島大概在五百多米多寬,最高海拔處不到40 m,面積小于1 km2。島上的很多地方被樹木和灌木包圍,分布有竹、樟樹、蘆葦、桃金娘和野牡丹等植物。鹽田梓的海岸還分布有茂密的紅樹林,成為蝴蝶等許多動物的棲息地,充滿原生態的自然美。不過,由于島嶼本身面積就小,可用作耕地的面積就更小,村民的主要作物是水稻、番薯、水瓜和龍眼等。此外,鹽田梓上的巖石主要是凝灰巖和流紋巖,漲潮時海水淹沒島上的大片平地,退潮后平地則成為適合制鹽的場所。由于鹽田梓的自然資源相對貧乏,村民便開設鹽田,選擇全面發展制鹽業。
2.3" 人文環境復雜
鹽田梓作為家園,擁有多元文化的人文環境。據記載,陳姓夫妻是從深圳鹽田渡海而來的客家人。鹽田梓這個地名,不僅以生產鹽而得名,本身還帶有懷念故鄉之意。由于陳姓夫妻率族人南下在此定居,他們的后輩開枝散葉后,整個鹽田梓村落由客家陳氏組成,形成典型的華南客家社群。島上的客家村屋以復式結構為主,通常以兩、三戶并列,屋內設有灶頭。客家人自古有傳承文化、敬祖睦族的傳統。每到農歷新年,鹽田梓村民都會重返島上,制作客家圓籠茶粿分贈鄉親。到了19世紀60年代,西方傳教士將天主教帶到鹽田梓,鹽田梓逐漸成為一座充滿天主教特色的客家村落。19世紀末,與客家陳氏族人往來頻繁的傳教士設計了圣若瑟小堂,并在鹽田梓建成。圣若瑟小堂是一座羅馬式建筑,如今已成為島上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從此,鹽田梓成為一座中西文化融合的客家村落。
2.4" 社會知名度低
鹽田梓作為景點,成為旅游景區的知名度低。香港被譽為“東方之珠”,是世界公認的中西文化交融的旅游勝地。海內外游客通常選擇到香港品嘗各式各樣的美食,觀賞不同風格的建筑,感受繁華都市的氣息。由于香港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方面具有傳統優勢,游客往往把香港當成購物天堂,盡情享受逛街、娛樂等休閑活動。其實,香港特別行政區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3個部分,以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相較于知名度較高的市區景點和主題公園,香港的長洲島蘊含著傳統文化,南丫島洋溢著歐陸風情,大嶼山體現著時代交錯,近年來逐漸受到游客的關注和喜愛。相比之下,西貢區擁有鹽田梓在內的眾多島嶼,很大程度上保存了秀麗的天然景色、保留了鄉村的風俗習慣,是香港市民日常郊游的好去處。但是,西貢在游客中的知名度不算高,普通游客也較少前往鹽田梓旅游。
3" 共享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
在香港鹽田梓村落振興的過程中,“共創共享”理念得到了社會組織的廣泛支持,鹽田梓復修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2015年,香港西貢鹽田梓的鹽田復修項目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杰出項目獎,成為香港首個獲此殊榮的保育項目。2018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鄉郊保育辦公室,開展鄉郊保育資助計劃,并預留10億港元進行鄉村振興方面的探索。從共享發展理念的維度看,一群有著共同復修理念的人士在一起共同努力,圍繞鹽田梓村落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異域風情的宗教背景、景觀獨特的生態環境、鹽田特色的鄉村旅游,逐步開展保育重建工作,打造了一個新的鹽田梓,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多元化發展路徑。
3.1" 堅持全民共享,吸引村民回流
在“誰來共享”的問題上,全體村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主體。由于原住民陸續外遷,村民人口外流,鹽田梓村落逐漸空心化,成為一座無人居住的空島。但是,客家人以祖源為本的傳統,使得村民不約而同地會在重大節日回村聚首。進入21世紀,出于對故鄉的強烈熱愛和共同的信仰追求,鹽田梓村落原住民后代相繼回流,大力推動社區復興,愿意共力為下一代保留凈土。村長陳忠賢就是其中一員,他決定返回香港,全身心地擔任鹽田梓村長一職。鹽田梓村村務委員會也在不斷增強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強調鹽田是村里獨有的文化地標,是所有村民的共同財產。2011年,鹽光保育中心成立。鹽光保育中心由鹽田梓村民自發成立,并在香港稅務局注冊,是一家非牟利的慈善機構。鹽光保育中心籌集資源,不斷擴大自身影響力,吸納流失在外的村民一起負責保存和推廣鹽田梓村的文化及生態保育工作,努力建設成一個結合文化、宗教、生態和旅游的保育村落。
3.2" 堅持全面共享,推進復修項目
在“共享什么”的問題上,五大振興是鄉村振興的主要內容。歷史上,鹽田梓曾是香港的鹽產地之一,曬鹽業也曾是香港的主要工業之一。在產業振興方面,鹽田復修項目獲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杰出項目獎,并于2018年舉辦曬鹽工作坊。現在,觀光鹽田能夠展示傳統曬鹽法制作食鹽的過程,雖然產量不大,也能制成紀念品供游客選購。在人才振興方面,開展西貢鹽田梓文物服務及導賞員培訓,每逢節假日舉辦導賞團,很多村民也積極擔任導賞員,為大眾科普傳統制鹽方法。在文化振興方面,圣若瑟小堂修繕項目獲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優異獎,并在保存及推廣客家文化方面,嘗試舉辦圓籠茶粿新春派對等活動,讓游客親自品嘗茶粿。在生態振興方面,采用生態博物館的保育理念,進行鹽田梓小島生態體驗計劃。在組織振興方面,鹽田梓村村務委員會的主要作用在于監督鹽光保育中心的工作,并在必要時提供協助。
3.3" 堅持共建共享,開展社區參與
在“如何共享”的問題上,社區參與是鄉村振興的必要措施。盡管鹽田梓村村務委員會高瞻遠矚,早就有意識地從破落房屋中搶救出當地一批有代表性的生產器具和生活器具,鹽田梓的整個復修過程更離不開各行各業的熱心人士。2007年,在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從事人類文化學研究的張兆和老師,招募了50多名香港科技大學的學生,一起從鹽田梓荒廢破落的村屋里收集了村民留下的上千件物品。這些有村落歷史價值的器物和文書經過整理安放在鹽田梓文物陳列室,不僅可以供游客觀賞,還可以了解鹽田梓村的歷史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文物陳列室的前身是澄波學校,曾是鹽田梓及附近村落唯一的小學。現在,鹽光保育中心與香港明愛、長者培訓、香港科技大學和學生演講培訓等進行了社區協作參與,讓更多人認識小島鄉情并參與自然保育。恢復運作的鹽田已經成為了學生教育中心,在科學研究領域、教育實踐實訓、人才培育輸送等方面強化資源共享,促進融合發展。
3.4" 堅持漸進共享,打造藝術盛宴
在“如何推進”的問題上,藝術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相較于政府主導的鄉村振興項目,鹽田梓村落振興其實是通過自下而上的方式實現多元創新。現在,借助鄉村旅游的發展,鹽田梓每年可接待2~3萬人。對于未來的發展愿景,村長陳忠賢希望將鹽田梓打造成一個文化體驗村,劃分成民居、學術和民宿等區域。在2018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鄉郊保育辦公室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旅游事務署從2019年起撥款數千萬港元,主辦為期3年的“鹽田梓藝術節”,分別以“天、地、人”作為這3屆藝術節的主題。游客從西貢公眾碼頭搭乘快艇,大約15 min就可到達鹽田梓。海內外的年輕人、藝術家與鹽田梓本地村民相互交流,形成一個開放式的共融社群。他們共同參與藝術創作,不少因地制宜的藝術品成為島上的常設展品,將鹽田梓塑造成一所開放式博物館。由于3年的先導計劃深受游客歡迎,香港政府旅游事務署決定在2022—2024年推出“西貢海藝術節”,將影響范圍從鹽田梓擴展到橋咀洲、滘西洲及糧船灣等地。
4" 結束語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背景下,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享發展理念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歸宿是共享發展理念。在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香港處于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必然要求配合國家戰略,為全國發展作出貢獻,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此,文章選取香港鄉村之一的鹽田梓村落為研究案例,對鹽田梓村落振興的難點及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得出人口外流、資源貧乏、人文復雜和知名度低的觀點。在鹽田梓文化、宗教、生態和旅游的現實基礎上,從共享發展理念的4個維度出發,對照全民覆蓋的目標、全面建設的內容、共同建設的基礎和漸進發展的途徑,提出了吸引村民回流、推進復修項目、開展社區參與、打造藝術盛宴等具體的實現路徑。研究發現,在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時,香港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行之有效的措施。文章嘗試分析了香港鄉村振興的優勢和特點,從共享發展理念的角度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以期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中,引起更多人創新研究視角、深化多元探索,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鄉村振興帶來啟示意義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留根,王騰.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M].北京:中譯出版社,2023:3-16.
[2] 丁鎮威,王海燕.基于共享發展理念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徑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2(6):8-10.
[3] 范羽希.大地藝術對鄉村振興的作用——香港鹽田梓與日本越后妻有對比研究[J].藝術市場,2022(10):94-95.
[4] 馮奕晨.社區營造視域下的鄉村旅游開發研究——以香港鹽田梓為例[J].商業文化,2022(17):30-31.
[5] 林子然.“村民回流”視角下的香港鹽田梓復修問題探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11):40-42,44.
[6] 肖靈溢.傳統村落復修計劃探究——以香港鹽田梓為例[J].農家參謀,2021(7):9-10.
[7] 曾建平,艾志斌.共享發展理念的理論張力及實踐原則[J].江西社會科學,2023,43(4):5-14,206.
[8] 張陳偉.以共享發展理念推動鄉村振興[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19,17(3):58-61.
[9] 朱小彤.基于群眾參與理論的香港鹽田梓可持續發展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2,43(10):13-14.
[10] 姚藝.共享發展理念視域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