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文旅有機融合是有效促進鄉村產業鏈延伸和各地因地制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該文系統分析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積極將水蜜桃種植產業鏈條逐步拓展為當地農文旅有機融合產業的價值意蘊,并將其置于鄉村振興戰略下加以考察,深入分析其在發展中如何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導,并總結其在推動地方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的成效及發展的困境,對秦安如何繼續依托資源稟賦、以“中國桃之鄉”品牌作為依托,深化農文旅有機融合提出路徑導向,以期為秦安繼續優化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學術關照和借鑒。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文旅;有機融合;高質量發展;秦安
中圖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8-0111-04
Abstract: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culture and brigad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xtension of rural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the gradual expansion of the honey peach planting industry chain into the local agricultural, cultural and tourism organic integration industry in Qin'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and investigates it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depth analysis of its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summed up its achievements in promoting local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development.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path guidance for Qin'an County to deepen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cultural brigades, relying on the resource endowment and the brand of \"Hometown of Chinese Peach\", so as to provide academic reference for Qin'an County to continue optim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strategy and speeding up the realiz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agricultural tourism; organic integr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Qin'an County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黨的二十大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持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其中重要一環。近年來,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立足資源稟賦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厚重優勢,實施農文旅有機融合工程,以“農”為根基,以“文”為神韻,以“旅”為表達,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唱響農文旅融合的協奏曲,釋放鄉村振興的新功能,扶持開發特色農產品和旅游文化商品,全力打造秦安特色發展品牌,走好特色化、精品化、差異化發展的新路子,一大批“農文旅”融合的特色產品迸發出新活力,成了推動秦安發展的新引擎,為其迎來快速發展新機遇。農文旅有機融合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創新,服務于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推動秦安農文旅有機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機會、平臺和資源。農文旅有機融合發展促進秦安產業的有效銜接,走好農文旅有機融合發展之路,才能實現秦安高質量發展。無論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當地政府的政策,還是秦安目前產業的發展態勢,都為秦安縣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1" 秦安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價值意蘊
1.1" 經濟價值:利于促進秦安三產深度融合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重點和主力戰?!度珖l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顯示,到2025年,鄉村旅游業會得到全面優化升級,年均接待游客人數將超過40億人次,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經營收入將超過1.2萬億元,2019—2025年的平均復合增速將從原先的3.8%上升至5.9[1]。推進秦安農文旅有機融合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形成多產融合特色鄉村旅游發展新態勢,使鄉村空間布局更加合理化,基礎配套和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鄉村環境更加優美,桃產業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縣域經濟進一步繁榮,走出一條適合生產生活生態“三步同生”、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文旅有機融合發展的田園綜合體新路子,實現秦安三產的有機融合發展,推動產業從增產導向提質導向轉變,提高產業的競爭力和創新力。
1.2" 文化價值:利于傳承和弘揚本土鄉村優秀傳統文化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農文旅有機融合順應發展大趨勢,對促進鄉村文化振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建設[2]。因而秦安縣也可發展特色“體驗式旅游”,推動秦安農文旅有機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有助于當地充分地挖掘文化資源及其所蘊含的價值,使當地特色文化與旅游業發展發生碰撞和交融,利于文化再生的實現,也使廣大游客深刻感悟到秦安縣悠久且厚重的文化底蘊和中華文化,展示地域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擴大秦安縣的文化影響力,利于傳承和弘揚當地的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進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促進當地鄉村文化振興,建設文旅強縣。
1.3" 民生價值:利于拓寬果農增收致富渠道
王冬平[3]認為鄉村旅游是鄉村產業振興的一種新業態,本質在于把利益留給農村和農民。在營造良好的鄉村發展氛圍、樹立欣欣向榮的鄉村振興形象和提升村民的參與感、幸福感和獲得感方面,農文旅有機融合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農文旅融合助力秦安縣域旅游建設。農村最大的優勢在于環境,資源是最寶貴的財富。通過對秦安鄉村特色旅游資源的品牌打造,將文旅幫扶和秦安鄉村特色旅游有機結合,讓當地更多的老百姓搭上“旅游快車”,將鄉村旅游作為突破口,讓第三產業發展壯大,通過秦安蜜桃等農副產品加工、文化旅游、建設蜜桃農產品基地等,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平臺,有效拓寬了果農增收渠道,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有助于實現村民持續穩定致富,讓老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一幅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美麗畫卷已然呈現。
1.4" 生態價值:利于推動秦安美麗鄉村建設
美麗鄉村催生了“美麗經濟”。美麗鄉村不能千村一面,創新才是永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近年來,秦安因地制宜,立足“一村一品”特色產業,以新理念、新方式、新發展推進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強有力地推動三產多元融合、共榮共生,真正盤活了村鎮生態、桃林經濟雙活力,讓一個個美麗鄉村在提質增效的發展機遇中追趕超越。
“三農”是我國發展的重頭戲。秦安堅持把發展特色鄉村旅游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積極探索農文旅有機融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把發展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融入美麗鄉村建設中,逐步從“一處美”到“全域美”,使田園綜合體做到有產業、有顏值、有內涵、有活力,有利于推動秦安美麗鄉村建設。
2" 秦安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秦安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境內土層深厚,氣候溫和,光照和降水量充足,晝夜溫差大。地理條件的優越賦予秦安蜜桃可口而獨特的口感和品質,此地種植蜜桃的歷史悠久,蜜桃種植規模大,是其原產地之一,適宜發展蜜桃產業。但從全國來說,現在秦安的桃產業發展遇到了一些現實發展“瓶頸”問題。
2.1" 深加工產品較少,產業鏈不太完整
秦安蜜桃多以鮮銷為主,產后深加工方面鮮少開發利用,且產后深加工技術缺乏創新。再者,其他的深加工產品種類也較少,比如桃味果汁、蜜桃罐頭、桃味果奶及蜜桃果醬等相關深加工產品企業基本沒有[4]。再如桃木梳、桃木魚和桃花扇等桃木工藝制品,桃花水和桃花精油等化妝用品也鮮少涉及,因而整個產業鏈較短。若想提高秦安蜜桃的特色品牌優勢,必須要大力發展蜜桃加工業,打造以蜜桃為核心的全產業鏈[4]。
2.2" 歷史文化和桃文化挖掘不充分
豐富的文化元素傳承著時代記憶,文化內涵是不可取代和效仿的。在甘肅省的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蘆河下游就是被譽為隴東南歷史文化名縣的秦安,古稱“成紀”,這里是傳說中伏羲、女媧的誕生地,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稱。泰山廟古建筑群、大地灣、女媧祠、秦安文廟、興國寺和鳳山景區等歷史遺址構成了秦安悠久而厚重歷史。山水交融的秦安大地,孕育出了豐富璀璨的人文結晶,孕育女媧文化、大地灣文化、三國文化、名人名居文化和民間民俗文化。
每年萬畝桃園芳菲滿城,秦安處處桃花源。最近十幾年來,秦安蜜桃產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但由于在秦安歷史文化和蜜桃文化資源挖掘和利用方面還存在著諸多不足,致使蜜桃產業發展遇到了“瓶頸”,也未能最大程度上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桃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價值,但在秦安蜜桃的品牌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文化保護和傳承意識,對桃文化內在資源的挖掘和利用上顯得不足,缺乏全面性的規劃,當地特色旅游文化不顯著,因此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文化影響力和號召力,沒有充分認識開發和利用秦安蜜桃文化對品牌文化建設的重要價值,因而其產業經濟價值未能充分體現出來。如何留住現有的市場基礎,同時吸引更多的外地市場,也是發展秦安鄉村文化旅游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秦安蜜桃品牌只有融入當地特色文化內涵,并能夠做到對區域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才能樹立鮮明深刻的品牌形象,打造出具有差異化優勢的農產品品牌[4],以此助推秦安農文旅融合的高質量發展。
2.3" 品牌宣傳力不足,產品銷售渠道單一
秦安擁有廣大的發展潛力,但在品牌宣傳和建設方面存在著不足。在當今時代,秦安沒有將市場營銷很好地運用到農文旅融合中,以此來有效促進品牌建設。網絡營銷方面起步也晚,在營銷和宣傳方面投入不足,基本上以官方宣傳為主,市場知名度沒有完全打開,因而游客資源也相對較少。目前秦安蜜桃的銷售模式主要包括自摘自售、預訂銷售和網絡銷售模式。近年來,秦安縣雖也建立了電子商務孵化器平臺,舉辦了桃花會和果品博覽會,力圖通過多種方式促進蜜桃銷售,但這些銷售模式才處于起步階段,對蜜桃產業的輻射能力還沒有明顯的效果??傊?,秦安蜜桃目前還處于一種“等客上門”較為被動的銷售狀態,主要依靠傳統銷售模式,銷售渠道單一[4]。
2.4" 人才蓄水池不充沛,缺乏專業化和復合型人才
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人才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秦安農文旅有機融合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有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有力支撐,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提高產業發展的整體性質量。但從秦安近年來實踐發展的狀況了解到,農文旅融合發展過程中,專業化和復合型人才隊伍匱乏問題相當嚴重,尤其在旅游管理人才方面明顯缺乏,這對秦安農文旅有機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存在著直接性的阻力。盡管秦安蜜桃產業的效益有很大發展空間,但青年數量較少,絕大部分業態由中老年人經營著,缺少新鮮的血液。基層的現實條件讓優秀人才望而卻步,造成基層人才短缺,一些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動,同時外來優秀人才又難以留在鄉村。當下急需干部人才、蜜桃種植、銷售等技術人才、文化與旅游管理相關專業化和復合型人才,解決結構性供應不平衡、人才蓄水池不充沛和如何深度開發鄉村人力資源等問題。此外,農文旅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農文旅服務質量水平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秦安要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秦安農文旅有機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多措并舉,吸引更多的專業化和復合型人才回到鄉村、扎根鄉村和建設鄉村。
3" 秦安農文旅有機融合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優化
依托秦安資源,走特色化發展路徑,通過進一步打造秦安農文旅特色品牌,使其不斷增強影響力。在鄉村長期生產實踐中形成的特色資源,可以是文化元素、特色農產品或者自然風光等。特色資源是農文旅有機融合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因素。若想避免同質化開發,實現差異化地發展,就必須充分挖掘特色資源。
3.1" 強化發展蜜桃加工業,構建蜜桃全產業鏈條
深入開發蜜桃加工業。圍繞蜜桃,可以生產出蜜桃罐頭、蜜桃果汁、蜜桃果醬、桃味果奶、蜜桃果茶和桃脆片等多種深加工產品,以此來有效提升其蜜桃的附加價值。此外,中藥桃仁的營養價值和醫學價值也很高,具有止咳平喘、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等功效。
桃花還可將其加工成桃花水、桃花精油等化妝品,也可釀成桃花蜜和桃花酒。
為全面提升蜜桃的產品附加值,秦安縣劉坪鎮還建設了桃雕產品展銷及加工中心,打造“劉坪桃制”雕刻品牌,推動秦安桃產業走向個性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因此,加大對桃木梳、桃木魚等桃木各類工藝制品的扶持,政府應推行優惠政策來鼓勵當地木制品企業深入加工和開發桃木工藝制品,在每年舉行的桃花會上,還可以將其作為旅游紀念品進行展示宣傳和銷售。
秦安縣應使蜜桃生產過程逐漸標準化,推動桃產業向規?;l展,走產業化之路,進一步做大做強秦安蜜桃這一優勢品牌,助推全縣廣大果農增收致富,促進全縣經濟穩步高效發展,讓蜜桃成為秦安富民強縣的支柱性產業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力。
3.2" 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歷史,擦亮桃鄉文化旅游名片
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秦安農文旅有機融合高質量發展,應注重挖掘和保護當地特色文化內涵,為其提供動力支持。具有文化內涵的延續和傳播,才能展現出特色品牌形象和風格。促進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精神戰。鄉村旅游發展的過程中要將文化作為載體,有效將鄉村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優勢最大化發揮。秦安桃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政府應注重挖掘桃文化歷史,要將桃子的起源、發展、歷史傳說和當地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秦安本地獨特文化和歷史,深層次發掘桃文化內涵,構建獨有以及濃縮的文化IP,并利用IP效應,建立桃文化博物館。與此同時,注重文化內涵,著重提高產品設計開發的品位,開發衍生的文創產品,讓秦安蜜桃賦予當地厚重的文化色彩,進一步留住鄉村文化記憶,提升文化自信,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當地政府要精心策劃,科學規劃,有序開發特色資源,豐富鄉村多元旅游新業態,建設具有特色文化內涵的農文旅項目基地,更好地為當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當前鄉村振興及特色旅游業發展賦能。此外,從文化利用和保護的角度出發,旅游過程中,要保障文化資源的價值和體驗的完整性,避免未合理利用資源而造成文化資源的浪費。
近年來,秦安縣桃花會以花為媒,以節會友,文化搭臺,經貿唱戲,非遺文化展覽,桃花杯詩文攝影抖音大賽,不斷豐富辦會形式,著力提升活動內涵,廣攬四方賓朋投資興業,其中桃花會已成為秦安縣頗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文旅活動,有力地推動了秦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3年甘肅秦安桃花會通過“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方式,擦亮桃鄉品牌、推動文旅融合,拉動消費、服務民生。
3.3" 宣傳推廣優質蜜桃品牌,創新健全蜜桃營銷體系
秦安蜜桃銷售要打破傳統營銷模式,加大網絡、電商等現代銷售力度,建設產業孵化基地電商直播中心,利用“互聯網+”,大力發展網紅直播經濟,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提升秦安蜜桃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讓秦安蜜桃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市場,真正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支持產業。圍繞桃花會、蜜桃產業、特色美食和美麗鄉村等內容,通過各自新媒體平臺,進行個性化、多元化、互動式的宣傳,持續擴大桃鄉振興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例如,為提升秦安“中國桃之鄉”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宣傳推介秦安蜜桃等特優農產品,2023年桃花會期間,秦安縣以花為媒、以農為禮、以文促旅,通過“助增收·促振興”特優農產品展銷活動,線上線下累計銷售特優農產品470萬余元。
此次秦安縣委、縣政府以桃為媒、以節賦能,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精心組織舉辦本屆桃花會,持續提升“中國桃之鄉”甘肅秦安桃花景觀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效地促進農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
為進一步將秦安蜜桃的品牌效應擴大化,講好秦安蜜桃故事,促進當地產業興旺繁榮、百姓致富,秦安縣舉辦多屆蜜桃鑒評會。秦安縣委、縣政府也以此為契機,通過知名網站宣傳秦安,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效提升了秦安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今,電商直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鄉村振興開拓了便捷的交易渠道,同時,也為“新農人”開啟了新的致富門路,讓當地經濟“活了起來”“火了起來”,也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秦安縣要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市場為導向,將發展電商和鄉村振興高效結合起來,讓“電商經濟”的成果更好地帶動百姓增收致富。
3.4" 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激活鄉村振興“智力引擎”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3]。培養專業化和復合型的人才,要尤其注重從加大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力度進行考量,引入鄉村人才隊伍的“生力軍”。秦安縣人才工作需緊扣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從人的角度出發,著力破解人才引進難題,提高人才隊伍素質,提高復合型人才供給,不斷激發人才創業熱情和創新活力,秦安縣應進一步搶抓東西部協作的歷史機遇,聚焦三產融合,多措并舉做實、做細干部人才隊伍引進和幫扶工作,讓當地能夠給年輕人提供更好的發展“土壤”,讓人才學以致用。為推動秦安農文旅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注重和鄉村戰略和當地人才各項政策結合,促進各方面協調發展,造就高素質人才隊伍,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讓人才與崗位適度匹配,使人才的推動力充分發揮出來,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實際,緊盯關鍵領域、關鍵環節,精準引進急需緊缺人才,著力在解決人才總量不足、結構性供應不平衡等問題上實現突破。需整合多方人才,通過與政府溝通合作,以政策優惠等吸引農業產業人才和項目人才進駐,通過秦安當地自身產業資源有發展潛力、有眾多體驗內容等吸引各路人才前來,培養在地農民、村民,將其培養為一支新型職業農民和服務型人才隊伍。
對經營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也應重視,注重地方與高校合作培養專業化和復合型人才,整合各渠道資源,提供人才以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的平臺,通過人才支撐為行業長遠發展培養后備軍。農文旅融合項目的平穩推進離不開對人才的培養與管理,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投入力度,擴大專業化團隊規模,為其提供人才保障。定期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職業培訓,提高其職業素養。
4" 結束語
農文旅的有機融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秦安縣以此為鄉村發展的切入點,充分利用當地特色資源形成新的業態提高了農業及其產品附加值。今后,秦安縣將充分挖掘產業的內在潛力,以市場為導向,突出特色,提升其核心競爭力,推動當地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助力秦安鄉村振興,百姓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 滕思怡,屈正林.農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的路徑探究——以海寧梁家墩景區為例[J].廣東蠶業,2023(2):141-143.
[2]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乘勢而上書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706549.
[3] 王冬平.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路徑探究——以秦安縣為例[J].甘肅農業,2023(1):28-31.
[4] 何璐.秦安水蜜桃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分析[J].時代經貿,2020(18):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