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農村金融的發展對于農村經濟的增長起著重要的作用,該文通過構建VAR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討論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關系,找到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農村金融因素,實證結果顯示,對當期的農業經濟增長影響最顯著的是前兩期的農業經濟增長;前兩期的農村金融發展規模、發展效率2項指標對當期農村經濟增長有不同程度影響。由此得出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農村金融的高速發展推進農業經濟的高效發展。
關鍵詞:農村;農村金融;農業經濟;VAR模型;格蘭杰因果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8-0123-06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rural economy. This paperconducts empirical analysis by constructing a VAR model, 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dentifies the rural financial factors that affect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is the first two period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the scale and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two periods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impact on current rural economic growth.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e has promoted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Keywords: rural; rural finance; agricultural economy; VAR model; Granger causality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強化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投入保障……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鄉村振興促進法》中,對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提出了新要求與新方向,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等為鄉村振興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指明了新思路,全面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也對保險機構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明確了新方向,及時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
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 研究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深刻論述和全面部署,自此各地政府紛紛采取措施、落實戰略,致力于現代化農村建設。誠然,農村地區的建設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農業經濟的發展。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農業經濟高質量健康發展得到更多支持。目前,農村金融體系建設存在諸多不足,體系機制不健全、融資渠道單一等,不少融資機構為達到自身盈利最大化,對農業項目授權額度大大限制,農民群眾貸款難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農村金融機構與成熟銀行機構企業等相比,自身短板更突出。從回歸實踐看,財政部門資金缺口大,農村經濟發展投入有限,為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金融市場的助攻力量。
1.2" 研究意義
進入改革開放新階段,社會矛盾出現轉移,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也誘發了農村金融與城市金融的失衡,全國金融市場出現了二元結構。城市金融還是主導,而農村金融也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的發展規模、發展效率直接影響農村經濟發展。進入經濟下行周期,我國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移,農村經濟發展也趨于平緩,在此背景下,提高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從農村金融著手。通過梳理已有文獻,多數論者都肯定了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有正相關關系。本文借鑒這些研究成果,設計VAR模型進一步討論了二者的相關關系,并得出結論,為農村金融發展、經濟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2" 文獻綜述
2.1" 關于農村金融相關文獻的研究
國內學者龔關[1]認為金融改革的薄弱之處在農村地區,農村金融改革的障礙主要在于政府全面主導、直接干預農村金融。政府要轉變決策,將金融權力下放給市場,同時還要為農村金融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形成全面系統的監管網絡。代偉[2]總結了地方政府對農村金融改革關注度不足,投入少,農村金融給農業供給側改革提供支持小,并提出建議:①完善政府改革措施;②給予政策支持,尤其是金融政策;③完善地方金融組織系統。李彬[3]提出了優化地方金融改革的幾點建議:完善配套的制度、政策,為拓展金融業務與創新金融服務提供支持;深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協同合作,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唐莉[4]是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2個角度提出建議:中央政府做好頂層設計、宏觀調控,從法律制度、政策等方面入手;地方政府要放權給金融市場,不要過度干預。
2.2" 關于農村經濟發展的研究
高振[5]立足鄉村振興戰略的框架,討論了農村經濟現狀及影響,并提出優化發展策略。從制約因素看,農業基礎設施、產業結構以及科技投入影響了鄉村振興發展。并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優化策略,以推進農村地區經濟健康發展。李小琳[6]討論了農村地區經濟內生增長的問題,并結合目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現狀、不足提出了建議。王新等[7]引入具體案例展開具體分析,以河北省農村樣本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其經濟發展情況,結合SWOT分析模型,討論了農村地區的優劣勢、外部機會以及威脅。陳兆清等[8]立足農業產業融合協同的視角,就農業產業轉型提出建議:延長鏈條經營、深化農村金融改革;構建友好和諧的農業經濟環境。
2.3" 關于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相互作用的研究
國外學者Jeanneney等[9]設計了回歸分析模型,引入經濟欠發達地區樣本,討論了經濟發展和地方金融的相關關系,結果顯示:地方金融的快速且優質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發展有積極影響,前后二者具有顯著正相關關系。金融發展為農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解決農產業投資資金不足的問題。農民也可向金融機構借貸,為投資活動提供支持,從而獲得收益。投資活動的發展直接刺激了地方經濟的發展。魏雪燕[10]的研究中引入河南省樣本,設計VAR模型,對其進行實證分析。結果分析農村金融影響最顯著。王曙光等[11]提出鄉村振興建設需要完善的鄉村金融支持,并提出了普惠金融機制策略,關注地方經濟建設,強化集體經濟服務,為地方扶貧工作給予充足的金融支持。駱昭東[12]引入陜西農村為研究對象,討論了案例地區并從金融角度提出了一些發展建議。劉璐[13]也肯定了鄉村振興建設中農村金融起到主導作用,涉農金融機構整體建設失衡,目前主要是以中國農業銀行為代表,帶動農業產業升級轉型,提出建議:金融機構要主動承擔社會、農業經濟發展責任,完善農村市場的金融布局。黨振華等[14]的實證研究中引入浙江省臨海市為案例,討論了地方旅游產業發展對農村經濟的影響及目前農業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問題,提出了改善建議:優化旅游產業創新;深化農村金融體系改革。
3" 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機制理論分析
農村地區的金融發展、經濟發展是相互影響的,隨著農村地區的經濟成熟發展,刺激了金融資源分配、儲蓄資源利用等。農村金融的發展帶來有益影響,從宏觀視角分析農村金融發展可細分金融結構、金融規模、金融效率以及風險處理能力。通過這4個維度分析可精準把控農村金融的真實情況,也為制定有效金融發展策略、金融風險應對策略提供依據,已有文獻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展開豐富研究,通過調節上述指標可促進地方金融的發展,帶動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上述變量之間的影響機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3.1" 儲蓄向投資轉化率
資本單純放在銀行儲蓄是不會刺激經濟發展的,而是要想辦法將這些儲蓄資金轉為投資資金,才可拉動經濟發展。農村的金融體系完善奠定了持續健康的金融基礎,在農村金融支持下,融資者快速獲得融資,加速投資效率以及投資規模,進而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緩解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讓金融交易活動更透明,融資成本也在不斷降低。
3.2" 銀行儲蓄率
發展農村金融或發展農村經濟都需要資金,銀行儲蓄率增加,意味著控制資金總額恒定,借助資本市場讓其多元化融資,并將資金投入其他領域中,以此獲得增值發展。現實情況看,銀行推出的金融產品單一、金融服務單一,無法激發農戶存儲積極性。
綜上可知,農村金融發展評估可從金融結構、規模、效率以及風險應對4個方面著手,并落實到儲蓄向投資轉化和儲蓄率2個具體指標上,通過指標調節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4" 政策與建議
4.1" 指標選擇與模型設立
4.1.1" 指標選擇
FIR表示農村金融發展規模。運用指標評估金融規模,農村存款與農業生產總值比值。
FE表示農村金融發展效率。本文選擇了農村貸款與農村存款比值,評估金融發展效率。
RGDP表示農業經濟增長。常用的經濟增長指標是人均GDP和GDP增長率。但目前我國農村人口難以精準統計,人口基礎大,為此使用了農業生產總值與GDP的比值,以此評估農業經濟增長情況。
4.1.2" 模型的設立
考慮到農村樣本獲取難度高,樣本數量較少,為此選擇了此模型,以總生產函數給出為參考,分析了資本與經濟產出的關系,構建了如下模型
4.2" 實證分析
4.2.1" 描述性統計分析
本文的樣本趨勢圖如圖1所示。
從圖1中看到農村金融發展規模(FIR)總體呈上升趨勢,在2009年上升趨勢比較明顯,2011年有下降趨勢;此后開始穩步提升;農村金融發展效率(FE)在2006年至2008年出現短暫下降趨勢,2009年開始呈現上升趨勢,在2016年至2019年之間出現一定的波動情況,呈微微下降趨勢。農業經濟增長(RGDP)呈現上升趨勢。
對樣本數據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到表1。
4.2.2" VAR模型原理
4.2.3" 平穩性檢驗
4.2.4" VAR模型的構建
4.2.5" Granger因果檢驗
繼續對變量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分析,以此驗證農村金融發展規模、效率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從表6中可以看到,Granger 因果關系檢驗結果說明,股票市場收益率MRAC的變化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能夠引起投資者情緒指數CICSI的變化。
通過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可以得出,LNRGDP不是LNFIR、LNFE 2項變量的格蘭杰原因。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LNFE不是LNFIR的格蘭杰原因,LNFIR是LNFE的格蘭杰原因。
5" 結論與政策建議
5.1" 結論
結合VAR模型分析可看出:前兩期的RGDP較大影響了當期RGDP;前兩期的農村金融發展規模、效率不同程度影響了當期RGDP發展。
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顯示,LNRGDP與LNFIR、LNFE 2項指標都不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且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LNFE不是LNFIR的格蘭杰原因,LNFIR卻是LNFE的格蘭杰原因。由此可看出: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業經濟發展有積極影響,促進農業產業發展,進而帶動農業經濟發展。反過來看,農業經濟增長沒有顯著促進農村金融發展。而變化的原因是農村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發展不健全,信用水平不高,有很多不良資產風險,農業經濟增長并沒有留住資金,更多資金向城鎮項目發展,真正回歸至農村金融系統的資金并不多。
5.2" 政策建議
在鄉村振興戰略引導下,現代化農村建設穩步發展,農村金融體系深化改革,金融服務、金融產品緊隨其后,為農村產業發展帶來了資金支持,推動了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誠然,農村金融系統依然存在短板,制約了農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這給我們帶來啟發:農村金融與農業經濟的協同路徑必須清除障礙,實現二者交互發展,為深化體制改革貢獻一份力量。
其一,推進農業經濟發展,優化農村金融結構,拓展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引導更多閑散資金、優質資金投資農業項目,解決農業發展的融資困難。同時,政府部門可從政策、補貼、擔保等方面給以傾斜,鼓勵金融機構多多承擔農業發展的社會責任。在特定地區可嘗試進行新型金融機構建設試點活動,健全農村金融市場,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血液”。
其二,農業經濟發展沒有及時回饋農村金融發展,針對這一問題要健全金融監管體系,預防控制金融風險,實現城鎮金融的平衡發展。政府可宏觀引導,推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回饋于農村金融產業,增加金融供給量,進而為再次投資農業項目提供支持,從而形成良性的循環。
參考文獻:
[1] 龔關.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從政府主導到政府有限監管——基于中外農村金融發展史的視角[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49(1):127-135.
[2] 代偉.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背景下的農村金融改革研究[J].時代農機,2017,44(2):140,142.
[3] 李彬.農村金融、財政支農與農村經濟發展研究[J].鄉村科技,2019,(32):18-19.
[4] 唐莉.政府行為對農村金融的影響研究文獻綜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9):108-109.
[5] 高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探析[J].農場經濟管理,2018(12):47-48.
[6] 李小琳.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內生增長機制的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0):8,10.
[7] 王新,李百華.鄉村振興戰略下河北省農村經濟發展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3):175-176.
[8] 陳兆清,徐昕.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村經濟的探索與建議——基于產業融合視角的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5):1-4,19.
[9] JEANNENEY, KPODAR.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Can there be a benefit without a cost.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11-Tayloramp;Francis.
[10] 魏雪燕.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河南省1985~2014年數據的實證分析[J].金融理論探索,2016(4):75-80.
[11] 王曙光,王丹莉.鄉村振興戰略的金融支持[J].中國金融,2018(4):69-70.
[12] 駱昭東.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以陜西省為例[J].西部金融,2018(1):27-29.
[13] 劉璐.農業銀行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思考[J].農村工作通訊,2018(19):25-27.
[14] 黨振華,毛文彬,李劍勇.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金融支持著力點——以浙江省臨海市鄉村旅游業為例[J].經濟師,2018(11):188-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