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能夠提供真實的語境和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本文旨在探討在小學中高年級英語單元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價值和策略,并通過具體案例說明實施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項目式學習能夠促進學生英語語言技能、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成效。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英語單元教學;項目式學習
作者簡介:于曄,寧海縣橋頭胡中心小學建設教學點。
在小學中高年級英語單元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就是以單元主題為中心,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解決復雜的問題,以實現學生對重點知識和技能的深入掌握。項目式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單元主題的內涵,而且能夠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通過不斷探索問題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小學中高年級英語單元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價值
(一)提供真實的語境和任務
在小學中高年級英語單元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具有重要價值,其中之一是提供真實的語境和任務。項目式學習中,教師通過設計和安排涉及實際生活情境的項目任務,為學生提供與現實世界相關的學習環境。這種真實語境和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使他們感受到英語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投入度和課堂參與度。通過項目式學習,學生可以在有意義的情境中應用英語,將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運用于真實的交流和問題解決過程中。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旅行規劃項目,讓學生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風俗和交通方式,并使用英語制訂旅行計劃。這樣的項目任務能夠幫助學生將英語運用于真實的旅行情境中,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應用英語知識。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項目式學習中,學生獲得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從而增強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首先,項目式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具有挑戰性和實踐性的學習環境,能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項目任務通常涉及真實世界的問題和情境,要求學生主動探索和研究相關主題。學生需要積極尋找信息、提出假設、開展實地調研等,這些活動有助于激發他們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其次,項目式學習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合作交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通過與同伴的合作,學生能夠分享想法、解決問題、互相支持和鼓勵,這種合作學習的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其課堂參與度。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與溝通能力
通過項目式學習,學生不僅能夠在語言學習中獲得實際應用的機會,還能夠通過合作與溝通跟他人進行有效的互動。首先,項目式學習鼓勵學生合作。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通常需要組成小組,合作完成任務。這種合作過程促使學生相互協作、分享想法,共同解決問題。通過合作,學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支持,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可以共同參與討論、分享觀點和策劃實踐活動,從而提高互動和合作的能力。其次,項目式學習促進學生溝通能力的提升。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需要與組員和其他相關人員進行有效溝通,包括表達自己的觀點、詢問問題、解釋理念和反饋。通過這樣的溝通過程,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學會傾聽和理解他人的觀點。
二、小學中高年級英語單元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的策略
(一)確定項目主題
確定項目主題是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前提,因為它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應持續圍繞主題展開學習。項目主題的確定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項目主題與單元話題應有密切的銜接。如某單元的話題是出行。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教師可選擇一個與單元話題相關且與學校出行相關的項目主題,比如“我們學校的出行方式”。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本單元的核心內容,并擴展與主題相關的語言知識,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單元話題的多方面理解和把握。其次,項目主題應具有探究價值。教師應以單元主題意義探究作為前提,開展語言學習和語言實踐活動,并在運用語言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具體而言,項目主題應源自復雜情境中待解決的實際問題,而對主題的探究需要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因此,科學合理地確定項目主題對于英語學習尤為重要。項目主題確定后,學生便能夠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成效。
以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2“Ways to go to school”為例,該單元主要涉及有關描述出行方式的英語表達。在確立項目主題時,教師可以基于課程標準,培養學生描述交通工具及其使用方式的能力。項目主題可以設定為“A survey and report on our school's travel methods”。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調查活動,了解同學普遍采用的出行方式以及他們對不同出行方式的看法。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訪談、觀察和問卷調查,并收集相關數據和信息?;谒@得的數據,學生可以制作海報、撰寫報告,介紹不同的出行方式,并陳述它們的優缺點。學生可以運用英語表達技巧,描述每種交通工具的特點、如何使用以及它們對環境的影響。通過這一項目,學生可以獲得綜合運用英語的機會,從而提高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
(二)問題驅動,幫助學生梳理脈絡
項目化學習的實施應基于問題驅動,問題的設置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使問題更有趣,防止過難的問題引起學生的焦慮。項目化學習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和探索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當學生的思維陷入僵局時,教師應及時提出問題,并協助學生理清思路,完成項目的構建。
以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3“Where did you go”為例,該單元旨在讓學生學會用英語描述過去的旅行經歷。教師首先提出引導性問題,如“Have you been to a special place recently? Please describe your travel experience in English.”。教師鼓勵學生分享他們的旅行經歷,并提出細化問題,如“Which city did you go to? How did you get there? What did you do there? What do you like there?”等。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描述他們的旅行經歷,并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交流和表達。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其他同學的旅行經歷,以創造互相學習和分享的環境。學生可以扮演采訪者的角色,提出問題并記錄他人的回答。通過這種互動和社交的過程,學生不僅了解了他人的經歷,而且在分享自己經歷的同時,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三、具體課例分析
(一)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4“I have a pen pal”
在開展項目式學習之前,首先需要確定與單元主題相關的項目主題。這個單元的主題與筆友有關,所以可以確定項目主題為 “Exploring My Pen Pal's Culture”(探索我的筆友文化)。
其次,進行項目活動設計,如下:
第一階段:引入項目。教師介紹項目主題,解釋與筆友交流的重要性,并激發學生對于不同文化的探究興趣與好奇心。學生討論并分享他們是否有與他人進行文化交流經驗,并預測他們在與筆友交流時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第二階段:與筆友交流。學生選擇一個真實或虛擬的筆友,并與其進行交流。雙方可以使用電子郵件、信件、視頻聊天等方式進行交流,并分享彼此的日常生活、文化習俗和興趣愛好。學生記錄與筆友的交流內容,并就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進行反思和討論。
第三階段:文化展示。學生研究和展示自己和筆友所在國家文化的特色,可采用海報、展板、PPT演示等形式。學生可以互相點評并提供反饋,以促進彼此的學習和理解。
第四階段:筆友見面會。學生組織一個虛擬或實際的筆友見面會,面對面交流并展示他們學習到的有關文化和交流的知識。學生彼此交流經驗,分享在與筆友交流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難,并學習如何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
總之,對“I have a pen pal”這個單元展開項目式學習,可促進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在小學中高年級英語單元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和英語綜合能力。
(二)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5“What does he do?”單元
“What does he do?”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職業和工作,旨在幫助學生學習各種常見職業的英語表達。教師設計了一個名為“Career Exploration”(職業探索)的項目,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不同職業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
1.項目目標:學生能夠認識和描述不同的職業,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潛在職業方向。
2.問題驅動。
問題1: Who are you surrounded by in different professions? What are their job responsibilities?
問題2: What professions are you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Why?
問題3: Understand the English expressions of different profe-ssions and design a game or exhibition about professions.
問題4: If you were to choose a profession, what would you choose? Please explain your choice.
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學生積極參與調查和研究不同職業,并提高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
3.項目實施過程。
(1)學生展開調查活動,采訪家庭成員、鄰居或其他人,了解他們的職業背景和工作內容。
(2)學生研究不同職業的英語表達,如職業名稱、職責和技能等,并展示所得到的信息。
(3)學生設計一個關于職業的游戲或展覽,通過角色扮演或展覽方式向同學展示職業知識。
(4)學生分享自己的職業興趣和理由,并解釋為什么選擇這個職業。
在這個項目中,學生通過實際調查和研究,對不同職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他們還鍛煉了溝通和展示能力。項目式學習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培養他們的探索和合作精神,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
(三)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6“How do you feel?”單元
“How do you feel?”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情感和身體感受,旨在幫助學生學習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描述身體感受的英語表達。教師設計了一個名為“Explore emotional and physical sensations”的項目,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不同情感和身體感受,并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
1.項目目標: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情感和身體感受,并能夠用英語進行表達和描述。
2.項目設計要點。
(1)研究不同情感和身體感受。學生收集和整理與不同情感和身體感受相關的詞匯和短語。他們可以使用課本、詞典或互聯網資源來收集信息。
(2)情感日記。學生在情感日記中記錄他們一周內遇到的不同情感和身體感受。他們可以在日記中描述導致這些情感的原因以及他們的反應和應對策略。
(3)情感表達展示。學生設計一個情感表達展示活動,例如畫廊展覽、小劇場表演或圖片展示。他們可以使用藝術作品、角色扮演或口頭描述來展示不同情感和身體感受,并分享對這些情感的理解和體驗。
(4)合作學習和分享。學生在小組或全班進行合作學習,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情感日記和情感表達展示。他們相互學習和借鑒對方的想法和經驗,并互相提供反饋和建議。
3.評估和反思。教師采用多種評估方式,例如觀察記錄、學生自評或小組評估,來評價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參與度、理解程度和表達能力。學生可以通過反思日記、小組討論或口頭反饋的方式,對自己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學習成果和合作過程進行評估和反思。
通過這樣的項目式學習,學生將在一個實際、有趣和有意義的環境中探索和應用“How do you feel?”這個單元的知識內容。他們通過研究、記錄、展示和合作學習來加深對情感和身體感受的理解,并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和綜合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項目式學習在小學中高年級英語教學中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項目式學習能夠提供真實的語境和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與溝通能力。在小學中高年級英語單元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時,教師應依據課程標準確定項目主題,設計驅動性問題,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小組協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顧婧雅.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小學英語教學探索:以六年級上冊“Chinese New Year”一課為例[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2(4):194-196.
[2]劉靜儀.項目式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外研版小學英語(一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Module9 Unit2為例[J].校園英語,2022(32):99-101.
[3]顧蘇雅.項目式學習視域下的單元復習教學實踐探索:以Helping Our Parents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22(Z1):87-92.
[4]徐進霞.基于教材的小學英語項目式學習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1(12):38-44.
[5]馬琳.小學高年級英語單元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的應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