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的小學英語作業實施存在作業布置簡單機械、缺乏教師的評價反饋、作業與課堂教學關聯性差等問題。新課標背景下,科學設計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探索欲,也可以提高課堂活躍度。因此,教師在設計前置性作業時,可以分層精準設計,豐富作業內容;及時科學指導,優化作業體驗;設計激勵游戲,啟迪智慧學習;留足發揮空間,尊重奇思妙想。
關鍵詞: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設計策略
作者簡介:趙娟,南京市江寧區上坊中心小學。
新課標對提升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素養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當前的小學英語作業實施存在作業布置簡單機械、缺乏教師的評價與反饋,作業與課堂教學關聯性差等問題。因此探索新課標下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的設計策略尤為必要。
一、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現狀
(一)作業布置簡單機械
當前,小學階段每個班級的容量在40到60人。由于教師自身教學任務艱巨,加之學生的學習基礎各有不同,小學英語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通常只是根據學生整體的學習情況和教學進度,簡單布置寫單詞、讀對話等作業,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進行細化設計。長此以往,簡單機械的作業布置,不僅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使學生喪失了探求新知、查漏補缺的機會。
(二)缺乏教師的評價反饋
小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需要及時給予相關的指導和反饋。反饋機制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關鍵。新課標強調要注重“教—學—評”一體化。但是由于教師沒有充足時間批改作業,及時指導小學生進行閱讀、記憶等訓練,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減弱,作業中的錯誤卻慢慢積累增多。
(三)與課堂教學關聯性差
課堂與課外的有效聯系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部分教師對于作業設計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在布置作業時,未對作業進行前瞻性和實效性研判,只是主觀布置作業,造成作業與課堂教學之間缺乏合理的統籌和對接。例如,有的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給學生布置了大量的記憶單詞、朗讀練習等機械作業,讓學生精疲力盡,卻無法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
二、設計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的意義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而作業是學生查漏補缺,認真反思的重要途徑。但是當前小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往往承受的心理壓力比較大。而設計前置性作業,就是將作業前移,秉承“先做后疑,先思后學,先知后研”的理念,引導學生提前用心、用情、用功感知。通過前置性作業,學生做好課堂學習的準備,隨后通過課堂啟發,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
(一)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科學設計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能夠使小學生借助作業,發現課堂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從而減輕重復性、機械性的勞動,增加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和創新性,使小學生在作業完成過程中,逐步提高個人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與邏輯能力。比如,教師布置觀看英語視頻動畫的前置性作業,使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提前了解課堂學習內容,自主發現知識點、疑惑點、好奇點,激發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二)增強學生的求知探索欲
求知欲是人類不斷學習和進步的原動力。設計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有利于推動小學生由淺入深地探索新知,激發其深層次的語言和思維潛能。同時,前置性英語作業設計有助于幫助小學生改變機械、被動、后置練習的學習習慣,提前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從而激活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望。
(三)提高學生的課堂活躍度
課堂活躍度直接影響著小學生課堂學習的情緒和感受,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通過完成前置性作業,小學生可以提前了解課堂教學內容,提前謀劃學習過程,做好課堂學習準備,提前思考問題,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更容易跟隨教學節奏認真聽課,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促進課堂學習高效化、精準化,還能鍛煉學生捕捉課堂重點知識的能力,提高課堂活躍度。例如,小學英語教師向學生推送英文對話音頻,引導學生提前感知課堂教學內容,這不僅可以鍛煉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夠鍛煉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聽力水平,提升教學效果。
三、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的設計原則
新課標對學生的聽、說、讀、寫平衡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時新課標強調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習策略和思維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之前,提前準備,提前適應,提前感知,提前學習,為課堂學習作鋪墊,從而實現高效學習。因此,英語教師在布置前置性作業時,可以從以下幾點把握設計方向。
(一)以學情為圓點
學情是教師布置作業的前提和基礎。新課標背景下,在展開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設計時,教師應結合新課標要求,提前研究學情,設計貼合學生實際需求的作業,如控制好前置作業的難度、數量等,確保前置性作業能夠精準服務課堂,輔助學生更好地學會、弄懂課本知識要點,而不是為了作業而作業,為了前置而前置,陷入“作業越少越好,越新越好”等誤區。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7 “At weekends”時,教師要提前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詞匯量,結合教學目標,設計幾項選擇性前置作業。如讓學生精心安排自己的周末活動,并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家人。另外,也可以讓學生提前熟悉課本內容,并用課本內容與家長進行對話練習。其次,通過查詞典理解不懂的生詞及用法。可以與家長一起探討研究,也可以借助網絡視頻或者文字介紹等進行新知識的預習。
(二)以興趣為半徑
興趣是開啟快樂課堂,高效學習的鑰匙。學生一旦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學習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因此,英語教師要以興趣為半徑,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內心感受和體驗。與此同時,結合學生近期的學習狀態、心理特征、個性愛好,以及對英語知識掌握程度,合理把握作業的數量、類型、難易程度。通過聽、說、讀、寫、畫、演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以物質獎勵、精神鼓勵等手段,優化作業設計效果,讓學生在輕松地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學習樂趣。比如,小學生通常喜歡奧特曼、芭比娃娃等玩具,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嘗試用tall 、short、 arm、 foot等英語單詞向家長介紹這些玩偶的外部特征。
(三)以互動為方向
及時的互動和反饋,是激勵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或者目標的重要手段。在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的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作業的互動性。互動方式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或者學生與家長、學生與教師之間。通過互動反饋、互相協作,增加前置性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和生動性。比如,可以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利用字母卡片來比賽拼寫單詞。
四、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的設計策略
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求知探索欲,提高課堂活躍度。那么具體如何來展開操作呢?
(一)分層精準設計,豐富作業內容
新課標對學生素養的要求明顯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時,做到分層精準設計,豐富作業內容。小學英語教師之間可以進行合作,對不同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合作設計分層前置性作業,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前置性作業,使學生都能夠自由地享受做作業的過程,同時提高自身英語能力,輕松感知、體驗、學習和運用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發展跨文化溝通和交流能力,不斷完善語言思維能力,提升人文素養。例如,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1“I like dogs”時,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難度、風格的前置性作業供學生選擇。難度系數比較低的作業可以是推送英文視頻,要求學生朗讀和模仿。難度中等的作業可以是讓學生熟悉單詞,并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拼讀。難度最大的作業可以是讓學生結合生活日常事務,與家人進行對話。
(二)及時科學指導,優化作業體驗
新課標強調“教—學—評”一體化設計。也就是說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將評價貫穿英語課程教與學的全過程。因此,評價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加之小學生由于自身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都不成熟,在布置前置性作業完后,教師和家長需要給予學生及時科學的指導、評價、反饋,幫助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發現疑惑點和欠缺點,進而找到自身努力的方向,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此外,還可以建立學生合作學習小組,學生之間進行互幫互助、合作探究,互相批閱作業,使小學生體驗到學習和作業的樂趣美好。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3“How many”時,可以布置趣味對話的前置性作業,讓學生與家人或者朋友之間練習“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 How many pens do you have? ”等類似的句型。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錄一段自問自答的英語視頻,讓同學觀看并發現其中的發音問題,提出建議等。
(三)設計激勵游戲,啟迪學生智慧
游戲是愉悅身心、啟迪智慧的重要方法。教師可以布置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理解能力、心理特征的游戲性作業,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比如,朗讀游戲,通過播放單詞的發音,由學生進行模仿、復讀。再如猜詞游戲,出示帶有語境的語句,由學生猜出未知的單詞。這樣通過有趣的游戲來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減輕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和厭煩心理,提高教學質量。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創編情景劇進行演繹,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創新學習方法,啟迪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獲得新智慧。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2“After school”時,可以讓小學生自由結組,表演一幕英文版的“放學后”情景劇。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商量研討確定劇本的內容和方向、語言、動作、神態、著裝和道具等。學生通過分角色演繹的方式,提高了語言能力,拓展了文化視野,培養了跨文化思維能力。
(四)留足發揮空間,尊重奇思妙想
學生的個人成長發展是基于之前的認知和經驗而進行知識和能力的遞增。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對相同的作業內容,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認知。因此,英語教師應該靈活設計開放性的前置性作業,尊重每一名學生的實際基礎,最大限度地包容他們天馬行空的觀點和不同程度的認知速度和理解能力,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語言敏感性,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能力發展水平和語言表達方式,助力學生英語學習。例如,在設計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7“At weekends”的前置作業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愛好和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開放性前置作業,如讓學生自己畫一幅關于周末娛樂的畫,并用英語進行描述。
(五)借助網絡資源,深度激發潛能
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核心素養不僅要求小學生具備英語聽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還要求小學生具有跨文化視野、包容開放的邏輯思維能力等。當前小學英語優質教輔資源逐漸豐富,而且相關的輔助產品和網絡服務也如雨后春筍般逐漸增加。優質的網絡英語資源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英語學習路徑,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中的優質英語資源,引導學生感受英語發音的特點,體會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與思維差別,深度激發學生的語言潛能。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6“My e-friend”的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前置作業時,可以引導學生用網絡聯系外國友人,并用英語進行對話,在真實語境中體會中外思維和文化差別。
五、結語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可以以學情為圓點,以樂趣為半徑,以互動為方向,不斷完善前置性作業設計。未來希望更多的教師投入英語作業設計研究中來,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激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胡艷玲.巧設前置作業" 妙提學生素養:淺談農村小學高年段英語前置性作業有效設計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18(23):92.
[2]孫旦.PBL理念在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設計中的應用策略[J].現代教學,2020(S2):49-50.
[3]孫旦.PBL理念在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設計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下旬),2020(8):4-5.
[4]沈堯.信息技術互動平臺上探究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20):49.
[5]林瑞雪.激發興趣" 內容豐富" 層次分明" 問題開放:淺談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的設計[J].知識文庫,201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