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發展數字農業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關鍵路徑,是實現我國農業強國目標的必由之路。近幾年,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在數字化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均已實現數字化。但仍存在著數字化基礎信息設施薄弱、桃農數字化素養偏低、數字化資金扶持不足、數字化技術落后等現實問題。因此,必須夯實數字化信息基礎設施、提升數字化桃農素養、加大數字化資金扶持、推動數字化技術創新,進一步推動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
關鍵詞" 數字化發展;水蜜桃產業;無錫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數字農業是我國由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關鍵支撐,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數字農業是將信息作為農業生產要素,用現代數字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農業數字化發展能夠實現運用數字技術科學管理農業生產、儲藏運輸、流通交易等各個環節,為農業產業鏈提供一體化決策,降低農業生產風險和成本,實現農業精準化、現代化生產。同時,農業數字化發展還可以實現對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改造升級,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延長產業鏈條,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農業產業數字化發展,多地已出臺相關政策文件,開展一系列數字農業專項研究,推動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引領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無錫陽山水蜜桃是我國國家地理標志品牌,其產業從生產到銷售、從物流到售后等多個環節都已采用先進的數字化管理模式,數字技術更是應用其中,為其發展賦能。要進一步推動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高質量發展,實現數字化農業和數字經濟的共贏。
一、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成果
無錫陽山水蜜桃是中國四大名桃產區之一,有百余年栽培史,以果形大、色澤艷、香氣濃、汁多味甜、入口即化名揚四海,迄今已獲得中國十大名桃、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江蘇省十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多項榮譽。近年來,陽山鎮始終堅持走科技興農之路,堅定不移走現代農業新路,促進數字經濟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把智能化、數字化發展的思路和技術應用到各個環節,貫穿整個產業鏈條。數字化發展為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賦能,為農業產業發展注入了綠色“智慧基因”,為鄉村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生產數字化
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在生產環節的數字技術包括水蜜桃種植監測管理系統、水肥一體化系統、農藥殘留檢測系統、病蟲害智慧預警發布系統、氣象環境檢測系統、專家遠程協作系統等。通過智能平臺和桃園大數據運算,可以實時監控桃園整體情況、作物生長情況、病蟲害的發生狀況和工人工作情況,有效發布預警,實施綜合綠色防控,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節約用水、高效施肥、對各種病蟲害進行有的放矢的預防監測和治理,最終達到增產增收的目標。
(二)銷售數字化
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在銷售環節的數字技術包括水蜜桃市場監測系統、水蜜桃電子交易系統、電商銷售與客服系統、智能分揀包裝系統、智慧物流管理系統等。其中,陽山水蜜桃的包裝環節采用數字化、現代化管理模式,配備自動打包機設備、打包加工流水線、恒溫保鮮庫。為了保證質量,每一顆水蜜桃都經過嚴苛的質量檢測和品質把控,運用區塊鏈技術,將陽山水蜜桃的種植產地、生長環境、采摘日期以及銷售平臺等各個環節信息上鏈,讓陽山水蜜桃從“種”到“賣”的全過程信息一目了然,實現防偽溯源。同時,積極利用各網絡平臺,推廣電子商務應用,實現通過互聯網直接將水蜜桃銷售給消費者,并開通綠色服務通道,提供售前售后的全程服務保障,實現從田間到舌尖的信任。
二、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數字化信息基礎設施薄弱、桃農數字化素養偏低、數字化技術落后、數字化資金扶持不足等問題。
(一)數字化信息基礎設施薄弱
數字農業在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的應用以互聯網為基礎。陽山鎮人口居住分散,信息化、網絡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導致數字農業在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中得不到快速應用推廣。主要表現在:一是信息服務體系不完善。盡管陽山鎮通光纖和4G網絡覆蓋率幾乎實現100%全覆蓋,但事實上農村地區通信設施相比城市較為落后,仍然存在網絡速度慢、成本較高和信號覆蓋不穩定等問題。二是SIM卡通信傳輸限制。在無人機植保飛防定位過程中,必須借助 SIM卡流量來完成數據傳輸。然而SIM卡流量比互聯網數據傳輸成本相對較高,傳輸的范圍受限于通信網絡的覆蓋范圍,如果通信網絡覆蓋范圍不足或者信號不穩定,將會影響SIM卡通信的傳輸質量和速度。
(二)桃農數字化素養偏低
一方面,桃農老齡化嚴重,青壯年勞動力流失。陽山鎮人口存在嚴重的空心化和老齡化問題,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桃農以婦女和老年人為主,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這類人群思想相對保守,風險意識較差,且由于體力和經濟原因,他們承擔風險的能力也較弱。同時,他們對新技術的接受和認可程度較低,這些都進一步影響了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的數字化發展。另一方面,桃農文化程度不高,網絡技能缺乏。大多數桃農學歷和文化水平較低,對新技術的接受和學習能力較弱,導致農村出現大量的“數字貧困戶”。面對生產環節中的自動控制、自動數據采集等數字化技術,人工智能、互聯網等專業化、信息化平臺,會出現本能的恐慌;面對銷售環節的電子商務交易由初級向高級發展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數字化發展使大部分桃農無法適應,數字農業在水蜜桃產業的應用轉型升級難度較高。
(三)數字化資金不足
一是數字化投入不夠。數字農業技術成本較高,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目前,許多物聯網元器件不僅造價高,而且運營維護成本也居高不下,普通小規模桃農出于成本收益考慮,無法且不愿承擔大量的成本和較高的風險;另外,與人工相比,數字技術邊際效益偏低,導致生產經營主體推動數字化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二是資金投入主體比較單一。由于陽山水蜜桃產業投資回報周期長,原料成本高,利潤空間小,投資回報率低,加之水蜜桃保質期較短,極易腐爛,導致大部分私人資本不愿對其進行投資,整個行業缺乏資金支持,數字化發展動力遠遠不足。三是數字農業資金扶持方面的政策和項目缺乏。江蘇省數字農業相關政策的確立、相關資金和建設項目的投入都較少,農民的自主投入更是幾乎沒有,導致數字技術迭代不及時、覆蓋率低,同時,也限制了適宜陽山水蜜桃產業的核心技術的攻關。
(四)數字化技術落后
近年來,我國農業數字化技術雖然取得了較快發展,但相對于農業發達的國家而言,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技術落后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品種選育技術尚未攻克。品種選育技術對于水蜜桃產業非常重要,優質品種是水蜜桃產業的關鍵。但是,陽山鎮當地目前還沒有一個專業的桃種研究機構,主要是通過與其它機構的合作來研發。在國際交流合作中,陽山鎮也缺乏與擁有極強育種能力的日本的交流與學習。二是部分數字技術脫離產業實際需要。盡管目前陽山水蜜桃產業多項數字化技術實現了從遠程監測到實時反饋再到專家遠程協作制定方案的數字化工作流程,但當實際的各種自然災難突發時,現有的數字技術并不能及時、準確、靈活應對其復雜獨特的情況,極易造成規模化損失。三是數字技術控制精度差。我國用于農業生產的數字技術雖有較快發展,但總體來說還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數據傳輸速度慢、傳感準確度低、指令下達滯后等問題。
三、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優化路徑
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必須抓住機遇,加快推動數字化發展和傳統水蜜桃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無錫陽山水蜜桃產業競爭力。
(一)加快數字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經濟發展,基建先行。無錫應以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引擎,根據農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基本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數字化信息基礎設施布局,夯實陽山鎮數字農業基礎。一是建設一批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在現有4G網絡和光纖入戶的基礎上,實施寬帶通信網、移動互聯網、數字電視網等基礎網絡設施智能化和綠色化升級改造,并對區域內的基站進行布局,推進5G網絡和千兆光纖寬帶等未來網絡設施建設。二是發展一批技術促進新基建。將新的數字化、信息化技術融入到傳統的信息基礎設施中,比如將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與傳統的信息基礎設施有機融合,使原有的信息基礎設施變得更加高效、智能和靈活。三是打造一批多產業融合的信息基建。以農村經濟發展為依托,整合政治、文化、生態各方面信息化建設;以數據整合與共享為手段,整合各級各部門數據資源,建立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以數字鄉村基建跨界融合為手段,打造農村數字化公共服務新體系。
(二)提升桃農數字化素養
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離不開人,打造高水平數字化桃農隊伍,需要在人才引進和培訓體系建設方面不斷加強。一是以發展水蜜桃數字產業為契機,大力引進相關人才,建立人才梯次隊伍。積極與工農類高校、農科研院所、農業技術企業等數字技術基礎雄厚的機構開展合作,加大對“桃農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注重對青年返鄉創業人才的培育,引導有志于水蜜桃產業發展的青年返鄉創業,吸引和培養一批在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的科創領域帶頭人。二是加強對桃農的數字化培訓。目前,陽山水蜜桃產業桃農學歷水平偏低,因此,要為桃農設置數字農業知識、電子商務、數字技術等專業課程,開展數字農業技能培訓,提高桃農對數字農業的了解、接受和應用能力。同時,加強對直播電商等新銷售模式的培訓,激發桃農熱情,拓展銷售空間,探索新渠道,營造數字農業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
(三)加大數字化資金扶持
數字農業生產要素優化配置離不開資金支持,面對陽山水蜜桃產業資金不足的問題,政府應發揮主力作用,保障陽山水蜜桃產業發展擁有充足的資金扶持。一是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為促進數字農業建設和智慧農業發展,各級政府應設立專項資金,資助參與農業生產和流通環節的數字型試點企業;加大對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和使用的扶持力度,從而為農業數字園、智慧園等示范基地提供穩定的財政投入。二是創新融資模式。政府應與社會資本加強合作,調動社會資本參與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積極性,推動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以社會資本、農戶入股為輔的“政社企”共建新格局。三是構建多級金融投資支持體系。制定優惠政策,對向水蜜桃產業投資的企業在融資、稅收、土地供應等方面給予一定優惠,吸引社會資本對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進行投資。同時,引導金融機構繼續探索綠色債券等信貸方式支持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
(四)推動數字化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推進農業數字化的關鍵,因此,突破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技術“卡脖子”問題是推動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關鍵。一是打造陽山特有品種名牌資源庫。不斷改進種植栽培技術,加強對水蜜桃果實外形、營養價值的質量檢驗。通過提高品質、提升價值,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抵御外部環境對陽山水蜜桃產業的沖擊和影響,保持水蜜桃產業核心競爭力。二是數字賦能陽山水蜜桃產業升級。根據桃農生產的需求,因地制宜地推進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在現有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上進行改造升級,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讓陽山水蜜桃生產依靠科技進入機械化、自動化狀態。三是推動“產學研”合作發展。積極推進數字農業技術領域的產學研合作,依托一些農業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如農科院和高校等,開展對數字農業前沿技術、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攻關,以實現陽山水蜜桃產業數字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沈瀟雯,胡家琪,彭煜涵.數字農業發展賦能鄉村產業振興的路徑機制研究——以無錫陽山水蜜桃為例[J].江蘇科技信息,2023,40(03):4-9.
[2]李恩付,劉飛,劉玲.科技賦能數字農業助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J].財富時代,2021(07):26+28.
[3]趙志民,李慧芝.數字賦能高素質農民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J].農民科技培訓,2022(08):19-20.
(劉 靜 江南大學法學院;王君柏系江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江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