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洋工程公司)黨委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結合海洋石油企業的主營業務特征,強化頂層設計、堅持全面覆蓋、創新運營模式、實現同頻共振,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創新,積極探索新時代海洋石油特色黨建互聯共建運行模式,得到了參戰單位的認可,形成了廣泛的共識,實現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項目實施成效“雙提升”。
海洋石油特色黨建互聯共建平臺建設路徑
針對海上平臺參戰單位黨組織隸屬關系不同、黨員隊伍結構不同、工作任務不同等情況,結合海洋石油企業特征,海洋工程公司提出了海洋石油特色黨建互聯共建平臺建設路徑。
強化頂層設計。通過加強黨委層面的溝通聯系,簽訂協議、制定方案,在各參戰單位上級黨組織層面達成共識;通過設立平臺黨建互聯共建平臺領導小組,下設協調組、執行組、宣傳組,強化組織領導,形成指揮中心。通過建立黨建互聯共建平臺工作機制,細化互聯共建工作清單和責任清單,確保海上黨建互聯共建平臺有效運行。
堅持全面覆蓋。通過向參戰單位黨組織主動延伸的方式,加強與各參戰單位黨群部門溝通聯系,實現組織覆蓋、陣地整合、資源共享,更好落實各參戰單位上級黨組織要求。注重吸納“服務鏈”上第三方用工隊伍中的黨員參與,強化平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確保黨建互聯共建輻射到平臺上每一個角落,推動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
創新運營模式。通過聯合“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上的全部參戰單位,集合各參戰單位黨建及經營需求,結合平臺重點工作任務,整合黨務工作、管理創新、人才培養、學習交流等多項功能,開展跨支部組織生活,形成“關系在企業,活動在平臺”的黨建運營新模式。
實現同頻共振。通過搭建黨建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突擊隊等載體,聯合組建由黨員干部和黨員骨干組成的攻關小組,集中力量解決安全生產、技術發展、平臺管理、隊伍建設、提質增效等方面的難題,實現黨建工作與平臺發展同頻共振。
海洋石油特色黨建互聯共建平臺的實踐
海洋工程公司選取中油海19鉆井平臺、埕海一號采油平臺為試點,探索建立黨建互聯共建平臺。
組織共建。成立由雙方駐平臺黨支部書記和支委(平臺主要負責人)組成的黨建互聯共建平臺領導小組,下設協調組、執行組、宣傳組。領導小組承擔領導職責,決策重大事項,協調相關資源,解決實施中的問題。協調組負責指導落實聯合黨建、深度融合方案,并結合項目情況,創新細化聯合黨建活動。執行組負責落實領導小組部署,制定聯合黨建、深度融合方案。宣傳組負責制定宣傳方案,總結提煉項目實施中的創新成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黨員共育。為了加強流動黨員管理,讓“服務鏈”上第三方(含勞務外包、餐廳服務等)用工人員更好融入海上平臺“大家庭”,中油海19鉆井平臺和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術中心駐平臺鉆完井監督組形成黨建聯合體,全面吸納中海油服鉆井液服務公司、一體化定向井隊等“產業鏈”上的流動黨員。天津分公司采油服務中心黨支部和大港油田第四采油廠海上生產部黨支部在埕海一號采油平臺組建黨建聯合體,堅持把修井隊伍和設備服務商(不超過3個月的施工作業)中的流動黨員、南聯公司的配餐人員和醫生中的黨員、第三方用工中的黨員,吸收到黨建聯合體中,一起參加黨的集中教育、過組織生活、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等等,強化黨員身份觀念,擴大黨員共育范疇,引導其在工作中切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障平臺生產安全優質高效。
素質共強。中油海19鉆井平臺黨建聯合體針對各參戰單位作業特點,組織作業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安全風險識別分析、安全管理文件的交接,不定期開展行業先進技術的交流學習、提高作業時效的現場研討,打通甲乙方、服務商之間的技術壁壘。埕海一號采油平臺黨建聯合體通過聯合開展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應急演練等活動,推動各方人員學理論、學技能,既培養員工熟練掌握本崗位工作,又能了解其他崗位的工作內容和風險點源,增強各個崗位之間的聯動協調,形成一人會多崗、多崗成平臺、中控懂現場、現場會中控的生動實踐。

安全共防。中油海19鉆井平臺黨建聯合體,利用餐廳和會議室等員工聚集地,視頻播放海上安全風險事故和經驗做法。堅持實施安全計分制度,組織開展“四不傷害”安全活動,得到平臺全體員工的認可。埕海一號采油平臺黨建聯合體,在生產區、生活樓、中控室等關鍵部位設立隱患報告箱,鼓勵全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每周例會評選優秀隱患報告線索,對有價值的問題或建議進行獎勵,激勵全員參與隱患共查共改。建立由黨員帶頭、全員參與的風險識別模式,制定和落實防控措施,提高全員安全風險識別能力,保證平臺安全風險平穩受控。
健康共守。中油海19鉆井平臺黨建聯合體全方位關注每一位員工的思想動態及家庭狀況,建立員工家庭檔案,有針對性地解決員工“急難愁盼”問題。特別關注工作時間長、崗位勞動強度高、思想波動大的崗位,開展“一對一”談話;提供衛星電話、移動網絡等,暢通員工與親人的溝通渠道,緩解心理壓力。埕海一號采油平臺黨建聯合體,利用平臺心靈驛站,一對一、面對面地跟員工交心交流,針對因疫情在平臺作業超過28天的員工,進行心理測試和心理疏導,消解員工煩躁情緒。安裝信號基站,增強手機通信信號,方便員工與家庭溝通聯絡,最大程度緩解員工心理壓力,確保員工身心健康、心情愉悅、生產穩定。
海洋石油特色黨建互聯共建平臺運營成效
經過全體參戰單位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四個主要成效。
打造了聽黨話、跟黨走的“聯合新陣地”。通過共學黨的理論、共聽優秀黨課、共受紅色教育、共開主題黨日,有效解決了平臺空間小、流動黨員易被忽視、黨建資源較分散等問題,形成“捆綁助學、固強補弱、共同推進”的平臺黨員教育管理新格局,深化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貫徹,確保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打通了基層治理和基層黨建的“最后一公里”。按照“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原則,讓參戰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在黨建聯合體中有參與權、話語權、組織權,有利于統籌利用服務資源、人才資源、管理資源、設備資源,推動由“散”到“聚”的資源共享。通過建立“聯席會議、聯解難題、聯抓黨建”運行機制和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將原本相對獨立的參戰單位黨組織聯結在一起,將縱向的分立關系轉變為橫向的合作關系,有利于推動參戰單位思想融合、組織融合、決策融合、執行融合、監督融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形成由“小”到“大”的力量整合。通過互聯共建平臺,配強黨務力量,規范組織生活,創新主題黨日,強化黨員意識,有效解決部分參戰單位基層黨建基礎薄弱、個別流動黨員無法接受日常教育管理等問題,有利于促進基層黨務干部之間的經驗交流,拓寬基層黨組織抓基層黨建的工作思路,構建由“分”到“合”的黨建模式。
打破了甲乙方、服務商的“自身壁壘墻”。通過基層黨組織聯合,可以有效把參戰單位黨組織的思想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黨內法規制度的要求上來,有利于平臺全體黨員形成團結奮斗的合力,打破了思想壁壘。通過加強與各參戰單位黨群部門的溝通聯系,統籌制定黨建互聯共建的任務清單和活動計劃,使平臺參戰單位都能更好履行上級黨組織賦予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打破了管理壁壘。通過黨委層面簽訂協議,制定方案,讓黨建聯合體有權建設一套平臺員工共同遵守的工作運行機制,強化政治功能建設,增強生產作業聯動性,形成互通有無、互惠互利的橋梁紐帶,打破了制度壁壘。通過聯合創建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聯合成立黨員突擊隊,全面突破“各自為戰”“單兵作戰”的傳統模式,進一步匯聚隊伍合力,促進項目高質量實施,打破了身份壁壘。
繪制了促發展、創佳績的“最大同心圓”。通過黨建互聯共建平臺,促進工作區域相同、人員熟絡、聯系緊密、合作密切的優勢充分發揮,形成海上平臺參戰單位發展共進、互利共贏的工作局面。截至目前,中油海19鉆井平臺在實施KL6-1油田10-1北WHPH平臺項目“多船競鉆、同臺打擂”活動中,與同區塊作業平臺“比著干、賽著干”,套管內起下鉆速度提升至700m/h以上,339.7mm套管下速提升至340m/h以上,對轉噴器進行改造,將井控安裝時間縮短至5小時以內,多項生產指標領跑于同區域其他鉆井平臺,被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黨委授予“新優快先鋒隊”稱號。埕海一號采油平臺以安全穩產為目標,克服時間緊、任務重、工作交叉點多等困難,連續奮戰80天,調試設備248臺次,保障平臺順利投產;聯合成立的黨員攻關小組調整優化海管外輸溫度,解決稠油輸送阻力大、波動大等海管管理難題。公司在推動平臺HSE標準化建設工作中形成了“黨員爭當先、全員齊參與”的生動局面,保持平臺安全生產秩序穩定,實現百萬工時零損失。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