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實體書店在《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指引下,創新經營模式,向專業化、個性化、特色化方向發展。彼時,全國新華書店系統正不遺余力地加快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H集團緊跟形勢,積極響應,加快經營模式創新,緊鑼密鼓地開展了賣場升級改造工作。經過3年的實踐探索,H集團融合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員工年齡老化,受教育程度不高,干部青黃不接等問題日益凸顯。
一、H集團人力資源基本情況
“十三五”初期,H集團高中及以下學歷員工人數占比高達30%以上,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占比27.85%。“十三五”末,全省在崗員工平均年齡42.13歲,其中50歲以上員工占比23.52%。古往今來,人才都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結合H集團干部員工隊伍狀況,管理培訓生(以下簡稱“管培生”)培養項目應運而生,計劃用3年的時間,招聘并培養60名管培生,充實基層干部力量。《資治通鑒》中的一句話闡明了人才培養的辯證法——“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管培生培養是一項全新的工作,H集團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把管培生培養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始終貫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培養思路,摸著石頭過河,大膽謹慎求證。
二、H集團管培生培養的主要做法
(一)思想重視與舉措落地相統一
1.在組織上強指導。成立管培生培養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領導小組職責。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分公司、總部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管培生培養計劃執行人,具體落實各項培養任務,指定專業技能強又有指導、輔導能力的骨干進行專項指導。
2.在制度上強建設。先后制定《H集團管理培訓生培養計劃實施方案》《管培生入職培訓方案》《管培生入職培訓考核方案》《加強培訓班學員管理的規定》《管培生總部培養考核方案》《設區市分公司加強管培生培養的指導意見》《縣級分公司加強管理培訓生培養的指導意見(試行)》等。
3.在管理上強措施。圍繞培養計劃目標要求,組建臨時支部、臨時班委,由學員承擔相應工作,加強班級日常管理。堅持在培養上下功夫,實行輪崗培養,加強業務學習;參加實踐活動,鍛煉實操能力。
(二)融合培養與生動實踐相協調
管培生的培養、成長路徑不同于一般年輕干部,具有其特殊性,但是也必須遵循干部培養的普遍性規律。在管培生的培養使用上,H集團堅持雙管齊下:一是遵循干部培養管理的基本程序和規范要求,循序漸進把握年輕干部必要的臺階式、遞進式歷練。二是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注重培養管培生的跨界思維和綜合能力。
1.建立聯動培養機制。通過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培養機制,從基礎培訓到強化提升,再到實踐落地,形成培養閉環,共同推動培養計劃落實。在三個培養階段設置不同的培養目標,逐級抓落實見成效。總部培養階段,完成管培生從在校生到職場人的角色轉換。設區市培養階段,著力提升管培生一線工作能力和實踐能力,掌握核心業務的規章制度、操作流程、風險要點。縣級分公司培養階段,加深其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培養使命感與歸屬感,提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2.安排專項培養任務。由管培生自發組織互培學習、組織讀書分享會、組建朗誦隊,參加各項活動的策劃組織,撰寫新書、作家簽售會的推文,進行全員選品、校園圖書建設調研,安排活動主持的專項考核等。培養創新意識與問題解決能力。安排管培生參加課題調研以及報告撰寫、撰寫每月思想匯報及工作小結,鼓勵管培生大膽建言獻策等。通過多樣化的培養,強化本領建設,提升管培生的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使管培生在H集團各項具體工作的落實上,能準確地理解、勇敢地表達、快速地上手、高效地執行。
(三)組織培養與自身努力相促進
管培生的成長既要靠組織培養,也需要個人努力。通過搭建平臺和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挖掘他們的潛能。同時,管培生的主觀努力是成長發展的內在條件,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涵養優秀高尚的品德,自覺提升綜合素質,為個人的成長進步打下牢固基石。
1.在學習中錘煉品格。除了日常的跟崗學習、實踐鍛煉,著力為管培生提供各類內部培訓的機會。邀請有關單位的專家教授、內部講師開展的內部培訓,也少不了管培生的身影。此外,我們謹記習近平總書記“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領導干部必須普遍掌握的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領”的教誨,在培養過程中,有意識地組織管培生參加黨校的系統培訓,通過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培養優秀品格。
2.在工作中強化素質。通過“綜合崗培養(經理助理)、給予工作決策權(建議權)、注重教練輔導、安排其他專項任務”的方式安排實踐鍛煉。以“自選任務和專項任務”為平臺,強化實踐提升,夯實管培生面對復雜局面、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加強“幫、帶”,注重人際關系建設。在傳統的職能制組織結構中,部門間的橫向協調性較差,通過多部門輪崗,安排導師指導與教練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幫助管培生梳理工作中的人際關系,建立必要的聯系,為今后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堅持扎根基層培養和歷練,縣級公司培養是管培生歷經時間最長,成長最快的階段。在對外工作的開拓中,分公司班子領導主動抓培養,帶領管培生深度參與工作,走訪學校、教育部門,開展業務洽談,著力培養管培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對外溝通協調的能力。
(四)內部考核與外部測評相結合
1.以內部考核為基礎。實時掌握管培生成長情況,記錄培養成果,對管培生在理論學習、業務學習、實踐鍛煉中的表現進行考評。從入職培訓開始,銜接省市縣三級聯動培養,到最后的定崗試用,逐項建立培養評價要求,全面落實考核工作。在輪崗培養中,制定管培生勝任力考核指標體系,從政治素質、擔當作為、大局觀、影響力、溝通協調、學習創新、團隊協作等十個方面,每個考核維度設計四個評價等級,對管培生的德才表現進行全面評價。在專項任務培養中,除了管培生個人能力的展示與提升考核,也對教練輔導的用心程度和實際成效進行關聯評價。同時,充分發揮設區市分公司“腰”的作用,統籌轄區管理的職能,將市公司對縣公司培養情況的評價納入考核體系。
2.以外部測評為輔助。2022年,H集團引入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啟動人才培養定制測評項目,其初衷是為了更為客觀地為管培生“畫像”,考核管培生對新時代H集團員工應具備的“九種能力”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定制化測評基于冰山模型,深度挖掘個體特質、思維方式、行為模式,能力的短板與強項,從三個層面把握:一是使命感、價值觀、基因等原動力層面;二是從思維、素質等主動力層面;三是從關鍵能力等的推動力層面。通過輔助測評,進一步提高管培生培養的針對性,也為組織的選人用人,管培生的職業定位打下基礎。
三、管培生培養的階段成效
管培生大多是95后,作為新生代員工,他們全新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對世界的思考與認識,為相對平穩的H集團現有員工隊伍提供了不一樣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和維度。隨著培養工作的逐級推進,管培生已較好地融入H集團,上手更多的工作,承擔更多的責任,隊伍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1.通過學習培訓夯實了基礎。
從入職培訓開始,學習始終貫穿管培生培養的全過程。下發學習推薦書目,要求管培生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源頭抓起,解決思想總開關的問題。入職培訓第一課即圍繞H集團的使命、價值觀、企業文化進行闡釋,在“基因層面”有效輸入、強化。從夯實思想延伸到業務學習,全面了解H集團制度、業務流程、工作方法,建立底層邏輯,通過上下級溝通、橫向業務聯系、外部市場對接,最終建立完整的認知體系。
2.通過實踐錘煉強化了技能。
培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省、市、縣三級各半年輪崗,第二階段為總部半年定向培養,第三階段為縣公司一年定崗試用,通過上下聯動培養,強化實踐歷練。培養期間,以活動為載體,讓管培生廣泛參與,從實踐中檢驗理論學習成果,強化工作技能。管培生深度參與H集團課題調研,其中物流中心調研報告、推廣全民閱讀“七進”調研等報告,得到H集團認可。制作《投標菜鳥手冊》《關于技術、服務、商務方面響應工作的基本操作指南》等,得到H集團職能部門的肯定。為分公司新入職員工授課,進行短視頻、攝影培訓,在線觀看人數達700人次。為《福建古建筑》叢書撰寫軟文,其中3篇被福建教育出版社公眾號使用。撰寫《學習強國》推送文章,其中最高的閱讀點擊量超過1100萬次。
3.通過思考總結提高了洞見。
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是不斷循環往復、逐步提升的過程。管培生的每個培養階段都離不開分享,培訓、座談、研討,大大小小數十場,在分享中碰撞火花,獲得啟發,讓思考和分享有了實實在在的力量。培養期間管培生共撰寫工作總結、心得體會超百份;參與撰寫調研報告50余份;參與短視頻制作30個;撰寫新書、作家簽售會的推文及活動報告近百篇;組織、參與讀書分享活動12場。從一開始戰戰兢兢、磕磕巴巴地說,到如今完全脫稿、流利表達,提升的不僅是膽量膽識、語言能力,更是系統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通過學思用貫通全面提升了素質。
綜合衡量實踐過程、結果、人才測評機構測評數據,經過系統性的培養鍛煉,管培生政治家的覺悟、文化人的情懷、教育家的視野、閱讀家的興趣、傳播者的技能、書寫者的思考、管理者的能力、企業家的追求、創業者的激情等九項能力明顯提高。嚴格動態管理,制定管培生退出培養的雙向選擇機制,真正將有志于為H集團服務的優秀人才留下來。
實現H集團可持續發展,唯有創新方可行穩致遠。但我們深知大浪淘沙,方顯英雄本色,要培養立得住、擔得起的干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管培生培養項目,是H集團干部隊伍建設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也是萬千新華人在“新零售”背景下,勇立潮頭踔厲奮發的真實寫照。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建功“十四五”,奮斗正當時,在青年干部隊伍培養的道路上,我們將持之以恒,篤行不怠。
(作者單位:福建新華發行(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