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均聚焦于鄉村規劃發展問題,二者在理論邏輯上具有密切關聯,在具體實踐中也相互影響、不斷促進。立足于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理論邏輯,正確認識兩大戰略的內涵,從目標、陣地、實施對象與實施路徑深入分析其異同點,結合現實情況,對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銜接過程中的難點進行歸納分析,進一步思考兩大戰略有效銜接的路徑選擇,注重從觀念、目標與規劃、政策和體制機制四個方面進行路徑優化,對于促進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鄉村振興;精準扶貧;鄉村;扶貧;有效銜接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5-0181-04
Abstract: Both th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and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lanning,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in theory and logic, and influence and promote each other in practic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and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correctly understand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wo strategies, and deeply analyz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rom the goal, position, implementation object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connec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urther considers the path choice of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the two strategies, focuses on path optimiza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concept, goal and planning,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and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effective convergence
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兩大戰略對于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意義重大。精準扶貧戰略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戰略安排,著眼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實際[1],黨的十九大又對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戰略部署,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兼顧歷史發展規律和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現實而提出的[2]。前者致力于全面脫貧農村貧困人口,后者則更加強調了促進農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這一目標。可以看出,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兩大戰略存在著一種銜接關系,它們都是基于國情與社會現實深思熟慮提出的重要戰略,在理論邏輯與現實邏輯上都具備銜接可能性與銜接可行性?;诖?,研究如何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兩大戰略,對于助力我國脫貧攻堅戰打得更漂亮十分有益。
1" 理論邏輯: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的內涵比較
立足于鄉村振興戰略與精準扶貧戰略的內涵探究兩大戰略有效銜接的理論邏輯,分別從戰略目標、價值取向、主陣地、實施時間、實施對象和實施路徑等角度分析兩大戰略異同點,從理論內涵上尋求兩大戰略實現有效銜接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有利于精準把握戰略的豐富內涵以加強戰略銜接的融洽度。
1.1" 相同之處
1.1.1" 目標追求相同
貧困的消除,民生問題的改善及共同富裕的實現,既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和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表現,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彰顯[3]。因此,從本質上來看,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的目標追求是相同的,都是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繼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根本目標來看,兩大戰略立足于實現農村農業現代化,在強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奮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中發揮實效。
1.1.2" 價值取向統一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繼提出,二者在具體推進進程中日益彰顯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和價值態度,即為其統一的價值取向。將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投放到農村地區,促進貧困村建設及貧困戶生活質量改善,這不僅能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下去,還對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起激勵作用。從本質上來講,兩大戰略的提出與實施既堅持黨性原則,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1.3" 主陣地相一致
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陣地都是貧困農村地區,貧困農村地區既是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戰略的主要戰場,同樣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美好藍圖的一大短板。從精準扶貧戰略來看,由于農村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及長期以來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多重復雜因素,當前我國的貧困問題主要存在于鄉村,精準扶貧戰略的工作重心也在農村;從鄉村振興戰略來看,則顧名思義直接將陣地鎖定鄉村,更加強調鄉村的全面建設與發展,因此貧困農村地區在當前以及此后一段時間中都將是重點關注和扶持地區[4]。
1.2" 不同之處
1.2.1" 實施時間上的不同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提出一系列舉措要求,由此明確了精準扶貧戰略的實施時間是自2013年戰略提出至2020年小康社會全面建成。自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任務以來,便在實施進程上對2020年、2035年、2050年三個重要時間節點作出要求,即沿著重要進展、決定性進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要求推動戰略實施。由此可見,在實施時間上,兩大戰略有明顯的長短之分、急緩之別、階段性與規劃性之異。
1.2.2" 實施對象上的區分
精準扶貧具有特惠性,這表現在其具有明確針對性的實施對象,即按照既定標準劃定的農村貧困人口、貧困縣和貧困區域,對于它們而言是特惠的。鄉村振興雖然局限于鄉村區域,但更強調了振興,這表示其不僅僅致力于貧困問題的解決,更關注“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全面實現,由此看來,鄉村振興戰略在整個鄉村和全體農民上是普惠的。從實施對象層面探究鄉村振興戰略與精準扶貧戰略的內涵,有助于明確兩大戰略的惠民性,根據惠民范圍針對性動態制定戰略階段性任務目標及實施路徑。
1.2.3" 實施路徑上的差別
在精準扶貧戰略實施過程中,“教育”“產業”兩大扶貧尤為重要,對標鄉村振興戰略,“人才”與“產業旺”也被視作關鍵之策。上述探究視角雖提供了兩大戰略實踐路徑的重合之處,但深究二者實施路徑依然能夠發現:精準扶貧目前主要以依靠政府提供資金、項目、干部等系列措施來實施;鄉村振興則更強調“市場開發”的作用,注重協調市場與政府的關系[5]。精準扶貧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在實施路徑上的差別進一步體現了兩大戰略理論內涵上的層次性,既相互包含,又兼具獨特性。
2" 現實審思: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銜接過程中的難點
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戰略既有趨同性、又有差異性,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現實因素影響下,有效銜接兩大戰略存在一定矛盾和難點,分別從實施主體、實施階段、減貧性質層面展開探究可以發現:實施主體的個體性與整體性特征造成戰略銜接不暢、實施階段的短期性及長期性導致銜接困難、貧困性質的絕對性和相對性使得銜接不當。
2.1nbsp; 個體性與整體性
由于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在實施主體存在一定差異,基于聚焦主體二者在銜接過程中出現了個體性與整體性銜接不暢的問題,因此基于個體與整體的差異性,在頂層設計上突出政策針對性極為必要。具體來看,一是聚焦主體差異性,精準扶貧主要面向貧困戶,而鄉村振興則相對廣泛,面向多類主體,包含有鄉村全部人口及其他外來人員等,精準扶貧戰略政策的實施要將“精準”落實好,具體到“戶”和“人”;鄉村振興政策則更要求導向性,如具體任務與項目實施,加快建設公共基礎設施、打造鄉村特色品牌文化等。二是聚焦區域差異性,精準扶貧聚焦區域主要是在貧困村,鄉村振興則不局限于精準扶貧定點區域,而是聚焦整個鄉村,在涵蓋區域建設方面,脫貧攻堅期的政策指向使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等都供給了貧困村,貧困村的建設發展及重視程度逐漸高于非貧困村,但鄉村振興需要統籌協調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即政策上更要注重區域差異性和鄉村整體性,這就對戰略政策的精確性提出更高要求。
2.2" 短期性與長期性
由于時間階段不同、目標規劃不同,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在銜接過程中還面臨著目標任務的短期性與長期性銜接的困難,兩者之間的關系不可忽視。其一,短期性目標任務,精準扶貧戰略致力于達到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間節點截止到2020年。精準扶貧是一場“攻堅戰”,要求“立竿見影”,政策上更強調實效性和精準性。其二,長期性目標任務,鄉村振興戰略致力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間節點截止到2050年。鄉村振興是一場“持久戰”,不能有“浮躁”“一蹴而就”的心態。因此,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亟需設置一個“過渡期”,既要在斷崖式返貧上做有效防范,對部分脫貧不穩固戶、邊緣易致貧戶及特殊情況返貧戶等三類特殊對象設置過渡期,又要對相應監管制度、政策及組織體系等設置過渡期,將仍徘徊在貧困線邊緣的貧困戶列為重點關注對象,進行重點幫扶[3]。
2.3" 絕對貧困與相對貧困
從減貧目標角度來看,精準扶貧戰略更關注生存性,在解決問題上主要傾向于絕對貧困問題;鄉村振興戰略則更注重發展性,在解決問題上聚焦于相對貧困問題,這體現了絕對性與相對性的難點。在精準扶貧戰略解決絕對貧困的基礎上,脫貧攻堅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貧困地區變化顯著。即便如此,農村整體性發展依然存在各式各樣尚未解決的難題,如部分貧困戶自身脫貧發展意識不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鄉村治理體系不完善等等[3],這就需要鄉村振興戰略接力續航。在不斷推進相對貧困人口脫貧的進程中,始終堅持平衡好鄉村整體性發展,全面促進鄉村各項振興事業,既要以發展的眼光、系統的思維全面統籌謀劃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又要把握好各個階段不同時間節點的重點工作,建立起有效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使得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3" 銜接路徑: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路徑優化
精準扶貧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關乎我國農村建設發展,二者的相似性使得其有效銜接成為可能,同時,差異性也表明二者的有效銜接需要精心謀劃,科學部署。因此,主要從以下觀念銜接、目標與規劃銜接、政策銜接和體制機制銜接四個方面進行思考,為兩大戰略的有效銜接提供路徑選擇。
3.1" 觀念銜接是先行條件
一方面,要提前謀劃、理順銜接思路,做好打“持久戰”的充分準備。當前精準扶貧工作下的“脫貧”成效只是現行標準意義上的脫貧,脫貧水平尚未達到較高層次,“富?!蹦繕艘采形磳崿F,脫貧工作具有持續性,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充分準備;還要提前謀劃、理順銜接思路,清晰合理的銜接思路對于實現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尤為必要,其銜接的基本思路主要涵蓋了對兩大戰略銜接的內容、方式等初步設想和操作性規劃[4],除此之外,政府、學術界、社會力量應聯合起來通力合作,針對兩大戰略有效銜接這一重要論題進行認真調研籌劃、思路設計等,同時做好面對返貧挫折等的充分心理準備和應對方案。
另一方面,要把握好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具體內涵。其一,要明確兩大戰略的有效銜接應該是自上而下、各相關部門之間的銜接,不能單單理解為某一部門的銜接。其二,兩大戰略的實施領域均包含了產業、生態、文化和人才等方面,有效銜接在這一層面上就有了更明確的內涵,即有效銜接應具體表現為從產業扶貧過渡到產業振興、從文化扶貧過渡到文化振興、從生態扶貧過渡到生態振興、從人才幫扶過渡到人才振興等,后者是前者轉型、提升后的更高層次體現[6];其三,銜接本身就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想其有序且高效,還要在組織領導、政策指向、技術支持等方面統籌協調和融合發展。
3.2" 目標與規劃銜接是實質性起步舉措
在觀念銜接的基礎上科學進行目標與規劃有效銜接是另一重要舉措、也是兩大戰略有效銜接的實質性舉措?!懊撠殹笔蔷珳史鲐殤鹇院袜l村振興戰略共同的目標任務,在脫貧攻堅進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長期性難以一步到位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由于其自身形成的長期性,“速戰速決”的戰略安排顯然難以適應其中,因此,就需要創造條件進行分階段、逐步解決。可以在2020年之后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體現精準扶貧滯留問題的解決和脫貧成效的鞏固,也可以將相對貧困地區的減貧戰略體現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過程。
由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在戰略實施目標與規劃的階段性安排和層次性安排上也要更高要求。階段性安排主要體現在兩個時間節點,一是2020年之前,將重心放在精準扶貧目標任務上,逐漸融入鄉村振興相關舉措做好銜接工作;二是2020年之后,重心轉移到鄉村振興上,做好平穩過渡工作。層次性安排要遵循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準則來開展工作[7],即根據鄉村脫貧情況在無脫貧任務鄉村開展鄉村振興試點工程,試驗可行性,從而使一般貧困地區先脫貧,以2020年為時間拐點實行減貧轉型,促進重點貧困地區進入過渡期,待逐漸轉變為一般貧困地區后,再按照既定政策資源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
3.3" 政策銜接是關鍵內容
精準扶貧戰略下,我國已經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貧困地區及人口的相關扶持政策,實行效果顯著。鄉村振興戰略下,更加傾向于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惠農政策,這也要求政策指向從“特惠”轉變為“普惠”,此時精準扶貧戰略所制定出臺的扶持政策的適用性已難以滿足實際社會需求,亟需根據實際情況加強政策銜接[8]。因此,發揮政策銜接的能動性,在路徑優化上因地制宜、靈活調試相關政策非常關鍵。
分別從留用、延用、整合和取締四個方面作出政策調整,一是留用,主要針對兩大戰略適配性部分,對已有鄉村基礎設施、基礎教育、產業扶貧、公共服務、環境整治和職業發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可堅持留用;二是延用,即延長使用該政策,在特定時期取消,主要面向過渡期,如重點貧困地區的資金政策扶持可以延長,后續問題較多的相關政策也可以持續觀察;三是整合,整合精準扶貧戰略中農村醫療保障扶貧等方面的惠民政策,將其補充進入統一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之中,促進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4];四是取締,取締臨時性政策和已完成任務的政策,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一些新的可持續的鄉村振興政策舉措。由此四管齊下促進當下政策的適配性和創新性,有利于從外部支持上加強戰略銜接穩固性。
3.4" 體制機制銜接是保障
第一,主體及動員機制銜接。兩大戰略發揮實效有兩個因素不可或缺,一是外部推力,二是內生動力。政府既是精準扶貧戰略實施的參與主體,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發揮市場主體功能的積極引導,政府、市場和社會的外部支持功能尤為重要;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自身的主體意識和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對于兩大戰略的實行同樣起到積極作用,因此,要想促進兩大戰略的有效銜接,就要從這兩方面下功夫:掌握豐富的政府信息和資源,促進政府政策、有效信息、精英人才等與農業、農村、農民精準高效對接,同時充分借助社會各界力量,調動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為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提供內生動力[9]。
第二,可行性措施銜接。對精準扶貧戰略先進性經驗與做法進行總結,以不斷縮小城鄉貧富差距為直接目的,聚焦和承續“精準”經驗和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把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目標任務和各個鄉鎮特點特色有機融合,實施個體化、特殊化、差異性的鄉村振興支持政策措施,其中,把握好農村產業發展是貧困人口增收的關鍵,也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內容[10],要在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有效銜接上下功夫;鄉村振興戰略以人才為重,在精準扶貧的基礎上,鄉村振興階段可將駐村干部等政策轉變為更為開放靈活的人才政策,鼓勵創業型人才留村發展和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等等。
第三,保障機制銜接。兩大戰略在保障機制方面有相通之處,在精準扶貧戰略保障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發展鄉村振興戰略保障機制,是兩大戰略有效銜接的保障之舉。主要可從農村基礎設施及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逐漸提升、農村人才現狀和勞力結構得到改良、農業綜合信息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等幾個方面做出創新性努力[11],同時借鑒精準扶貧階段評估考核機制的實行,因地制宜完善建立可復制、可借鑒、可輻射的鄉村振興動態評估機制,實現基本體制機制及考核評估機制的轉化銜接。
4" 結束語
要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與精準扶貧戰略的有效銜接,就要從兩大戰略的理論內涵入手,全面牢牢掌握戰略的豐富內容和獨特性,才能厘清理論邏輯,促進兩大戰略深入銜接;同時還要立足于戰略實施實際進行現實審思,進一步剖析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銜接過程中的難點,從實施主體、實施階段、減貧性質層面進行難點困境突圍,根據實施主體的個體性與整體性、實施階段的短期性及長期性、貧困性質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等特點展開深入研究;最后聚焦于優化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路徑,分別在觀念銜接、目標與規劃銜接、政策銜接和體制機制銜接四個銜接路徑上下功夫,從整個銜接環鏈上加強兩大戰略銜接的緊密性、協調性和有效性,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理論支撐和動力支持。
參考文獻:
[1] 王曉芬,饒篁.鄉土重建視閾下的精準扶貧路徑研究[J].云南社會科學,2018(3):115-119.
[2] 李孝忠.鄉村振興:歷史邏輯與現實抉擇[J].中國發展觀察,2018(Z1):54-56.
[3] 曹立,王聲嘯.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銜接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4):42-48.
[4] 張賽群.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內在關聯和有效銜接[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2):188-193.
[5] 習近平.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J].求是,2019(11):4-10.
[6] 陸益龍.鄉村振興中精準扶貧的長效機制[J].甘肅社會科學,2018(4):28-35.
[7] 管前程.鄉村振興背景下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2018(10):151-152.
[8] 章文光.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如何有效銜接[J].人民論壇,2019(4):106-107.
[9] 陳小燕.多元耦合:鄉村振興語境下的精準扶貧路徑[J].貴州社會科學,2019(3):155-159.
[10] 李曉園,鐘偉.鄉村振興中的精準扶貧:出場邏輯、耦合機理與共生路徑[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8,11(5):122-130.
[11] 劉媛媛,吳玲.精準扶貧對推進鄉村振興的價值及實現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20(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