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27/j.cnki.cn22-1215/s.2024.03.121
摘 要:大棚蔬菜種植,是利用人工保溫設施及技術,為蔬菜生長發育創設良好環境,又能夠對其進行季節性調整,以滿足廣大群眾各季節對新鮮蔬菜的需求。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降雪天氣背景,從降雪來臨前的準備工作、降雪過程中的應對措施,以及降雪天氣過后的控制策略這三個維度,深入分析大棚蔬菜管理要點,旨在提高大棚蔬菜種植效益,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降雪天氣;大棚蔬菜;管理措施
引言:大棚蔬菜憑借其安全衛生、操作方便、節約成本、適栽品種多等優勢,加之可以讓廣大群眾在冬季食用新鮮蔬菜,使其深受廣大消費者群體的喜愛。但由于天氣是不可控的,降雪頻繁、氣溫跳水等現象時有發生,容易對大棚蔬菜種植造成巨大沖擊,引發蔬菜生長遲緩、植株發黃、低溫死亡等問題,所以要采取高標準、嚴要求的管理模式,做好降雪天氣的預防和控制工作,為其提供安穩環境。
1 降雪天氣來臨的管理
1.1 收聽天氣預報
大棚種植農戶要養成良好管理習慣,堅持每天收聽天氣預報,快速掌握本地天氣變化情況,如強降雪(暴雪、大暴雪)、氣溫驟降等,以便于農戶可以做出相應緊急預防措施,如用厚土、石塊、磚頭壓實塑料薄膜與地面連接處,抵御大風天氣;塑料大棚上覆蓋草席,棚內裝有熱水的桶,抵御嚴寒天氣。如此一來,即便是出現雨雪降溫天氣,農戶也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
1.2 定期巡檢大棚
塑料大棚結構的堅固性和外觀的完整性,是保障棚內蔬菜能否在冬天降雪降溫天氣中存活的基礎,所以農戶要堅持定期對塑料大棚的巡查工作,尤其是降雪天氣來臨前,詳細檢查塑料大棚結構及外觀。如果塑料大棚局部薄膜出現松弛,為避免積雪自然滑落至該部位,應采取加固骨架方式加固緊實塑料薄膜;如果塑料大棚薄膜出現老化氧化現象,則要對大棚整個塑料膜進行更換。同時,為了提高塑料大棚穩固性,提高其抗強風、積雪能力,可以采用鋼管加固法、混凝土加固法等,并在大棚風口處用農作物秸稈堆成防風屏障,抵抗寒風[1]。
1.3 及時清理異物
大棚的塑料薄膜具有透光、保溫功能,在其接受充足陽光照射后,會持續提升塑料大棚內的溫度。一旦塑料大棚外表受到大面積異物覆蓋,將會對塑料薄膜的陽光接受率產生嚴重影響,導致大棚內部溫度上升緩慢。當遇到強降雪天氣下,外表進一步被積雪所覆蓋,加之農戶自身預防管理意識薄弱,導致塑料大棚內溫度持續降低,蔬菜植物受到凍害影響而死亡,所以農戶要及時清理覆蓋在塑料大棚表面的異物,切實提升其受光面積。
2 降雪天氣期間的管理
2.1 增強大棚光照
光照條件對大棚蔬菜正常生長產生較大影響,所以要采取科學可行方式,保證大棚內光線充足,讓蔬菜作物可以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當降雪天氣來臨后,農戶需要將覆蓋在塑料大棚表面的草席、秸稈取下,增強大棚膜表面接光率,并可以設置反光幕來增強光照效果,緩解塑料大棚室內溫度降低,有效提升棚內地表溫度,約為2℃~3℃。
2.2 做好溫度調控
針對強降雪天氣,農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棚內溫度調控:①采用覆膜技術,增加土壤表面溫度;②使用麥殼灰、草木灰等覆蓋在蔬菜作物表面,稻草、秸稈覆蓋在作物行間,降低降雪天氣下氣溫下降引發的寒害侵擾;③應根據棚內蔬菜實際生長需要,適當降低通風量,采取多層覆蓋方式,加之采用先進機械設備來提升塑料大棚內溫度,降低內部濕度,為蔬菜生長提供良好環境。
2.3 加固大棚結構
選擇高強度、耐腐蝕的骨架材料,如鍍鋅鋼管或鋁合金,提高大棚骨架的承載能力和耐久性。對于已有大棚,可以在關鍵受力部位增加支撐桿或橫梁,以增強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大棚的各連接點是結構的薄弱環節,需特別加強。采用優質的連接件,并定期檢查和維護,確保連接牢固。此外,可在連接處增加支撐結構,如交叉支撐或三角形支架,以分散壓力,增強抗風雪能力。在大棚內外增設抗風雪支撐,如增加拱形支撐架、縱向支撐桿等。這些支撐結構能夠有效分散和傳遞積雪的重量,防止大棚塌陷。大棚棚膜在降雪天氣中容易被積雪壓迫變形,甚至被風吹開。為此,可以在棚膜上增加緊固帶或繩索,并采用雙層或多層覆蓋,增強棚膜的抗壓和防風能力。在降雪天氣中,及時清除大棚頂部和周圍的積雪,防止積雪過重壓垮大棚。可以使用軟質工具,如掃雪板或軟刷,以免損傷棚膜。若積雪量較大,可考慮使用專用的除雪設備或人工輔助清除。在大棚周圍設置防雪擋板或風障,減少風雪對大棚的直接沖擊和積雪堆積,保護大棚結構。降雪天氣過后,應及時檢查大棚的各個部位,包括骨架、連接點、支撐結構和棚膜等,發現問題及時修復,保持大棚結構的完好和穩定[2]。
2.4 雪壓應對措施
定期清理大棚頂部和周圍的積雪,防止積雪堆積導致大棚承重過大。清理積雪時,可以使用軟質工具如掃雪板或軟刷,以避免損傷棚膜。對于大面積積雪,可使用專用除雪設備進行清理。在大棚內部增設臨時或永久性的支撐結構,如豎向支撐桿、交叉支撐架等,以增強大棚的承重能力和穩定性。這些支撐結構能夠有效分散積雪的重量,防止大棚塌陷。在大棚周圍設置防雪擋板或風障,減少風雪對大棚的直接沖擊和積雪堆積。防雪擋板可以有效阻擋風雪,保護大棚結構。設計和建造大棚時,適當增加棚頂坡度,使積雪更容易滑落,減少積雪在棚頂的堆積。如果現有大棚的坡度不足,可以考慮在降雪前臨時增加棚頂坡度。在降雪天氣中,通過增加大棚內的溫度,使積雪融化或減緩積雪的堆積。可以使用加溫設備,如熱風機、電熱絲等,提高棚內溫度,促進積雪融化。
2.5 灌水工作控制
針對大棚蔬菜,其對水分需求不高,農戶要協調處理好灌溉與溫度提升、濕度降低間的關系。在降雪降溫天氣下,如果采用大量灌水方式,水分蒸發吸熱勢必會引發大棚內部溫度下降,導致蔬菜面臨著凍害問題,這要求農戶要精準掌握灌溉時機,灌溉方式,澆水時間及用量。經相關研究發現,微滴灌技術既能夠調節塑料大棚內的空氣溫度和濕度,降低病蟲害問題發生,又能夠維持較高的光熱資源,有利于降雪天氣下蔬菜作物的正常生長。
3 降雪天氣過后的管理.
3.1 揭開草簾棉布
經過降雪天氣后,塑料大棚表面積雪逐漸消融,有利于提高大棚內部溫度,增加大棚表面采光面積,助力大棚蔬菜生長發育。但為了防止出現植物光合作用問題,應該先揭取一部分的草席和棉布,給予大棚蔬菜一定的適應時間,又能夠減輕棚內外溫差過大的影響。如果塑料大棚內部溫度短時間內升高,勢必會造成塑料大棚蔬菜死亡、病蟲害暴發等問題,所以要適當揭開草席和棉布,保持每天一次、每次五小時左右,最佳時間應選擇在每天下午一點開始,截止至晚上六點。
3.2 受凍應急補救
①補水,提高土壤熱容性,緩解地下土壤溫度降低,有助于恢復其冷凍組織功能;②通風冷卻,針對已經凍僵的蔬菜,不能夠采取棚內加熱操作,應在通風冷卻后,逐漸升高塑料大棚內部溫度,以避免被凍僵組織的死亡;③人工灑水,可以提高大棚溫度,阻礙凍融中游離水分蒸發,促進蔬菜作物水分吸收;④修剪枝條,應及時剪除凍死的枝條和葉片,以避免其他組織霉變,誘發病蟲害;⑤設置大棚遮陰,應在塑料大棚內設置小棚,以避免被凍僵蔬菜直接暴露陽光下組織水分的缺失;⑥補肥處理,應對凍害作業進行補肥處理,使用激素刺激蔬菜植株生長發育,加速植物體復原;⑦應采取及時有效措施,如撒上草木灰、采用煙熏法等有效方式,將塑料大棚內的病蟲害徹底殺死和清除,又能夠起到防止霜凍的保溫功效。
結論:綜上所述,系統地探討了降雪天氣對大棚蔬菜生產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我們發現降雪天氣會顯著影響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進而對蔬菜的生長和產量產生不利影響。為應對這些挑戰,我們建議在降雪天氣中采取綜合性的管理措施。特別是通過選擇抗寒性強、適應性廣的蔬菜品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棚蔬菜的抗災能力[3]。未來的研究應進一步細化各項管理措施的具體操作方法,并探索更多創新性的技術手段,以提升大棚蔬菜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的生產效率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劉海紅,帕提古麗·麥麥提.冬季大棚蔬菜要高產栽培的管理技術[J].新農民,2021(6):63.
[2]張艷.冬季大棚蔬菜的栽培及防護措施[J].新農業,2021(20):11.
[3]孫洪助,王全,姜勇,等.寒潮降雪天氣設施蔬菜管理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23,43(03):15-16.
收稿日期: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