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謂:“君子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養(yǎng)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山水和園林為歷代士人所喜愛。雖說歷來將中國園林分為皇家園林、寺廟園林和私家園林三大類型,但在名勝古跡、山水佳處也少不了亭榭樓閣的園林構筑,而私家園林造園之始即壘石為山,蓄水為池,先確定山水丘壑后再營造花木亭臺。追溯至古代,二者關系更密不可分,唐代王維之輞川別業(yè),我想應是山水中的園林及園林中的山水,應為造園者最為理想的建筑范本。

園林藝術是再造自然,融會了中華民族的哲學理念、審美觀點,是歷代文學、音樂、繪畫、詩歌、建筑等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中國山水畫論中的小中見大、咫尺千里、虛實相生、起伏開合等觀點,同樣成為評價園林中疊山理水優(yōu)劣的標尺。人們在品賞游歷園林的過程中可逐漸提高對中國文化精神的理解,也可加深對自然的認識和感悟。
歷代山水畫中具體以描繪園林為主的作品并不太多,宋人之界畫應更近于皇家園林。至元代,如倪云林之《獅子林圖》、王蒙《靜室清音圖》《一梧軒圖》才是表現江南私家園林之佳作。明代吳門畫家多有畫園林之名篇,而以文徵明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其《真賞齋圖》《拙政園三十一景圖》等都很好地表現了江南園林的特質和文人情懷。不少明清畫家以文人雅集為題的園林畫則較近于山水畫,但與其說這些畫家不善于畫較為工整的亭榭樓臺,還不如說是這些畫家對山水林泉的向往,以園林作山水也正是造園者之本旨,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借鑒和得到啟迪。
觀賞園林有動觀與靜觀之分,動觀者如覽中國畫之長卷,于長廊曲折、山石起伏、樓閣掩映間,俯仰拾趣,得移步換景之妙,這正是中國山水畫特有的觀察方法。古代畫家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從游歷中認識自然,在行動中觀察感受和思考,在山勢起伏、煙云變幻、山水回蕩、路徑曲折中認識和體會大自然的變化和韻律,將所有印象的領會進行選擇和淘汰,“搜盡奇峰打草稿”,逐漸形成中國畫特有的全景式的構圖,這也是中國卷軸畫產生的原因。所以園林寫生中,更重觀察,要在“曲徑通幽”“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的園林結構中得到啟迪,找到山水園林特有的藝術美感。如以西洋透視法來寫生園林則很難發(fā)掘古典園林的精微奧妙。

“萬物靜觀皆自得”,靜能生趣,靜能生慧。江南四季分明,園林之四季變化萬千,而日月盈虛、萬物消長、朝暉夕陰、風霜雨雪的變化,都在靜觀中細細體察其時空變化之韻律和萬物生命律動之美。“種蕉可聽雨,栽松可邀風”,草木本無情之物,與自然、宇宙相通便有無窮意趣,而造園者在園林建筑花木配置中營造了特有的藝術境界,如“留聽閣”“看松讀畫軒”等,所以在園林創(chuàng)作中應使這些特有的藝術意境和情趣得到闡發(fā)。
畫園林可以畫重檐復廊、樹影重重之全景式構圖;可借用山水畫之三遠法來表現山水園林豐富多彩的一面;也可以畫庭園一角修竹幾株、湖石一片的園林小品,繁簡皆宜,各有境界。
畫山水首先是講究畫樹石,畫園林也一樣,但畫園林之樹石和山水畫中之樹石不完全相同。首先園林以假山石為主,而江南園林之假山石首先是湖石,其次是黃石。假山石之畫法可以從披麻皴、卷云皴、折帶皴等傳統(tǒng)山水皴法中得到借鑒,但具體畫法還須根據畫面的需要來處理。太湖石從石峰單獨觀賞的角度來看可以表現其“皺透漏瘦”的特質,但作為疊石成山的湖石假山來說,則更應該注意結構轉折起伏之勢態(tài),注意整體感,忌瑣碎。石峰不妨玲瓏多姿,石山則應雄渾一體,所謂“雖由人作,宛為天開”,強調其合乎自然的一面。這既是造園者壘山之要求,也是畫假山時必須注意的。山本靜水流則動,石本頑樹活則靈。園林中之樹木雖與山水畫中樹木沒有什么大的不同,但園林中的樹木應占更大的比重。且園林中之樹木又極為豐富,品類極多,不同品種、不同季節(jié)的樹木可營造出不同的境界,所以既要注意各種樹木的不同體態(tài)特征的不同畫法,也要注意不同景物、山石廊層之間的相互掩映和協(xié)調。如前所述,畫園林構思,宜在動中觀察,而面對局部之樹石,則宜在靜中細微觀察,要注意季節(jié)變化樹木之枯榮,又要善于發(fā)現不同品種之不同美感。舉松樹為例,黑松蒼勁挺拔,白皮松婀娜多姿,五針松則繁密如蓋,各有各的特質和美感。園林中除了高大的樹木,花木及其他各種植物之配置也十分多樣。
江南地氣溫潤,四時之花可相接不斷,一些在山水畫中偶見點綴者如蕉、竹、藤花、荷蓮之類,在園林畫中同樣可占較大的比重,同樣需要仔細的研究和觀察。在園林之湖石隙處或層層轉折處,多見如三兩株芭蕉、幾竿修竹之小景等傳統(tǒng)花鳥畫之章法,所以也可借鑒花鳥畫畫法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程式。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之瑰寶,無論是北方皇家園林或南方私家山水園林,它們和黃山、三峽等自然景觀一樣成為現代人旅游和向往之地。但在現代中國畫中描繪園林的并不多,而中國古典園林中無論建筑構造、花木經營及漏窗鋪地、匾額楹聯(lián)等都是極為豐富的藝術寶庫,除了園林研究者可以研究發(fā)掘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外,山水畫家也可以從中汲取形式美感、藝術境界來創(chuàng)作出更具東方特色的園林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