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欣賞名家吳冠中的繪畫作品,感受江南水鄉的獨特景致和水墨筆法中蘊含的傳統意趣。
2.能夠運用點、線、面等元素進行創作,并結合多元化材料體驗水墨畫的多種表現形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教學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水墨畫創作經驗。
2.物質準備:紙板、卡紙、剪刀、水彩筆、墨汁、毛筆、小樹枝、滴管、果皮等。

三、教學過程
1.觀看視頻,激發興趣
教師:“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了一些好看的風景,請你觀察這些風景中有哪些元素,營造出了什么樣的氛圍?”
教師小結:“彎彎的小橋、緩緩流淌的河水、黑頂白墻的房子……這是江南水鄉的獨特景色。我國現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從小就生活在這里,他特別喜歡用水墨的方式記錄江南水鄉的美景。”
2.對比欣賞,感受風格
(1)教師展示吳冠中的水墨作品——《水鄉行》和《江南人家》,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吳冠中現代水墨作品的風格和意境。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看到畫中有許多大小不一、濃淡不一的黑白塊面。簡單的黑與白,讓畫面產生了強烈的對比。作者寥寥幾筆就展現了江南水鄉的安寧以及粉墻黛瓦的靜謐,點、線、面及色彩的點綴也讓整幅畫面充滿節奏感和韻律感。”
(2)教師接著展示蒙德里安(荷蘭畫家)的作品——《百老匯爵士樂》,引導幼兒將吳冠中的水墨作品與其進行對比觀察,感受作品間的不同魅力。
教師小結:“與蒙德里安的作品相比,吳冠中的水墨作品更接近物體的本來面貌,但又比實景更加簡練和概括。而兩幅作品的相似之處在于都很好地運用了點、線、面等元素來表現畫中的內容。”

3.材料探究,創作表現
教師展示收集到的創作材料及其用途,引導幼兒構思創作內容,并在活動室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展開創作。
教師:“欣賞過大師的作品,你們想不想也來創作一幅屬于自己的江南水鄉呢?想想看,除了毛筆,我們還可以用到哪些材料呢?”
創作步驟:
(1)用剪刀剪下一些大小、寬窄不一的紙板或果皮,刷上墨汁,用印或刮的方式畫出“人”字形屋頂和“一”字形屋頂。
(2)用紙板、細樹枝或毛筆的中鋒畫出細線來表現墻、樹枝和臺階。(教師應注意引導幼兒根據需要選擇適合型號的毛筆,并嘗試用不同筆鋒添加線條細節。)
(3)用滴管或棉簽點畫出水面、倒影及小樹葉。
(4)用水彩筆畫出人物、橋面、船只、小鳥等近景,豐富畫面內容。
4.展示、交流與評價
教師可以請幼兒為自己的作品起名字,并與同伴交流使用的材料、創作方法及創作過程中的有趣故事。
四、給家長的建議
教師可以鼓勵家長利用假期帶領幼兒游走江南水鄉,在近距離感受水鄉美景后,創作屬于自己的“水鄉之旅”作品,并請幼兒來園分享創作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