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泰安市位于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近幾年在城市環境治理中打造了一流的城市品質和宜居環境。泰安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榮獲2012年中國人居環境獎,創新出山城一體的城市更新工程建設模式。
泰安市處于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寒暑適宜,市內不僅有泰山,還有大小河流466條,分屬黃河、淮河兩大流域。泰安市很有特色,山中有城,城中見山,城市非常精致,文化韻味濃郁,山值得游,城也很值得看。本文總結了泰安市在“山城一體”的城市品質提升及治理模式創新方面的經驗,旨在為其他城市的建設和治理提供借鑒參考。
(一)泰山腳下鐘靈毓秀,好客城里景美人和
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泰安市大力開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以“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為目標,答好城市品質提升“治理卷”,多次獲專家、群眾“閱卷”青睞,城市品質提升評價結果連續邁入山東省第一方陣。一項項城市管理業務對標達標、一處處城市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帶來了山城實實在在的提升變化和群眾穩穩當當的美好生活。
近年來,泰安市聚焦文旅融合,將城市設計融入城市管理,打造蘊含泰山文化、紅色文化的城市景觀,提升建筑立面、廣告牌匾、景觀照明等藝術美感和文化內涵,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風貌。
“城市家具”如詩,彰顯人文魅力。泰安市結合公游園改造,提升景觀設施文化內涵。白鶴泉游園泰山泉文化雕刻、紅門路游園泰山詩詞展示、天書觀游園遺址文化挖掘以及南湖公園、龍澤湖公園、岱宗坊游園的紅色文化藝術小品,均將泰山文化、紅色文化與城市綠化、娛樂休閑有機結合。實施美化亮化工程,開展路燈箱變、窨井蓋彩繪工作,將一色一體的箱變和井蓋變成一幅幅色彩斑斕、別致精美的泰山文化創意彩繪圖案,彰顯了泰安“山城一體”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風貌如畫,體現藝術美感。泰安市扎實開展旅游環境優化提升行動,對泰山站廣場全面維修改造,牽頭實施青蘭高速泰安南出口、京臺高速泰安西出口綠化美化以及重要道路沿線整治提升工程,對54個點位進行景觀提升。推進靈應宮·蒿里山文旅項目攻堅突破、提質增效。強化凌亂架空線整治,明確破路埋管施工、線纜切割入地等治理標準,推行城市“六面”立體保潔,對重點建筑物立面、道路和周邊空地一體凈化。開展過街天橋景觀亮化燈飾更換、道路沿線橋及橋洞暗區補裝照明設施等6項專項維修,推動市管及各區、功能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管理的105處亮化設施應亮盡亮,提高城區亮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二)水藍景綠相輝映,生態色彩城盡染
2022年以來,泰安市加強業務領域內各類水域、綠地等開敞空間治理,以“優藍擴綠”不斷提升藍綠生態空間占比,“鳥與水相映、城與景共美”成為常態。
水環境“一張網”建設新模式,守護泰城碧波清流。泰安市城市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城市管理局”)成立泰城水環境“一張網”建設推進工作專班,高效推動水環境治理,統籌實施排水管網排查、雨污分流改造,完善城市防洪防澇體系的“一張網”建設,2022年榮獲“泰安市工作創新獎”。2024年提前完成污水管網總體排查改造任務,推進雨水、污水“各行其道”,?河、梳洗河、雙龍河黑臭水體段已達到“長制久清”要求,城市黑臭水體動態清零。在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方面,污水處理提標改造和增容擴建工程按計劃完成,向國電泰安熱電有限公司等單位提供中水作為生產補水水源,為汶河新區濕地公園景觀提供補充用水,污水資源化利用率顯著提高。同時,市城市管理局積極應對臺風及強降雨,城區積水情況比往年有明顯改善。
城市綠地“串珠成鏈”,實現城在園中、樂享園林。以“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為目標,市城市管理局逐年新建、改建、擴建街角游園、口袋公園。目前,泰安市有市級管理公游園41處,2024年又新建口袋公園6處,改造提升街角游園6處。推出“一路一景一特色”道路綠化提升,泰山大街松樹、北美海棠相映生輝,長城路山水松石竹大尺度景觀,擂鼓石大街苦楝、櫻花雙花爭艷,青年路、文化路、虎山路法桐成蔭……一條條美不勝收的城市道路,將一個個公游園“串珠成鏈”,泰城逐漸變為連綿的大公園。市民游客出門宛如置身自家“后花園”,茶余飯后的休閑也變得“有品有趣”。
(三)碧空如洗、白云朵朵;遠山含黛,近在眼前
近年來,泰安市創新工作舉措,強化責任擔當,全力參與投入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讓藍天白云常駐泰城、清新空氣常在身邊。
施工工地推行“紅黃綠”掛牌監管。按照揚塵污染防治“六項措施”標準,泰安市大力推行“紅黃綠”掛牌管理制度,培育扶植“綠牌”標準化工地,指導幫扶“黃牌”“紅牌”存在問題工地,不斷提升施工現場揚塵治理和文明施工水平。近年來,市城市管理局累計完成5個批次、180個工地的揚塵防治“紅黃綠”掛牌管理工作。將納入視頻監管平臺管理的28家渣土運輸企業、282輛渣土運輸車輛登記備案,探索實施信用等級管理。另外,加大智能監管和執法力度,創新“無人機”空中監管模式,積極推進泰城積存渣土清運處置工作,全方位提升揚塵污染防治水平。
“油煙管家”踐行“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治理新模式。為解決油煙擾民問題,市城市管理局創新開展“油煙管家”服務,開發油煙在線監控平臺,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執法人員入戶檢查餐飲企業油煙排放次數同比減少83.2%。該經驗被人民網、《中國環境報》等報道,并入選“敢當”泰安改革品牌項目庫。
“5+1”①作業模式深化道路保潔。市城市管理局指導相關單位優化作業方式,對重點區域道路增加機掃、灑水作業頻次,實施“路見本色”行動,城區機械化清掃率和深度保潔率達100%,為群眾提供良好生活居住環境。
(四)山城之美,在于其風度,更在于其溫度
一座城市的溫度體現在哪里?路口的合理分流、景點周邊的便民服務點、公園廣場的母嬰室和第三衛生間……一處處看似微小的改變,不僅方便了市民游客的日常出行,也折射了治理成色,標注了民生暖色。
精細管理讓城市更宜業宜居。以新型工業化強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契機,泰安市深入推進全域生活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實施存量垃圾治理、餐廚垃圾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建設大宗固廢基地,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助推綠色成為泰安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以公共設施管理行業助力現代服務業發展,與城建企業密切配合,加強停車場建設,做好共享單車運營監管,推動城市公廁提標便民行動,服務市民游客出行需要。對于市政道路基礎設施更新提升項目,市城市管理局堅持“一路一策”,科學施工,讓路口“微改造”服務出行“大民生”,連年提前完工,群眾出行更舒適、城市運行更快捷。市城市管理局還主導建立了全國首家城管網絡服務驛站,涵蓋公廁地圖、云游公園、旅游資訊、城管業務網上辦理等功能,方便群眾“一碼在手、出行無憂”。
善治善為讓城市更溫馨美好。市城市管理局開展居住環境駐點包保行動,由縣級干部帶隊,對10個縣(市、區)、功能區居住環境提升工作情況進行巡查督導,并對問題較多的社區重點進行調研幫扶。實施“點線融合、四級貫通”的城市治理模式,主動上門問需、整合資源解難,共開展走訪調研2100余次,解決問題4300余個,建設紅色城管社區服務驛站12處,部分城市管理“頑疾”得到有效治理。全省首創打造市城管服務驛站,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提供免費熱水、手機充電、旅游咨詢等,假期期間在景點周邊設置便民服務點,滿足群眾出行需求。目前,驛站已建成22處,服務群眾100余萬人次,入選“2022年度泰安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市城市管理局還積極推出“泰安·微城管”模塊,形成“市民隨手拍、問題快解決”的良好便民互動,累計解決城市管理問題3萬余件。市城市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視“12345”市民服務熱線辦理工作,群眾隨時反饋、城管接訴即辦、限期辦結回訪、閉環流程處置。今后,市城市管理局將重點在首次辦理工作上下功夫、再發力,切實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
(一)高標準做好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更新項目
聚焦項目實效,高質量提前完成目標任務。按照“先急后緩、先重后輕、逐年實施、良性循環”的原則和民生訴求反映等要求,市城市管理局通過實施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更新項目,實現了“街道更暢通、公園更美麗、如廁更便利”的總體目標,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東岳大街、溫泉路、靈山大街的道路提升項目分別比原定計劃提前18天、12天、8天完成。2023年12月底,改造提升的12處公游園、7處公廁先后對公眾開放。
(二)強舉措解決市民熱點難點民生問題
聚焦熱點難點,強舉措推動實事落實落地。市城市管理局會同財政、交警等部門,對群眾反映較為集中的東岳大街、溫泉路等路段進行實地踏勘,充分進行調研論證,不斷優化完善施工設計方案,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采用“一路一策、分段實施”的方式,最大限度減少道路維修給群眾出行帶來的不便。結合道路和公游園改造提升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對東岳大街與御碑樓路、東岳大街與花園路、溫泉路三友惠澤小區等30個路口及小區出入口進行標線渠化、增設車道等“微改造”,大大提升了車輛通行效率,改善了居民出行環境。
(三)全方位增強來泰旅客沉浸式體驗
聚焦城市提升,優化環境助力城市品質發展。市城市管理局牽頭實施青蘭高速泰安南出口、京臺高速泰安西出口綠化美化及重要道路沿線整治提升工程以及靈應宮·蒿里山文旅攻堅項目;對泰山站廣場全面維修改造,重點加強紅門、天外村、岱廟以及天平湖、天頤湖、方特等景點周邊環境整治;建設立體停車場、林蔭停車場等停車設施,新增停車位1400余個;推動泰城105處景觀照明設施應亮盡亮,增強游客的沉浸式體驗。
如今的泰安,山中有城,城中見山,山城非常精致,泰山文化濃郁,空氣清新、清風環繞。這也是市民群眾對生態環境宜居質量提升最直觀的感受。通過各類水域、綠地等開敞空間治理,不斷提升生態空間,鳥與水相映,城與景共美,已經成為“山城一體”的常態。
基于“山城一體”的城市品質提升及治理模式和先進做法,使擁有山城一體化的泰安走在了全國前列。具體經驗總結如下。
泰安市錨定“登高望遠、奮力爭先”的奮斗目標,以“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為工作指導,堅持“嚴真細實快”工作總要求,明確部門職責、狠抓任務落實,凝心聚力、開拓進取,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全力推進“山城一體”的城市更新工程建設。
良好城市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泰安市持續發力做好人居環境領域各項城市管理工作,用足繡花功、辦好為民事,努力提升城市品質、優化營商環境,積極為現代化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精致風貌讓“山城一體”更宜業宜居,善治善為讓“山城一體”更溫馨美好。泰安市聚焦文旅融合,將城市設計融入城市管理,打造蘊含泰山文化、紅色文化的城市景觀,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風貌。
未來,泰安市將不斷深化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提升工作,持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為全面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嚴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