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見病因之一。
一、戊型肝炎的傳播途徑
HEV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這包括因攝入了被HEV攜帶者糞便或尿液污染的水源而導致的水源性傳播,以及食用未煮熟的、受到HEV污染的動物肉制品等食源性傳播。此外,HEV的傳播途徑還包括與戊型肝炎患者親密接觸、母嬰之間的垂直傳播、通過輸血以及器官移植等途徑。
二、戊型肝炎的臨床表現
(1)急性黃疸型肝炎:常常起病較急,主要癥狀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發熱、乏力、腹脹、腹痛、厭油等。進入黃疸期后,患者會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尿液顏色變深等表現,黃疸持續2至6周后會逐漸消退,進入病情恢復期。
(2)急性無黃疸性肝炎:通常無明顯黃疸,主要表現為全身乏力、食欲減退、腹脹、肝區不適等,常為自限性,一般可自主康復。
(3)慢性肝炎:通常是指HEV RNA持續陽性3個月以上。免疫抑制患者常容易發展為慢性戊型肝炎。
(4)重型肝炎:肝臟損傷較嚴重,特別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感染HEV后容易發生急性、亞急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死率極高。另外,老年人和孕婦等特殊人群感染HEV后發展為重型肝炎的風險也明顯增高。
(5)HEV感染后肝外表現:HEV感染可引起多種肝外表現,以神經系統表現較為常見,可導致腦炎、脊髓炎、前庭神經炎和周圍神經病變等;此外,HEV感染也可誘發腎小球腎炎、急性胰腺炎、溶血性貧血及生殖系統疾病等。
三、戊型肝炎的預防
(1)切斷糞口傳播途徑。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飯后勤洗手,做到不飲用生水、不食用未煮熟的肉類食品及腐爛變質的食物。避免使用被HEV感染患者的排泄物污染過物品;若需使用,應嚴格消毒。
(2)預防血液傳播。對于那些參與獻血且可能處于戊型肝炎高風險的人群,如畜牧養殖工作者和餐飲業從業人員,建議檢測血清中HEV RNA或HEV抗原,檢查結果呈陽性者,不應獻血。
(3)接種戊型肝炎疫苗。接種戊型肝炎疫苗是預防HEV感染及其相關疾病傳播的有效手段。對于高風險人群,包括正在服用免疫抑制的患者、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育齡期女性,可考慮接種戊型肝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并保護個人健康。
四、戊型肝炎的治療
戊型肝炎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可通過自身清除病毒而自然康復。治療的主要策略是以支持治療為主,一般無需抗病毒治療。急性肝炎患者需居家或者住院隔離,確保充分休息,飲食以低脂、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主,不宜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肝功能出現顯著異常的患者,需加強肝臟保護和降低酶活性的治療;對于膽汁淤積嚴重的患者,必要時可輔以血漿置換或膽紅素吸附等輔助治療手段。對于嚴重肝衰竭患者,必要時考慮人工肝或者肝移植治療。妊娠期孕婦確診為肝衰竭后,應盡早終止妊娠。
(本文編輯 "任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