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煙對肺的不良影響,人人皆知。但對肝臟的負面影響卻知之甚少。
1.吸煙損傷肝臟的機理
煙草燃燒時可釋放數千種有害化合物,主要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煙焦油、苯并芘、有害金屬和刺激性化合物等,大多需要在肝內進行代謝解毒,對肝臟產生直接或間接毒性作用、免疫作用和致癌作用(包括吸入二手煙)。這些化學物質具有細胞毒性,能夠直接導致肝細胞的炎癥和纖維化,吸煙還會增加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它們參與并加重肝細胞的炎癥過程,從而影響肝臟功能的正常發揮。吸煙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自由基和活性氧,引起肝內的氧化-抗氧化系統失衡,促進氧化應激,從而引起自由基攻擊多不飽和脂肪酸,導致細胞膜發生脂質過氧化,直接引起肝細胞損害。對有肝臟疾病基礎的患者而言,大量吸入尼古丁可興奮交感神經及腎上腺髓質,引起血管痙攣、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從而堵塞小動脈,使肝臟的供血、供氧不足,影響肝臟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代謝解毒功能。吸煙還通過抑制淋巴細胞增殖和T細胞活性,加速淋巴細胞的凋亡,從而降低肝臟局部的免疫力和對腫瘤細胞的免疫監督作用;苯并芘、亞硝胺、放射性氡和釙等可抑制抑癌基因的表達,增加肝癌幾率;吸煙導致慢性肺病的發生,使患者長期處于缺氧或氧相對不足的狀態,肝臟隨之受累而出現炎癥,加重原有肝病病情。
2.吸煙對常見肝病的影響
2.1肝臟炎癥:香煙中的尼古丁及其代謝產物會造成肝臟損傷,導致黃素單胺氧化酶和體內代謝藥物的細胞色素P450酶的表達降低。吸煙還會間接導致肝臟微循環障礙,使肝炎患者血液流變學變化,進而影響病情。吸煙和潛在肝病患者的纖維化程度增加有關。我國研究發現吸煙與肝纖維化的加重和纖維化消退的延遲有關;此外,吸煙可能有助于維持高病毒載量并對肝臟炎癥產生更大的影響。研究均提示吸煙會影響慢性乙型肝炎肝損傷的進展,吸煙可能通過增加壞死性炎癥等級和脂肪沉積來增強病毒性肝炎的纖維化嚴重程度。對于已經肝臟纖維化的患者,吸煙還會降低肝纖維化消退的效果。煙草中含有的尼古丁通過肝肺解毒過濾,乙肝患者本身的肝臟解毒功能已相對變差,大量有毒物質在體內蓄積,進一步加重肝臟負擔。乙肝患者吸煙時會量吸入一氧化碳,妨礙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不僅易引起機體缺氧,還會加重肝內微循環的障礙,致使肝臟細胞供血供氧不足,對炎癥恢復和病毒陰轉不利。
2.2脂肪肝: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吸煙可促進脂肪肝的進展,且呈劑量依賴性,吸煙越多,胰島素抵抗越明顯,內臟脂肪蓄積越嚴重,脂肪肝的風險也更高。吸煙不僅增加脂肪肝的發病風險,還是可能發生脂肪性肝炎的因素。尼古丁引起的血管痙攣和血液變粘稠,不僅影響肝臟供血和供氧,還消耗體內的還原型谷胱甘肽,影響肝臟對脂質的代謝,使血液中脂肪增加,有害膽固醇增加,有益膽固醇減少,肝功能異常,成為脂肪肝。
2.3肝硬化:吸煙可加快慢性肝病的肝纖維化進展,但往往卻被人忽視。吸煙會增加丙肝炎癥活動程度的等級,加速肝病的重癥化如肝性腦病的發生率,增加肝硬化的死亡率。相比男性,女性吸煙危害可能更大,若一名女性煙齡在5年以上、每日超過10根,肝硬化的患病率將會明顯增加。此外,吸煙能明顯加快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纖維化進程,并且年煙草量≥10包與嚴重的肝臟組織學病變之間存在關聯。另有研究表明,煙草中的尼古丁可誘導人肝星狀細胞增殖,從而加速肝纖維化。許多吸煙的人若還同時嗜酒,這樣不僅會增加慢性肝病患者肝組織的炎癥程度,還會加快肝纖維化進程,促進肝硬化的發生或提前引發肝硬化失代償的出現。與從不吸煙但飲酒人群相比,吸煙并飲酒人群發生肝硬化的風險高3.9倍。吸煙比不吸煙者肝纖維化進展要更為明顯,表明吸煙和酒精可能具有疊加作用。在亞洲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吸煙量≥20支對肝硬化的有害影響程度甚至高于飲酒。
2.4肝癌:吸煙也是發生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香煙是4-氨基聯苯的來源,這種物質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吸煙導致的抑制抑癌基因表達下調,使得癌癥發生幾率加大。我國研究證實吸煙不僅增加肝癌的發生風險,吸煙量越大、煙齡越長、開始吸煙年齡越小,肝癌的發生和死亡風險越高。全球超過23.2%的肝癌發生可歸因于吸煙;而吸煙者歿于肝癌的風險比不吸煙者高2.4倍。吸煙者發生肝癌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1.5~3倍。吸煙與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對促進肝癌發生還具有協同作用。
2.5肝移植術后:吸煙會延遲肝移植術后患者的傷口愈合,并顯著增加術后的血管并發癥。尤其腎臟與心血管方面,吸煙是引起動脈血栓,特別是移植后遠期發生肝動脈血栓形成的重要誘因。吸煙者在接受肝移植后,出現血管和膽道并發癥的風險將增加15倍和1倍。若在接受肝移植前已經戒煙2年,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則可降低約50%。當肝供體有吸煙史時,受體肝移植后早期肝血栓形成的風險可增加2.4倍。還有對比研究發現,接受肝移植之后10年內,不吸煙和吸煙的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幾率分別為2.1%和12.7%。
2.6乙肝疫苗接種應答率:吸煙還會影響乙肝疫苗接種應答率,有研究顯示,接種乙肝疫苗13個月后,不吸煙者血清陽轉率達到94.4%,而吸煙者僅71.4%。同樣,二手煙者也可能會出現不應答或弱應答。
(本文編輯 許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