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使命所系,高校思想政治課是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關系到大學生健康成長和順利成才,長遠考慮,勢必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敗,因此,必須重視和加強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力度,其中,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是當務之急,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可以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更好地服務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改革
一、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高校思想政治課承擔著鑄魂育人使命,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高校思想政治課建設直接關系著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課程建設,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環節不僅僅有理論教學,還包括實踐教學,開展實踐教學,可以大大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可以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實踐教學環節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是基于課堂教學基礎上的,主要是以學生活動為載體的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負責向學生傳授基礎理論知識,實現將理論“內化于心”的教學目標,而實踐教學重點強化這一過程,而且要通過實踐教學環節努力實現“外化于行”的最終目標,因此,實踐教學環節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重視實踐教學環節質量。
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夠
目前,各高校正在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相關講話精神,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推進課程建設和改革,但是,部分高校沒有深入開展具體工作,其中,對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第一,校級層面沒重視思政課建設,忽視教學質量提升,沒有認識到實踐教學環節在提升教學質量中的作用。第二,一線思政課教師受傳統認識的影響,在教學中,創新意識不夠,方法機械呆板,部分教師依然堅持填鴨式教學手段,偏重課堂理論傳授。第三,部分高校由于認識上的原因,在經費預算中,沒有考慮思政課實踐教學,造成課程建設和改革缺乏物質條件。
(二)部分思想政治課教師相關業務能力不強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方面的領路人,不僅僅要系統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要具備作為教師所掌握的教學技能,其中,實踐指導能力就直接影響著教師教學效果。現實中,相當一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師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平時無法實現理論和現實的有機融合,也無法用基礎理論知識去認識和解釋所發生的社會熱點問題,嚴重影響了實踐教學指導能力。
(三)思政課實踐教學環節缺乏規范化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課包含理論講授環節和實踐教學環節,二者缺一不可,兩個環節都要在學校教學管理體系的框架下推進,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必須將思政課實踐教學和其它課程一樣納入教學管理系統,平時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指導和管理。現實中,部分高校對這一環節沒有重視,更談不上常態化管理機制,更有個別高校根本沒有安排基本的實踐環節,直接導致了學生缺乏對思政課的學習興趣,影響了思政課教學目標的實現。
(四)實踐教學組織形式有待改進
當前高校幾門思想政治課,在內容上存在很大不同,但是,這些課程要實現的最終教學目標是一致的,日常教學中相互交叉、相互聯系。因此,在思政課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中,不同課程的任課教師必須保持溝通協調,一方面堅持自身課程的特性,另一方面必須借鑒吸收其它課程的特點,綜合考慮,統籌實施。但現實中部分高校思政課中不同課程教師缺少交流,甚至是各自為戰,形式大于內容,最終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加強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課在日常教學中,必須堅持開展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中強化基礎理論,在實踐中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在實踐中實現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由于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是以校園相關活動為載體的,活動自身的特點使得實踐教學可以提升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學生可以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強化思想政治理論的認識,提升自身思想意識水平,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實踐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高校黨委必須承擔起應有責任
針對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在系統開展的過程中,高校黨委直接負責學校意識形態工作,同時也直接負責思想政治課的指導和監管任務,因此,黨委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必須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工作實踐,通過思政課,武裝學生頭腦,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政治信仰,實現全面發展。
(二)學校層面高度重視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
高校思想政治課和其它課程相比,有其很大的特殊性,承擔著特殊的使命。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講,思想政治課承擔著“鑄魂”的使命,因此,各高校從校領導到每一位教師,都要高度重視思政課,深入思考和研究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如何有效開展,千方百計為其創造條件和搭建平臺,只有全校形成合力,才能從根本上發揮實踐育人的功效。
(三)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內容設置
高校的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強化理論知識,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華傳統文化、道德標準、法治精神等內容的認識,在具體操作中,必須將這些內容合理地植入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活動中深切感受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從而達到提升思政治素質的目的,也才能最終實現思政課教學目標。
(四)重視實踐教學形式的設計和優化
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要想實現預期目標,必須重視教學形式的優化,在日常教學中,重視挖掘校園活動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學生興趣,同時,必須注意不同學生的特點,做到因人施教,因此也要考慮將實踐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與學生喜好的多元性相結合,最大程度上使學生在實踐環節中感受思政課的魅力,增加對思想政治課的認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環節,最終實現自我學習、自我思考、自我提升、自我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金朝暉.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江蘇理工學院報,2014(10).
[2]關志界.高校“大思政”教育理念及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
[3]石書臣.正確把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J].思想理論教育,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