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主義視域下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口危機新解讀

2024-01-01 00:00:00鄭豐瑜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2024年3期

[內容提要] 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人的生產”的研究,過去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定義、影響討論與詮釋批判上。這些研究對經典馬克思主義中關于人的生命與人口增長的相關內容提供了寶貴的獨特理解,同時也為后來的批判理論提供了很有效的材料來源。但是目前在馬克思主義“人的生產”理論研究中,仍然缺少對這樣一種解釋資源的科學證明:資本主義社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出現嚴重的人口危機。為了拓展“人的生產”理論的研究深度與廣度,有必要立足經典,首先論證“人的生產”是一項與社會生產密切聯系的歷史活動,其次尋找“人的生產”受到資本主義歷史環境影響的經典證據,最后結合現代宏觀經濟學,提出一種關于資本主義社會隨著時間發展人口必然減少的詮釋性觀點。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人的生產;資本主義人口危機;批判理論

[作者簡介] 鄭豐瑜,廈門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

①恩格斯受到摩爾根的研究成果啟發,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了“人自身的生產(種的繁衍)”和“生活資料的生產”這兩個關鍵性概念。前者便是本文中提到的“人的生產”,在此意義上,它與一般性的物質生產區分開來。

“人的生產”是人類文明存在的必要條件。無論什么樣的人類文明形態,其存在與發展都離不開人本身的生產,這既體現為自然生命的新舊更替,也體現為代際的更迭和社會形態的變更。所以,正如人類社會不能離開物質生產活動那樣,它也不能離開人的自我生產活動。關于“人的生產”的馬克思主義經典研究,目前國內學界主要集中在對恩格斯所描述的“人自身的生產”和“生活資料的生產”[ 1]①的詮釋上,其中包括對“人的生產”這一概念的辨析[ 2 - 4]、在恩格斯已有理論上的擴展詮釋與相關批判[ 5, 6],以及超出恩格斯原有框架的歷史唯物主義再詮釋[ 7]等。而國外學界的做法則是將“人的生產”放在純粹分析的或批判理論的視角加以研究。純粹分析的研究表現為質疑恩格斯的解讀,批判理論的研究則以女性主義和生命政治等后現代學說為主。縱觀國內外學界的研究,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生產”研究可以概括為如下三種類型:一是對“人的生產”這一經典概念的定義邊界的爭論;二是對“人的生產”理論的影響地位及其合理性的探討;三是對“人的生產”理論進行再詮釋。這些研究很大程度上豐富了經典馬克思主義中“人的生產”的研究維度,并且為我們理解、反思和批判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或反思平衡。但目前這些理論有兩個缺陷:一是大部分集中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一文本上,對其他經典的馬克思主義文本關注相對較少;二是不能很好地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上科學解釋為什么資本主義社會必然會出現嚴重的人口危機———這也是絕大多數世界文明在實然層面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當立足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首先論證“人的生產”是與社會生產有著密切聯系的歷史活動,并給出在資本主義歷史階段中“人的生產”的圖景。其次,有必要闡述“人的生產”受到資本主義歷史環境影響的經典證據,并對其進行適當詮釋。最后,鑒于馬克思主義對于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是建立在以李嘉圖、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的長期增長模型上的,加之人口問題也屬于長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將繼續沿用馬克思主義對于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態度,以現代宏觀經濟學中的新古典主義超長期增長模型(索洛模型)為研究切入點,結合關于長期資本增長和經濟共同體收入與支出的相關知識,完成關于資本主義社會隨著時間發展人口必然減少的說明。

一、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人的生產”: “人的生產”是與社會生產有著密切聯系的歷史活動

在以往的研究中,相關學者對于《德意志意識形態》的費爾巴哈篇的興趣,主要集中在批判以青年黑格爾派為代表的德國唯心主義和關于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論證及相關意識的形態批判上。但該文本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首次提出了“人的生產”這一概念,即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第一次出現“人的生產”這一概念便可以追溯到該文本上。

首先,馬克思將“人的生產”放在了人類歷史中進行探討,這是具有獨特性的原創理論。馬克思在分析一切歷史的三個前提關系的時候,就將第三個前提關系放在了人的生產上:“一開始就進入歷史發展過程的第三種關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產自己生命的人們開始生產另外一些人,即繁殖。這就是夫妻之間的關系,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家庭。這種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會關系,后來,當需要的增長產生了新的社會關系而人口的增多又產生了新的需要的時候,這種家庭便成為從屬的關系了(德國除外)。”[ 8] 5 3 2由此可見,既然家庭是社會的前一個環節和最小單元,也是一切復雜社會關系的最小有機組成,那么研究文明存在的歷史前提就必須考察家庭。而這種對家庭的考察,就自然而然進入到“每日都在重新生產自己生命”的人類活動中,即“人的生產”。馬克思用這段樸素簡短的文字向我們證明,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的“人的生產”并不是一種孤立的繁殖行為,而是與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的歷史行為。這個意義上的“人的生產”必然產生一種社會性關系,作為后來的家庭存在,也作為后來人類社會生產與歷史展開的前提存在,這賦予了“人的生產”一種基礎性的地位。

有些研究者可能會有疑惑,例如亨利希·庫諾式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們可能會說人的生產是一種自然活動[ 9]。這種質疑確實會帶來一種挑戰:如果承認“人的生產”是一項單純的自然活動,那么即使馬克思說明了它是全部歷史的前提,也不能證明目前的“人的生產”受到歷史的影響,因為一個單純的自然活動只遵循經典邏輯,它很難進入歷史唯物主義的辯證法邏輯之中。但需要強調的是,這種疑問并沒有嚴格理解馬克思的本意,馬克思確實將“人的生產”的雙重屬性在一開始就指明了。第一是將人類的一切生產方式包含在人類的生活方式的說明: “這種生產方式不應當只從它是個人肉體存在的再生產這方面加以考察。更確切地說,它是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是他們表現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們的一定的生活方式。”[ 8] 5 2 0既然“人的生產”屬于一切生產的一部分,也是關于“個人肉體存在的再生產”的重要環節,那么也要受到人類生活方式的影響。這就決定了“人的生產”與一般的社會生產具有不可否認的相互作用。第二是馬克思針對與“人的生產”相近概念的“生命的生產”所提出的特別說明:“這樣,生命的生產,無論是通過勞動而生產自己的生命,還是通過生育而生產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現為雙重關系:一方面是自然關系,另一方面是社會關系。”[ 8] 5 3 2從馬克思的原文中可以看出,象征著“人的生產”的“生命的生產”,一方面是通過勞動來進行生產資料和必要生活資源的累積,從而延續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則是通過“人的生產”來誕生新的生命。這兩者既表現出了自然屬性,也表現出了社會屬性。那是因為人類作為高級的社會動物,其文明根植于動物性的本能,但同時也建立在交往的社會活動上。至此,可以說明在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的“人的生產”便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自然活動。

其次,為了更好地說明“人的生產”的社會屬性,即它與社會生產的相互作用,馬克思還舉例說明了人的生產活動會受到其本身的物質生活影響,說明人口的增長會帶來社會需求的增長,從而推動社會的生產進步。例如,馬克思在探討意識和本能的關系中提及了人口增加和生產效率增加的正相關因素[ 8] 5 3 4,以及在探討作為交往方式的戰爭與征服中提及了人口增加和社會需求的正相關因素[ 8] 5 7 7。這些案例說明,“人的生產”與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的發展密不可分。而在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歷史環境中,馬克思已經發現了大工業將會徹底重塑一切自然關系(自然也就包括了本身作為自然關系的“人的生產”) ,并將深刻影響社會關系的變遷:“它把自然形成的性質一概消滅掉(只要在勞動的范圍內有可能做到這一點) ,它還把所有自然形成的關系變成貨幣的關系”[ 8] 5 6 6。至此,可以發現“人的生產”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影響。

綜上,在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的“人的生產”確實在《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篇中就已經被明確提出了。雖然馬克思沒有完整地論證細節問題,但這種在歷史中解讀“人的生產”的獨特雙重屬性(既是自然屬性也是社會屬性) ,它也因此不是一種單純的自然活動,而是與社會生產密切相關的歷史活動。馬克思的這種理論確實具有很強的原創性和生命力。而關于它在資本主義歷史階段的進一步解讀,則是在《資本論》這部成熟時期馬克思的著作中展開的。

二、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人的生產”:資本主義歷史階段的“人的生產”圖景

正如上文所述,對于馬克思關于“人的生產”的進一步解讀離不開《資本論》及其手稿。《資本論》及其手稿完整揭示了當時資本主義的經濟和社會運行規律,并準確把握了資本主義社會陷入生產過剩危機的必然性。馬克思在揭示資本運作規律的過程中,將受到資本主義影響的“人的生產”圖景呈現在我們面前,這主要體現在一組特殊的矛盾上:在資本主義歷史背景下,“人的生產”特別是無產階級“人的生產”,既是無產階級生存和發展的前提要素,也是資產階級賴以維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要素。這種辯證矛盾將使得無產階級“人的生產”既受到資本主義歷史環境的影響,也反過來影響資本主義歷史的進程。這也從側面揭示了“人的生產”是一種歷史活動,因為它不僅受到歷史環境的影響,而且也反過來影響歷史的發展。接下來有必要轉向無產階級“人的生產”在這組關鍵矛盾中的不同表現,然后討論資本主義社會中它是如何具體受到影響并反過來影響資本主義社會的。

首先,“人的生產”是無產階級本身生存和發展的表現。這其中的關鍵原因在于,勞動能力的最終承擔主體是人類的生命,即一代又一代活著的人。馬克思因此在探討勞動力的購買時這樣評價:“勞動能力存在于主體本身的生命力中,并且只是作為主體本身的生命活動而表現出來。”[ 1 0] 5 1 4馬克思的這種詮釋是非常正確的,因為任何商品的價值最終都來源于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類依靠商品交換維持生命和繁衍,是生產能力在人類身上彰顯自身的存在。這里需要額外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即使在發達工業社會中機器化的程度大大提升,但是一切機器勞動的最終價值創造依然無法離開人類的勞動:人類要么通過勞動創造機器,要么自身的勞動形式以機器為中介展開。故無論具體的勞動形式是否有機器參與、如何變化,都不會影響人類主體的勞動能力在人類生命中展現自身。而“人的生產”則作為無產階級運用無差別勞動能力的表現,展示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過程。

其次,“人的生產”也是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制度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資本主義想要發展就必須要獲得源源不斷的生產能力,因此勞動力人口的代際更替是必然的。但資本主義絕不會給無產階級充分發展自身的機會,它只會要求無產階級進行“人的生產”,而不過問人的發展。馬克思曾這樣揭露資本主義生產的邪惡方式:它依賴無產階級“人的生產”,但這種“人的生產”只能是資本主義生產機制下的生產,“因為它把工人階級當做靠工資過活的階級再生產出來,讓他們的通常的工資不僅夠用來維持自己,而且還夠用來進行繁殖”[ 1 1] 6 7 0 - 6 7 1。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離不開無產階級“人的生產”,在阻止無產階級自由發展、提升自身認知的前提下,資本主義對無產階級“人的生產”持許可態度。無產階級源源不斷將自身通過“人的生產”延續下來,也間接維持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

至此可以發現,承載著勞動能力的人類主體生命,是無產階級生存和資本主義發展這組矛盾的共同根基。在資本主義社會下,無產階級人口占絕大多數,因此“人的生產”主要是無產階級“人的生產”———它是人類主體生命的代際延續,是無產階級生存和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共同前提。因此,無產階級“人的生產”必將受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影響,也會反過來影響資本主義社會本身。

直接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和無產階級“人的生產”相互影響的因素,在于長期工資規律。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可能會為了人口的增長在某一時期提高工資福利,但是長期來看,它一定要壓低工資,這和維持無產階級的勞動力數量供過于求和阻止無產階級的自身全面發展密切相關。馬克思還指出:“不僅出生和死亡的數量,而且家庭人口的絕對量都同工資的水平,即各類工人所支配的生活資料量成反比。”[ 1 1] 7 4 1這是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個規律。此外,馬克思也察覺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還將有意在短時間內通過制造相對過剩的勞動人口來進一步壓低工資。[ 1 1] 7 2 5 - 7 2 9這些對于將勞動力視為商品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來說,就是要通過制造局部、片面的供過于求,在擴大再生產的同時對工資進行持續的壓制。而這種赤裸的剝削,長期看來一定會有引發無產階級生育意愿下降的風險,“人的生產”因此受到影響。

根本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和無產階級“人的生產”互相影響的因素,可以從前文的直接因素中推導而出。這體現為資本主義社會下單個資本家的理性與資本主義社會整體生產方式的矛盾。單個資本家為了追逐利益將貫徹工資原則,但這種個體的獲利是建立在整個社會“人的生產”受到影響的潛在風險之上,這與資本主義社會本身必須要保持無產階級的“人的生產”形成了矛盾。資本家個體希望看到的低工資、高利率需要局部人口過剩來維持,它促進“人的生產”,但同時又會導致無產階級生存情況惡化、生育意愿下降,從而抑制“人的生產”,反過來干擾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正常運作。這種根本性矛盾充分體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影響無產階級“人的生產”時,又會被后者影響,從而陷入無休止盡的調節之中。

綜上,馬克思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描述的資本主義社會下的“人的生產”圖景是十分清晰的:“人的生產”的主要承擔階級是無產階級,它既是無產階級確保自身存在和發展壯大的因素,也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運作的因素。這種二重性反映了“人的生產”的獨特辯證地位,它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互影響,又受到后者的不斷調節。這表現為工資規律和人口的關系,在本質上則是體現出資本主義社會本身特有的矛盾性。由此可得,成熟時期的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運作規律的剖析已經證明了“人的生產”的歷史性,它本身來源于生物的自然活動,但在人類社會中絕不是簡單的隨機自然活動,而是一種與社會生產關系密切相關、相互影響的歷史活動。

三、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生產”受到資本邏輯支配的具體證據

上文已經證明了在馬克思主義視域下“人的生產”是與社會生產有著密切聯系的歷史活動,并且初步描述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人的生產”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相互作用圖景。這可以在理論上說明,在資本主義下,“人的生產”受到隱藏在社會生產背后的資本邏輯的支配。接下來,為了進一步揭示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生產”受到資本邏輯支配的證據,有必要把經典的馬克思主義文本和一些具體學者的研究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第一個證據來源于資本統治勞動的事實對“人的生產”的壓制。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無產階級的生存和繁衍的全部需要資源不是直接通過自身的勞動力轉化而來,而是嚴重依賴于商品交換。無產階級作為勞動力,其能得到的價值只是“維持勞動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1 1] 1 9 9 ———它在此時表現為工資,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直接反映為勞動力的市場價值。受到資本邏輯的影響,勞動力與其他商品一樣被經濟規律左右,受供求關系和勞資關系約束。這樣一來,無產階級賴以生存和繁衍的無差別人類勞動力不再掌握在自身手中,無產階級也不能通過自身的直接勞動來在日益復雜的資本主義發達工業社會獨立完成“人的生產”,其最終只能服從于資本邏輯的支配。但馬克思明確指出:“資本主義積累的本性,決不允許勞動剝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勞動價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嚴重地危及資本關系的不斷再生產和它的規模不斷擴大的再生產。”[ 1 1] 7 1 6這會使得無產階級的勞動價值被無限壓低,其自身的無差別人類勞動被惡意貶損,具體表現在資本家總會想方設法地壓低工資和延長工時,甚至出現“工人必須把全部時間都用來工作”[ 1 0] 2 6的情況。至此可以發現,無產階級的勞動自由、勞動價值和勞動時間都受到資本邏輯的無情支配,這便使得無產階級“人的生產”受到壓制。

第二個證據來源于資本積累方式對“人的生產”的抑制。資本積累分為絕對剩余價值積累和相對剩余價值積累這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各具特點,“前者需要更多的工人,后者則要盡可能地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把盡可能多的工人變為不必要”[ 1 2]。雖然似乎二者在對于無產階級“人的生產”的影響上初看是矛盾關系,但是后者恰恰是以前者為前提發揮作用的。資本家正是需要創造大量的絕對剩余價值來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順帶創造龐大的無產階級產業后備軍人口,才能在市場規律中打壓勞動力的價值并沒有后顧之憂地提高工作日的時長。縱觀歷史來看,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積累通常是交替出現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近代和現代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人口增長率的先升后降。這表明在衰退和蕭條發生后,回升中為了恢復經濟發揮作用的絕對剩余價值積累,最終將為繁榮中的相對剩余價值積累讓出道路,而在絕對剩余價值積累階段形成的大量勞動人口,將隨著經濟周期的運動在相對剩余價值積累階段變為“不必要”的勞動力———正是資本剩余價值積累方式的固有二重性,導致了無產階級“人的生產”在歷史中必然會被一次又一次地抑制。而隨著資本主義進入發達工業社會,剩余價值的積累也更加排斥勞動的主體,甚至出現“將主體性的勞動過程直接轉換為客觀的物質生產過程”[ 1 3]。這會導致對“人的生產”的抑制力度越來越大,以至于晚期資本主義中“適應于和平生存的新生活標準還以未來人口的減少為前提”[ 1 4]。

第三個證據來源于資本主義環境對個體關于“人的生產”的認知影響。這一影響也有一些二重性。首先體現在個體對于“人的生產”的看法發生變化,并將“人的生產”徹底納入到經濟學視野中,“人的生產”在此語境下將幾乎完全轉變為經濟活動,遭到利己的、原子化的效用原則的無情評價,生育不再是自由自覺的行為,而是與個人財富、個人發展、家庭財富等具體經濟學指標相關的行為。有學者總結了如下關于“人的生產”的經濟學研究視野,例如成本與效用比較學說、孩子數量質量替代學說、生育率供給與需求學說、收入影響生育率學說、代際財富流學說等。[ 1 5]由于這些影響,個體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經濟理性抉擇使得“人的生產”也變得越來越“理性化”,這也就詮釋了個體會因為種種經濟上的競爭優勢而推遲乃至放棄生育。其次則體現在個體疲于應對各種資本主義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的壓力,在對于現實的不滿中將推遲或取消“人的生產”視為一種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如國外有學者就指出,發達國家出生率的降低可以被視為一種女性勞動者的“無聲罷工”[ 1 6]。從以上兩點可得,資本主義環境對個體關于“人的生產”的認知影響雖然表現方式不同,但結局殊途同歸。一方面,個體被經濟理性規訓,努力適應資本主義的社會環境,在一種非常理性的競爭策略中以經濟學的視角評估“人的生產”,并最終采取了推遲乃至終止“人的生產”的行為;另一方面,個體疲于應對資本主義環境中的生存壓力,其認知受到負面沖擊后,訴諸后現代式的無聲反抗,采取消極的態度應對“人的生產”,最終導致了人口出生率進一步下降。

綜上,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生產”受到資本邏輯支配的證據十分清晰。無論是在資本支配勞動、資本剩余價值積累還是資本主義環境對個人的認知影響方面,“人的生產”都不再是一種可以被個體正常控制的活動。資本支配勞動使得“人的生產”被異化到非人的各種要素上;資本剩余價值積累的方式使得“人的生產”會周期性地受到影響,過剩的人口無可避免地服務于不正當的利益;資本主義環境對個體的認知影響更是讓“人的生產”面臨前所未有危機,使得人口出生率下降成為難以避免的事實。

四、新古典主義經濟學超長期增長理論下“人的生產”遭受抑制的說明

至此,本研究已經從經典文本出發證明了“人的生產”在馬克思主義視域下是一項歷史活動,受到各種歷史因素的密切影響,并且給出了種種“人的生產”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受到沖擊的詮釋性證據。但目前這些理論還未達到一種馬克思主義式的科學高度。正如馬克思的成熟著作《資本論》及其手稿是完整建立在對于古典經濟學的理解和批判上的,如果想要在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框架下給出“人的生產”遭受抑制的證明,就必須回到今天資本主義長期增長的“圣經”之中,即新古典主義經濟學超長期增長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加以理解和批判。本研究在此選用教科書中常見的索洛模型為基礎來完成這項工作。

首先,在技術外生型的索洛模型中,考慮人口增長與技術進步,生產函數最終將與三個主要變元有關:資本投入、勞動投入與全要素生產率,而最終的人均資本積累則是人均總生產量減去資本的折舊率、人口出生率與技術進步的速率。[ 1 7] 1 8 4 - 1 8 5在穩態下,最終人均產出的增長率等于技術進步的速率。[ 1 7] 1 8 6至此,可以發現個體的人均資本持有量竟然在穩態下只與技術進步有關。考慮到人均資本持有量可以被理解為個體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質量衡量的標準,那么這也就意味個體生活質量在超長期的標準下只與技術進步有關,和“人的生產”并沒有直接關聯(即使象征著工人規模的勞動力依然是一個變元,但對于最終個體的生活質量標準不起作用)。因此,理性的經濟人作為原子化個體,并不會將“人的生產”納入長期幸福的效用之中,這更好地從科學角度解釋了本文第三節中提到的第三個證據。

有讀者可能會反駁這個將技術進步與“人的生產”分開的技術外生型解讀,例如邁克爾·克萊默人口模型的支持者認為,如果有更多的人口,或許會有更多的科技人員。因此大量人口或許應該被認為是技術進步的先決條件。[ 1 8]這種理解在克萊默模型發表時是正確的,因為任何技術進步在過去都離不開人的直接參與。但這種解讀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日漸發達的今天似乎出現了破綻,隨著人造專用智能機器在對應的專業領域取得越來越多的成就,有些專門性或純粹應用性的技術進步可能需要更少,乃至不再依賴于有生命的人類科技人員。因此,在今天以技術外生型的索洛模型來理解“人的生產”確有合理性。

其次,依然沿用技術外生型的索洛模型,如果考慮沒有技術進步或技術進步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這在現實世界的某一段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會得出一個更不利于“人的生產”的結論:衡量穩態收入的有效投資率與儲蓄和投資率呈現正相關,與人口增長率呈現負相關。[ 1 7] 1 7 7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理論在2 0 1 5年的相關性分析中得到了證實。[ 1 7] 1 7 8如果說馬克思在描述資本積累的過程中,無產階級人口數量的增加對于絕對剩余價值的積累還是有好處的,對于相對剩余價值的積累還是前提性質的;那么目前在索洛模型中,無產階級人口數量的增加確實可以讓總資本存量適當上升,但是在技術進步緩慢的情況下,它反倒成了對人均資本存量的一種不利因素。考慮到人均資本存量這一抽象概念經常在實際經濟學中被詮釋為人均G D P,那么無產階級人口數量的增加反而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宏觀經濟指標的負擔,這無疑更好解釋了“人的生產”為什么會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受到抑制。

有讀者可能還會提出技術性質疑,說目前為止的分析都是生產層面的,如果沒有龐大的無產階級人口為消費買單,難道資本主義社會不會進入生產過剩的危機嗎?這個質疑值得認真回應。首先,此處的消費可以被理解為支出的一個部分,如果我們將它理解為支出,那么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根據索洛模型,支出被拆解為“消費”和“投資”兩個部分[ 1 7] 1 6 3,無產階級“人的生產”受到抑制或許會導致消費總量減少,但是多余的存量資本完全可以進入投資渠道中,特別是當這些多余的資本表現為金融資本的時候,它的非實體性可以規避物質性的生產危機。其次,增加儲蓄與投資對于資本本身的增長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通過索洛模型分析,投資占生產比例越高,穩態下人均資本數量反而越高。[ 1 7] 1 6 4 - 1 6 9因此單純地以資本增殖的邏輯為出發點,有限的人口減少和消費減少并不是壞事。

綜上,本研究從超長期有技術進步的索洛模型和技術進步可以忽略不計情況下的索洛模型分別探討了在新古典主義宏觀經濟學增長理論中“人的生產”均不占據關鍵地位。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考慮技術進步的情況下,有效勞動將代替傳統的勞動,使得技術代替人的生命,成為長期增長和人均資本存量增長動力,因此“人的生產”地位式微;其二,考慮技術進步可以忽略的情況下,高人口增長率是低人均G D P的可能誘因,因此“人的生產”受到抑制。這兩方面共同作用將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口危機。

五、結語

本研究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篇與《資本論》及其手稿出發,證明了“人的生產”是一項與社會生產有著密切聯系的歷史活動,并且展現了其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圖景。通過原著與二手文獻交叉分析的方法尋找到了三個資本主義歷史環境下無產階級“人的生產”受到干擾的三個證據,它們分別是資本統治勞動對“人的生產”的壓制、資本積累方式對“人的生產”的抑制和資本主義環境對個體關于“人的生產”的認知影響。其中關于資本積累方式對于“人的生產”的抑制更是可以與經濟周期聯系在一起。隨著發達工業社會的勞動去主體化和技術異化逐漸加深,在每一次的經濟周期中,絕對剩余價值積累向相對剩余價值積累轉化并將越來越多的勞動力人口變為不必要。本研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原則,通過對新古典主義經濟學超長期增長模型的理解和批判,不僅發現了在有技術進步的條件下“人的生產”對于長期經濟增長不起決定性作用,而且發現了在短中期技術進步可以忽略的前提下,“人的生產”對于資本主義國家而言是一種經濟指標的負擔。因此,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口危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未來還有如下工作可以為相關研究提供方向:馬克思主義的其他經典文本中關于“人的生產”的詮釋;不同經濟周期模型與兩種剩余價值積累的關系研究;是否可以在內生型增長模型中得到類似的“人的生產”受到抑制的結論等。

參考文獻

[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1 5 - 1 6.

[ 2] 林鋒.“兩種生產依次決定論”的學理批判———基于《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的文本解讀[ J].馬克思主義研究, 2 0 2 0( 9) : 6 2 - 7 0.

[ 3] 陳先達文集(第5卷)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 0 1 5: 2 2 5.

[ 4] 張雷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題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 0 1 8.

[ 5] 葉志堅.《路易斯·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的兩種生產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J].寧夏黨校學報, 2 0 1 9( 4) : 4 2 - 4 8.

[ 6] 王峰明.物質生產、人口生產與歷史發展———對恩格斯“兩種生產”理論的互文性解讀[ J].馬克思主義研究, 2 0 2 1( 1 0) : 6 9 - 8 2, 1 6 4.

[ 7] 張一兵.資本主義理解史[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 0 0 9: 5.

[ 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 9] 亨利希·庫諾.馬克思的歷史、社會和國家學說—馬克思的社會學的基本要點[M].袁志英,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 0 0 6: 4 8 1 - 4 8 2 .

[ 1 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6卷) (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8 0.

[ 1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 1 2] 楊洪源.資本總體生產的內在邏輯與現實運動———論《政治經濟學批判( 1 8 5 7—1 8 5 8年手稿)》中的資本生產辯證法[ 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 2 0 2 2( 9) : 1 7 - 2 6.

[ 1 3] 張一兵.科學技術與機器生產對工人勞動的深刻變革———歷史唯物主義的經濟哲學構境[ J].探索與爭鳴, 2 0 2 2( 5) : 1 2 6 - 1 4 2, 1 8 0.

[ 1 4] 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M].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 0 0 8: 1 9 2.

[ 1 5] 李仲生.歐美人口經濟學說史[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 0 1 3: 1 0 9 - 1 4 7.

[ 1 6] B R OWN J . B i r t h S t r i k e: T h e H i d d e n F i g h t o v e r W o m e n?s W o r k[M].O a k l a n d:PM P r e s s, 2 0 1 8.

[ 1 7] 格里高利·曼昆.宏觀經濟學(第1 0版)[M].盧遠矚,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 0 2 0.

[ 1 8] K R EM E R M. P o p u l a t i o n G r o w t h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C h a n g e: O n e M i l l i o n B. C. t o 1 9 9 0[ J]. T h e Q u a r t e r l y J o u r n a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1 9 9 3, 1 0 8: 6 8 1 - 7 1 6.

(編輯:龍治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97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91啦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色婷婷在线播放|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成人在线|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九九九国产|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a级片| 最新国产网站| 亚洲视频影院|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婷婷丁香色|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5页| 国产swag在线观看| 热99精品视频|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久久黄色一级片|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五月天福利视频|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欧美福利在线|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毛片基地视频|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婷婷午夜天|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日韩第一页在线|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 亚洲三级a|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免费国产福利|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