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食品安全檢測是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對食品進行分析檢測,以評估其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過程中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本文以榆中縣為例,對當地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優化措施,以期為提升榆中縣食品安全檢測水平,保障公眾健康,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安全檢測體系;食品安全;優化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Food Safety Testing System in Yuzhong County
WU Juanjuan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Yuzhong County,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100,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testing is to analyze and test food throu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o evaluate whether it meets safety standard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from production to consumption. This article takes Yuzhong county as an example to re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local food safety testing syste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food safety testing in Yuzhong county, protect public health, and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safety testing system; food safety; optimization study
食品安全檢測是指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對食品進行分析檢測,以評估其是否符合國家安全標準[1]。食品安全檢測主要是對食品中的有害物質,如農藥殘留、重金屬、微生物污染等進行監測,確保食品從生產到消費的每一環節都安全可控。食品安全檢測不僅是保障公眾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食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2]。榆中縣作為農業大縣,其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全縣居民的身體健康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現有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在技術手段、檢測覆蓋面和監管力度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優化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可以促進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3]。
1 榆中縣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現狀
1.1 食品安全檢測體系流程
食品安全檢測流程主要包括6個階段。①計劃階段。由相關部門根據國家和地方的食品安全法規和標準,制訂年度或季度檢測計劃。該計劃包括檢測目標、檢測項目、時間安排、采樣地點和樣品數量等,明確各環節職責分工,確保檢測工作有序開展。②采樣階段。由專業人員根據制訂的檢測計劃,從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等環節中進行隨機抽樣檢查。采樣過程需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確保樣品的真實性和代表性。③樣品處理階段。將采集到的樣品送至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進行清洗、剝皮、切割和粉碎等前處理,以便后續進行檢測分析。④檢測分析階段。實驗室技術人員利用先進的檢測儀器和方法,對樣品中各類有害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⑤結果評估階段。檢測人員依據國家和地方食品安全標準,評估判斷食品樣品是否合格。⑥報告與反饋階段。將檢測結果整理成報告,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和企業,以便采取相應的監管和整改措施,確保食品安全。
1.2 食品安全檢測具體情況
近年來,榆中縣發布了一系列文件,包括《關于下達2021年榆中縣本級農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榆中縣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等,詳細安排部署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管理、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農藥殘留及農藥管控等工作,涉及農業資源節約、產地環境治理、生態系統修復和綠色低碳產業鏈發展等關鍵環節。
榆中縣定期召開農產品質量安全推進會,明確相關單位的安全監管職責,落實生產企業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近年來,通過實施“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以及定期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活動,榆中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已穩定在99%以上,無任何食品質量安全事件記錄。2024年1月,榆中縣食品安全檢測站通過“雙認證”評審,食品安全檢測項目由原來的121項擴展到248項,為榆中縣農產品及其農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安全保障。
2 榆中縣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
2.1 監管機制尚不完善
雖然榆中縣已經建立相對完善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但在實際監管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①部分監管部門職責劃分不明確,導致在執行過程中出現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的現象。②各部門在監管過程中的協同機制不順,信息共享和聯動監管的效率較低,使得整體監管水平無法達到預期效果。③基層監管力量薄弱,監管人員數量不足,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食品安全問題。④監管覆蓋不全面,不能實現系統性監管,導致部分環節和區域的食品仍存在安全隱患。
2.2 監測手段靈活性與及時性不足
當前,榆中縣食品安全檢測站的檢測設備能滿足日常食品安全檢測的基本需求。然而,隨著新型食品安全威脅的不斷涌現,現有的監測手段在靈活性與及時性方面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例如,對不同類型農產品的多樣化檢測需要更全面的檢測技術;對新型農藥和獸藥殘留的檢測需要更高的檢測精度和更廣泛的檢測范圍。此外,在應對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時,現有的監測手段顯示出反應速度慢和處理能力弱等問題,導致檢測部門難以在短時間內提供準確可靠的檢測結果。
2.3 檢測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較低
盡管榆中縣定期組織食品安全檢測人員培訓,但部分基層檢測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仍存在不足。在面對復雜的檢測任務時,往往缺乏足夠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導致檢測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和偏差。此外,縣域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機制尚不健全,無法吸引和留住高素質檢測人才。這一問題不僅制約了榆中縣食品安全檢測水平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健康、高效發展。
2.4 數據管理和共享機制不健全
榆中縣食品安全檢測部門存在的數據管控能力薄弱、數據治理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使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難以保證。在檢測過程中,由于技術手段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數據錄入往往存在延遲,導致數據無法及時完成更新,影響相關部門監管查閱。同時,數據分析手段相對落后,無法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數據,導致檢測結果的應用效果不理想。此外,跨部門的數據共享機制也不夠暢通,各監管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流和信息共享存在壁壘。且現有的數據管理系統在數據安全性和隱私保護方面也存在不足,使數據在存儲和傳輸過程中承擔泄露和被篡改的風險,削弱了其可信度和可靠性。
2.5 公眾參與度低
榆中縣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源,但公眾的參與度不高。許多居民對于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了解有限,缺乏相關知識,從而導致他們對檢測結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不足。這不僅削弱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社會基礎性作用,也降低了公眾監督的有效性。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漠視,使得相關監管工作難以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同和支持,進而影響整體監管效能的發揮。
3 榆中縣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優化措施
3.1 完善監管機制
針對監管機制尚不完善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以下改進措施。①明確各監管部門職責,避免出現職能交叉和重疊現象。可通過制定詳細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加強部門間的協調溝通,確保實現監管信息共享和跨部門協同聯動監管[4]。②增加基層監管人員的數量,確保監管力量能夠全面覆蓋食品生產、運輸、銷售等關鍵環節。③開展系統性培訓,定期組織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高監管人員的執法水平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④評估結果應公開透明,通過反饋機制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并督促其整改。⑤鼓勵公眾參與監督,建立投訴和舉報機制,增加監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2 提升監測手段的靈活性和及時性
為提升監測手段的靈活性和及時性,榆中縣應引進先進的檢測儀器和技術手段,特別是在新型農藥和獸藥殘留檢測方面。這不僅能提高檢測效率及結果準確性,還能對多種有害物質進行檢測,確保食品安全監管的全面性。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確保在面對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時能迅速開展檢測工作并提供準確結果。設立應急檢測隊伍,配備便攜式檢測設備,保證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快速檢測[5]。同時,加強員工培訓,提升檢測人員對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掌握及應用能力,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技術交流,不斷更新和完善檢測標準和方法,確保檢測手段能有效解決新型食品安全問題,為食品安全檢測提供有力技術保障。
3.3 提高檢測人員專業技術水平
針對檢測人員專業水平不高的問題,榆中縣應加大培訓力度,制訂系統性培訓計劃,確保所有檢測人員能定期接受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引進和培養更多專業技術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通過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提升檢測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檢測水平。設立獎學金和科研基金,鼓勵年輕人才投身到食品安全檢測領域。通過組織培訓和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進行交流學習,吸取先進技術經驗,推動檢測工作向國際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建立定期考核和評估機制,確保培訓效果落到實處,全面提升檢測隊伍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
3.4 健全數據管理和共享機制
針對數據管理和共享機制不健全的問題,榆中縣應構建統一數據管理平臺,制定標準化數據采集、分析和共享流程,確保各部門數據能實時共享。該平臺應整合不同部門的數據源,提供便捷的訪問接口,使得數據查詢和分析更加高效和準確。加強對數據管理系統的安全性和隱私性保護,以防止數據泄露和篡改,提高數據的可信度和可靠性[6]。對于網絡攻擊和內部泄密,系統應采取多層次安全防護措施。定期開展數據管理和共享機制的評估和優化,確保其能高效穩定運行,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堅實數據支撐。采用先進技術,如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進一步提高數據管理智能化程度,確保榆中縣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3.5 提高公眾參與度
為提高公眾對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了解和參與度,榆中縣應通過多種渠道加強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如開展社區知識講座、制作科普宣傳材料、利用新媒體平臺等,讓公眾全面了解食品安全檢測的意義、流程以及重要性。鼓勵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建立便捷反饋機制,使其在發現食品安全問題時能及時向監管部門舉報或反映,逐步形成全社會協同監管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同時,可設立食品安全監督熱線和在線舉報機制,定期組織公眾參與食品安全評議會進行交流討論。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月等大型活動,邀請公眾參觀檢測實驗室,體驗和了解食品安全檢測過程,增強公眾參與感和責任感[7]。
4 結語
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的優化不僅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主要途徑。通過完善監管機制、提升監測手段、強化人員培訓、健全數據管理和共享機制,以及提高公眾參與度,榆中縣可全面落實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及時發現并處理食品安全隱患,切實保障全縣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從而提升食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推動農業食品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只有不斷完善檢測體系,才能筑牢食品安全防線,確保人們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參考文獻
[1]徐明玉.關于完善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思考[J].中國質量監管,2024(1):86-87.
[2]孫慧,劉紅,段雪利.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研究[J].現代食品,2023,29(8):226-228.
[3]司剛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構與實踐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4(4):165-167.
[4]王鑫鈺.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質量管理問題與解決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24(5):155-156.
[5]田甜.標準化檢測技術對食品安全保障的影響與可持續發展[J].品牌與標準化,2024(3):174-176.
[6]陳純.新型食品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中的應用[J].中國食品工業,2024(7):101-103.
[7]白利娟.淺談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現狀及創新策略研究[J].食品界,2024(3):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