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舊貌換新顏
瀘山腳下,邛海湖畔,古老的大石板村無疑是邛海湖邊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這座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道光年間的古村落,已有600年歷史,曾是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上第一個重要驛站。這里的每一方土地都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人文的精彩。
夢回絲綢路,遙聞蹄鈴響。曾經的茶馬古道隨著時代的變遷漸行漸遠。曾幾何時大石板,這個古村的人氣也逐漸蕭條,“從昔日的物資交易重鎮(zhèn)變成了一個普通的漁村”。村民們過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漁村生活。2019年之前,村里多為陳舊破敗的土坯房,部分老屋年久失修,幾乎無人知曉這里曾經是一個繁榮的村落。許多村民選擇外出打工,原本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底蘊的大石板古村似乎就此沒落。文化傳承面臨嚴重挑戰(zhàn)。
百年古村落的涅槃重啟之路始于2020年。大石板古村作為鄉(xiāng)村振興示范點,被列為西昌市宅基地改革試點,一場由內到外的改造建設就此拉開序幕。
充分利用村落中原有的資源,引用修舊如舊、修新如舊等建筑手法,最大限度地保留歷史文化印記,讓那些古井、古樹、古寺、古村留住鄉(xiāng)愁。就地取材,精心打磨,重塑古村落的古典模樣,讓沉睡的“老宅”重煥生機與活力。而村民依舊留住在村里,讓古村更具煙火氣。
以“村股份經濟合作聯(lián)合社”為龍頭,引進多家知名民宿品牌,鼓勵村民把拆遷安置房、閑置集體資產利用起來,修建民宿和餐廳。在設計的時候,巧妙融入當?shù)鬲毺氐耐僚鞣课幕⒉桉R文化。一片古香古色,底蘊悠悠的古村落漸漸綻露,漫步其間,韻味無窮。
依山傍水的地理環(huán)境、冬暖夏涼的舒適氣候,自然人文景觀得到修復。土舊民房變身新民居。干凈整潔平整的石板路,美麗風景一路可觀。古韻悠悠的民風民情撲面而來。站在最高觀景平臺,一幢幢漂亮的房屋錯落有致;遙望邛海,海天一色,美麗畫卷映入眼簾。古村落發(fā)展旅游條件時機成熟。
周末和節(jié)假日,村里游人如織,好不熱鬧。歸心“12間”是大石板古村壯大集體經濟自建自營的一家精品民宿,這里原是村里長期閑置的打米房,經過加固改造,昔日破舊的打米房華麗變身為一棟精致的民宿,成為村集體經濟的支柱之一。村民介紹:“旅游旺季時,民宿房價在700至900多元不等,預訂率達到100%,淡季則是380元每間。”村民們居住景區(qū),賺錢養(yǎng)家。
有了民宿,餐飲業(yè)自然也不在話下。
經過改造的大石板古村,古寺、古道、古宅“修舊如舊”。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有效保護,邛海濕地恢復保護工程啟動以來,環(huán)湖路以內的百姓全部搬進古村,村中幼兒園、養(yǎng)老院一應俱全。村民們由衷感嘆:“我們的古村‘活了’!”
“旅拍”火了,一波波身著民族服飾的游客為大石板古村帶來新流量,也為村民帶來了新就業(yè)。裙擺甩動、銀飾窸窣,一股民族風在古村“流動”,隨處可見身著彝族服飾、妝容精致的年輕人在旅拍。民族風寫真拍攝店比比皆是。這個昔日再普通不過的漁村,如今一躍成為旅拍“網紅地”。
而今大石板古村人引以為豪的是:“家在景區(qū)里,人在風景中。”青山長綠,碧水長流,空氣長新。鄉(xiāng)村振興,古村舊貌換新顏。
桃花灼灼斗春芳
“桃花灼灼斗春芳,一見如云滿目光”。每當春意融融,桃花灼灼的時節(jié),肥田沃土的川興鎮(zhèn)呈現(xiàn)出一派萬紫千紅的景象。
千畝桃園,放眼望去,桃花朵朵開,山水相輝映。漫步桃林,清香襲人。“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春天的西昌市川興鎮(zhèn),千畝桃花風姿綽約,燦如云霞,讓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其間。花開滿山,游人如潮,盡情領略這片生態(tài)桃園的絢麗風光,領略千畝桃花與人文民風的巧妙相融,領略大自然對四方游客熱情而慷慨的美麗饋贈。
桃花的綻放,是春天里蓬勃的姿態(tài),盡顯了生命的張力,是藍天下絢麗的色彩,散發(fā)出幽雅的芬芳。
古往今來,不知多少文人墨客筆下生輝,描繪過桃花綻放枝頭的爛漫風姿。“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于是,有了一年一度的桃花盛會——川興桃花節(jié)。
種桃、賞花、賣桃。賞花之后,游客還可以在爾舞山農家樂品嘗野菌山珍。色香味俱全的野生菌悉數(shù)上桌,濃耶的菌子香味溢滿農家小院。當此時節(jié),對于爾舞山上的村民來說,忙碌中掩飾不住喜悅。
“山上層層桃李花,人間煙火是人家”。小花山、金子坡等地,分布了成規(guī)模的桃園。每年3月到8月間,去川興鎮(zhèn)賞花、體驗果蔬采摘、品嘗農家美味,一條特色的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路蓬勃延展。
邛海水清岸綠,桃花嬌艷美麗,農家整潔干凈……生態(tài)文明、美麗宜居的新農村正在展現(xiàn)。
我看到了鄉(xiāng)村振興的強勁推動力:讓農業(yè)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責任編輯:馬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