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鄉西昌,有一種樹最令我肅然起敬。它大都生長在亂石堆積、干旱貧瘠的荒山荒灘。一落戶,便矢志不渝向下扎根!扎根!汲取地層深處的水分,沐浴雨露陽光,也冒著酷暑嚴寒,頂著狂風暴雨,幸福頑強地生長!生長!長出葉子,開出花朵,結出果實,讓不毛之地變得綠意盎然,花開爛漫,果實飄香。
它是平平凡凡、無私奉獻的樹;它是頑強拼搏、不懼風霜的樹,它就是——橄欖樹!
早年,我們家住在順城街16號,大通樓旁邊的西昌縣縣委大院。縣委大院門口就種有三棵油橄欖樹。褐色粗糙的樹干,像飽經風霜、倍受西昌烈曰炙烤的老農。葉子有些像柳葉,但柳葉柔軟潤澤,贏得無數文人墨客謳歌贊美。橄欖樹其貌不揚、極其普通,它的葉子只是形似柳葉,絕無柳葉婀娜迷人的風姿。它的葉子表面呈灰白色,葉子背面卻綠得有些可愛。一片葉子兩種顏色,像含蓄內斂品德高尚的古圣先賢,“披褐懷玉”,樸素的外表下是一腔滾燙炙熱的碧血丹心。它“才美不外現”,長得又慢,怎么會立在堂堂“縣衙”大門口?我百思不得其解,問父親:“老縣委大門口怎么會栽這么三棵灰不溜秋,土里巴嘰的橄欖樹?”
正在批閱文件的父親,停下手里的工作,表情突然凝重了起來,給我講了這三棵橄欖樹的來歷。
1964年,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訪問阿爾巴尼亞,訪問結束回國時帶回了10680棵橄欖樹,分發到全國各地。“老少邊窮”的西昌尤其讓總理掛懷,竟分得三棵。橄欖樹全身都是寶,它還是和平的象征,榮譽的桂冠。橄欖樹最適宜栽種在荒山荒灘,它是最善于吃苦耐勞,最富有開拓精神,最擅長從“一窮二白”的絕地創造出繁華富裕的樹。
聽了父親的介紹,我對那三棵橄欖樹,油然生起了深深的敬意:它們難道僅僅是樹?它們分明就是總理的諄諄教導,殷殷囑托,殷切希望!這樣的樹種在縣委機關大門口最合適不過了!它同時也是一口長鳴的警鐘,時刻提醒從樹下經過的人民公仆、共產黨員:你們就是總理選定的“橄欖樹”,涼山西昌貧窮落后,你們一定要扎根西昌,讓西昌舊貌換新顏,讓西昌人民過上幸福富裕的好日子!
我父親張文才就是千百萬棵“橄欖樹”中的一棵,就是千百萬共產黨員中的一員。父親1936年出生于禮州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勤奮刻苦,18歲參加工作,二十歲加入中國共產黨,二十八隨歲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群英會(相當于現在的勞模大會),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二十九歲擔任西昌縣縣長,一輩子艱苦樸素,勤勤懇懇,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秀的共產黨員。
小時候,我曾去過父親的辦公室,陳設簡單:一張辦公桌,幾把椅子,一個茶幾。也曾見父親辦公室的燈,經常亮到深夜;也曾見父親吃著吃著飯,一接到電話,立刻放下碗筷,出發去抗洪搶險,去護林防火,去實地考察……
父親從不給我講他工作上的成績,但西昌老百姓會講。一次去馮大龍診所看病,偶然聊起父親,馮老憶及當年和父親一起深夜下河抗洪,父親毫不猶豫下到齊腰深的水中擋沙筑壩的情景,贊嘆之情溢于言表:“你父親張縣長真不愧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啊!”
父親曾主管西昌農業林業,在他任上,瀘山開啟了飛播林時代。經過十多年的休養生息,瀘山林木蒼翠,綿延數里,“川南勝景”蜚聲中外,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的創立打下了錦繡底色。父親也曾帶領專家組騎馬進螺髻山考察,一去就是十天半月,歸來時,頭發、胡子像野草瘋長,又亂又長。讓我感覺他仿佛才參加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螺髻山上的黑龍潭啊,你曾映照過父親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的身影,那林間松風,天上流云,曾溫柔地揩去父親額頭亮晶晶的汗滴。
……
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國家干部,家里下水道堵了,自己疏通;下班回家,自己劈柴做飯;在工作崗位上是人民公仆,周末回家脫掉鞋襪挽起褲腳就下地干農活;住房狹窄,吃得簡單,穿得樸素……
就是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七十三歲高齡仍然在為治理西昌著名的害河——黑沙河,四處求援,八方奔走,還親自帶領時任西昌市領導,頂著烈日在黑沙河河道實地勘察,尋求扼住“黑龍”咽喉——治理黑沙河泥石流的最佳方案。
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黑沙河前所未有的馴順美麗了起來:植樹造林,涵養水土,興修河堤,兩岸稻金麥黃,瓜果飄香,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糧倉。淤積成懸河的沙石也變廢為寶,一車車沙石運往各個建筑工地,支援了國家建設。特別是西昌市蠶種場的建立,讓沙石遍野的荒灘披上了綠裝,農戶栽桑養蠶帶動了一方經濟。
父親很平凡,平凡得像安寧河的一滴水,黑沙河的一粒沙;父親很普通,普通得就像老縣委門口那三棵毫不起眼的橄欖樹。
父親去世后,遵他老人家遺愿,我們把他安葬在了黑沙河邊的山坡上,讓他望著滾滾奔流的安寧河,聽著嘩嘩流淌的黑沙河安然入夢。
父親,如今您的夢境里一定鋪滿了您盼望已久的“橄欖綠”。您肯定看到,被黑沙河泥石流淤積起來的蠶種場對面的那片荒灘上,早已栽上橄欖樹,“涼山州中澤有限責任公司月華鄉油橄欖種苗基地”已然成立。
今年清明,我們一家人前來祭拜您。儀式結束后,我順著河堤來到“月華鄉油橄欖種苗種植基地”。幾十畝油橄欖樹沐浴在春日陽光中,郁郁蔥蔥,生機勃勃。昔日那片荒涼得耀眼,熾熱得幾近燃燒的亂石灘被橄欖樹雄姿英發的身影蓋了個嚴實。橄欖花正在盛開,細碎的綠色花朵,吐露芬芳,昔日的荒灘已成為希望的樂土。父親,你盡可放心,安享天國生活了。
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人民的好總理,當年您為祖國和人民,為像大涼山一樣貧窮落后的地區,嘔心瀝血,操碎了心。如今,“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春風吹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中國人民正意氣風發行走在奔小康的幸福路上,就連大涼山最苦寒的“懸崖村人民”,也喜遷新居,過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敬愛的周總理,請含笑天國吧,如今,橄欖樹勃發新生,這盛世如您所愿!
風吹來,橄欖林沙沙作響,我仿佛聽到陣陣爽朗的笑聲。
責任編輯:馬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