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聲聲,麥浪滾滾,金黃的麥田在陽光下搖曳,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民的笑臉上。
鎮政府的禮堂里,正在召開“三夏”“雙搶”動員會。會議傳達上級指示精神、講解小麥機收減損技術、觀看農機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片、重點村表態發言、分管農業的副鎮長部署“三夏”“雙搶”工作,鎮政府精心組織召開的這次動員大會變成了“三夏”戰役誓師大會,參會人員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全鎮上下齊心合力,全力以赴奪取夏糧豐產豐收,為國家糧食安全多做貢獻。
西莊村是全鎮的農機化工作先進村,全村共有8臺小麥收割機。往年,這個村小麥收割機檢修保養都是戶自為戰,農機戶各干各的,由于檢修保養技術不過關,機械經常出現故障,既延誤了“三夏”生產進度,又降低了農機戶的收入。西莊村陳支書暗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抓好今年的農機檢修保養工作,再也不能發生“關鍵時候掉鏈子”的事情了。要想徹底解決農機檢修保養難題,專業的事情還是要由專業的人干,經過與農機戶溝通協商,村委決定聘請本縣專業技術人員來村開展農機維修服務。技術人員利用專門的檢修設備,逐家逐戶檢修機械。在西莊村農民致富微信群里,“平安農機”高興地說:“沂水的朋友技術頂呱呱,保養的機械和新的似的,質量杠杠的,他們忙活了一天,只收了我400元工時費,一點都不貴。”“耕耘天地間”立即跟帖:“確實不貴,我去年找了一個幫手,俺兩個足足干了兩天才拾掇完,檢修的質量還遠遠不如人家沂水的朋友呢。”“風吹麥浪”評論道:“村委又給咱老百姓辦了一件實事,感謝沂水的朋友,歡迎明年再來。”看著群眾豎起的一個個大拇指,陳支書欣慰地笑了。
魏民是為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社長,別看他40歲出頭,他可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資深機手了,專治農機的各種“疑難雜癥”。今年麥收在即,他通知農機手到他家來,手把手教給農機手如何進行檢修保養。他還故意制造機械故障,讓農機手集中“會診”,一起發現和排除故障。農機手經過“實戰演習”,雖然掌握了農機檢修保養技術,但不經過魏社長驗收一下,心里還是不踏實。這不,鄰村老高的小麥收割機檢修保養完了,手上的油泥還沒擦干凈就打電話讓魏社長過來“確診確診”。魏社長示意老高發動機械,再往前開兩步,經過一番“望聞問切”,魏社長告訴老高說:“這個部位有異響。”魏社長讓老高停好機械,麻利地打開機械外殼,用扳手擰著螺絲說:“這兩個齒輪距離大了,咬合不好,咱再緊一緊;這個軸承忘了上油;這條三角帶磨損有點嚴重,你再買兩條備用。”很快機械故障維修完畢,老高向魏社長豎起了大拇指。
鎮政府行政推動、村委開展服務、合作社帶動農戶,各有各的優勢和特點,各有各的方式和方法,三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三駕馬車”共同推動農村經濟蓬勃發展。當前,在農村這個廣闊的舞臺上,到處上演著一出又一出精彩的鄉村振興大戲。
(作者單位:董宗祥 海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董興囤 泰安市岱岳區良莊鎮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