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他初心不改,潛心育人;作為一名科研人員,他攻堅克難,勇攀高峰。
他就是延邊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雙聘博士生導師、教授金成浩。金成浩主要從事人類重大疾病分子機理研究及藥物研發工作,針對癌癥、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等多種疾病,從分子、細胞、動物水平上開展系統研究,在發病機制、診斷靶標和治療方法的基礎研究上研發出多種高效、安全、價廉的中草藥天然活性物質、食品功能因子、新型靶向治療藥物,為加快我國生命科學科研環境建設步伐和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志存高遠
出生于1977年的金成浩,2000年畢業于延邊大學農學院動物科學專業,2003年獲得延邊大學農學院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碩士學位,由于成績優異,進入韓國全南大學口腔醫學院攻讀生物化學專業博士。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后,進入韓國成均館大學藥學部藥物靶向化研究室進一步進行博士后研修,2009年成為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研究助理教授。
科研無止境,實踐出真知。近10年來,金成浩對人類重大疾病包括癌癥、類風濕關節炎及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在發病機制、診斷靶標和治療方法的基礎研究上研發出多種新型治療藥物。目前相關研究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申請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經過10多年的留學深入學習和研究,金成浩具備了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已經取得了多項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國外多家科研機構以高職位、高薪資聘請他任職,他都一一拒絕。2013年5月,金成浩毅然決然選擇歸國,進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擔任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特聘教授。
回想當時的情形,面對科研條件差、人力資源少的情況,金成浩克服重重困難,自掏腰包購買儀器設備,打造先進的實驗室平臺,組建了由生命科技學院、食品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及理學院等多個學院的17名專職教師和50余名研究生所組成的跨學院、跨學科交叉融合科研團隊,團隊成員年富力強、關系和諧,具有創新思維,均為生物學、醫學、藥學及食品科學等方面的專業研究人員。
跬步千里,行之久遠??蒲惺屈c點滴滴經驗的沉積,回國后,金成浩苦心鉆研、孜孜以求、不斷進取。2013年,他獲聘為首批青年龍江學者特聘教授(全省僅4人),當時他是黑龍江省唯一一個哈外城市的青年龍江學者,也是全省第一個少數民族(朝鮮族)青年龍江學者,還是全省第一個從海外引進的青年龍江學者高層次人才。近年來,金成浩已承擔科研、教改項目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80余篇,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作國際學術大會特邀報告3次,擔任150余個SCI期刊編委及特邀審稿人。
眾行者遠,遠行者恒。作為“疾病分子機理及活性物質研發”研究方向帶頭人、“分子病理與藥效學”科研團隊帶頭人,金成浩所帶領的“分子病理與藥效學”科研團隊,依托國家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并已完成了多項重要科技攻關項目,引領原創性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和關鍵領域攻關,成為黑龍江省最優秀的科研團隊之一,為黑龍江省生命科學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其所在工作室2021年獲批大慶市“勞模創新工作室”榮譽稱號,作為學校首個勞模工作室受到大慶市總工會的褒獎和表彰。金成浩表示,將不忘初心,立足本職雙崗建功,不斷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機制創新,努力成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教工,為大慶“三個城市”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初心不改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教師都與國家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作為一名大學教授,金成浩熱愛教育事業,堅守報國初心,堅守師者情懷,踐行立德樹人使命,積極投身教書育人工作,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創新創業科技人才。如果說科研是他的幸福來源,那么學生就是他的成就源泉,奉獻就是他的人格代言。
為了活躍課堂氛圍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金成浩將自身在國外教學的經驗與國內的教學模式相互融合,風趣幽默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減少學習壓力的同時獲得了更多的專業知識。他的課程內容豐富、知識涵蓋面廣,深受學生喜愛和好評。他注重發揮學科專業特色優勢,深掘專業課程思政元素,推動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打造出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思政“金課”,他帶領的團隊獲2021年度黑龍江省研究生導學思政團隊稱號。他組織了“金成浩教授生物技術系列專題講座”,利用周末時間為多學院、多學科的400多名師生定期講授與生物學相關的專題報告,報告反響強烈、廣受好評,場場爆滿,累計參加人數達5400余人次。他牽頭創建的學院首個“生命科研創新聯合會”科研社團,為幫助本科生拓展學術視野、激發科研興趣、提升創新能力奠定堅實基礎,給廣大生命科學方向的學子提供了廣闊的科學研究平臺,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興趣,為提升學院考研率和上線率提供了有力支撐。

金成浩非常重視學生個性化培養和創新能力培養,并且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曾資助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要放棄學業的學生,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學習。近5年來,他還指導實驗室學生完成國家級大創項目8項、研創項目11項,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獲“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特等獎”“黑龍江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等競賽獎83項,學生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8項,同時先后將12名優秀學生推送至國內外高校繼續深造,為黑龍江省生物醫藥產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學生眼中的金成浩,似乎沒有假期,甚至連周末都沒有,他每天一大早就到實驗室,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回家。由于多年積勞成疾,2018年10月,被確診為腎功能衰竭,醫生強烈要求他及時治療并注意休息,但時值研究生畢業,他仍堅持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悉心指導研究生科研工作。2019年4月,金成浩因尿毒癥三期,同時引發心衰、腎衰、肺積水等多達11種致命性并發癥,被緊急送往醫院,醫院甚至下達了病危通知書,經過3天搶救才蘇醒過來。大家都勸他好好休息,結果他為了不耽誤學生們的科研進程,竟然在住院期間,把學生分成早、中、晚三組,一直在醫院邊透析治療邊指導學生,感動了無數醫務人員和同事。出院當天,他馬上又回到學校全身心投入工作,堅持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2019年上半年就發表了SCI論文12篇,被列為黑龍江省“頭雁”團隊骨干成員。黑龍江省人才領導小組聽聞金成浩的事跡后非常重視并發函至省衛生健康委,要求協助為其尋找合適腎源,現已成功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他又繼續奮戰在一線教學科研工作崗位上。
由于教育事業的突出貢獻,金成浩多次獲評“校教學名師”“校優秀教師”“校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校師德先進個人”“??萍紕撔聝炐阒笇Ы處煛薄靶炐闵鐖F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因其奮發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先后被評為“省師德先進個人”“省優秀留學人員工作者”“大慶市勞動模范”“大慶市道德模范提名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星辰大海夢遠航,漫漫征途待啟程,金成浩不僅為生命科學研究貢獻了巨大力量,在教育事業上也樹立了道德模范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