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成都市中心區小型綠地為案例,分析了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微小綠地的適老化現狀。以結構方程模型法建立影響小型綠地適老化評價的模型,分析影響評價的不同因子的權重。從老年人的視角出發,對小型綠地的改造提升作出建議。
小型綠地; 適老化; 結構方程模型
TU985.12+9A
城鄉規劃與環境建設城鄉規劃與環境建設
[定稿日期]2024-06-12
[作者簡介]白姝穎(1999—),女,碩士,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
0" 引言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綠地作為人們緩解壓力、放松身心的重要場所,愈發受到人們的重視。城市中,除了大型的公園綠地外,小型綠地作為一種常見的戶外空間形式,為城市中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靈活的活動空間。小型公共綠地形式多樣、選址靈活,可以提供空間供人活動、交往,是支持在地交往活動的重要空間場所。與他人溝通交流是老年人緩解心中的孤獨與失落感的重要方式,戶外空間是城市生活中的老年人活動的。小型綠地因其自身的特點,可以作為老年人滿足交流交往、活動等需求的公共空間[1]。目前許多綠地已經無法滿足老年人們的戶外活動需求,城市綠地適老性研究成為當前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議題[2]。利用小型綠地進行適老化改造可以保護原有肌理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讓老年群體在城市中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
以成都市舊城區中老年群體活動較多的小型綠地作為研究對象,了解成都市區內小型綠地適老化的現狀,選擇文獻綜述研究結合實地調研訪談的方式來找尋可能影響小型綠地適老化評價的因素。通過結構方程模型對可能影響老年人使用小型綠地景觀因子的權重進行賦值,構建小型綠地適老化評價的模型,并結合理論知識探究小型綠地未來優化的策略。
1" 研究背景
適老化最開始被解釋為“適應老年人需要的”,隨后這個概念逐漸被不斷豐富,學術界目前對適老化的概念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在建筑領域,適老化指的是為了滿足老年群體的生理、心理需求而對戶外環境進行的設計、建造、改造和評價管理[3]。
目前國內外出臺了眾多適老化評價體系,但大多針對于城市適老化和社區適老化。國內專家學者的評價多基于相關理論對城市公園或社區空間等。查閱了一些關于老年人對小型綠地意見的討論,發現已有文獻綜述針對戶外空間的適老化的研究也多集中于城市公園,有關綠地特別是小型綠地的適老化評價體系仍處于探索階段。
1.1" 研究區域
選擇成都舊城區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成都是四川省的省會,也是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作為本次調研區域,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成都的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中心舊城區,且相較于新興的開發區來說,舊城區一般設施更加落后,老齡化情況也更加嚴重,綠地空間需要進行適老化改造的程度也越重。
結合國內綠地分類系統和《導則》中對小型綠地的詮釋,將“小型綠地”定義為面向公眾開放、能夠承載一定的游憩活動、具備綠化植物配置的小規模綠地空間,精確化為面積在0.04~1 hm2的小型綠地。利用衛星地圖先篩選出舊城區內面積在一公頃以下的小型綠地,再經過實地考察,選取一些契合小型綠地定義,老年人活動較多的小型綠地進行數據的收集,研究評價小型綠地適老性的方法。
1.2" 結構方程模型法
結構方程模型是一種建立、估計和檢驗因果關系模型的方法,多用于探究多個因變量和自變量之間的關系,且能探索變量之間的間接影響。結構方程模型是近來熱門的統計模型之一,最先起源于國外,在國內的研究則起步較晚,現在多應用于心理學、管理學和經濟學等學科,主要用于解決滿意度、影響因素、績效等問題。采用結構方程模型的方法探究影響小型綠地適老化的因素及影響路徑,基于方差、回歸、路徑及因子分析等方法,探究具體影響。
1.3" 問卷設計
本研究從老年群體的視角出發,從老年人對小型綠地相關的評價因子的重要性程度作為評價適老化的標準。問卷主要包括3個部分,分別為被訪者基本信息、對評價因子的重要性打分和對小型綠地的滿意度。涉及小型綠地滿意度的評價因子涉及到11個自變量和3個因變量。對關于適老化評價指標的研究,結合專家的意見,將評價指標轉變為李克特五級量表評分。
1.4" 樣本信息
在問卷收集過程中選用了成都二環以內老年人活動較多的小型綠地,調研時間選在適宜戶外活動的9到10月的9:00—11:00和14:00—17:00,隨機采訪在綠地中活動的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調研期間共發放22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199份,有效率為90.5%。
受訪人群的主要信息見表1。
2" 研究概況
2.1" 評價指標因子的分析
通過知網、萬方等數據庫對綠地適老化評價的相關論文進行檢索,并結合成都市中心城區小游園、微綠地建設導則和相關政策指南,選擇了9篇具有參考意義的論文[4-12],基于老年群體的需求,篩選出影響老年人使用小型綠地的因素的評價因子,并對意義相近的因子進行合并和刪除后,最終確定11個出現頻率較高且符合適老化準則的評價因子,對評價指標進行歸納,得到3個一級指標,得到的評價指標如圖1所示。
2.2" 概念模型的構建
根據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對初始的理論模型進行假設,并初步擬定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采用Amos軟件建立小型綠地適老化評價的結構方程模型。基于上文中探索性因子分析設計的調查問卷采集結構方程所需數據,通過驗證性因子分析將潛變量與可觀測變量建立聯系,構建出小型綠地適老化的結構方程模型。帶入數據驗證指標的合理性,如若符合,則進一步確定各變量相互影響的參數。
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2.3.1" 信度檢驗
為了驗證問卷數據的可靠性,需要對問卷的信度檢驗。通常選擇Cronbach-α系數進行驗證量表數據的內部一致性。選用SPSS 24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信度分析,最終得到Cronbach-α系數為0.861,表明數據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即可說明問卷信度良好。而量表中四個維度的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782、0.639、0.805、0.749,均在可接受范圍內。
2.3.2" 效度檢驗
效度檢驗則是為了檢驗問卷的有效性,即為了檢驗本次問卷中問題是否能反映影響綠地的適老化的因素。對探索性因子分析顯示,結果顯著,各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 具體數值如表2所示。
城鄉規劃與環境建設白姝穎: 城市小型綠地適老化評價的探索——以成都舊城區為例
3" 結果分析
3.1" 模型適配度檢驗
通過將適配指標值與推薦值相比較,看擬合值是否都在推薦值范圍內,即本理論模型的設定是否可以接受,從而可以支持研究結論和推薦的可靠性。模型增值適配度指標與推薦值相比均達標,表示適配度達到標準。
具體數值和推薦值如表3所示。
3.2" 路徑系數分析
將問卷得到的數據在Amos軟件中導入建設的小型綠地評價模型中,之后進行參數分析,可得出對應的結構方程模型路徑系數圖,以此來判斷評價指標與老年人對小型綠地現狀滿意度的關系,再從老年人對現狀滿意度的評價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小型綠地的適老化現狀(圖2)。
結構方程模型的路徑系數表示了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的直接影響程度。從3個自變量維度來看,老年關懷、特色吸引和基礎服務都對老年人對小型綠地的現狀滿意度由正向影響作用。老年關懷對小型綠地現狀滿意度影響最大,特色吸引次之基礎服務對小型綠地適老化評價影響最小。
3.3" 指標權重的確定
為進一步影響老年群體對小型綠地評價維度的差異性特征,可以通過路徑系數得出各個評價因子對小型綠地適老化的影響重要程度。根據模型中的路徑系數可以確定不同評價因子權重系數(表4)。
4" 研究結論與優化策略
4.1" 研究結論
現如今,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城市空間的緊張讓小型綠地成為老年人戶外活動的重要場所,但其中仍然存在設備老舊、缺乏適老性等問題。老年人對小型綠地的意見是指導小型綠地適老化改造的重要指標。本文選擇結構方程模型法,從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老年人對小型綠地的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問卷調查收集老年人對構成小型綠地要素的想法,之后根據調查的結果,驗證構建的結構方程模型,并進一步計算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
本次研究主要基于對老年人的問卷調查進行分析,主觀性較強,未來研究可以結合更多客觀因素對適老化評價進行優化。
4.2" 優化策略
4.2.1" 多層次的更新
通過小型綠地適老化評價模型的構建,可以為將來小型綠地的更新進行相關的理論指導。可以從老年關懷、基礎服務和特色吸引3個層面入手。
4.2.2" 全齡段的設計
小型綠地面向的不單是老年群體,還有各個年齡段的群體。很多老年人在戶外中活動時往往伴隨著一些其他年齡段人群,特別是兒童。同時在當下,很多關于戶外空間全齡段設計的研究是當下研究的熱點,小型綠地的設計要考慮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健康活動的需求。
4.2.3" 多元共治 共同治理
城市中更新積極推動“多元共治”模式,促進公眾參與。小型綠地的改造提升可以考慮在更新過程中促進社區居民特別是老年群體的參與,使小型綠地能夠真正滿足社區的需求和期望。通過與社區組織和相關方利益相關者合作,鼓勵老年人加入更新治理行列,充分利用社區內的資源和力量,共同推動綠地適老化。
參考文獻
[1]" 郭庭鴻,舒波,董靚,等.城市小型公園綠地使用的影響因素:成都實例研究[J].風景園林,2018,25(12):87-92.[2]" "賈藝繁.基于老年人群體特征的老舊社區現狀分析及適老化微更新改造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空間,2022,29(9):175-178.
[3]" "何凌華,魏鋼.既有社區室外環境適老化改造的問題與對策[J].規劃師,2015,31(11):23-28.
[4]" "張熙凌.城市口袋公園老年群體滿意度評價及優化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
[5]" "周玲吉.高校舊住區公共空間環境適老化改造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7.
[6]" "熊馳雁.基于IPA方法的南昌市舊城區公園綠地適老化更新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20.
[7]" "陳祎.重慶市長壽區保合村鄉村社區公共空間適老化更新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22.
[8]" "孫藝.社區公共戶外活動場地適老化評價與規劃應用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8.
[9]" "趙延聰.基于使用后評價的武漢老舊社區室外環境適老化改造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20.
[10]" 曹馨月. 基于結構方程的健康街道評價及優化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學,2024.
[11]" 向小麗.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三亞美麗鄉村游客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23.
[12]" 陳金燕. 城市公園適老化評價體系研究[D].哈爾濱: 東北林業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