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全育人”是當前高職院校辦學的重要理念,也是思政教育全面改革的關鍵舉措。為了貫徹該項理念,高職醫學院校著手建設“三全育人”的品牌及體系,從微觀層面,將品牌思維引入育人工作中,圍繞品牌意識、品牌知名度以及品牌美譽度等,打造全員育人隊伍,搭建全過程育人渠道,完善全方位育人機制,進一步提高高職醫學院校人才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其綜合素養,培養出符合新時期社會建設要求的應用型本科人才,促進育人正向循環。對此,文章通過分析高職醫學院校建設“三全育人”品牌的指導意義,進一步分析了并提出為全員育人實現提供動力、增強全過程育人影響力、提高全方位育人競爭力的院校“三全育人”品牌建設的有效路徑,以期對高職育人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職醫學院校;品牌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9052(2024)05-0013-03
引言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曾反復強調育人工作將立德樹人作為核心,保證教育教學工作實現全過程、全方位以及全員參與的育人模式,教育部也出臺了不少關于“三全育人”實施的指導綱要,如2020年發布的《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中提到,要完善三全育人的體制機制,才能夠有效提高育人質量,全面肩負起為國育才、為黨育人的重要使命。當前,許多高職醫學院校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以“三全育人”為基礎的全面育人格局,為了更好地發揮“三全育人”作用,高校還需把握好新時代的發展契機,調整適合自身人才培養工作執行的新范式,進行獨有的育人品牌建設,從而提高育人水平。
一、高職醫學院校建設“三全育人”品牌的指導意義
(一)體現立德樹人的內在要求
隨著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各行業的分工越來越細,新時期發展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逐漸提升,而高職醫學院校是培養醫藥衛生技術型人才的主要單位之一,為與社會發展相同步,必須培養專業能力較強的人才,同時也要保證人才具有綜合素質,培養其道德品質。基于此,高職醫學院校開始提出建設“三全育人”的體系和品牌,育人的核心要求即為立德樹人,這一要求也被融入文化知識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多個環節當中[1],致力于通過貫徹立德樹人理念來提高人才思想水平,使其具有優良的道德修養。
(二)順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趨勢
如今醫藥行業經濟發展迅速,導致企業數量越來越多,這也加劇了醫藥領域發展的競爭現象,而醫藥企業運轉發展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保障,尤其是技術型人才更是企業發展命脈,同時也成為企業競爭水平的決定性因素。若高職醫學院校的人才培養仍局限于傳統標準,將難以滿足醫藥企業人才需求,如此學生在畢業之后將很難在醫藥企業立足,所學習的知識無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甚至會出現高校教學與醫藥企業工作內容脫節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高職醫學院校也開始與醫藥企業加強聯系,改變人才培養的方向,國務院也發布了有關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在新時期實施的指導方案,其中強調了高職醫學院校的育人應當與社會發展趨勢同步,和企業市場需求相互接軌,持續完善相關教育體系,保證育人質量,為企業提供更多優質的人才。因此,高職醫學院校開始打造“三全育人”品牌,站在全員、全過程以及全方位的角度培養社會所需人才,推動高職醫學院校辦學方向的調整,這與高校發展趨勢的變化相符合。
(三)與思政教育發展相契合
當前高職醫學院校教育教學體系的運轉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極為重要,從醫學院校育人目標來看,也將培養人才的正確思想政治觀念作為核心內容。當前國內高素質、技術型的醫藥人才培養都需依靠高職醫學院校,醫藥工作者的特點是既要保證專業能力較強,也要具有履責精神、奉獻精神,因此,不僅要對醫藥專業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專業技能,更要讓人才樹立正確思想與價值觀念,懂得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可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關鍵。而高校實行“三全育人”有助于契合思政工作規律,能夠在教學、管理、科研、文化以及服務等角度自始至終貫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促進高職醫學院校育人質量的進一步提高[2]。
二、高職醫學院校“三全育人”的品牌建設的路徑
(一)為全員育人實現提供動力
第一,明確育人目標。高職醫學院校需具備育人“共同體”意識,助力全員育人的實現,育人隊伍領導者要保持最本真的教育初心,引導全院或全系教職工鞏固育人意識與履職意識,同時也應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提高對醫藥衛生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將專業人才培養與個體發展目標有機結合,將教職工發展與學生成才目標有機結合,將人才思想政治素質提升與專業知識技能提升目標有機結合,激發教職工更多的育人動能,使全員育人的品牌建設成效更佳[3]。
第二,以黨建強化隊伍建設。高職醫學院校可以圍繞黨建工作完善育人工作隊伍,在深化建設全員育人品牌時,將“黨建+”作為方向和載體。學院領導應始終發揮頂層設計效應,持續強化黨建,使其在育人上體現出政治引領作用。譬如,可以在教職工隊伍中培育出帶頭人,也可在黨支部中選出紅旗模范,還可打造出明星教師團體,以“三全育人”為中心,將相關任務納入學院整體發展辦學規劃當中,通過考核機制來調動教職工參與高校育人的熱情,將“標桿院校”作為“全員育人”品牌的建設目標,使高職醫學院校所有教職工、黨員干部都能主動推動育人建設,樹立獨有的“黨建+育人”品牌,保證育人各項工作的落實[4]。
第三,挖掘教職工潛能。全員育人品牌的建設應當將“工作室”作為典型,而全員育人本身是打造“三全育人”品牌的重要前提條件,“工作室”機制則是有利于挖掘育人教職員工更多潛能,目的是強化高校師風師德。院校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推動在校全體人員對育人工作的高度參與,讓每個教職員工都認識到育人的重要性,培養出育人意識與基本能力,將育人當作是最本職的工作,如此才能使高校育人隊伍越來越壯大,育人氛圍越來越濃厚,在全員育人的品牌建設當中,還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對每個教職員工的育人意愿進行強化,使其內在潛力發揮出來,借助標兵“工作室”機制來建設高校師德師風,為全員育人樹立示范典型。
(二)增強全過程育人影響力
第一,優化調整育人環境。要想保證高職醫學院校全過程育人的效果良好,對育人環境的調整優化很有必要。高職醫學院校可以從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兩方面來建設優化育人環境。例如,基于“三全育人”要求的高校統籌設計可以將一些物質基礎全面整合,包括教室、學生公寓、實訓室以及醫藥企業等物質資源,在當前的數字化時代,還可結合先進技術打造出育人品牌新的發展鏈條,將育人服務貫徹到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和生活的全過程當中,融入育人元素,讓品牌的文化效應具有全景體驗特性,體現物質文化育人的較強影響作用。與此同時,不斷加強精神文化的建設,首先,要尊重高職醫學院校人才成長的規律,讓師生都具備一定話語權,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精神文化建設和“三全育人”工作當中,保證高校醫學特色文化氛圍更加和諧、平等,使得高職醫學院校的發展生態更健康,助力人才的全面發展;其次,高職醫學院校的學生要擔負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在育人中要格外重視提高思想素質,讓校園文化充滿著優良作風、奉獻精神,使學子感受到人文關懷,在這種環境熏陶下潛移默化成長,實現高素質的人才培育。
第二,補齊育人短板。高職醫學院校培育的人才會直接輸送到社會各領域,其也與其他基層學校教育有著相同特點,即包含了教書育人的主體任務,該項任務中的重點內容,如文化育人、課程育人以及組織育人等,高職醫學院校始終都給予了重視。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高職醫學院校雖然在人才知識與技能水平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管理育人、科研育人以及服務育人內容上卻還明顯不足,存在一些短板。因此,以全過程育人為基礎的“三全育人”品牌建設也要重視補齊這些育人短板。高職醫學院校作為醫藥衛生人才培育的重要支撐單位,在人才培養方面應積極開拓更多管理育人、科研育人、服務育人體系的創新內容,進一步完善整個院校全過程育人的機制,譬如,院校可邀請臨床各科室專家到校講述科研經歷,分享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點燃學生對醫學科研的熱情,同時還要進行科研育人,指導學生開展大創項目,選擇醫藥相關的主題,明晰思路,推進項目開展,早科研、早提升,提高科研育人成效。全過程育人重點是要彰顯出高職醫學院校各系、各專業的特征,也要有滿足社會需求的特征,保證所有師生和合作單位都具有較高接受度,在補齊多維度育人短板內容之后,應當體現出對育人工作的提質增效作用,這樣也能夠建立更深刻的機制“品牌”。
第三,認真把握育人全程化。建設高職醫學院校全過程育人的品牌,還應遵循產學研一體化的基本原則。教師在對學生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過程中,還要始終關注立德樹人的要求,堅持實現學生的德技并修。為了保證育人全程化的效果增強,高校要在培訓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完善組織建設、強化管理與服務的同時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堅持在促進人才成長的整個鏈條中深入貫徹道德修養培育任務,確保學生專業能力與素質同步實現提升。此外,還要圍繞著專業教育建設,將高校育人各項要素進行統籌,包括基本教學、實踐、科研、實習以及就業等環節要素,促進全過程育人制度體系的完善,牢固把握全過程育人的宗旨,以此提升高職醫學院校辦學水平。
(三)提高全方位育人競爭力
第一,以品牌注意度促進黨政協同。高職醫學院校的育人品牌注意度是指其育人品牌效應所吸引的注目程度,這種注意度也是彰顯品牌形象的關鍵,高校各黨總支可以建成并充分落實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使黨總支在院校育人方面發揮全面領導的功能,也要協調院校的其他部門發揮核心作用。對于“三全育人”的品牌建設工作任務,黨總支應給予充分支持,使黨政協同貫徹在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組織育人、心理育人以及資助育人等各方面,在行業內、校內以及師生之間對高職醫學院校黨政服務品牌形象進一步強化。大力推進黨政聯席會議制度的貫徹應用,促進黨政與育人工作齊抓共管,確保高校工作機制中所有教職員工各司其職、履行自身職責,提高立德樹人要求下黨政和育人之間的協同聯動、同頻共振[5]。
第二,以品牌美譽度促進課內外協同。為了培育高職醫學院校的“三全育人”品牌,還需從品牌美譽度出發,這種美譽度具體指企業在使用了高校畢業的人才后,產生的一種正向印象和認知,這也與高校培育人才的質量以及高校對畢業生的跟蹤與支持有著很大關聯度。一個知名且形象較佳的高校“三全育人”品牌,必定能培養出高質量畢業人才,而院校人才培養需圍繞著課程育人,這也是育人的最主要陣地及第一課堂,具有育人優勢。與此同時,還應重視課外育人,堅持建設網絡育人、實踐育人等多類陣地,這些也屬于高校育人的第二課堂。要提高整體育人治理,打造出品牌的美譽度,課內外育人機制還要相互貫通,保證一致性的步調,借助主題化推廣的有效方式,為全方位協同育人帶來新路徑。
第三,以品牌知名度促進校內外協同。對于“三全育人”品牌建設來說,其知名度就是指高職醫學院校育人品牌在市場各關鍵指標中的表現。高職醫學院校的相關育人品牌知名度可以從畢業生在企業中的實際表現、畢業生的社會需求兩項指標進行衡量。對此,也要持續強化建設校內外的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心理育人、服務育人、組織育人、網絡育人以及資助育人的內容[6],使育人資源全方位進行整合,促進育人能力的增強和育人質量的提高。此外,許多高職醫學院校的辦學都實現了“校企合作”,基于該項特點,院校“三全育人”品牌建設也要與醫藥企業攜手進行上述幾項育人資源的建設,如此才能將校企合作培育人才的協同效果發揮出來,再借助優勢化推廣的相關手段,重視宣傳,促進校內外良好協同并形成育人全新體系[7]。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醫學院校在新時期的育人工作開展,需要打造出“三全育人”品牌,切實貫徹“三全育人”理念,提高育人質量。“三全育人”本身的綜合改革性質也符合時代特征要求,其品牌樹立的方向具有創新性和科學性,能夠為育人執行指明正確思路,為社會培育出更多優質人才。高職醫學院校建設“三全育人”品牌還應具有體現立德樹人的內在要求、順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趨勢以及與思政教育發展相契合等幾項指導意義。在實踐“三全育人”品牌建設過程中,還需挖掘其中的品牌要素,基于品牌意識為全員育人的實現提供動力、基于品牌效應為全過程育人增強影響力、基于品牌形象為全方位育人增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黃麗娟.略論高職院校“三全育人”實施路徑[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2(4):101-104.
[2]鄒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路徑研究[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39(1):1-3,10.
[3]曲雪玉.高職院校“三全育人”品牌院系建設路徑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2,38(4):74-76.
[4]沈迪.新時代高職院校三全育人實施現狀及其建設路徑研究——以無錫某高職院校為例[J].鄂州大學學報,2022,29(6):17-19.
[5]郭巖.“雙高計劃”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構建“三全育人”體系的路徑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2(11):8-10.
[6]蔣明軍.新時代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20(7):102-106.
[7]孫煒.“三全育人”背景下對高職院校后勤育人的路徑思考[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2,31(5):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