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重要論述。紅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發展離不開品牌的構建,在文旅產業走向品牌化的推動下,充分發揮南充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的優勢,構建南充紅色文化旅游品牌并提出創新策略。深度了解南充地區紅色文化資源的優勢,針對南充紅色文化旅游品牌構建所面臨的問題,提出精確紅色定位、促進區域聯動、創新旅游模式、加大創新力度的構建策略,努力打造高質量的南充紅色文化旅游空間。
南充市紅色文化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在全國紅色旅游發展綱要中將南充確定為“以渝中、川東北為重點的川陜渝紅色旅游區”,然而根據南充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的數據顯示,南充近兩年假期接待游客的人次較多,其中五一假期及國慶假期接待人次均在400萬以上,但紅色旅游景區接待游客人次占全市總接待人次的比例較小,均不到10%,這說明目前南充市在紅色景區接待量不高,還需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對經濟的帶動力,促進市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因此,如何推動紅色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增強南充紅色旅游品牌的傳播力,進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已成為南充市政府及文化旅游主管部門亟待解決的新挑戰。
南充市紅色文化概況
南充,自古便是人文薈萃、底蘊深厚的城市。進入近現代,它更是成為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關鍵一環,為中國的革命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南充的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包括眾多的紅色人物、故居、遺址遺跡、紀念館及烈士陵園等。這些珍貴的紅色印記和文物古跡,構成了南充紅色文化的寶貴財富。
遺跡遺址。果山公園,順瀘起義是中國共產黨早期自主指揮的首次武裝起義,起義的遺址如今坐落在南充市的果山公園之中。為了緬懷這一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事件,南充市人民政府在此設立了順瀘起義紀念室。
營山縣新店鎮紅九軍政治部舊址,紅九軍在占領新店場后,選擇了營山縣新店鎮作為軍部和作戰指揮中心,正是從這個地方,紅九軍有效指揮了包括營渠戰役、豐竇鋪阻擊戰在內的一系列關鍵戰役。
閬中市紅軍烈士紀念園,閬中市不僅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紅四方面軍長征途中的重要出發點。在1933年至1935年期間,超過2萬名閬中當地青年加入紅軍行列,為緬懷紅軍和烈士們的英勇事跡,閬中市委和市政府特別建造了紅軍烈士紀念園(如圖1所示)。
名人故居。朱德故居紀念館,朱德故居紀念館位于四川南充市儀隴縣馬鞍鎮朱德故里,是紅軍之父、三軍總司令朱德的故居地(如圖2所示)。紀念館內的展覽以“人民的光榮”為主題,設置了“朱德生平事跡基本陳列”“思念”專題陳列和互動體驗區三大板塊,詳細介紹了朱德的革命歷程和貢獻。朱德故居紀念館不僅是一個展示朱德元帥生平和革命事跡的地方,也是一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于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中國革命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張瀾紀念館。張瀾紀念館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人民南路,是為紀念著名民主革命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張瀾先生而建立的。張瀾紀念館內陳列著眾多珍貴的文獻資料、照片和文物,全面回顧了張瀾先生作為民主革命家及愛國主義者所走過的輝煌歷程。
羅瑞卿紀念館。羅瑞卿紀念館位于南充市順慶區將軍路,原為羅瑞卿將軍的故居(如圖3所示)。紀念館內設有羅瑞卿同志舊居、將軍銅像、將軍生活雕塑像、將軍骨灰撒放紀念地,以及羅瑞卿生平偉績陳列館、革命歷史題材放映廳等紀念景點,紀念館還收藏了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和歷史資料,通過這些展品和資料,人們可以深入了解羅瑞卿將軍的一生和他的革命事跡。
精神文化遺產。南充的紅色文化遺產豐富而深厚,它不僅包含了眾多革命時期的遺址和遺跡,而且體現了南充人民在抗戰中表現出的不屈不撓和強大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持續激勵著南充人民投身于家鄉的建設之中。例如,八百壯士英勇無畏地出川抗日,展現出的決絕與奉獻;在升保起義中,南充人民英勇地保衛組織,不畏犧牲地轉移傷員。這些革命故事不僅彰顯了南充兒女在斗爭年代為國家作出的犧牲與貢獻,而且成為南充城市精神中最為耀眼和鼓舞人心的部分。
南充市紅色文化旅游品牌構建存在的問題
南充的紅色文化資源以其獨特性成為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的重要見證。目前,南充依托其豐富的紅色場館資源,如朱德故居紀念館、羅瑞卿紀念館及紅軍烈士紀念園等,提煉紅色文化元素并融入旅游產品設計之中,然而,目前這些紅色文化資源的系統化和綜合化開發尚需進一步提升。紅色場館要讓參觀者得到啟發并自發承擔傳播紅色文化的作用,需要打造紅色文化品牌。而南充目前尚未開發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紅色文旅品牌,通過對南充紅色文化旅游品牌構建情況進行調研后,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缺乏明確的品牌定位。南充市在紅色文旅品牌建設初期,可能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和目標受眾識別,導致品牌形象模糊,缺乏吸引力,較難形成獨特的紅色文旅品牌。同時,南充市在打造紅色文化旅游品牌時面臨一些挑戰,尤其是在挖掘紅色文化深層次內涵方面還不夠深入,導致紅色旅游產品存在較大程度的同質化現象。這種情況可能會削弱游客的旅游體驗,進而影響到紅色旅游服務的整體質量。
區域聯動性有待增強。南充地區的紅色旅游資源主要分布在各縣鄉,這些資源相對分散,并且受到行政區劃及經濟運作機制的限制,使得各個紅色旅游景區之間缺乏有效聯系和協調,區域之間的聯動性不強,難以共同打造出一個強有力的旅游品牌。同時,南充各紅色旅游景區之間,以及不同區域之間的合作尚停留在表面層次,缺乏深層次的合作關系,整體上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戰略布局,這也制約了紅色旅游資源整合和品牌建設的進程。
缺乏持續創新。文旅品牌的塑造和維護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它要求持續地創新來保持品牌的活力和競爭力。若缺乏這種創新精神和動力,品牌形象很容易變得過時,失去吸引力。南充市的許多文化旅游品牌,通常依賴于紅色場館的歷史資料,使用泛泛的口號作為品牌標識,這類品牌往往缺乏獨特性,易被其他地區復制,從而缺乏創新的特色。
營銷力度不足。南充在紅色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設上呈現出不均衡的狀況,雖然一些知名的紅色文旅品牌獲得了較高的認知度,但大多數紅色文旅品牌的知名度相對較低。游客對南充的紅色文化了解大多局限于那些較為成熟的品牌,例如朱德故居紀念館,而對于南充的歷史紅色文化名村名鎮、紅色遺跡遺址等則知之甚少。
南充市紅色文化旅游品牌構建的路徑
精確紅色定位,打造文旅品牌。品牌是消費者對某種產品和服務的綜合印象,是消費過程中產品和服務的功能價值、情感價值的直接體現。為適應市場的需求,南充在定位紅色文旅品牌時應深入挖掘當地紅色文化,并將這些文化元素與現有的紅色旅游資源相結合,創造出具有特色的紅色文化體驗旅游品牌。具體策略包括:以本地獨有的紅色資源為核心,將不同旅游要素整合創新,打造一系列特色旅游項目,例如紅色主題的鄉村度假、紅色文化深度體驗等。應與當地居民和社區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發紅色文化旅游體驗產品,例如舉辦紅色主題活動、提供紅色研學體驗和組織紅色文化展覽等。要始終關注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并不斷創新,通過收集和響應游客的反饋,持續提升旅游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以更好地滿足游客的期待。
促進聯動互通,加大合作力度。在構建南充紅色文旅區域合作的過程中,首要任務是推動不同行政區域、各級政府及各類組織之間的協作,以此加強區域間的聯動發展。此外,在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品牌的構建中,應對區域內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優化,提煉并串聯各區域獨有的文化特色,打造出既科學又全面的紅色旅游品牌。通過這樣的努力,構建起覆蓋川東北地區的紅色旅游網絡,并共同打造“四川紅色旅游勝地”這一新品牌。
創新旅游模式,塑造特色品牌。針對南充紅色文旅品牌存在的同質化問題,南充的紅色旅游景點需要在保持歷史真實性和教育意義的前提下,對展示方式進行改進,使革命文物煥發新生,通過創新活動形式,激發游客參與熱情;通過豐富的體驗活動,提升紅色文旅品牌的吸引力。具體措施包括:采用多樣化的展示技術,如虛擬現實和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現有紀念館的展示水平,利用虛擬現實眼鏡和傳感器技術復原順瀘起義和紅軍長征等歷史場景,讓游客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當時的戰斗氛圍。同時,通過情景劇、舞臺劇、戲劇和影視作品等形式,生動演繹革命前輩的斗爭歷程和日常生活故事,將無形的精神文化資產轉變為有形的旅游產品。通過這些創新舉措,提升南充紅色文旅品牌的獨特魅力和影響力。
加大營銷力度,豐富營銷內容。為提升南充紅色文旅品牌的影響力,在品牌推廣上,積極尋求有效的市場策略。比如融合線上線下渠道、結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資源,以此來增強紅色文化旅游的市場影響力。同時,主動與本地旅行社、周邊景區、公交系統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廣南充的紅色文旅品牌,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在營銷內容上,注重豐富和創新。通過深入了解游客的興趣愛好,突出南充紅色文旅產品和服務的獨特性,以引發游客的情感共鳴。同時,要善于講述紅色文旅品牌背后的故事,加強與游客之間的情感聯系,使品牌更加鮮活、有溫度。此外,應密切跟蹤市場動態和消費者偏好,靈活地將時事熱點和流行趨勢融入宣傳材料,確保紅色文旅品牌與時俱進,更好地與公眾生活接軌,以此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魅力。
基金項目:1.南充市社科聯研究“十四五”規劃2024年度項目青年項目“南充市紅色文化旅游品牌構建研究”(NC24C274);2.四川旅游學院“四川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自籌項目,民族鄉村旅游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機制與路徑研究(SC2024Z044)。
(作者單位:1.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2.成都市金牛區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