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鐵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資源)積極踐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結合合作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實際,在加強海外企業生產經營的同時,聚焦農業、教育、衛生、健康、環保等領域,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惠民生的“小而美”社會責任項目,有效改善了項目所在地基礎設施條件,提升了當地民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促進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民心相通。

“小而美”社會責任項目的實施路徑
作為較早“走出去”的央企之一,中鐵資源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重要論述,堅持運用國際化視野和屬地化思維,始終秉承“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宗旨和理念,以“開發資源惠天下”的胸懷,認真履行項目所在國社會責任,統籌推進見效快、效益高、“小而美”的社會責任項目,樹立了負責任的大國央企形象。其中,由中鐵資源與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剛果(金)企業集團合資建設的布桑加水電站建設案例榮獲第五屆中國企業國際形象建設“共促全球發展類”優秀案例。
積極推進農業扶持項目,助力當地農業增產增收。剛果(金)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左右,個體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當地農村大多仍以刀耕火種的原始方式從事簡單農業生產,效率低下,糧食難以自給自足。為進一步促進當地農業建設,解決當地民眾溫飽問題,中鐵資源在剛企業大力扶持當地玉米種植、捐贈農業機械設備、發展當地養殖業等“小而美”民生項目,幫助當地農業增產增收。2021年8月,中鐵資源所屬企業華剛礦業將農業扶持項目列入社會責任計劃,截至目前已為當地民眾采購玉米種子375袋,氮磷鉀、尿素等化肥3000袋,并向企業所在地周邊5個村捐贈拖拉機、播種機等配套農業機械化設備,以及噴霧器、犁、耙等農業機具。此外,華剛礦業還組織中國技術人員開辦農業種植技術培訓班,向當地村民傳授先進農業種植技術,以提升糧食產量。2023年,中鐵資源所屬企業綠紗礦業將支持當地養殖業發展列入社會責任計劃,幫助當地民眾建設養殖基地,提供豬、羊、雞等養殖牲畜,并為經濟困難的家庭免費提供養殖飼料,聘請養殖專家進行養殖培訓。華剛礦業周邊社區卡巴達村村長迪貢比多次向媒體表示:“中國企業是我們的好鄰居,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一直都在。”
積極推進教育扶貧項目,提高當地青年就業能力。剛果(金)當地缺乏熟練技術人員,普通勞動者技能普遍不高,青年失業率較高。中鐵資源所屬華剛礦業、綠紗礦業、MKM礦業等企業深入推進教育扶貧項目,不斷提升當地青年就業技能。2021年10月,華剛礦業投入140多萬美元,在卡巴達社區建立了一所職業技術學校,開設電力技術和汽車維修兩個專業。目前該校在校學生200余人,已成為卡巴達社區重要的技術技能人才培育基地。校長愛德蒙說:“我在教育行業深耕多年,當我見到這么大的校園,非常震撼。感謝我們的伙伴華剛礦業。”截至2024年3月底,華剛礦業已累計向盧阿拉巴省穆托什技術學院、科盧韋齊大學及科盧韋齊高等應用技術學院等教育機構捐資60余萬美元,并幫助當地建設了迪庫盧韋小學等三所小學,得到當地政府和居民的熱烈歡迎和交口稱贊。中鐵資源所屬企業綠紗礦業多次幫助綠紗教會女子學校改建供水系統、修繕教學樓等,同時捐助電腦、電視等教學器材,并幫助100余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重返校園。華剛礦業當地員工芭比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說:“我們非常熱愛華剛,衷心祝福華剛發展得越來越好,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好工作、高收入,才能照顧家人、撫養孩子。”
積極推進水井建造項目,解決當地民眾飲水難題。由于缺乏資金和技術支持,剛果(金)很多農村貧困地區無法建造和維護水處理設施和供水管道,當地民眾只能接雨水飲用,或跑到幾十公里外取水飲用,甚至與野生動物共同飲用受污染的河流水源。為解決礦區周邊民眾飲水難題,華剛礦業在2022年1月正式啟動為礦區周邊瑪本鐸村、穆塔卡村、畢瓦亞村等4個行政村建設18口水井的計劃。截至2023年10月底,18口水井全面建成交付,各井均配備10立方米水箱、水泵和為其供電的配套太陽能板,8000余名當地民眾喝上了“中國井”的放心水。瑪本鐸村村長恩索博·博尼法斯說:“中國企業是我們的好鄰居,每次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都會來,這次的援建水井項目讓我們看到中國人善良的心。”該案例獲評國務院國資委“2023年海外央企十大精彩瞬間”。 2022年9月,MKM礦業為當地民眾修建了8口水井,解決了KONI健康中心周邊社區3000余人的飲水難題。《人民日報》《中國日報》分別以《中企在剛果(金)建設水井——村民們喝上了放心水》《非洲專家點贊“小而美”社會責任項目》為題,對華剛礦業、MKM礦業為當地民眾建造水井的事跡進行了重點報道。

積極推進醫療援助項目,改善當地民眾就醫環境。長期以來,剛果(金)醫療條件落后,醫務工作人員短缺,當地居民日常看病成為難題。為幫助當地民眾改善就醫環境,中鐵資源在剛企業紛紛將衛生醫療援助項目納入履行社會責任計劃。華剛礦業投資近100萬美元興建卡巴達社區醫院,并組織中國醫護人員持續為當地民眾、學生開展義診活動。2023年,綠紗礦業啟動修繕綠沙鎮衛生中心項目,修復了產前咨詢診所和衛生設施,翻新了多處墻壁,并新建了待產室。這項修復和新建工作使當地民眾疾病預防、疫苗接種、咨詢和保健、分娩和產后跟蹤治療等就醫需求得到了更加充分有力的保障。
積極推進環境保護項目,促進當地實現綠色發展。中鐵資源始終將促進當地生態環保建設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通過實施一系列“小而美”環境保護項目,積極推動當地綠色發展。位于蒙古國的新鑫公司運用國際領先的綠色開采技術,建成蒙古國首個綠色環保無廢開采充填系統,目前該系統已累計完成充填40萬方,極大地減少了尾礦庫占地,有力提升了礦山生態保護實效;投資300余萬元新建污水處理站,實現了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兩個“零排放”;持續開展水源地在線監測、泉眼保護和旱獺放生放養活動,保護生物多樣性;累計開展技術復墾13.3公頃,生態復墾10.8公頃,在蒙古國東方省5個部委聯合考評中,新鑫公司連續3年以超過90分的成績通過環保驗收。2024年3月,蒙古國水務系統觀摩團到新鑫公司現場參觀,稱贊新鑫公司在節水工藝、生產流程、綠色環保等方面的工作位于蒙古國前列,值得在蒙古國推廣。
“小而美”社會責任項目取得的顯著成效
中鐵資源充分發揮行業優勢,聚焦共建國家民眾“看得見、摸得著”,容易提升獲得感、幸福感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以接地氣、聚人心、可持續為導向,深入推進“小而美”社會責任項目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進一步促進了民心相通。
民眾用水用電等生活需要得到進一步保障。企業社會責任具有區域特性,各個國家、各個地區與當地民眾對“小而美”社會責任項目的需求具有較大差異。中鐵資源所屬海外企業積極與當地政府、社區、民眾溝通交流,了解各方訴求,同時緊密結合自身生產經營特點,利用所處行業優勢,精準實施“小而美”社會責任項目。如華剛礦業在實施18口水井建造計劃時專門成立工作組,與當地發展委員會和4個村莊的村長多次召開會議,共同研究確定水井合理位置,以確保全村人員取水方便。同時根據當地電力短缺的實際,選擇使用“太陽能板+水箱”的方案,既解決了飲用水長期供應問題,又解決了水井電力保障難題。
民眾就醫就業等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中鐵資源始終堅持“開發資源惠天下”的理念,幫助解決當地民眾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助力當地教育、健康、文化事業發展與和諧社區建設,在當地民眾心中樹立了負責任大國央企形象。截至2021年12月底,中鐵資源所屬華剛礦業、綠紗礦業、MKM礦業均與企業所在地周邊社區簽訂《社會責任書》。其中,華剛礦業在未來五年內將投入1158萬美元,用于當地社區道路、供電、教育、醫療、環境、供水、農業等26個“小而美”民生項目的建設;綠紗礦業重點圍繞周邊四個社區,加快實施農業、教育、醫療、供電、環境保護等15個民生項目建設;MKM礦業將在周邊八個社區實施建設1所小學、1個市場、1個培訓中心等11個民生項目,幫助當地居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生活水平,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小而美”項目社會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中鐵資源按照統籌規劃、歸口管理、分類實施、專業運作的要求,持續完善組織管理框架、規范項目管理流程、提高運營管理效率,加強國際傳播,不斷提升“小而美”社會責任項目在當地影響力。例如華剛礦業建立并形成了包含領導小組、歸口管理部門、項目執行單位、專職崗位人員的管理體系,由日常辦事機構負責組織編制、匯總、擬定年度計劃和預算,組織項目立項審核,統籌協調項目實施,檢查監督項目實施進展和資金使用情況,全面系統實施“小而美”社會責任項目,有效提升了“小而美”社會效益。
未來,中鐵資源將始終秉承“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宗旨和理念,深化與共建國家的互利合作,奮力扛起“開發資源惠天下”的企業使命,為實現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