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詞不斷被提及。新質生產力是指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區別于依靠大量資源投入、高度消耗資源能源的發展方式,新質生產力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以高效能、高質量為基本要求,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基本特征,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是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
對于傳統汽車企業而言,以新質生產力推動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無疑是當下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汽車央企的研發部門——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商研總部(以下簡稱:東風汽車商研總部)在2022年提出了科技創新“躍遷行動”,以創新之道、改革之力、務實之風開啟了傳統車企的“新質”發展。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市場的加速重構,東風汽車商研總部正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意義,大力探索“新質生產力”的破題之路。

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二十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質生產力”,是系統指導高質量發展的新的生產力理論。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適應我國發展新變化的必然要求
過去四十年的高速增長,成功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現在強調高質量發展,根本在于解決“好不好”的問題。以后,還要解決“高不高”的問題。高質量發展,意味著高質量的供給、高質量的需求、高質量的配置、高質量的投入產出、高質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質量的經濟循環。東風汽車商研總部黨委號召全員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謀劃經濟工作的根本指針,聚焦商品領先、轉型發展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進一步增強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踐本領,做強做大東風輕型車品牌。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體現了國有企業的政治擔當和職責使命
國有企業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緊跟黨中央的步伐,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是國有企業必須扛起的政治擔當、必須履行的職責使命。東風汽車商研總部黨委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系列講話精神,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理念及時有效貫徹到每個基層黨組織、每名黨員、每位員工之中,落實到具體業務活動之中。東風汽車商研總部黨委結合本企業使命擔當,確立高性能、低價格、技術領先的高目標,輸出提案和要求,制定一系列行動方略,動員各基層黨支部和黨員開展“揭榜掛帥”等立項攻關行動,組織“百日會戰”勞動競賽和“挑戰高目標 轉型新發展”專題團建活動,從精神引領、組織建設、人才培育等各方面著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不斷探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路徑
作為東風輕型商用車企劃和研發事業單位,商研總部聚焦“做強做大民族汽車工業”的職責使命,積極承擔起“國之大者”“做強做大民族汽車工業”的政治責任和擔當,不斷探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更多實踐路徑。
加快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2024年,東風汽車商研總部持續建設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深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等領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形成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應用創新型技術成果,加快技術成果變現步伐,用技術創新來賦能商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截至目前,關鍵核心技術掌控率72%,較去年同期增長14.4%,到2025年整體關鍵核心技術掌控率目標將達到97.2%。
加快考評機制創新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同做強做優主業、提高經營業績考核導向性精準性、調動企業領導和科技人才積極性等重點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為更加明確考核導向、激發領導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東風汽車商研總部加快考評機制創新,在考核環節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大力深化改革對領導干部的考核機制,以未來的競爭力考核為主,50%以上著眼于3年以上的發展質量,25%考核1~3年的后勁水平,關注研發投入、技術水平、盈利能力、市場主導能力等,而考核當年KPI可以只占25%。當然,各層級的副職的考核內容有所區別。
加快組織機構創新
為進一步加強對汽車行業新技術、新材料的前瞻性研究,東風汽車商研總部大力推動配置適合技術創新的組織結構體系,針對商品研發院先行平臺中心的先行技術人員同時負責新品開發的體制進行改革,推動技術創新組織結構體系的重構。一是將技術組織和生產組織、產品開發組織分離。制造技術方面,由公司制造技術部門的技術人員負責前瞻性技術研究和準備,工廠技術人員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解決。研發機構、先行技術人員則不再負責產品開發,而是研究國家戰略、行業發展、競爭對手,提出課題,分配和落實任務。二是公司成立新產業推進辦公室,制定公司創新發展戰略,擬定發展目標,建立評價體系,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
加快運營體系創新
不斷改善運營管理體系,是驅動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東風汽車商研總部著力構建良好的運營體系,建立合理的體系運營評價系統,每季度對商研整體運營、各職能單位進行評價,并量化打分,及時發現運營風險并改進不足之處。完善的評價體系,對企業的健康運營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證。

加快人才工作機制創新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發展新質生產力,歸根結底要靠創新人才。東風汽車商研總部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構建人才培養、使用的科學體系,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健全完善收入分配機制,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一是加快建設“能打仗、打勝仗”的干部隊伍。認真貫徹落實《轉型發展東風高管行動守則》,著力提高干部隊伍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七種能力,強化剛性考核和壓力傳導,推動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進一步激發干部的主觀能動性。二是加快培育“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干部隊伍。深入一線發現和培養干部,只要政治素養過硬、業務能力突出、勇于身先士卒,就大膽提拔使用。加強干部梯隊建設,多給優秀年輕干部壓擔子,選派他們到困難單位和吃勁崗位進行歷練。加大干部公開選拔力度,為優秀干部提供干事創業的舞臺。三是樹立價值創享導向,優化核心人才激勵。堅持按業績、貢獻、價值定薪,強化工效聯動和損益目標考核。優化研發激勵,把獎勵分配向項目和業績達成情況較好的部門傾斜;優化營銷激勵,激勵總量與“收益、銷量、市占率”等指標強關聯,進一步激發干部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工作質量和勞動生產率。
完善監督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國有企業紀委認真履行監督責任,是保證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2024年,東風汽車商研總部紀委重點構建系統監督和專項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體系。系統監督方面,一是應用東風汽車商研總部紀委總結出的“5W2HPDCA業務要素分析模型”工具,組織業務部門開展自我監督。該模型是在解決《試制業務外包工時不準》的課題中創新提出,在工程驗證中心的業務合同和業務流程中得到驗證,現逐步推廣到其他單位。二是開展職能歸口部門監督,通過職能管理,定期檢核各項業務的運行狀態,督促各項業務有效開展。三是開展紀委再監督,定期檢查各職能部門是否認真履職,各職能部門在日常運營活動中對各項目標任務有沒有嚴格管理,對未達成任務目標的項目是否有追蹤和挽回,對運行優秀的活動是否總結經驗、是否推廣應用。專項監督方面,就是以專項整改活動為契機,每年從風險較高的業務活動中抽出一些項目,尋找系統性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和改進,從而不斷修正管理方式,提高資源的集約利用程度,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最終實現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
高質量發展是一場耐力賽,需要腳踏實地,打牢基礎,一步一個臺階。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過程注定不會一帆風順,我們必須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有序排除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效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沖擊,為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和環境。2024年是創造良好條件開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之年。東風汽車商研總部將貫徹落實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搶抓機遇,苦練內功,實現公司經營目標,成就東風夢想,挑起國家隊的重任。
(責任編輯:楊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