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工作是黨的“喉舌”,內聚人心、外樹形象。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新聞宣傳工作的引領力、凝聚力、推動力。近年來,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二十二局)堅持立足主戰場、傳遞正能量,持續探索新聞宣傳工作方法路徑,總結提煉出“1234”工作法:緊扣1條主線、優化2大平臺、完善3項機制、錘煉4項能力,內宣外宣同頻共振,不斷提升新聞報道的吸引力、感染力、親和力、說服力,講好國資央企故事,增強宣傳工作實效,唱響中鐵二十二局“好聲音”。
緊扣“1條主線”筑牢思想“主心骨”
把握主線方能行穩致遠。中鐵二十二局堅持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新聞宣傳工作的中心環節,緊扣“1條主線”: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實“理論學習+理論宣講”兩項重點,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筑牢新聞宣傳思想根基。
緊扣主題主線,理論學習“強筋壯骨”。中鐵二十二局注重發揮“三個作用”,形成集團黨委、基層項目黨支部、青年干部“聯學聯動”機制,通過理論學習打牢新聞宣傳工作思想基礎。一是發揮集團黨委“領頭雁”作用。每月開展 1次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五年來開展專題研討60余次,將理論學習課堂搬到紅色革命圣地,實地研學悟思想。二是發揮基層項目黨支部“主心骨”作用。基層黨支部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定期開展“黨員上講臺”活動,一線黨員代表走上講臺分享學習感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三是發揮青年“生力軍”作用。結合35歲以下青年員工占比超60%的特點,在學習中著重突出“青年學、青年講”,以團支部為單位建立128個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推出“微團課”“青年講堂”等學習品牌,提升青年員工理論水平。
突出實際實效,理論宣講“入腦入心”。結合國有建筑企業具體情況,創新宣傳方式,巧用宣傳平臺。一是突破限制。根據施工企業人員分布廣、流動大的特點,打通理論宣講與職工群眾的“物理距離”,把宣講“主戰場”搬到一線施工現場;錄制視頻,打造“云課堂”網絡宣講平臺,開展答題競賽20余場,以賽促學調動學習積極性。二是巧用平臺。定期轉發《學習時報》等媒體平臺理論文章,利用中鐵二十二局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內部平臺報道學習成效,制作黨的二十大精神思維導圖、宣傳展板,搭建線上+線下培訓平臺,推動理論宣講走“新”又入“心”。
優化“2大平臺”明確使命“共發聲”
宣傳平臺是新聞宣傳發聲的重要載體。中鐵二十二局牢牢把握融媒體建設要求,用好用活“傳統媒體+網絡媒體”兩大平臺,勇擔展形象使命任務,上下一致,同頻共振,共同發聲。
依托傳統媒體,對外唱響強音。主動融入對外新聞宣傳大局,加強與中央主流媒體、項目駐地省級黨報、電視臺等傳統媒體平臺溝通合作,構建“本部引導、基層發力”大宣傳格局。依托在建“高、難、精、尖”工程技術攻關、急難險重任務、重大工程節點,以“國企開放日”活動為契機,主動邀請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科技日報》記者深入現場采訪報道,實現“月月有主題、周周有策劃、天天有聲音”。五年來,累計在《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主流媒體刊播新聞1300余條,企業知名度、美譽度顯著提升。
巧用網絡媒體,對內凝聚人心。網絡媒體興起以來,中鐵二十二局大力推進“數智融媒”建設,構建“一網、一刊、一微、一抖、一端”全媒體矩陣,優化“采、編、發”全流程,落實“三審三校”制度,統一策劃、一次采集、多渠道發布,實現內部受眾全覆蓋。聚焦一線職工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讓新聞宣傳做到“上連天線、下接地氣”,在企業官微開設“我為群眾辦實事”“最美二十二局人”“一線傳真”等專題專欄,深受一線職工好評,引起強烈反響,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完善“3項機制”引領全員“齊步走”
好的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和保障。中鐵二十二局不斷完善“三項機制”,以系統思維、整體思維提升新聞宣傳工作實效,引領全體職工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整齊劃一“齊步走”。
健全組織機制,構建上下聯動格局。建立健全“指揮中樞”,落實新聞宣傳工作責任制,加強頂層設計,下發《中鐵二十二局新聞宣傳管理辦法》,成立以黨委書記、董事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分管副書記為副組長,形成領導有力、職責清晰的運轉體制。單獨設立黨委宣傳部門,成立企業融媒體中心,配齊配強“精兵強將”,將“能寫、會拍、善剪輯”的黨務人員充實到宣傳隊伍,形成“黨委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業務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格局。
建立考核機制,激發新聞宣傳動力。健全“標準清晰、獎優罰劣”的新聞宣傳考核機制,印發《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對外新聞報道評分辦法》,制定目標,細化任務。每年根據所屬子公司產值計劃、工程節點下達新聞刊稿指標,推行“一季一通報、一年一考核”,激發基層通訊員內生動力。建立重點工作跟進機制,督促子公司每月上報中鐵二十二局重點新聞線索統計表,實行周跟蹤、月分析、季總結。將新聞宣傳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年度黨建責任制考核,用好“指揮棒”激動力、促活力。
完善對接機制,暢通輿情處置渠道。與企業駐地、項目所在地黨委宣傳部門、網信部門建立溝通對接機制,增強政企合作互動,共聚宣傳合力。把握輿情應對處置的敏感性、及時性、果斷性,實行輿情“零報告”制度,引入輿情監測系統,設立輿情監測專員,提早介入、主動工作、果斷處理,從源頭制止不良輿情發生的可能性,為企業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保持重大輿情零記錄。
錘煉“4項能力”擂響奮進“震天鼓”
新聞宣傳工作強起來,首先要宣傳隊伍強起來,才能為企業發展“鼓與呼”。中鐵二十二局不斷錘煉宣傳干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著力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的新聞宣傳隊伍,擂響企業發展奮進“震天鼓”。
立足一線鍛煉“腳力”。腳下有泥土,筆下才能見真情。中鐵二十二局堅持“讀者在一線,受眾在一線,宣傳觸角在一線”,利用一線工程項目新聞“富礦”,動員宣傳干部走出辦公室,做到“腳下有土、心中有譜”,把筆端、鏡頭對準基層、聚焦一線,讓新聞作品更接地氣、更貼近職工。
學用結合開拓“眼力”。“眼力”是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基本功。中鐵二十二局采取“傳、幫、帶”形式,將理論帶入實操,讓基層通訊員在理論與實踐相融合中開眼界、長見識,練就一雙“新聞慧眼”。經常性開展通訊員“讀黨報黨刊”活動,拓寬新聞視野,提升新聞敏銳度,讓新聞作品更契合企業實際情況,更滿足受眾需求。
理論學習提升“腦力”。多思善謀才能想得全、寫得深。中鐵二十二局開設“宣傳干部講堂”,讓每名宣傳干部定期走上講臺分享新聞寫作經驗,交流學習心得。創新培訓學習方式,將外部講師“請進來”授課,送基層通訊員“走出去”學習,廣泛開展“我和宣傳部長結對子”活動,實行“老帶新”,全方位“充電賦能”。
聚焦中心磨練“筆力”。“筆”是新聞宣傳工作者的重要“武器”。中鐵二十二局聚焦企業改革發展大局,要求宣傳干部在深入一線調研的基礎上,自定主題,獨立采寫新聞稿件,錘煉寫文章、講故事的能力,用一線職工看得懂、能理解的文筆,譜寫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宏偉篇章。搭建宣傳平臺,鼓勵通訊員采寫更多原創新聞稿件,定期表彰先進個人,發放獎金、稿費,營造全員“寫信息、發新聞、爭先進”的濃厚氛圍。
在“1234”工作法的助力下,中鐵二十二局新聞宣傳工作成績顯著,激勵干部職工奮發向上、連創佳績。近年來,公司先后獲評全國先進建筑施工企業、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共鑄誠信企業,150多項工程獲國家級和省部級優質工程獎,年新簽合同額近千億元,全面駛入了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責任編輯:冉智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