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價值和實踐引領力,時刻牢記初心使命,努力在工作中踐行黨的宗旨,不斷提高員工自身修養,提升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以更好的狀態服務人民、服務企業發展,合江輸氣作業區(以下簡稱:作業區)通過“雙培雙學雙促進”,激發員工在新時代的使命和責任,將所學知識和經驗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促進企業發展,為公司打造新時代黨建工作標桿單位,引領保障天然氣全產業鏈創新創效標桿企業建設貢獻力量。
作業區結合“量體裁衣”的培訓原則,以“雙分雙走進,兩室兩評估”實效培訓模式為核心,將基層黨建“三基本”建設與“三基”工作有機融合,提煉出“思想之鑰”(提升政治素質)、“素質之鑰”(提升理論知識)、“能力之鑰”(促進員工技能技術水平)的三重培訓模式,為作業區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黨建工作標桿單位和天然氣全產業鏈創新創效標桿企業風貌。
用“思想之鑰”打開錘煉政治素質和思想覺悟之門
從政治素質培訓出發,加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按照黨中央要求和黨組工作部署開展相關工作,作業區動員引導廣大干部群眾以實際行動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健全完善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的體制機制。認真落實《關于中央企業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的意見》《所屬企業黨委在公司治理中發揮領導作用的評價辦法(試行)》,作業區領導班子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促進領導作用充分發揮,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錘煉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認真落實《黨組關于進一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點措施》,以強化政治理論教育、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第一議題”制度、規范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等為重點,全面提升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各基層黨組織落地生根。
從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出發,加強職工隊伍凝聚力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落實到最前線。在工程現場、站場、黨員大會時班子成員、支部書記共開展8堂專題黨課,讓廣大干部員工思想受洗禮。組織工程參戰黨員干部、勞模先進代表20余人,到隆昌氣礦炭黑廠舊址、護國戰爭紀念館等地參觀學習,激勵年輕黨員發揚艱苦奮斗、奮勇爭先的精神。各黨支部、群團組織就近用好紅色資源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先后組織到李莊抗戰文化陳列館、陳獨秀舊居、聶榮臻紀念館等10余處革命教育基地實踐學習,讓歷史舊址變成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學習“教材”,使黨史學習教育更具感染力。
從促進員工綜合素養提升出發,加強員工責任意識培養。通過“政治素質培訓+黨史學習”,讓廣大員工深入體會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政治問題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作為黨員,更是要堅定理想信念,挺起精神脊梁,對黨絕對忠誠,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講黨性、站得穩、靠得住,把握好“國之大者、企之要情”,全方位多角度促進員工綜合能力提升,真正做到頭腦有思路,心中有底數,工作有章法。在此基礎上,開展黨建知識競賽,列出志愿服務項目讓黨員“揭榜掛帥”等競評活動,并在網上進行公示和投票選出“年度最佳”進行表彰,通過開展各項“競賽評比”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和內容,使黨建活動更為生動,進一步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帶動了全體員工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的勁頭。
用“素質之鑰”打開業務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術提升之門
從業務理論知識學習出發,加強問題分析應對能力。為避免集中培訓讓員工缺乏對實際工作的直觀認識,作業區的專家工作室成員定期到各站進行“巡回講課”。課件內容包含了各個單位分享的計量、工藝等事件案例及處置辦法,這些案例都是來自實際工作中的真實經歷,對于員工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同時,各站場的“疑難雜癥”和處理辦法也是課件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得員工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處理問題的方法。此外,專家工作室成員還對現場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指導,確保員工能夠在第一時間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為進一步擴寬“師帶徒”活動的范圍和效果,作業區專家工作室成員挑選了綜合能力較強的員工,分門別類、因“室”而立,分批次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使得徒弟們在理論和實踐操作中的難題得到了有效解決。這種“群雁效應”的建立,不僅幫助員工認識到了更多實際問題,還增強了他們處理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從實踐技術培訓出發,加強技能活學活用能力。作業區在江津壓氣站建立了資源豐富的離心式壓縮機實訓基地,為員工提供了一個實際操作和學習的平臺。首先,在基地員工可以深入了解和掌握離心式壓縮機的運行原理和維護技巧,提升其專業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其次,江津壓氣站積極豐富各站員工到江津壓氣站輪崗的頻次,鼓勵操作崗位和技術崗位的員工進行換崗位實踐。在提升員工技能方面,江津壓氣站聚焦提質增效、信息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升員工的舉一反三意識。通過圍繞重點生產任務落實、轉型升級落地和技術能力素質培養,對崗位員工進行計量、儀表、電力等單項實用技術的現場培訓,使員工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此外,江津壓氣站還改變了一貫的“教師授課”方式,將部分課堂轉向生產現場,利用廠家維修、實戰演練、技術比武、角色扮演、工程項目等機會,讓員工在實踐中提升技能,活學活用。
用“能力之鑰”打開員工技能技術水平和創新動力提高之門
從提高員工技能技術水平出發,加強作業區核心競爭力。通過“實踐技術培訓+理論知識學習”,結合員工日常工作中涉及的設備和流程,重在培養員工操作能力和面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讓員工真正掌握、了解所在站場設備的操作步驟和工作流程,特別是在工程建設、流程倒換等實際工作所涉及到的界面,有針對性地促進員工技能技術水平大幅提升,為作業區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動力。員工王晨姣等4名參加四川技能大賽——西南油氣田公司第八屆輸氣工、油氣管道保護工、儀表工職業技能競賽選手獲得1金、1銀、2銅成績,作業區連續3屆獲得油氣田公司輸氣工職業技能競賽金牌榮譽。
從鼓勵員工技術創新積極性出發,加強作業區研創水平。作業區通過表揚、獎勵、晉級等正面鼓勵的方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技術創新方面,《輸氣管道第三方作業風險管理規程》順利通過集團公司企業標準審查,申報《輸氣站場ESD系統備用電源無縫切換技術及電磁閥直流電壓測試》科技創新成果被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評為優秀一線創新成果,并收錄于《一線創新成果案例》叢書中;“長輸天然氣管道應力應變在線監測監控軟件V1.0”獲得國家軟件著作權;“氣液聯動執行機構”“一種用于二級調壓系統的保溫結構”和“一種陰極保護測試樁組件”等七項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三重培訓之鑰”在基層員工教育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一是使得綜合性后備人才梯隊建設成效顯著。二是技術創新成果豐碩。員工技術技能水平提升,在實踐生產中得到充分發揮,各項成果層出不窮。三是員工政治思想覺悟提高,作業區基礎管理水平邁向新臺階。這“三把鑰匙”既能培養綜合素質強、有擔當勇作為的優秀人才,又能將基層黨建“三基本”與“三基”工作高度融合。
面對新征程、新階段賦予黨建工作新的使命任務,作業區將以全力打造新時代黨建工作和天然氣全產業鏈創新創效雙標桿企業為目標,堅定信念,不斷前行。
(責任編輯:任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