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艷
【關鍵詞】家校協同;教育事件;正向激勵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47-0092-02
延時服務下課后,我在校門口遇到了小A的初中班主任周老師,她剛結束和小A爺爺的“路燈下的家訪”。周老師看到我,迫不及待地對我說:“杜老師,小A爺爺今天又提到了您,他說是您改變了他的孫子,給他們家庭帶去了希望。” 與周老師聊完,我伴著月色走在回家的路上,思緒漫飛,腦海中浮現了一個個與小A相處的瞬間。
四年級接班時,前班主任特別交代我要多關注小A的情況,說這個學生的習慣養成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新學期開學第一天,我一眼就認出了小A,他皮膚黝黑,頭發蓬亂,眼睛總是看向遠方。課上,他都是趴在桌上,但下課鈴一響,他總是第一個沖出教室,到校園的各個角落調皮搗亂。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幫助他。
制定班規,積極引導
班級是學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土壤,我想我要發揮集體的力量。
一個課間,班長急匆匆地跑來辦公室,對我說:“杜老師,您快去教室吧。小A在教室的希沃白板上打游戲,其他同學都在圍觀,教室里特別吵。馬上就要上課了,我喊破嗓子都沒人聽。”走進教室,我看到小A玩得不亦樂乎,上課鈴聲響了他都沒有聽到。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大聲強調紀律,而是走到他身邊,輕聲提醒:“小A,不要再有下次了,老師相信你只是一時興起,集中注意開始上課吧。”他很詫異地看了看我,停下了手頭的游戲。
周四班會課,我把主題定為“班規我來定”。針對前期班級發生的“用教室設備打游戲”事件,我組織大家分組討論。最后,班長總結大家的意見,強調每個同學都是班集體中的一員,都有義務維護班級的榮譽。于是,新的班規出爐:個別學生擾亂班級管理,及時提醒;與同學在校產生矛盾,主動告知老師;不放棄,同進步,對暫時落后者實施幫扶。
根據新班規,我組織學生建立互幫互助小組。我特地選了幾個習慣較好的學生與小A組隊。小A不愛記作業,于是班級成立了作業幫扶小組,由班長總負責、學習委員監督,每天安排一名小組成員幫助小A記錄作業。經過一段時間的幫扶,小A作業漏做、少做的現象減少了。一周學習情況總結會后,我走到小A跟前,摸摸他的頭說:“你最近的作業完成得很不錯哦。”未等我說完,他就興奮地對我說:“爺爺也表揚我了,多虧了同學們愿意幫助我,今后我要改掉不記作業的壞毛病。”同學真誠的幫助讓小A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
尋找閃光點,正向激勵
一天,班委向我匯報,有同學在教室吐了一地,等我跑到教室時,發現不少學生捂著鼻子在一旁觀望,只有小A正在埋頭清理。我走過去和他一起清理,四目相對時,我看到了他眼神躲閃的羞澀。當天的午會課,我在全班大大地贊揚了小A一番:“小A看見同學嘔吐,主動幫助的舉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哦。”在我的帶動下,大家集體為小A鼓掌。當天,我布置的語文作文題目是《幫助》,一半學生寫的都是小A幫助同學清理嘔吐物的感人故事,并表示以后要向他學習。
學校運動會上,大家在太陽的暴曬下都口干舌燥,我提出分批次回教室喝水。很快,第一批次的學生就回來了,可過了很久也不見小A的身影。正當我準備去找他時,只見他背著一個大書包從遠處跑來。走近一看,原來他把其他同學的水杯找了出來,并接滿水,用書包裝好背了下來。他說自己力氣大,省得同學們再跑一趟了。那一刻,大家都被小A的善舉感動了。
當天,小A在周記里寫道:“同學們并沒有因為我之前的種種不良行為而嫌棄我,反而對我大加贊揚,讓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但同時我也會感到不安,所以我想變得更好,不讓老師和同學失望。”
親情補位,協同教育
學校教育初見成效后,我決定與家長再深入交流一下。小A的爺爺是一名退休教師,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因前期與班主任溝通不暢,他一直認為孫子的不良行為是學校教育造成的。我先肯定了小A近期在學校的變化,對爺爺說:“您辛苦承擔撫養孫輩的責任,對孫子的學習如此上心,我十分敬佩您。”爺爺感慨地對我說:“杜老師,您費心了。我原以為小A的不良行為是由于受到學校教育的打擊,我錯怪了學校,也給您的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敬請原諒。”我說:“我們都是為了小A更好地成長。當下最關鍵的是找到小A不良行為形成的原因。”爺爺很直率地回答道:“小A從小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離異,孩子缺少母愛,加上他爸爸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我和他奶奶覺得小A可憐,經常滿足他的無理要求。”小A爺爺表示,今后一定積極配合學校和班主任的安排。
為了鞏固教育效果,我千方百計聯系上了小A的爸爸,再次約定了家訪時間。深入交流后,小A爸爸說:“老師,對于小A的教育我嚴重失職,夫妻離異后,我工作勞累加上心情不好,一見小A不聽話就來氣。”他懇切地表示:“小A從小跟爺爺奶奶生活,我們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更不用說溝通,現在想來,我根本不應該限制小A和他媽媽見面,讓孩子不僅缺少父愛,還失去了母愛,導致我們親子關系緊張。”經過溝通,小A爸爸決定調整工作時間,盡量做到每天接送孩子,多陪孩子溝通交流。
寒假中,小A爸爸給我發來一張全家人為小A慶祝生日的照片,小A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笑得特別開心。
學生是鮮活的個體,班主任要學會從“不完美”中找尋“完美”的教育契機。
(作者單位:南京江北新區浦口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