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斯蒂格利茨對當代美國社會不平等問題的研究

2024-01-03 20:17:25傅墨莊
決策與信息 2023年12期

○傅墨莊

(華威大學 經濟系,英國 考文垂市CV4 7ES)

近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將研究焦點對準了以美國為主的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分化和社會不平等現象及其潛藏的社會危機。2013 年,他在美國WW Norton 出版社出版了The Price of Inequality:How Today's Divided SocietyEndangers Our Future,其中譯本在2013 年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書名為《不平等的代價》,并于2020 年發行了珍藏版。《不平等的代價》描述了經濟不平等和貧富分化如何通過各種各樣由政治和公共政策塑造并強化的經濟機制逆向影響經濟增長和效率,以及造成短期和長期的社會問題,同時闡述了如何建立一個有為和負責的政府,通過系列經濟與政治議程改革來糾正扭曲的經濟體系的政策思路。

2019 年,斯蒂格利茨在美國WW Norton 出版社又出版了PEOPLE, POWER AND PROFITS:PROGRESSIVE CAPITALISM FOR AN AGE OF DISCONTENT。2020 年,劉斌夫等人翻譯后以《美國真相——民眾、政府和市場勢力的平衡與再平衡》(簡稱《美國真相》)為書名,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1]。此書再次引出了斯蒂格利茨對美國社會的兩極分化趨勢及其背后的經濟與政治制度的持續性關注。在這兩部著作中,斯蒂格利茨不僅揭示了美國的不平等和貧富分化形成的過程,闡述了社會不平等和貧富分化是上層精英集團利用全球化和技術創新優勢剝削中下層群體并掠奪財富的結果,而且還揭示了不平等和貧富分化對司法、社會規范、道德和社會創新力的深刻影響,其中對于社會不平等和貧富分化原因的剖析入木三分,展現出一位諾貝爾獎經濟學家的深刻洞見。如學者王蘭就認為,《美國真相》“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代西方經濟學界的學者對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全面及深刻的理論和實踐反思”[2]。基于此,本文擬以《不平等的代價》和《美國真相》為中心,就斯蒂格利茨所揭示的美國兩極分化和社會不平等現象及其政策主張作一討論,以期為面臨類似問題的其他國家提供啟示與借鑒。

一、斯蒂格利茨對美國兩極分化和社會不平等現象的揭示

在斯蒂格利茨看來,所謂“不平等”主要是指社會上層與社會中下層所占據的物質財富、政治權利及潛在發展機會等經濟、政治和社會資本嚴重不均衡的分布狀態。所謂“貧富分化”,是指社會財富及其政治權利和社會資本被從社會中下層剝奪,向上層精英集中的動態過程。社會貧富分化是政府治理失效的結果,而社會不平等又是社會貧富分化的結果。

斯蒂格利茨揭示了美國經濟和社會不平等在9 個方面的表現:(1)最近的美國收入增長主要出現在收入分配中頂層的1%群體①1%上層群體構成是:31%來自“高管、經理、(非金融業的)主管”,15.7%來自“醫療界”,13.9%來自“金融業專業人士,包括管理層”,8.4%來自“律師”。這當中來自金融業的人數幾乎翻了一番,從1979 年的7.7%變成了2005 年的13.9%。對于收入最高的400 人,他們收入的60%是資本收益。參見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不平等的代價》,張子源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 年版,第100 頁。。(2)出現了日益加劇的不平等。(3)中底層群體今天的處境比21 世紀初實際上更差了。(4)財富的不平等甚至大于收入的不平等。(5)不平等不僅體現在收入上,還體現在其他反映生活水準的變量上,比如安全和健康。(6)社會底層群體的生活尤為艱難——經濟衰退使之雪上加霜。(7)中產階級被掏空了。(8)收入流動性小——把美國視為充滿機會的國度的想法是一個神話。(9)美國社會的不平等程度高于任何其他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在糾正不平等方面也比其他國家做得少,于是不平等比其他許多國家增長得更快[3]73-74。

在《美國真相》中,斯蒂格利茨將美國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提煉為五大類:工資不平等,種族以及性別不平等,健康不平等,財富不平等和機會不平等[1]62-67。它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并共同決定了一個人的根本福利。在斯蒂格利茨看來,美國社會兩極分化和不平等情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入21 世紀后,美國社會貧富分化的進程在加速

20 世紀90 年代,美國社會底層和中層群體曾一度收入可觀。但從2000 年左右開始,不平等以一種更快的速度加劇了[3]34。斯蒂格利茨引用皮凱蒂(Thomas Piketty)和賽斯(Emmanuel Saez)關于不平等日益加劇的研究結果——在1979 年,0.1%上層群體的平均收入(包括資本收益)只是90%底層群體平均收入的50 多倍,但到了2010年,這一比率卻變成了164 倍。與此同時,1%上層群體與90%底層群體的平均家庭收入之比翻了近兩番,從14:1 變成了42:1[3]30。美國CEO 與普通工人之間工資的巨大差距——超過了200 多倍,這一比率大大高于日本(16:1),甚至大大高于1/4 世紀前的美國(30:1)。因此,美國社會的收入分化正在加劇[3]30。按照衡量發展中國家貧困的指標,每人每天生活費用只有2 美元或更少的美國家庭的數量到2011 年時達到了150 萬戶,比1996 年增長了一倍[3]30。

斯蒂格利茨根據詳實的數據和學術研究發現,近30 年以來,美國社會正在變成為一個收入差距加速擴大的社會,90%底層群體的工資只漲了15%,1%上層群體的收入漲了150%,而0.1%最上層群體的收入漲幅超過300%[3]38。截至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美國社會最上層的0.1%的家庭所擁有的收入是社會底層90%家庭平均收入的220 倍”。到了2010 年,一個典型的CEO 的年薪是一個工人的243 倍[3]38,而在1965 年這個數字僅為24 倍[3]38。

雖然工資差距已經大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美國社會的財富不平等卻更為嚴重。40%的財富被掌握在1%最富有的人手中[3]38。少數商業巨頭的家族財富幾乎可以與一半稍貧窮的美國人所擁有的總財富相媲美。即使賦予富人的高工資以合理性,這也無法解釋他們不成比例的財富收入和資產增值。因此,必須脫離單純的經濟視角,深入到美國社會和政治結構中去尋找導致這種分化的根本原因。

(二)隨著貧富分化的加劇,依附在經濟資本上的社會資本也越來越集中和鞏固于上層

斯蒂格利茨指出,雖然美國人傾向于將自己的國度視為一個中產階級國家,然而現實卻是美國99%的人群與頂層1%的人群的生活條件天差地別,并且這種差別難以彌合。“最底層的20%群體中將近有2/3 的人的孩子留在了最底層的40%群體”,而“上層的1/10 群體的孩子中大約有62%最終會進入到上層的40%群體”[3]38,美國社會的階級固化是顯而易見的,“生而富有”超過“勤勞致富”已經成為美國人的共識。哈佛大學主導的“機會洞見”研究項目發現,90%的1940 年出生的美國人的收入超過了其父輩,而在今天這個比例降到了約50%[3]38。

2012 年1 月,Pew Research Center 公 布 的 一 項民意調查發現,人們在認知上存在均衡的區分:大約有46%的受訪美國人認為,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運氣好出生在有錢人家或者有好的關系”,而43%的受訪者則認為有錢人的財富來自“他們自身的辛勤工作、上進心或者教育”[3]38。

斯蒂格利茨的一項心理學調查成果進一步揭示了貧困的代際傳遞。因貧困導致的“壓力和焦慮”一方面損害了貧困學生的學習能力,阻礙了他們對新技能和新知識的獲得,另一方面又讓他們為了日常生存而消耗認知資源(cognitive resource)。當有限的認知資源耗盡時,人們就有可能做出非理性決策。因此,底層社會的跨階層躍遷異常艱難[3]38。

而上層社會則與此相反。由于不征收遺產稅,美國創造了一種新的富豪政治,其特點是家族后代都能自我延續。救助計劃為金融業提供了金錢——這是上層群體的重要財源之一。抵押貸款重組方面的工作不足,增加了社會中底層群體的經濟壓力[3]38。

(三)因貧富分化引發社會的政治不平等與道德危機

斯蒂格利茨認為,因為經濟上的貧富分化和不平等,美國社會的民主制度和道德出現整體性衰落,“(美國)如今已淪為‘一美元一票’的民主制度,而非‘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美國似乎正逐步演變為一個1%的國家——美國的經濟和政治都只為那1%的人而存在,也被那1%的人操縱著”“美國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三權分立’現在已經變成了少數人的紙牌屋游戲”“美國的‘言論自由’也被資本裹挾,變成了割裂社會的工具,讓民粹化、反智化的言論更有市場”。他諷刺美國“‘資本的利益高于一切’,‘一美元一票’才美國的真正價值觀。”[1]

斯蒂格利茨進一步提出:“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文化將會塑造人民的價值取向,反過來人民也影響和塑造國家和社會的文化。人民如何構建經濟體系的思想觀念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大多與經濟有關。”行為經濟學的研究也證實了人們傾向于表現出其從事行業的期望特征[1]49,與社會學的標簽理論不謀而合。因此,雖然近40 年不健全的市場體系破壞了美國人的價值觀,但斯蒂格利茨相信美國社會可以通過達成共識來扭轉這一頹勢,重新建立更加公平和有效率的政治經濟秩序。

二、斯蒂格利茨對導致美國不平等和貧富分化現象原因的分析

斯蒂格利茨對美國不平等和貧富分化現象的分析的深刻之處,是既立足于美國的現實狀況,又把美國近40 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歷程放到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宏觀背景下進行討論,因而賦予了研究對象一種全球的視野,體現出一位著名經濟學家的廣闊眼界。

(一)全球化和技術進步帶來了勞動力市場的“兩極分化”

全球化進程與技術變革引發了美國社會就業體系的結構性變化,對中下層群體不利。全球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發達地區的資本更傾向于將工廠向成本低廉的地區轉移以獲得更大的利潤,這在美國體現為制造業的大規模外遷。而隨著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美國本土失去了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失去工作的技能熟練的工人只能轉向其他行業,但非專業性削弱了他們的議價權,大量新勞動力的涌入又降低了行業工資。同時技術進步,比如標志性的計算化與自動化,提高了用人要求。不熟練的工人會被機器替代,而熟練的工人在可能被取代的壓力下也變得更加弱勢。在這兩種結構性力量的合力和勞動力市場供需關系的共同作用下,工人的工資下降是必然的。2007 年前后,一名汽車工人的基本工資大約為每小時28 美元。今天(2011 年)新工人每小時只能掙到15 美元[3]111-112。生產方式和生產技術的創新所帶來的美國工人失業以及工資下降,恰好印證了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所提出的“創造性毀滅”概念。

中下層面臨著高資本收入被上層社會掠奪與勞動收入被擠壓的雙重剝奪。這種財富的差距并不能反映出上層群體與中低層群體的努力程度的區別。從1980~2019 年,美國的勞動收入所占份額從75%下降到60%。這個時期的工資增長速度少于生產力增長速度的1/5[1]62,斯蒂格利茨認為,這種社會環境對依靠出賣勞動力的中下層群體極不友好,誠實勞動在整個財富分配體系中占據越來越小的份額,上層社會依靠資本增值的手段卻得到了巨大的收益。

(二)上層抗風險能力強而中下層抗風險能力弱

金融危機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揭露了美國社會不平等日益加劇的事實:雖然金融危機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災難,但是富有的群體較一般收入人群更能抵御風險并能從損失中迅速恢復。從2006 年到2011 年底,美國平均房價下降了超過1/3[3]28。然而中低層群體的財富大多體現為他們的住房價值,因此房地產泡沫的破滅使得他們的財富嚴重縮水。超過1/5 的人所背負的房貸超過了房子本身的價值[3]47。在底層人民持續掙扎、中產階級被掏空的時候,美國的富人們卻從金融危機中恢復得“又好又快”。2010 年美國創造額外收入的93% 都進入了頂層1% 美國人的口袋[3]28,經濟復蘇的成果大多被本來就最富有的那一部分人所攫取。

更糟糕的是,底層人民都處在信息不對稱的弱勢一方,使得他們被剝削卻不自知。美國肉類產業曾經向低收入人群售賣腐肉[1]189;制藥巨頭和部分食品行業刻意隱瞞產品的有害成分;銀行和保險公司利用晦澀復雜的條款欺瞞客戶等等,都是造成“弱者恒弱,窮者恒窮”的重要原因。

(三)全球化環境下金融異化為上層剝削全社會的工具,加劇了貧富分化和社會不平等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金融業在全球化背景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說的支持下野蠻發展,“合法地”把底層群體的財富系統性地轉移給金融精英們,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剝削力量。“金融業的許多人(銀行家)得到巨額獎金,而那些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的人卻連工作都沒有了;政府能幫助銀行渡過難關,而對那些并不是因為自身錯誤而找不到工作的人,就連延長他們的失業保險都不愿意。”[3]序言

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和資源投入到金融行業,擠壓了實體經濟從經濟危機中恢復和發展的機會。更糟糕的是金融形成了通過信息不對稱和不道德的行為來獲取暴利的行業風氣。銀行向缺乏金融知識的人推銷暗藏不平等細則的抵押性貸款,并且聯合評級機構把F 級抵押品評為A 級抵押品。這種不計后果的掠奪性貸款是形成房地產泡沫的罪魁禍首[3]290。高盛集團曾經設計一款注定下跌的證券產品賣給不知情的客戶,并采取“做空”的手段賺取差價[1]146。這些都是美國金融業走上歧途的證明。斯蒂格利茨將其總結為美國的金融業已經從國家經濟手段異化為“目的本身”[1]142。

另一個金融行業需要被監管的有力證據是銀行利用信息與知識優勢實施“掠奪性貸款”(也是造成房地產泡沫的罪魁禍首)。各家銀行竟“利用我們社會中那些受教育程度最低和缺乏金融知識的人,向他們兜售昂貴的抵押貸款并隱藏那些讓大多數人都理解不了的小號字體印刷的收費細則”[3]290。將中下層群體的財富源源不斷地轉移到銀行家的手中,在成就了少數億萬身價的銀行家的同時,造成了大多數平民階層的財富損失,加劇了不平等。2010 年,僅25 家最大的上市銀行和證券公司,獎金就達到了1355 億美元,幾乎占美國GDP 的1%[3]149。他援引加爾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的觀點——一個國家的金融業越龐大,該國的不平等就越嚴重,兩者之間的聯系不是偶然的[3]147。

(四)教育機會不均衡導致了不平等的代際傳遞

經濟不平等可能傷害當代社會的發展,而教育機會不均衡則系統性地遏制未來社會的潛力。“雖然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都知道教育很重要,但我們設計的制度卻使得爭取教育實際上造成了更多不平等。原因之一就是在過去25 年多的時間里,美國各州一直在減少對高等教育的支持,并且這一問題在經濟衰退期尤為嚴重。有遠大抱負的學生越來越負債累累了”[3]294。

在這種教育投資下降的整體趨勢下,不平等現象依然存在。由于美國“K-12”教育體系由地方財政負責支出,富裕地區能夠將更多的稅收投入到教育當中,而不富裕地區的教育水平就難以提升[1]273。

對于家庭而言,高等教育高昂的學費使得貧窮家庭的孩子要么在還沒有工作時就負擔沉重的債務(學生總債務約1.5 萬億元[1]272),要么選擇放棄教育機會。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則沒有這種擔憂。美國教育部的研究表明,最富有的25%學區比最貧窮的25%的學區支出多出15.6%,而教育支出的每10%意味7%的未來工資增長[1]251。這就意味著富裕家庭的孩子會因為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機會,從而也會擁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客觀上使得階層更加固化。

(五)美國政府職責缺位導致不平等現象加劇

在斯蒂格利茨看來,美國社會兩極分化和社會不平等的原因既復雜又簡單。其復雜性在于,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以形成一種不平等的趨勢。而其簡單的地方在于,它們都可以歸結為政府在不同方面作為和不作為的后果。例如,美國政府在防止行業壟斷上本應積極作為,但實際上卻不作為:“較高失業率以及普通人較低薪酬的宏觀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是造成不平等的一個主要原因。在過去25 年里,宏觀經濟政策、貨幣政策以及相應機構沒有創造出穩定,也沒有創造出可持續發展。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沒有創造出讓我們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都受益的經濟增長。”[3]386

尋租是市場勢力創造超額利潤的主要方式,并且同時造成不平等和低效率。“租”的現代定義已經擴展到一切對所有權而非勞動的回報。它與“工資”形成鮮明對比,因為工人的工資是對他們工作的補償[3]89。誠實勞動與否,是兩種報酬的根本區別。而斯蒂格利茨注意到“尋租”,也就是“攫取了大量即便沒有他們的努力也會被創造出來的財富”[3]80,已經成為了美國企業爭相采取的手段。例如,微軟公司利用Windows 操作系統的壟斷地位打擊其競爭對手。若在Windows 系統上安裝網景公司推出的瀏覽器將會報錯,除此之外微軟還推出免費與其系統綁定的IE 瀏覽器,成功逼迫網景公司退出。在2011 年,微軟的利潤就達到了230 億美元,是當之無愧的互聯網巨頭,但實際上微軟公司幾乎沒有發明過推動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技術,“它一直不是個真正的創新者”[3]95。通過依靠已有的市場壟斷力量碾壓競爭對手這條捷徑,使得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企業措施變得無足輕重,只有原本的市場巨頭在沒有創造更多財富的同時卻獲取了更多的財富,那么自然而然兩極分化就會愈加嚴重。

然而,“政府在這方面通過做它不應該做的事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去阻止這些活動、不宣布它們違法、不執行現有法律”[3]90。斯蒂格利茨認為,美國比其他發達國家做得更糟糕,“市場力量真實存在,但它們被政治塑造了。市場是由法律、規章和制度共同塑造的。每一部法律、每一條規章、每一項制度安排都對分配造成了影響——我們塑造美國市場經濟的方式是有利于上層群體而不利于其他人的”[3]108。

三、斯蒂格利茨針對美國社會不平等問題提出的改革措施

正是從美國貧富分化和社會不平等的問題出發,斯蒂格利茨提出“實現一個與我們基本價值觀更為一致的社會,有更多的機遇、更高的國民總收入、更強的民主制度以及大多數人能享受到的更高生活標準”[3]389的國家發展目標。并在這一目標下,借助于對供給學派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政府失靈”理論的批判,斯蒂格利茨提出了抑制貧富分化和彌合社會不平等的總體改革思路和系列經濟與政治改良主義措施。

(一)確立“經濟改革議程”與“政治改革議程”相協調的總體改革思路

與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主要防止“政府干預”和“政府失靈”的觀點相對,斯蒂格利茨認為改革的主要思路是要防止“全球化環境下的市場失靈”。市場失靈還是政府失靈之爭,“界定了我們這個時代重要的意識形態之爭”[3]266。他認為正是過去25 年的“市場依靠自身能運行良好(即政府不應干預)”的觀點作為政府政策的主導思想,才導致今天美國社會如此嚴重的貧富分化和不平等。

斯蒂格利茨摒棄了經濟學上的兩種偏見:供給學派主張對富人征稅將減少工作和儲蓄,將導致每個人(不僅僅是富人)都會受到傷害。右翼人士認為政府運營的項目無效率,主張削減社會保險(包括對老年人的醫療與社會保障),或者把這兩項服務私有化的主張。斯蒂格利茨則認為,政府所提供的社會保障與醫療保險的交易成本遠遠低于那些私營公司提供類似服務時的交易成本。還要讓高收入者多繳納一些社保金,以使社會保障形成更穩固的財政基礎[3]337。

針對嚴重的經濟不平等問題,簡單的解決方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實施“一種增加經濟效率、公平、產出和機會”的“經濟改革議程”。同時還要實施與經濟改革議程相配套的“政治改革議程”。“政治與經濟兩者是分不開的,如果我們想要維持‘一人一票’的制度(而不是一美元一票),那么就必須對政治體制進行改革。”他明確指出,“如果要使經濟改革得以采納,必須要在它之前進行重大的政治改革,讓所有人都從運行良好的民主制度和社會中受益”[3]411。

(二)將“馴化市場”作為經濟改革議程的邏輯起點,實施經濟領域改良主義的系列措施

斯蒂格利茨認為,市場經濟擁有巨大力量但卻沒有內在的道德品質。比如市場能夠創造和流轉財富,但也會把外部性傳遞給社會,客觀上使一部分人生活更好的同時又導致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損。通常情況下這種交換不成比例,往往與人們的道德規范背道而馳。因此“馴化”市場是必要的:“我們必須決定如何管理市場經濟,才能確保市場繼續為多數人的利益服務。”[3]

1.改革稅制,特別要優化累進稅制。斯蒂格利茨引用了加州大學伊曼紐爾·賽斯教授、巴黎經濟學院托馬斯·皮凱蒂教授及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斯蒂芬妮·斯坦特切娃教授(Sthefany Stantecheva)關于高稅收的激勵效應以及減少不平等的社會收益的研究結論,估算出上層群體的稅率應該在70%左右。他提出的稅制改革內容,包括實施累進稅制,創造一種累進的收入稅和公司稅制度,并且堵塞漏洞;創造一種更有效的并且能有效執行的遺產稅收制度,避免新寡頭的形成[3]393-397。這些舉措對于美國不公平的財富分配和傾向于指數級增長的資產增值無疑是合理的補救措施。

2.政府甄選具有重大帶動效應的項目,合理安排財政支出,刺激經濟的發展。斯蒂格利茨提出,“雖然向下的涓滴經濟學不起作用,但向上的涓滴經濟學會起作用”[3]326。要利用不同程度的稅收和支出來刺激經濟,把更多的錢花在乘數效應大的項目上(每花的1 美元都能產生更多的整體GDP),并減少對乘數效應小的項目的支出。從乘數效應小的渠道征稅,對乘數效應大的地方減稅。把增加的稅收用于對中下層的補貼,可以增加社會消費總額,從而也能刺激經濟。

斯蒂格利茨還提出了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投資政策陷阱”的措施。因為大公司手頭大都有可用于任何投資的現金,但因為沒有對它們產品的需求,投資實現不了。政府為了刺激投資,必須把更多的錢投放到社會中底層群體的口袋里,但政府的赤字削減方案往往把增稅的大部分負擔都攤到中產階級頭上,反而使整個情況變得更糟[3]335。因此,政府實施投資政策的重點,在于推進經濟的結構改革,幫助資源從舊的缺乏競爭力的部門轉移到新部門,以刺激經濟的增長。

3.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管。在20 世紀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之后,正是政府成功地監管了金融業,才形成美國將近40 年的金融穩定和快速增長。“但自從里根總統開始,一直到克林頓總統,政府退步了。解除管制造成了不穩定;監督少了,欺詐就多了,競爭也少了”[3]268。因此,必須借鑒20 世紀30 年代經濟大蕭條的成功應對經驗,強化政府對美國金融業的監管。“就算真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對銀行的新監管會扼殺創新,我們也仍需權衡監管帶來的利與弊。如果監管能防止銀行體系的另一次瀕臨崩潰,那么收益就是巨大的,可能多達數萬億美元,并且設計良好的監管幾十年來的確成功地確保了我們金融體系的穩定,因此監管是有作用的”[3]271。

4.改善公司治理。信息不對稱問題和代理人問題的研究,從理論的角度說明了各個行業中掌握最高權力的那些人有充分的動機和條件來損公私肥。在幾次金融危機中華爾街富豪們的表現更是印證了這一點。因此,政府要進一步完善相應規范來監督企業高管們。重點是要限制CEO 把大量企業資源轉入自己口袋的權力。

5.實施保證就業的積極的政策體系。包括:(1)實施保持充分就業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2)糾正貿易失衡;(3)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及改善的社會保護;(4)恢復可持續和公平的增長,設置基于公共投資增長的議程,特別是要通過重新定向投資和創新,以保護就業和環境。

(三)實施配套的政治改革舉措

斯蒂格利茨認為,全球化重構了美國經濟與政治的關系。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經濟問題的解決必須與國家治理改革相聯系:“(全球化)如今正縮減著我們民主制度所面臨的選擇,使得民主制度更難執行那種對于創造更加平等、機遇更多的社會所必需的稅收與支出政策。但是使我們的民主制度手腳受束縛的正是上層群體所要的:既可以擁有‘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同時得到的結果更符合上層所期望的‘一美元一票’的體制。”[3]225因此,經濟制度改革必須與政治制度改革相配套。

1.政府要減少市場尋租的機會并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包括:(1)更嚴厲更有效地執行競爭法規,壟斷和不完全競爭市場是租金的一個主要來源,要嚴格執行關于競爭、公司治理和破產等方面的法律;(2)全面改革破產法——從對金融衍生品的處理到貶值的住宅再到助學貸款,使之能夠公平地對待上層、中層和下層群體;(3)終止政府的慷慨給予,從藥品采購到國防合同、石油開采權、廣播電視的波段,再到礦產資源專利使用費等,公共資產處置和政府采購方面全面收緊;(4)終止對大公司福利和隱性補貼。大部分公司福利根本都不透明,應該糾正被高薪扭曲了的激勵機制。

2.實施法律改革。完善民主化司法程序避免打官司,盡量減少因法律體系滋生出的以社會其他成員為代價的大量租金。要認識到即使是法律系統也很難在“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趨勢面前保持其公正性。就算法官和陪審團能夠在力量不對等的官司中堅持客觀,弱勢的一方也不能像強勢的一方一樣,能夠毫無壓力地負擔起持續支出的隱形成本。所以在完全遏制住市場勢力之前,對司法程序應采取更為審慎的態度。

3.提高普通民眾受教育的機會。公共財政應用以擴大對高等教育體系的支持,并提供助學獎學金以確保窮人孩子有機會接受教育。這樣的舉措即使不能解決不平等問題,但從長遠角度看可以有助于構建一個更加可持續性的未來社會格局,對于緩解社會矛盾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4.建立完善面向所有人的醫療保障。針對失業和生病這一“致命組合”,要建立面向所有人的醫療保障。如果缺乏完善的社會保障系統,美國的中下層群體就如同生活在災難的邊緣:一次未能支付的抵押貸款升級為丟失房屋的所有權(房產是中下層的主要財富),造成無家可歸、失業以及家庭破裂。由于大約5000 萬美國人沒有健康保險,因此有一個人生病就足以讓全家人吃不消[3]44。

因此,斯蒂格利茨提出,要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底線。政府應該將為保護公司免于承擔由于錯誤的商業判斷造成不良后果所提供的補貼,用于提升社會保障體系②例如,在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僅美國國際集團一家公司就獲得了美國政府超過1500 億美元的補貼——大大多于1990~2006 年政府支付給窮人的福利開銷。參見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不平等的代價》,張子源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 年版,第275 頁。。政府有責任提供一種“社會保護”,提供一張用來保護個人及其家人免受他們所面臨的風險,尤其是要建立起那些美國人無法通過購買保險來抵御風險的安全網[3]275。

5.國家投資于中下層群體的教育和技術培訓。政府可以今天借錢來為明天投資。比如,確保窮人和中產階級都得到高質量教育,增加對美國需求的各種技術工人的培訓。這些投資將改善美國的資產負債表(該表同時反映資產與負債),并且其產生的收益足以償還國家借貸所付的極低利息[3]325。通過增加對社會的投資(教育、技術和基礎設施等領域)和為普通人提供更多的保護,這都將形成一種更有效率和活力的經濟,有利于為社會更多的人群提供更多的機會。

四、結語

斯蒂格利茨通過揭示美國日益擴大的兩極分化和社會不平等現象背后的民主制度失效本質,體現了其作為經濟學家超越同儕的深刻性和學術勇氣。他把美國兩極分化和社會不平等現象放到全球化背景下進行分析,揭示出當今世界國內問題國際化的基本特征和規律,“20 世紀60 年代以來的經濟全球化進程,讓市場制度向著有利于掌握資本和知識的上層利益最大化,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比全球化這個舞臺更有助于政治塑造市場力量”[3]117。使其對于美國不平等現象的研究成果具有了全局性意義。

但也不能就此認為斯蒂格利茨主張顛覆美國的市場經濟和美國民主政治體制,恰恰相反,他揭示這些問題的目的,是要彌補資本主義社會的“制度漏洞”,以維護市場體制和美國民主制度的合法性,所以斯蒂格利茨所提出的理論和政策措施都只是改良主義的策略。盡管其出發點是完善資本主義的制度體系,但他客觀上為美國中下層群體代言,對中下層群體所面臨的困境及其原因進行了較為全面和系統的闡述,批判了右翼經濟學派理論上的訛誤,并由此而提出了系列改良主義的政策措施,仍不失其固有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国产第三区|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观|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无码免费试看| 91亚洲精选|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高h视频在线|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欧美色视频网站| 亚洲美女操| 亚洲人网站|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www亚洲精品| 欧美午夜精品| 日韩第九页|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91色在线观看| 亚洲区第一页|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99re精彩视频| 免费在线一区|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日韩视频免费| 国产在线小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日韩高清一区 |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狠狠干综合|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亚洲视频在线网|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99性视频|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午夜欧美在线|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久视频免费精品6|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精品视频福利|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