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欄目編排及發文時間為序)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本質要求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內生性發展路徑——“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家筆談之三/岳奎,郝國慶(1)5
比較視域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三重特色/姜丹溪(1)12
超越西方現代性困境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張威威,薛建立(1)23
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內在特質/于夢薇,鄭士鵬(1)33
堅持開拓創新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張三元,汪懿楠(2)5
中國共產黨的信息化——基于黨和國家重要文獻的歷程分析(1956-2022)/朱國偉,張穎慧(3)5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孫振威(3)24
理解“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的三重向度/樂三(4)5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器之合/徐瑾,朱晨溪(4)15
論習近平經濟思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周紹東,張涵之(5)5
論黨內法規的基本特征和本質特征——基于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段占朝(5)17
論“人類文明新形態”視域下的綜合減貧與鄉村振興/傅守祥,魏麗娜(5)30
論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的基本內涵、目標導向與完善路徑/馬尚(6)5
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共創建史研究新動向/楊宏雨,張龍杰,王曉冉(7)17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視域下“三個務必”的實踐邏輯/黎海波,李玥佳(8)5
新時代增強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合力的路徑探析/張恒,劉夢茹(8)11
多主體視角下民族地區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困境與實踐進路/譚志滿,董鑫(9)26
全球文明視域下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以馬茲利什的文明概念演進邏輯為線索/李星(9)37
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劉燕,呂永祥(9)46
民主監督與自我革命的有機結合及實現路徑——基于跳出歷史周期率“兩個答案”的探究/魏艷,汪俊敏(10)5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生態意蘊/鄧歡(11)38
系統思維視角下大黨獨有難題的剖析與破解/王榮(11)47
中國式現代化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闡析/周永松,黃長義(12)21
“新時代”概念在中共百年話語體系中的運用與闡釋/黎銳楷,曹和修(12)30
項目經費資助強度與科研成果互動機制研究——基于“雙一流”高校人文社科實證/俞立平(1)41
信息技術時代我國勞動者權利保護的挑戰及應對/王堃,舒淘淘(1)54
論“機器論片段”與人工智能技術替代的勞動價值/趙偉,顧慧卿,李金澤(1)64
社會資本對居民商業保險參與行為的影響研究/許莉,尚瀟逸(2)16
外資安全審查制度的中美比較——以美國外資安全審查中的“受管轄交易”新規為例/張瀠之(2)32
大數據時代黨群工作的實踐與創新機制/吳非(2)43
從生態知識的傳授到生態思維的養成——論公民生態教育及其轉向/吳興華(4)31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抗辯效力——基于125件生態環境侵權案件的多維分析/王海晶,王亞萍(4)39
數字化時代職場技術壓力的研究述評/呂娜,吳湘繁(4)48
論數字經濟時代數據的文化意義/黃赫男(4)57
論新型智庫及其核心能力建設/李剛(5)38
美國公眾對華態度的演變歷程、原因以及中國的應對策略/王冰,劉婷婷(5)44
論“雙碳”背景下碳排放價格的形成機制/盧美伶,程蕾(5)59
論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深化與發展——“新時期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構”學術對話會綜述/馮傳祿(6)42
中國與東北亞國家北極事務合作可行性探究/章成,楊嘉琪(7)29
圖書選題科學決策與決策質量提升研究進路/楊金花(7)38
制度同構理論研究評述:制度變遷或組織變遷的視角/田湘波(7)47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思想的生成邏輯、主要內容及現代啟示/楊海軍,熊春艷(7)62
運河角力:新見《周恩來致“聯總”艾格頓將軍函》考釋/陳鈴,崔丹(7)70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挑戰與實踐徑路/張鷟(8)48
教學視域下的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傳承/黃雄義(8)58
縱向非價格限制的違法性證成及認定——基于《反壟斷法》視角的研究/苗萍(8)66
延安時期共產主義青年團引領青年運動的歷史經驗與當代啟示/楊超,馮安(8)80
人民性治理: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助推鄉村治理有效——湖北省枝江市村灣夜話創新民主協商機制的調查與思考/周興妍(9)5
超大城市流動青年屬地服務選擇的影響機制——基于北京流動青年租房選擇的調查/王禹熙(9)11
中西哲學互鏡下的人性論探賾/徐瑾,朱穎(10)15
外生賦能與內生激活:新內生發展視角下鄉村文化治理機制研究/賀芒,李心雨(10)22
“兩個大局”背景下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根本遵循及實踐指向/江廣和(11)5
論中國文化高質量“走出去”——基于“轉文化傳播”理論的研究/余人,許陽陽(11)17
數據要素納入分配制度的價值向度與實現路徑/曾琳慧(11)29
鄉村振興背景下“德”“法”共治一體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王嬋,趙家樂(1)73
漸進主義視角下脫貧攻堅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政策演進邏輯/彭文龍(1)80
論非物質文化遺產賦能鄉村文化振興/金艷,鄭依然(2)74
社區支持農業中的信任機制探賾/毛彩菊,王麗穩(2)82
困境審視與策略應對: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整體性思索/葉肖,陶立霞(8)19
農村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構建與模式優化/曾泉海,汪璐蒙(9)78
供應鏈金融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研究/周孟亮,曾仕泓(9)88
近十年對外傳播中的鄉土中國形象塑造研究——以中外合拍紀錄片為例/王超群,王珂璐(1)89
全媒體時代的“時”“勢”之辨——正面宣傳被輿論反噬引發的思考/姚莉,王曉路(6)91
我國省級公共體育服務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張奇林,馬藝丹(2)52
智慧養老的發展軌跡、態勢與進路/王曉慧(2)62
公平性視角下不同省市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差異化問題探討/李運華,宋美瑾(5)66
促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養老服務供需耦合路徑研究/蔣軍成,錢宇桐(5)76
跨越數字鴻溝:老年人智慧出行的政策執行困境及其落地之策/李睿,郭慶(6)60
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居民家庭財富積累的影響——基于微觀家庭數據的實證研究/喻春嬌,沙子為(6)69
互聯網使用、家庭消費支出對育齡人群生育意愿的影響/莫富榮,劉暢(6)79
在高校思政課中講好共同富裕的三重邏輯/張靜,邢鑫(2)89
產教融合背景下廣電全媒體人才培養機制研究/王麗,李軒晨(7)78
新媒體新技術在高校思政課堂的運用與融合研究/劉意(7)90
青年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樣態、治理意義及路徑/毛光霞(8)89
系統觀念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四重特征
/
胡喆罡,劉夢锜,胡少萍(11)89
紅色檔案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優化路徑——以湖北省高校為例/徐勝,柳楊,王驚然(12)85
黨政聯合行為的法治化困境及其回應進路/李娟(3)34
深化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理論預設、現實問題與應對路徑/周天泓(3)47
“推進中國式綠色現代化的智力支持、法治保障和教育普及”筆談/王林清,魏海勇,陳海嵩,呂芝慧,曹勝亮,陳沚欣(4)22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全球海洋治理:變革趨勢與中國應對/章成,楊嘉琪(3)59
百年變局下新興大國合作機制建設理論思路初探/成志杰(3)67
“國際正義與全球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王媛媛(3)78
智能社會視域下現代城市運行管理體系研究/楊述明(7)5
論荊楚文化的精神特質、時代價值及其保護利用/徐夢瑤,韓美群(3)87
我國文旅融合水平測度研究——基于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耦合協調的探討/彭雷霆,康宇萌(6)47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社交媒體虛假信息治理的規制路徑/黃鑫(4)68
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監督還是投入?——基于動態博弈的路徑分析研究/樊晶晶,吳健(4)79
農民工還將長期處于“半市民化”階段嗎?——基于“嵌入態”生存理論/曹瑩,王鐵(10)31
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式治理的形成、困境及對策/詹紹文,秦亞梅(10)43
新業態從業者參保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政責任的影響/曾益,屈君橋(10)52
客觀物質與心理認知如何誘發農村低收入青年獲得感——基于fsQCA方法的組態分析/韓軍輝,李錦(11)58
退役復學大學生士兵的服務管理工作現狀及其對策——基于面向10所高校88名退役復學大學生士兵的調研/杜志章,徐東輝,賈露雅,汪建輝,劉靜(11)69
鄉村振興背景下鄂西南山區空巢老人養老現狀調查——以湖北省利川市N村為例/肖欣,向筱毓,向麗華,黃黎娟(11)80
論斯蒂格利茨對當代美國社會不平等問題的研究/傅墨莊(12)67
黨建嵌入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三重路徑——基于武漢市W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案例分析/曹勝亮,陳沚欣(12)77
數字經濟發展對黃河流域生態韌性的影響效應研究/郭力,李欣燁(5)86
英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保障及中英比較研究/劉軍梅,鄔競舸(8)31
大數據賦能政府領導力建設的內在邏輯、現實困境及具體策略/周恩毅,譚露(10)67
數字貿易發展水平對于碳排放的影響——基于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鄧小華,賈竣(10)75
數字鄉村的風險治理——基于IRGC一體化風險治理綜合框架/張玉麗(10)87
以文聚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助力社區文化治理的“朝陽經驗”/蕭放,葉瑋琪(6)15
文明實踐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溫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案例的調查與思考/林浩卓,陳秋(6)24
雙向融通:基層能人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路徑與啟示——以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為例/邵鳳麗(6)35
知識產權保護強度對專利密集型產業兩階段創新效率的影響/蘇平,王晶晶(9)53
貿易便利化對中國出口潛力的影響探究——基于“一帶一路”沿線48國數據的實證分析/李保民,曾晨(9)65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面臨的機遇、挑戰及應對策略/馮慶想,徐海波(12)39
比較視域下城市夜間經濟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以湖北武漢為例/李翠軍(12)46
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規制的困境與對策——基于民事司法裁判的研究/萬豐閣(12)56
復合文化空間在長江文化傳承創新中的歷史文脈與時代價值——以武昌古城為例/傅才武(12)5
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徐方平,岳壇(12)12
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質要求/韓美群,鄒茹瀾(12)16